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輸贏成敗憑誰定

字數:6255   加入書籤

A+A-




        看到對手氣焰囂張,文景瑞露出一絲怯弱,顫聲問道“張,張少將軍,怎麽辦呢?”

    張軒轅的雙手不住地顫抖著,不過,他很快長槍向前一指“奉上峰命令,固守待援——”

    “好吧,弟兄們,頂住!援軍,馬上就到——”文景瑞說著,拔出指揮刀,做了個迎戰的命令。

    轉眼之間,敵手已然衝至陣前,形成了短兵相接之勢。

    長劍倭刀砍在盾牌上的聲音,長槍刺出之時與對方刀劍碰撞時發出的聲音,被對手兵刃擊中時發出的聲音響成一片!明軍一方人數本來就少,隻相當於倭寇一方的近五分之一,又是倉促應戰,片刻之間就落在了下風。倭寇一方,大多雙人聯手,刀劍並舉,大有“摧枯拉朽”之勢。各自為戰缺少配合的這一隊明軍,如何能夠與虎狼之師相抗衡?而從文景瑞、張軒轅焦急而無助的眼神看,他們所盼星星盼月亮的援軍,也遲遲不見一丁半點兒影子!戰局,就此急轉直下。

    眼看敵手勢頭正勁,己方已有數名手下倒在血泊之中,混戰之中,文景瑞與張軒轅對視一眼之後,齊聲叫道“弟兄們,撤!老地方——”

    本就左支右絀的明軍,一聽此言,霎時脫兔般狂逃。文景瑞、張軒轅眼看勢頭不對,也懶得去吆喝什麽穩住陣型、且戰且退了,也就此放棄指揮,加入了逃跑的“大軍”之中。

    或許,他們的選擇也有一點道理,撤得慢想戀戰的幾個明軍,轉眼之間就被蜂擁而至的敵手刀砍劍削,慘不忍睹。

    就這樣,明軍在前麵跑,倭寇在後麵追。

    一路上,大概是想要跑得快一點吧,礙手礙腳隻會增加重量的盾牌、盔甲、弓箭,丟了一地。

    嫻遠與義雄也懂得機不可失的道理,命令手下加快速度,窮追猛打。

    看看快逃到山穀入口處,文景瑞和張軒轅各拿過一張弓,和軍中僅存的另外九把弓箭,臨時拚成一個小型箭陣,向來犯之敵射出十一枝箭。

    衝在最前麵的幾個倭寇,猝不及防,慘叫聲中,中箭倒下。

    嫻遠和義雄萬萬沒想到,潰逃之中的明軍還有這樣一手!震怒之餘,兩人大喝道繼續衝,全殲敢於頑抗之敵!

    眾倭寇得令,各舉刀劍,繼續衝殺。

    拈弓搭箭是需要時間的,再不後撤的話,恐怕箭還沒射出,對方的刀劍已然招呼過來了。這一隊明軍作戰的水平不怎麽樣,及早後撤的道理,倒還是牢記在心的。於是,掃了即將到來的刀光劍影一眼之後,他們在文景瑞和張軒轅的指揮下,向峽穀深處逃去。

    嫻遠義雄及其手下,如何能忍得了這口惡氣?他們刀劍在手,窮追不舍。

    再過了一陣子,上午的燦爛陽光下,新的一幕,出現了

    “眾誌成城,保家衛國!”隨著這響亮的聲音,文景瑞與張軒轅所帶領的這一隊明軍,全都回過頭來,嚴陣以待。

    與此同時,“眾誌成城、保家衛國”的呼喊聲猶如驚雷,一時間山鳴穀應,經久不息。

    陽光下,嫻遠、義雄,還有他們的手下,也都看清楚了四麵八方,都是大明的軍隊!而且,這些軍隊人數眾多,正潮水一般向他們湧來。

    驚愕之際,嫻遠和義雄,下意識地向後望去。

    他們所望的方向,一陣子之前,還是他們的入口處。不過,這一刻,盡管那入口處還在,然而,堵在那兒的,是旌旗招展、刀劍如林、陣型嚴整的大明軍隊!

    也就是說,對於這近五百人的倭寇來說,此時此刻,大明軍隊的合圍之勢已經形成!

