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論功行賞(掌書ji)(五更1.16萬字)

字數:7440   加入書籤

A+A-


    

    哭泣聲連成一片,直衝元宵。

    從最外圍湧入上百位和尚道士。

    端坐在高台下方。

    齊齊誦念經文,為戰死士卒誦讀往生經文。

    經文誦罷,和尚道士散去。

    耿昌擺手止住哭泣聲繼續開始長篇大論。

    隻聽得徐陽連連點頭,實在是太困了,誰成想這耿昌竟也有後世那些公司老總的毛病。

    終於一刻鍾後,開始迎來了重頭戲。

    這次重頭戲,重的超乎徐陽的想象。

    此番論功行賞,不止是發錢,還牽扯到後續兵額分配與產業劃分。

    隻不過每一次論功行賞耿昌都會囉嗦一大堆,細數此戰中該將領麾下士卒斬首多少,破陣多少,戰損多少等等等等,隻聽得徐陽連打哈欠。

    於是徐陽便按照後世思想自動將那些長篇大論過濾掉,隻留下自己想聽的一些重點內容。

    高台上耿昌手持碩大宣紙開口說道“武略將軍耿蟬兒,此戰作戰驍勇,麾下士卒悍不畏死,危急關頭,麾下士卒用命守護帥旗。”

    “經大元帥府與四大副帥協商一致後批準,武略將軍耿蟬兒原領軍三千五百人,現特許擴軍至八千人,賞校場五百畝!城外土地一千畝!銀三萬兩!糧三千石!”

    此言一出下方百姓皆嘩然,這種賞賜不可謂不多。

    但一想到耿蟬兒是耿昌的親女兒,眾人隨即便釋然了。

    也正是此時,徐陽才知道耿蟬兒的將號是武略將軍。

    耿昌手持宣紙繼續開口說道“龍騎將軍石金虎!”

    石金虎大踏步出列大聲答道“末將在!”

    “龍騎將軍石金虎此戰作戰驍勇,一萬龍騎軍悍不畏死,戰損超八成仍未潰敗。”

    “最後關頭更有救駕之功,經大元帥府與四位副帥商議後一致決定。”

    “龍騎軍擴軍至兩萬人,大元帥府賞賜龍騎軍戰馬五千匹,糧草五千石,校場八百畝,城外土地兩千畝!白銀五萬兩!”

    話音落罷,石金虎恭敬行禮口中大呼“末將領旨!”

    沒有人因領旨二字而有異樣,在泰安城,耿昌便是皇帝,他的話便是聖旨。

    石金虎的獎賞一出,台下百姓瞬間就炸開了鍋。

    “乖乖,五萬兩白銀啊,那還不得堆成一坐小山啊。”

    “嗨,這算啥,關鍵是擴軍至兩萬人,兩萬人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麽嗎?”

    “代表什麽?”

    “代表著泰安城恐怕很快就會有第五位副帥了,要知道領兵兩萬人已經超過部分副帥了。”

    “你是想說超過顏副帥吧。”

    “咳咳,我沒有,我沒說,別瞎說。”

    且不提百姓如何議論,徐陽看向高台上麵無表情的張安國,心想這恐怕就是雙方博弈的結果了。

    就是不知道牛大山、劉進,這兩個張安國的左膀右臂耿昌會怎麽處理。

    說曹操曹操就到。

    耿昌擺手壓下喧嘩繼續大聲說道“先鋒將軍牛大山!”

    牛大山出列大聲應道“末將在!”

    “先鋒將軍牛大山,作戰勇猛,麾下士卒悍不畏死,英勇作戰,雖最後犯有小錯,但功過相抵之後仍當獎賞。”

    “因此,大元帥府協商決定,先鋒將軍牛大山,原領兵人數五千人,此番特許擴兵至八千人!”

    “賞白銀三萬兩,糧草一千石。”

    話音落罷,耿昌遲遲未曾言語。

    牛大山目瞪口呆之下隻好大聲應道“末將領旨!”

    這應該便是雙方博弈的效果了,若是按照原先牛大山的功勞,至少也應該擴軍至一萬人。

    最起碼也會有土地與校場的賞賜,可現在隻有單薄的一千石糧草、白銀三萬兩。

    台下百姓剛想議論紛紛耿昌便擺手繼續說道“驍騎將軍劉進!”

    劉進出列大聲應道“末將在!”

    耿昌大聲宣讀“驍騎將軍劉進,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不賞不罰?功過相抵?”劉進目瞪口呆道。

    耿昌麵色冷峻的問道“怎麽?有意見?”

    劉進誰軍艦打了個冷顫恭敬回答道“末將不敢!”

    “那還不退下?”

    “末將遵旨。”

    劉進恭敬退下,退下後眼神望向高台,隻見張安國衝著他緩緩搖了搖頭。

    劉進無奈,隻好暗自吞下苦果。

    徐陽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暗道“想來這便是神仙打架,小鬼受傷吧。”

    果不其然接下來又臭又長的封賞名單中。

    但凡是張安國一係的將領,大部分都是兵額不變,功過相抵。

    唯一例外的便是那牛大山,想來也許是牛大山功勞太大,耿昌沒辦法全部抹除。

    亦或者這是耿昌給張安國留的最後一絲臉麵。

    封賞還在繼續,且越來越無聊。

    徐陽聽的直打哈欠。

    在宣讀完泰安城所有將領賞賜後,耿昌將手中宣紙合上遞給身後的耿克金。

    又從耿克金手中接過一張體積略小的紙張。

    耿昌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飛虎軍主將-徐陽!上前聽封!”

