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雲激蕩 第十九章 暴風雨來臨(上)

字數:5740   加入書籤

A+A-


    大陸之橋,連接著中土和東方大陸的一塊狹長的陸地板塊。

    在無數冒險者以及曾經的奧古都斯帝國派遣的開荒隊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沒能探索到其大陸內部有什麽東西後,大陸之橋的內部便被人們所遺忘。

    但,總會有人想要一夜成名,每年總有幾支探險隊前往大陸內部,然後失蹤。就算有蒸汽技術的幫助,人們仍然無法知曉其中的秘密。

    顯然,裏麵的東西不是什麽正常地怪物。

    不過它的外圍土地則成為了東方與中土交流的渠道。因為繁榮和沒有任何一個大國管理,這裏也是法外狂徒們的聚集地。

    無數大大小小的港口和營地被建立在大陸之橋上,甚至還有幾座中型城市。在附近,的島嶼上還有一些小國家,分別被不同的大國保護,作為大國影響大陸之橋以及其中貿易的據點。

    曾經的蒼朝和道煌國朝難得在這裏保持了表麵上的和平。

    和平以及對於利益的追求,讓這裏構建出了一條交流之路應有的繁華。

    據說這裏最大的幾個勢力甚至能和中土上的公國相比。擁有自己的部隊,自己的貨幣。不過來自中土的聖幣和來自東方的銅幣是硬通貨。

    這裏是被稱為最自由的地方。當然也是最不自由的地方。這裏因為沒有法律,各種製度都擁有,甚至一度奴隸製度盛行。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最m主的議會,也可以看見最獨裁的統治者。

    這裏是傳奇頻頻誕生的土地也是吞噬人命的地獄。這裏實力為尊。

    不過隨著“大遷徙”的開始,蒼朝和其附屬國的殘餘勢力開始短暫地接管這裏的秩序。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麵對蒼朝勢力,此地的本土勢力不得不暫避鋒芒讓出了自己的位置,甚至幫助他們。

    無數的平民,士兵和資源開始通過水路前往中土。他們走上了背井離鄉的道途,而更加險惡的局勢正在等著他們的到來。作為剛剛經曆過大戰的人們來說,他們希望通過和平的手段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然而因為文化不同,語言不通,再加上曆史上蒼朝在建立初期曾發生過的短暫西征。蒼朝的西征曾給中土帶來過苦難。那些曾被屠戮土地上的中土人民有著天然的仇恨在。

    在曾經的奧古都斯帝國的邊陲上,雙方爆發出了短暫而血腥的戰爭。

    蒼朝那一任的皇帝連續幾次進攻道煌國朝被那時的軍神也是邊軍的統帥李青山大將軍挫敗。

    大陸之橋的貿易來往讓蒼朝皇帝知道了中土的存在。無法攻奪南方的土地,那麽好戰的蒼皇於是就想到了去征服西邊的中土世界。

    初期蒼朝軍隊勢如破竹,迅速刺穿了奧古都斯帝國的邊境防線,攻城掠地,燒殺搶掠,似乎要把在道煌國朝那裏碰到的一鼻子灰全部發泄出來。

    奧古都斯帝國作為當時中土最大的國家,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一麵死守堡壘要塞城池,一邊從各地調集大軍,準備與蒼朝的西征不多決一死戰。

    最終,在萊德納平原上十餘萬蒼朝騎兵與數萬奧古都斯帝國的重步兵以及數萬條頓鐵騎展開了最終的決鬥。

    騎兵奔騰,步兵結陣,嘶吼聲,咆哮聲,不同的語言讓世間的一切為之顫抖。

    身著黑白相間的條頓騎士與身披重凱的蒼朝鐵騎相遇,如同兩道不同的洪流,迸發出血色的浪花。

    重步兵結成的長矛林立的方陣像礁石一般抵禦著蒼朝騎兵的衝擊。

    那一戰殺得昏天黑地,最終血流成河,據說附近的河流連續數月都是血紅色的。

    這一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占到便宜。蒼朝因為這次的失敗,失去了大量的兵力以及物資,讓道煌國朝抓住了機會準備北伐,為了穩住尚且無力一統東方的道煌國朝,蒼朝不得不將幽州一半的土地讓了出去。

    而這場戰爭似乎也間接導致了奧古都斯帝國的分裂。畢竟,突然闖入中土的十萬騎兵不正像是靈主對於不敬重聖國和靈教的奧古都斯帝國皇室的懲罰?失去了精銳軍團的帝國也無力鎮壓此時冒出來的叛亂。

    當然,有沒有十萬騎兵這真不好說。畢竟,如果蒼朝真的折了十萬騎兵,在李青山大將軍統禦的邊軍會不趁機進攻而隻是奪得幽州一半的土地就停止了?