    原來,剛剛南征歸來不久的文景瑞、張軒轅,對於敗軍狼狽逃竄的情形,多有目睹。此時飾演起來,那是再逼真自然不過的了。而嫻遠與義雄,為表麵上的即將到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再加上急於報那“一箭之仇”,貪功冒進,也就此落入了明軍的天羅地網。

    大明軍隊的首領,正是李先生。

    此時,他的麾下,張船夫,錢福、楊念真,馮月白、趙風清,以及另幾位明軍將領,各率所部,劍拔弩張,就等著李先生的一聲令下了。

    “大明威武,剿滅倭寇!”數千人喊聲驟起,驚雷滾動般,震耳欲聾。

    嫻遠、義雄一方,定力再強之人,這一刻,也不禁顫抖起來。

    此時,李先生麾下的大明將士已達三千六百多人,七八倍於嫻遠、義雄一方,勝負已然是毫無懸念。

    再過了一陣子,李先生把手向後一揮,示意手下暫時停下來。

    李先生朗聲說道嫻遠師太、義雄兄,這一刻,我隻要一聲令下,就會將你們殺個片甲不留——

    嫻遠、義雄自然也知道,李先生的話語,絕非危言聳聽,因此,也就不敢出言反駁。然而,他們隱隱也聽得出來,在動手之前,李先生似乎依然有話要說;換句話說,此時,此事似乎依然有轉圜的餘地。於是,作為倭寇一方的頭領,這兩人試著這樣說道“李先生,我方貿然追擊,已然落入貴方的口袋陣裏。勝負既然已分,李先生有何訓示,尚請明言——”

    李先生緩緩說道嫻遠、義雄,還有你們手下的這些倭寇,頭腦也還算清醒。其實,我也在想,隻要我一聲令下,你們這四五百人,將沒有一個能夠活著走出這峽穀,看到明天的太陽。既然是這樣,如此血腥的征戰,意義又何在呢?是啊,你們這四五百人中,要麽有白發蒼蒼的盼著兒子歸來的老母親,要麽有懷抱幼兒盼郎歸的妻室,要麽有青梅竹馬的女友守候在大海的那一邊大家都是爹娘所生,都在同一片藍天下呼吸、成長,如今為何卻要兵戎相見呢?更何況,我中土王朝與貴邦一衣帶水,多年以來友好往來,實為世間佳話。每念及此,我李某人時常心懷惻隱,神思黯然,總是期待這能有那麽一天,化幹戈為玉帛,雙方捐棄前嫌,共享塵世間的繁華與榮光——

    李先生的這一席話,入情入理,感人至深,激起了陣陣如雷的掌聲,就是倭寇那邊的一大部分人,也是動情不已——

    義雄似乎也聽出了什麽,就接過話語李先生悲天憫人,才識膽略均在我輩之上,義雄甚是欽佩。如何善後,尚請明示——

    李先生淡淡一笑是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嫻遠師太、義雄兄,還有你們手下的這些弟兄,在此,我鄭重保證隻要你們能夠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首先將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奉聖上旨意,此次隻追究罪魁禍首,脅從者隻要悔過自新,概不追究。也就是說,對於嫻遠、義雄這樣的首要分子,如果能夠服法認罪,也就是多蹲幾年大牢,多半也能免於死罪。其餘從犯,隻要能夠懸崖勒馬,也將寬大處理,悔過自新之後,將禮送回國;隻要遵守我大明律例,願意留下來的,我方也將妥善安置——

    數千大明將士聽了,都深感聖上胸懷寬廣,寬厚仁慈。

    “就,就這樣了?”嫻遠和義雄同聲問道。

    李先生一聽,還以為對方嫌怨處罰過重,於是這樣說道按聖上旨意,對於首惡分子,必要的處罰,還是有必要的。當然,李某人也會麵稟聖上,並會同刑部,力爭懲處的力度,再稍微輕一點。至於那些脅從者,其優待條件,也將更為完善、合理一些——

    “哈哈哈哈——”嫻遠和義雄放聲狂笑起來。

    李先生把臉一沉,厲聲嗬斥道嫻遠、義雄,我在此提醒你們,你們是敗軍之將,你們是朝廷所要緝捕的要犯!站在你們麵前的,是大明王朝江浙地區的軍事首領,是大明天子的全權代表!

