第二百零二章 以戲動人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麵對清瑤的提議,周道安一想,文宗修行也有“立言著述”的說法。且文宗因為包羅萬象,兼容性極廣,對於立言立說的要求,不局限於微言大義或是鴻篇巨著,單論詩詞歌賦也能成一統。因此,如果編一出戲,也算是符合著述的要求。
征求了任老夫子的意見後,周道安得到了許可——隻要不耽誤學業,可以寫!周道安不禁感慨,這個看似傳統的世界,其實還挺包容兼納的!湯顯祖、莎士比亞也能在這裏取得成功!
於是,這小半年時間,周道安以金老的故事為基礎,結合漢域的一些風俗民情,創造了一個異世版的《笑傲江湖》。當然,是還沒完結的那種,隻寫到“傳劍”那裏。而主角也不能叫令狐衝了,門派也不能叫華山派了……反正結合漢域的特色,把門派改成了世家門閥。
三旺五姓是不好寫的,這裏雖然沒有什麽版權名譽權的說法,但萬一戲火了呢?哪個世家願意成為反派?所以還得來點架空……總之,這麽換了包裝,但故事始終過硬!寫完了前麵三章拿給清瑤看,就收獲了認可!
接著就是改編成戲……這個周道安就懶得參與了。但因為和林家豐的關係在,鈴姐也重視起這個西周潛力股,叮囑之下,戲館的負責人對這本子還是很上心的。從改編到排練,個把月的時間,已經弄出了第一出——金盆洗手!
各位應該也猜到,這一出講的是福威鏢局被滅門、到劉正風想金盆洗手、卻弄出了慘劇這裏。剛好把故事鋪墊完,又卡了個欲罷不能的節點!
第一次排好時,周道安親自看了,對留月閣戲館的編排能力很滿意!館主甚至戲稱,此劇必然大熱!甚至開始催促起周道安“更新”。
而此次為了從梁大公那裏打探情報,周道安立刻結合其興趣愛好,來了個“曲線救國”計劃。他不信,梁大公看了這麽一出戲,會對這個故事不感興趣!會對這個故事的作者不產生好奇!隻要有了“粉絲”心態,接下來打交道就方便多了。
於是他馬上找來周道奇,讓他同周道玄一起邀請梁大公去看戲,過程隻要順其自然就行了,反正戲館那邊隻要提前檔期上戲就好!這個忙,留月閣肯定幫,稍稍協調一下,計劃就算成了——這對前世策劃出身的周道安而言,就算匆匆布置一下,也不會有問題。
一出先皇嫁女的戲演完,梁大公吃也吃得差不多了,隻聽包廂外已經傳來了大戲開場的梆子聲。包廂裏伺候的小廝趕緊將包廂巨大的隔窗打開,從這個視線看過去,正對戲館的大戲台。
一位說書人裝束的念白者在梆子聲後一拍驚堂木,念了一首定場詩,正是: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雄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隻歎江湖幾人回。”
論措辭,這詩算不上太好,甚至許多句都是大白話。可對於梁大公這樣的人來說,文化太高接受不了,完全俗語又嫌低級,唯有這樣半白半詩的最對味。更何況,這樣還有一種濃濃的江湖味道。
接著,一位口技者開始模仿馬蹄聲起,在場中鏢局布景中,院門被打開,一位唇紅齒白的少年紈絝打獵歸來,正是鏢局少鏢頭陳平之。
沒辦法,林家豐就是林家人,雖說和家族關係就那樣,但對外是不允許帶一點可能涉及林家的汙點的。林平之開局慘歸慘,後來黑化報複社會可是難免讓人對號入座的!所以周道安無奈,隻能給他改姓。
某種程度上,有些世家比三旺五姓還愛惜羽毛。
不過這不影響情節展開。與以往戲劇多唱不同,這戲念白更多,使情節更緊湊。陳平之歲月靜好的日子沒持續太久,就迎來了滅門慘案。辟邪劍譜成了一門高深功法,引得無數人覬覦,而陳家人不知怎地一個練成的都沒有,致使麵對一幫二三流對手都毫無抵抗力。
“這設定和你們西周很像啊!”
