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間桑海朝朝變
字數:5342 加入書籤
長街上,東宮的兩輛馬車擋在了路中央,卻沒人敢上前來勸諫,騎馬的下馬,趕車的繞道。
徐歸宜心裏浮浮沉沉的,開口道“沒想到成家和裴家,距離如此近。”
坐久了,盧至柔心裏也忐忑,隻撿了簡略的說“聽說六年前戰死在北境的那位飛鴻將軍,與成國公是同門師姐弟,成老夫人還是那飛鴻將軍的義母”
徐歸宜眸子瞬時登亮,亮的有些不太尋常,盧至柔生怕自己漏說了什麽,趕緊補道“這都是我出嫁之前,我娘偷偷告訴我的。她怕我年輕不懂事,在東宮說錯什麽話,得罪了人都還不知道。太子妃,我沒有別的意思,也不是想搬弄是非,我”
徐歸宜屏住氣息,柔婉道“盧夫人愛女情切,是你的好福氣。有母親大人常年陪伴左右,教你人情世故,辨別是非,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好福氣。”
“太子妃”盧至柔一時語結。
“六年前徹藍城一敗,武靖侯府裴家就此從這世上消失,成國公府這些年來,卻節節高升。人生境遇,真是各不相同啊!”徐歸宜聲音幽微,看似是在歎息。
盧至柔定了定神,望向車外,繼而說道“太子妃,很多事,您不知道。咱們光淩是帝都,每天發生的事兒,瞬息萬變的,兩隻眼睛都不一定盯得過來。”
徐歸宜看向盧至柔,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盧至柔得了鼓舞,才開始認真說來“當年飛鴻將軍在徹藍城戰敗殉國,一年後陛下就下令,命成國公接管了北境五城兵馬司的軍權,後來成家三爺又遷任忻州刺史。忻州是北境的頭部城池,想來也是陛下對成國公府的看重吧。”
“可是我們剛剛在成國公府,見到了成二爺和成三爺,卻沒有見到成國公,他們為什麽沒有一起回來?”徐歸宜推斷道。
盧至柔卻搖頭,道“太子妃有所不知,今年初夏的時候,忻州出了點事,成三爺被革職,一直賦閑在家。”初夏時節,徐歸宜正在忙著備婚,是沒有關注到這個消息。
這時馬車突然動了起來,緩緩行駛著,想是前頭的太子殿下,追念故人結束了吧。
“不過按照你的話,當年裴家一案,成家倒是完全沒有受到影響。”按理說,兩家關係如此親近,有點不太尋乎常理。
盧至柔悶頭想了想,說道“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自從六年前發生了那件事之後,成老夫人就病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府中內務都交由成二夫人打理,是以這些年各府各家的宴會上,我再沒有見過她老人家。”
徐歸宜的內心似被毒蟲蟄了一下,隱隱作痛。
過了片刻,複又問道“剛剛在成家,我們見到了淮王世子,我總覺得他神色有些不對,他與成家可是有什麽淵源?”
盧至柔臉色一尬,聰明人問的每一個問題都問到了點子上。
“是不方便說嗎?”徐歸宜見她麵露難色。
盧至柔神色不可謂不別扭,慢聲道“倒也算不得淵源,就之前淮王世子與成良娣姐姐,有過婚約”
“什麽?!”這還不算淵源?那什麽才算?“婚約?既然訂了婚,怎麽還要嫁進東宮”做傅嵐宸那位尊神的良娣。
淮王府哎,多好的門第,淮王世子又是萬裏挑一的俊朗貴公子。
成家怎麽想的?成鶴薇怎麽想的?此時徐歸宜的心裏有一萬個疑問的話,其中九千個都是關於成家的。
“太子妃,您也別激動。成良娣姐姐舍了淮王府的好姻緣,選擇了咱們東宮,也是形勢所逼。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我爹不可能跟我說這些。但是我聽別人說,成良娣姐姐也是在夏天的時候,剛跟淮王世子解除了婚約,就入選了東宮。好像是成三爺當時在忻州被扣住了,是皇後娘娘的母家,長平侯府多方周旋,成三爺才平安回到光淩,雖是賦閑在家,卻也保住了一條命。”盧至柔為著這番話,特意移近了與徐歸宜的距離,咬著耳朵說道。
徐歸宜順勢“那咱們殿下,豈不是”有一點強取豪奪那味了。
盧至柔突然擰巴起來,靜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妾覺得,應該不是殿下的手筆。”
“為什麽?”徐歸宜直問道。
“妾身覺得,殿下那樣性情的人,應當不會插手這樣的朝廷紛爭。”
不管是成家的勢力,還是成鶴薇本人,傅嵐宸想得到,也不會以這樣的方式。