    由於奧古都斯帝國的分裂,眾多史書遺失在過去,那一段曆史也就隻留下了隻言片語,後人根本無法得知曆史的真相,於是,後人隻能本能地排斥蒼朝。

    除了因為蒼朝曾經的西征,本身處於民族z義初生和工業進步的中土,也十分排斥外來者。

    都靈公國,這個曾經奧古都斯帝國的邊城,現在的一個公國,他們對於如潮水一般來到這裏的蒼朝人,選擇了拒絕。沒有任何緩和之地,戰爭一觸即發。

    聖曆19[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966-129277[/img]

    [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966-129277[/img]

    年的冬天,史稱“都靈之難”的短暫戰爭開始。

    都靈公國的軍隊依托極東要塞群,艱難地抵抗著蒼朝軍隊的攻擊。一方是守家衛國,一方是為了國家和文明的延續。這場沒有任何人是正義或是邪惡的。

    蒼朝的騎兵全部變為步戰,依托簡易的攻城器械,完全是在用人命來堆死都靈公國。

    雖然早在蒼朝軍隊兵臨城下之前,都靈公國就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然而那些國家由於心中的小算盤,沒有立刻派兵支援。

    三天後,即便擁有著蒸汽技術和強大的要塞炮和堅固的城牆,要塞仍然在敵人不要命的攻擊下被攻破。失去了極東要塞的都靈公國再也沒有可以阻擋蒼朝的天險或是要塞。

    很快,都城也陷落了。

    都靈公爵戰死在了首都保衛戰中,一些都靈公國的軍隊和貴族難民在被滅國前逃到了萊茵王國。但大部分的人由於沒有渠道,隻能留在原地,其中就包括了許多懂得蒸汽技術的人員。

    蒼朝的統治者迅速讓軍隊控製住這些人,或是利誘或是強迫讓他們為蒼朝服務。

    於是蒼朝的軍隊以都靈公國為據點,開始向衛城公國和萊茵王國前進。缺少大型攻城器械的蒼朝很快取消了攻擊擁有著與這個公國名字一樣的特點的衛城公國的決定。

    畢竟衛城公國幾乎全部有一座座古老的要塞群組成,全國上下幾乎都是士兵。也不知道他們在防備著什麽。

    蒼朝大軍掉頭,轉而全力進攻萊茵王國。

    中土與東方第二次大戰就此開始,史稱“萊茵會戰”。

    萊茵王國雖然早已開始做了準備,然而蒼朝的進攻仍然超出了他們的預想。

    邊城巴伐利亞在要塞炮和條頓騎士團的輔助下,艱難地抵抗著蒼朝軍隊的攻擊。由於擁有安全的據點,蒼朝軍隊得以建造大量的攻城器械。

    王國顯然低估了沒有踏進蒸汽時代的蒼朝的實力,完全按照自己曾經對付沒有踏入蒸汽時代的中土國家的戰略來對付蒼朝。

    況且經曆過那一場浩大的國戰的蒼朝老兵對戰上沒有打過仗的王國軍隊,有著一定的優勢。很快,不到三天,由於缺少後續兵力和補給資源,為了保存有生力量,再加上巴伐利亞城本就不是什麽重鎮要塞之地,於是不得不被拋棄,王國軍隊開始組建起第二防線。萊茵王國向聖國求援。

    對於支援萊茵王國對抗蒼朝的議題,難得使所有的使徒齊聚一堂。對於支不支援萊茵王國,這並沒有什麽好猶豫的,為了不使戰火燃燒到中土腹地,同樣也為了在東征前訓練部隊和了解敵人,支援是必行的一些資源支持已經開始進行了。

    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到底排多少部隊,到底需要支援到何種地步。畢竟,以萊茵王國為首,包含條頓公國,已經滅國的都靈公國還有衛城公國組成的萊茵同盟,他們的聯合研究使得這個新興的聯盟隱隱有威脅到聖國地位的趨勢。作為聖國高層使徒們這麽敏感是應該的,像我就沒有什麽感覺,依然覺得聖國的科技天下第一!

    畢竟咱也是見識過那地底的蓋亞聖冠的人,自然明白聖國的底蘊是如何的深厚。

    路德維希難得帶我參加了決定派兵事宜的會議。

    這一次會議仍然在阿波塔利西亞大教堂舉行。

    我本以為他是來讓我長見識的,誰知道他處理政務時冷不丁竟然說讓我發言。打了不久瞌睡的我什麽也沒有聽到,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到圓廳中,在一群使徒的注視下開始發表了我的個人見解。

    安靜的空氣仿佛在掐著我的脖子,我略微有些誇張地呼吸空氣。

    終於雙腳走上了演講台。燈光來自頭頂的萬千蠟燭燈,使徒們的身影在特殊的光照之下顯得威嚴而莊重,神聖而浩大。

    我清了清嗓子,拿出了一份寫好的稿子。

    這是路德維希幾天前交給我的任務,誰知道是為了今天。

    “看,那該死的小男孩就是路德維希的獵犬。”這是有些咬牙切齒的聲音。

    “艾爾德裏奇家族怎麽也會有私生子?”這是略帶嘲諷的聲音。

    議論紛紛的使徒們將目光稍稍移向四周,讓我沒有了剛開始的壓力和緊張。我清了清嗓子。

    “各位尊貴的使徒們,靈主在上,希望大家浪費寶貴的幾分鍾聽一聽在下的發言。。。綜上所述,我認為使戰線一直僵持在第二防線,輪換部隊進行作戰是可行的一種方式即可以消耗萊茵王國,又可以訓練部隊。。。作為交換,我想也許可以以駐軍為代價讓萊茵王國妥協。。。”

    這一次,整個教堂都安靜了下來。顯然沒有人在開始把我的發言當回事,但現在不得不認真麵對。而我隻想說,管家什麽時候這麽厲害了?

    我仿佛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隻能本能地鞠躬示意,然後快速地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

    使徒們在爭論了一整天後,大體以我的提議再付加上一套細致入微的說辭讓萊茵王國的大使代表國王簽署協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