    嫻遠微微一笑李先生,我不是笑話你。我,我隻是在想,這,這都是什麽優厚條件啊?

    李先生冷冷一笑嫻遠,我還是奉勸你,這兒可是大明王朝的領土。隻有在無條件投降的前提下,才可以爭取從寬處理!

    “好吧,李先生,你的意思,我也算聽明白了。”嫻遠接過話語,接著對義雄說道,“義雄啊,將我們的條件,也對李先生說說吧——”

    眨了眨眼之後,隻聽義雄這樣說道其實,勝負乃兵家常事。這一次,我們是輸了。不過,隻要你們放我們一條生路,以後,我們必有厚報!大致上說一下,此前我們所獲得財物,可以分一分給你們。至於以後繼續願意跟我們合作的,所獲從優。有願意到大海那一邊去的,我們願意無條件提供幫助。部分尚未娶親的弟兄,到了那一邊,我們將代為做媒——

    李先生、張船夫、錢福、楊念真、馮月白、文景瑞、趙風清、張軒轅,以及數千名大明將士,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不值一哂都死到臨頭了,還以一副救世主的姿勢,玩賄賂、策反那一套,全然不知規則一向是由勝利的一方所決定的。

    如果說此前這幾千人對“癡人說夢”沒多少直觀的印象,這一刻,總算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哈哈一笑之後,李先生朗聲說道義雄兄,事到如今,你依然如此鬼話連篇,李某人深感佩服。隻不過,我依然想提醒你一句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用金錢收買的。且不說你們有沒有那麽多錢物,就算是有,那些錢物,也都沾滿了這沿海一帶軍民的鮮血!就算我李某人能夠網開一麵,你試問一下,在場的這些人,會不會答應!

    “不會答應,決不會答應!”數千明軍將士發出雷鳴般的吼聲。

    確實,這數千人之中,不乏父母雙親被殘殺者,不乏妻離子散者,不乏房屋家產被劫掠一空者!而一手製造出如此慘劇的,就是這些渡海而來的倭寇,以及這些倭寇的幫凶!

    “嫻遠、義雄,你們都聽到了吧?”李先生這樣問道。

    愣了好一會兒,嫻遠才訕笑道李先生,此事你知我知,在就是在場的各位兄弟知道,因此,因此——

    看來,她還是不死心,想用錢財堵住眾人之口。

    李先生微微一笑嫻遠啊,你忘了?除了你知我知,還有天知地知!俗話說的好啊,“人在做天在看”,你以為就憑那幾個臭錢,就能夠堵住悠悠的萬千世人之口嗎?可惜啊,現在可是大白天啊,就不要再做美夢了——

    義雄眼露凶光,倭刀緩緩直指。

    李先生大聲喝令道“奉旨蕩寇,拒捕者格殺勿論!”

    張船夫令旗一揮,數千明軍將士各持兵刃,殺向敵陣。

    嫻遠和義雄也吆喝道弟兄們,給我殺!

    近五百名倭寇手持利刃,聞聲而動。

    霎時,這方圓不過裏許的狹小的峽穀,刀光劍影之中,殺聲震天。

    還不到小半個時辰,這些倭寇就懊悔不已了。原來,他們以為,憑借著他們平日裏練得頗為純熟的二人刀劍聯手,雖不敢說一定就能挽回敗局,殺出一條血路,全身而退也還是可以期待的。而文景瑞、張軒轅所率領的那一對明軍,更加深了他們的這一印象。然而,一旦交手,他們才發現,此時此刻,他們所麵對的這些明軍將士,或四人一組,或六人一夥,正麵的兩個人,刀劍上的功夫已是不容小覷,而配合作戰的另外兩人或四人,則以長槍或地鏜刀,攻擊己方的頭部或下盤。這樣一來,麵對著明軍如此訓練有素、攻守兼備的戰陣,能夠支撐得三十招,那已是祖上積德了。至於戰而勝之,那已經就是下輩子的事情了。

    月白和風清創製出的這一鴛鴦陣法,至此大顯神通,威震敵膽。

    半個時辰之後,除三四十個倭寇繳械投降之外,其餘負隅頑抗者,全都血流當場,身首異地。

    那嫻遠與義雄,也就此成為光杆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