聽說次日正中午的時候,成國公一下馬就跑進靈堂,從門口跪行著,到了靈位前,一聲“母親!”長嘯哀嚎,餘音久久不曾散去。
那樣冷冽倨傲的將軍,那樣絕望悲痛的兒子,世人聞之,莫不歎息。
“襲月,我想吃栗子糕了。”淳徽殿中,徐歸宜頹坐在廊簷下,眼神淒迷的低聲說道。
有那麽一瞬間,襲月還以為是徐歸宜的聲音太小,自己聽岔了,可是腦海裏回想幾遍,確定徐歸宜說的就是栗子糕,驚訝道“太子妃,您從前不是最討厭吃栗子糕嗎?怎麽今日”
今日是十月初三,是成老夫人出靈的日子。
徐歸宜的食量本就不多,這些日子吃的越發少了,眼下她既說了栗子糕,襲月也顧不得細問,喚來青玉跟著徐歸宜,自己則去了廚房。
徐歸宜將頭緊緊埋在雙腿間,熱淚打濕了衣裙。這些天她一遍遍的設想過,若是沒有發生當年的事,裴家眾人還在,成老夫人這些年也不會抱病數年,今日又抱憾而去。
即便是到了成老夫人百年的那一日,她至少也能以子侄的身份,守在靈前,送她一程,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隻能坐在東宮裏麵,幹流著眼淚,悲傷都不能讓人知道。
甚至連栗子糕這樣的小事,都不能宣之於眾。
她很喜歡吃栗子糕,尤喜歡吃成老夫人親手做的栗子糕。
六年前她剛得了徐歸宜的身份,父親說讓她忘卻前塵,她便下定決心改掉過去所有的喜好。
她沒再拿過畫筆,也沒再吃過栗子糕。在徐家之時,廚房也會做栗子糕,但即便是放到徐歸宜的手邊,她也隻會避開,而去拿更遠處的除了栗子糕之外的點心。
久而久之,襲月幾乎也不再做栗子糕。
因為成老夫人故去,皇帝特意將十月初的皇家秋獮,推遲到了十月下旬。
長秋宮中,皇後歎息道“陛下呀,是念著成國公呢。成國公自少年時起,便一直跟在陛下身側,貼身保護。陛下登基之初,諸王內亂,成國公多次救陛下於危難之中。後來外敵侵襲邊境,又是成國公一馬當先的奔赴邊關,鎮守國門二十多年,可謂忠心耿耿。當今世上,與陛下還有這樣的情誼的人,唯有成國公一人。”
唯有成國公一人。
是因為其他的那些人,或死於戰亂,或死於權謀,隻不過人死如燈滅,無人再替他們說話罷了。
坐在皇後下側的徐歸宜臉上淡笑著,不動聲息的將兩隻纖纖玉手縮進衣袖裏,她怕皇後一個眼尖就瞧見她手腕上的青紫青紫的掐痕。
那是她剛剛為了強忍住心頭的不忿,硬生生掐出來的痕跡。
徐歸宜溫然道“成國公一生戎馬,忠心父皇,實在可表。”這八字評價,成國公的確當得起。
“是啊,雖然前幾個月,忻州的案子出了點問題,成三爺被革了職,但陛下念著成國公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皇後一臉的輕描淡寫,仿佛她從沒有指示過宋家,插手忻州的案子一般。
豈不知,若不是皇後在暗地裏推動著局麵,成鶴薇如何會推了淮王府的世子正妃,而求做東宮太子的側妃。
皇後按著臉上的笑容,撫了撫衣袖上根本不存在的褶痕,道“太子妃,齊王在江東查案的事情,你想必是知道了。”
徐歸宜微螓首,平靜道“上回進宮請安,宮門口遇上齊王妃,兒媳聽她說了。”
“齊王妃與你說什麽了?”皇後突然麵色一怔,卻仍勉強維持著端笑。
“就說,齊王兄去了江東查案,案子很順利,還說他不日即將回宮。”徐歸宜麵容坦誠,齊王妃確確實實隻說了這些。
皇後語調婉轉“是嗎?這樣說來,齊王快回宮了。不知道江東的案子,結果怎麽樣?”說罷,瞥了徐歸宜一眼,和善道“按理說,咱們後宮婦人不得幹政。可是這案子涉及到你父親,母後這心裏總是懸著,這樣吧,忍冬,你去德清殿一趟,看看能不能探聽到一點江東的消息,回來告訴本宮。”她麵容真切,看起來十分關心徐家人的生死榮辱。
徐歸宜起身行禮,麵露感激之色“兒媳多謝母後。”
“傻孩子,這有什麽的,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應不分彼此才是。”皇後連連止住徐歸宜的要行禮的動作。
看著宋皇後笑的誌得意滿,徐歸宜不禁想到,那一日成老夫人病重,成鶴薇求到長秋宮的時候,皇後是否也說了一模一樣的話。
成國公手中握著北境五城的二十萬兵馬,這些年嫡庶之爭,一直未曾偏幫著哪一位皇子,可自從忻州案子發生,成家的風向便大有不同,尤其是成鶴薇嫁進了東宮之後。
圍棋之術,皇帝自稱國手,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皇後,亦是圍獵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