    耿昌的聲音如同炸雷般,瞬間將哈欠連天的徐陽震得精神抖擻起來。

    徐陽邁步向前大聲應道“末將在!”

    徐陽剛一出場,下方同樣昏昏欲睡的泰安城百姓瞬間來了精神。

    “他就是飛虎軍主將徐陽啊?看起來也不威猛啊。”

    “傳說中的三張身高青麵獠牙呢?怎麽長得一副白淨書生樣?”

    “唉,該不會是這徐陽謊報戰功吧?這看起來也不像能打的樣子啊?”

    台下男性觀眾一時間質疑不斷。

    而女性觀眾則又是另一種姿態。

    “這就是飛虎軍主將徐陽?嚇死我了,我還真以為那徐陽三丈身高,青麵獠牙似修羅呢,這一看,這不貌比潘安嘛。”

    “姐妹們誰知道這徐將軍有沒有婚配?”

    “怎麽?劉大小姐動凡心了?”

    “哼,徐將軍這樣貌,與我家小姐最是般配。”

    “到底有沒有人知道徐將軍有沒有家室啊,急死我了。”

    “切,有家室你不會當妾啊,非要正妻的位置?”

    “哼,當妾就當妾,回頭便讓家父前去說親。”

    耿昌望著台下喧嘩的人群,不由的擺了擺手,試圖止住喧嘩。

    結果

    往常挺好用的手勢,此時卻失了靈。

    鎮得住男子,確鎮不住那些花癡的大家閨秀。

    無奈之下耿昌往文武官員隊列丟了麵旗子。

    那些大家閨秀基本皆是這些官員的後輩、子女。

    在文武官員的協助下場麵總算再度恢複正常。

    耿昌擦了擦額頭冷汗瞪了一眼下方同樣被那些大家閨秀嚇到的徐陽。

    徐陽無奈的攤了攤手,他能怎麽辦?他也堵不住這悠悠眾口啊。

    耿昌暫時放過徐陽,清了清嗓子鄭重宣讀徐陽的戰績。

    待耿昌宣讀完畢之後,人群驟然間安靜了足足有一刻鍾。

    無他,太過震驚了。

    縱使之前城內早有小道消息流傳,但小道消息哪有大元帥親口所說讓人震撼?

    “五百流民夜襲金營,斬猛安,救流民!”

    “三千五百死士,死戰金軍一萬精銳!傷亡近八成仍死戰不退,最終以少勝多,扭轉乾坤!”

    “此後更是率五百鐵浮屠三百輕騎軍共八百鐵騎,夜闖金營,燒糧草!殺郡主!憑一己之力,救泰安士卒與水火。”

    “此後徐陽率八百鐵騎悍不畏死!直衝金軍中軍大營!斬康王!砍大纛!一舉平定亂戰!”

    這些事情隨便拿出來一件都值得大書特書,更何況這麽多事情還是同一人在同一場戰役中完成的壯舉。

    台下百姓與文武官員心中的震驚自然可想而知。

    此時眾人望向那身著玄鐵明光鎧,腰佩唐橫刀,相貌俊朗的徐陽,眼神中皆充滿了火熱。

    足足有一刻鍾之後,下方喧嘩聲直衝淩霄,任誰來也壓不住。

    “看起來瘦瘦弱弱的,真想不到竟如此勇武。”

    “當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這麽說來,此戰能贏,全靠飛虎軍與徐將軍了?”

    “生子當如徐陽啊!”

    “看來今後要多往飛虎軍營地走動走動了。”

    “這新貴升天,任誰來都無法擋住!”

    “假以時日,這徐陽定會坐上那副帥的寶座。”

    “此人不可為敵,當盡快結善緣。”

    這些,多事文武官員與男性百姓的議論。

    至於大家閨秀、大姑娘小媳婦們的議論,就更加簡單粗暴了。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我要給他生孩子!”

    又是一刻鍾過去。當喧嘩聲漸漸平息後。

    耿昌再度大聲宣讀道“鑒於飛虎軍功勞過大,經大元帥府百般商議後一致決定。”

    “封飛虎軍主將徐陽為飛虎將軍!賜東城七進宅院一套。”

    “封飛虎軍主將為大元帥府掌書記,協助大元帥調度兵馬!”

    “特許飛虎軍由兩千人擴軍至一萬一千人!”

    “賞校場一千五百畝!城外良田五千畝!白銀十萬兩!糧草一萬五千石!”

    此言一出舉世震驚,無論一萬一千兵額也好,良田、校場、白銀也罷,都遠遠比不上掌書記這一職。

    掌書記、掌書記。官職不大,但分量不小。

    畢竟是替大元帥處理軍事公文,蓋章用印之人,更是親自替大元帥保管印章!

    這權利可真是滔了天了。

    甚至可以說日後,泰安城的所有兵事,徐陽都有資格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不過轉念一想,徐陽的功勞確實配得上這掌書記的寶座。

    台下眾人望向徐陽的眼神一片火熱,其中尤以商人與文官最為火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