大廳另一側包廂裏,林家豐對著劇作者周道安打趣,他目前以為這位少鏢頭就是劇主角,因此覺得是周道安把自己的經曆代入了創作。設定這種新奇的詞,早聽周道安說過,現在他都學會了。
“看你的戲……對了,這戲火了,票房大賣,記得給我分成!”周道安嘴裏又冒出一些新詞,反正林家豐能聽懂就行。
他的注意力不在戲台上,而是在對麵的包廂裏。此刻他耳聰目明,透過側麵,可以看到那間包廂裏,梁大公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戲,不時還跟著情節起伏驚歎失聲,顯然投入進去了。周道安明白,自己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隨著劇情推移,場景變換,戲足足演了一個多時辰。可是在場的觀眾卻絲毫不覺得膩歪,始終津津有味。梁大公那邊,在周道奇這個捧場王的帶動下,早就沉迷其中,大叫著什麽“這費彬真是欺人太甚……什麽五嶽盟主肯定不是好人……一幫大男人還不如恒山派的道姑漢域沒有佛教傳承)曉事……”
當金盆洗手這一部分臨近尾聲,瀟湘夜雨莫大先生出手殺了費彬,但劉正風和曲洋雙雙赴死時,一曲《笑傲江湖》悄然奏起,抓走了所有觀眾的耳朵……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口技者模仿著浪潮聲,配合著瑤琴與長簫合奏,終於將這出大戲收尾。
隨著演員們的謝幕,場中終於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無數觀眾口中念叨著“這就完了?後麵還有吧?什麽時候上演第二出啊?”之類的問題……顯然,這出戲獲得了巨大成功。
梁大公也是著急詢問的人之一,他現在滿腦子都是這出戲後續會如何發展,抓著周道奇周道玄問個不停。
“梁大公,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想看後麵的故事呢!奈何這戲太長,一出怕是演不完的,沒奈何,在等一季,估計後麵的戲才能好……”周道奇“實話實說”道。
“啊!那豈不是……對了,這戲會不會搬到外地?”梁大公差點脫口而出“那後麵的情節我豈不是看不到了”,畢竟他這次“出差”也就是逗留10天半個月的,按照周道奇的說法,後續故事定然看不到了。
這戲現在如同貓爪子一樣在梁大公心頭撓,他也不指望自己能第一時間看到後續了,隻求這戲能被推廣,去到京城……
可惜,周道奇又給他來了桶涼水——
“難,難……這戲這麽好,留月閣肯定會保密!豈容外人把戲本子抄走?就算有人硬背下來整出戲,那也是水磨工夫,不知道要多久了。再慢慢傳播開來,就算京城能看到這戲,恐怕也得半年後,而且還是第一出……要看完所有故事,怎麽地也得滯後個二三年吧!”
這下,可讓梁大公難受了。這白白胖胖的大個子太監雖然對宮鬥可能不陌生,但世間的事類型太多,城府太深,他是無論如何也沒那麽多心眼的。被周道奇這麽一“欲擒故縱”,頓時被拿捏得死死的。
“老三,你不是和此間館主熟嗎?叫他來問問,這戲是誰寫的……”周道玄在邊上似乎“看不下去”了,指了條明路。
“對對!讓館主幫著把作者請來,咱家要好好問問他,這故事後麵究竟咋個了,一出戲到要命的時候掐斷,真是太磨人了。另外,那首曲子誰作的,也一並請來……實在是太好聽了!啦啦啦啦啦……”梁大公麵上泛起酡紅,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仿佛又回到了故事中。
“這好辦!”周道奇心說“等得就是你這句話”,麵上哈哈一笑,將戲做足了,“戲是誰寫的還得問問,但曲子我知道!正是我家老四寫的啊!說起來,這曲子誕生時,我還在場呢!”
這話一出口,頓時讓陶醉的梁大公“啊”了一聲,隻聽他急忙問道:“你家老四?可是那位周……道安公子?”
“是了,正是他!”周道奇打蛇隨棍上,立刻點頭,然後將周道安當初是怎麽作曲的前因後果說了個明白。奇公子是當事人之一,加上是個戲迷,口才也不錯,把當日之事說得一波三折。再加上周道玄也在一旁背書,不由得梁大公不信。
此刻,梁大公就是再單純,也多少回過點味來了——看了一出戲,裏麵最關鍵的歌曲是周道安寫的。這戲和歌曲相得益彰,說不得,多半也和這小子有關係。周家人是看出了我對周道安的態度不對勁啊!用這種方式來挽回形象?不過,如果周家兩位公子說的不差,那與我當初聽來的故事還真是大不相同了。
梁大公端起一杯茶,一邊送到嘴邊,一邊自己判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