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軍刀改製(萬更完畢)
字數:7648 加入書籤
按照軍職大小來分發賞銀此舉固然能夠為飛虎軍節省下一大筆銀子。
但如此一來勢必將會大大打擊基層士卒的作戰積極性。
經過深思熟慮後,徐陽親自推翻了原計劃。
並連夜召集四大校尉與軍事,再加上軍中識字之人。
重新核算各個營伍之間的戰功。
三天時間,在不斷爭吵中,一份新的犒賞名單新鮮出爐。
這也是為什麽飛虎軍會晚了三天時間才發犒賞的主要原因。
好在,眾將士無條件信任徐陽,這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若是在其他軍營,別說晚發三天了,你晚發半天試試?
你但凡敢晚發半天,底層就會就會讓你知道什麽叫做炸營。
點兵台上,陳亮從懷中取出一遝厚厚的賬本。
緩緩邁步,恭敬的將賬本交給徐陽。
徐陽接過賬本,目光再度望向下方七百餘飛虎軍士卒。
此時的飛虎軍士卒一個個眼巴巴的望著徐陽和他手中的賬本。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嫌棄自己手中的錢多,更何況這本就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徐陽指了指麵前的十幾口裝滿了金銀的大箱子,清了清嗓子鄭重道“諸位弟兄。”
“看到眼前這十幾口裝滿金銀的大箱子了嗎?”
“這便是今天的最後一件事,論功行賞!”
“若有弟兄發現自己軍功統計有錯漏的地方,事後第一時間去尋陳軍師再度核對。”
連番大戰中,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心思去統計自己殺了多少人。
因此,徐陽隻統計了各個校尉之間的大致軍功。
校尉麾下士卒的軍功,則由校尉統一上報,上報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出現錯漏。
也正是因此,徐陽此番才會事先給眾將士提個醒,免得到最後因為軍功問題鬧的不愉快。
畢竟親兄弟還需要明算帳。
半個時辰後,所有犒賞全部宣讀完畢。
並且由黑衣衛現場發放。
最多的一人單單是賞銀就有將近一百兩銀子。
最少的一人也收獲了三十多兩銀子。
徐陽站在高台上看著下方各個喜笑顏看的士卒。
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看來將士們對此次犒賞還算滿意。”
若是台下士卒能夠聽得到徐陽的心聲。
定會大聲疾呼“滿意,何止是滿意,簡直太滿意了。”
原本眾人的心中期盼大致也就在二十兩銀子左右,畢竟大元帥府給犧牲士卒的撫恤金也才三十兩銀子。
此番飛虎軍士卒連番大戰後,但凡活下來的士卒,哪一個不是身家超過五十兩銀子?
(打掃戰場時,每人還分得飛虎軍戰利品中的兩成。)
五十兩銀子,已經完全足夠一個五口之家,天天大魚大肉生活一兩年的了。
徐陽看著下方歡呼雀躍的士卒,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
徐陽拍了拍手,場麵瞬間安靜了下來。
徐陽笑道“好了,犒賞已經結束了,接下來,讓我們開懷暢飲。”
“小虎!”
趙小虎出列道“末將在!”
徐陽吩咐道“上硬菜!”
趙小虎大聲回答道“遵令!”
片刻後。
七百餘士卒麵前的小長桌上出現了一個有一個的大件。
烤羊腿、烤全鴨、叫化雞、烤乳鴿。
剛剛出爐的四大烤,冒著滾滾熱氣,熱氣中帶著陣陣香味。
香味直接飄蕩在整片校場上。
剛剛拿了賞銀的飛虎軍士卒在徐陽的一聲令下。
紛紛化身饕鬄大快朵頤起來。
入夜。
原本即使到了夜晚依舊熱鬧的飛虎軍軍營此刻徹底的安靜了下來。
七百餘飛虎軍士卒回家了足足四百餘人。
僅留下那些出身流民的士卒此時仍堅守著空蕩的軍營。
飛虎軍營地二層小木樓。
書房。
書桌對麵的窗戶大開。
夜晚的冷空戶呼呼的吹進書房。
連帶著徐陽點燃的蠟燭火光忽明忽暗起來。
徐陽雙腿翹在書桌上,整個人躺在太師椅上。
雙眼無神的望著窗外的星空。
許是臨近過年,窗外的星空格外的明亮。
徐陽歎息一聲悠悠自言自語道“還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說罷,徐陽雙眼繼續無神的看向星空。
許久,許是受不了窗外吹來的冷空氣。
徐陽重重的歎息一聲,起身關上窗戶。
書房內的燭光瞬間穩定了下來。
徐陽取下書房內懸掛著的唐橫刀。
再度坐回書桌旁拿起一塊白布緩緩的擦拭著唐橫刀。
曆經連番大戰,這把唐橫刀依舊閃爍著無盡的寒光。
徐陽腦海中不由得再度浮現出想要改良軍刀的想法。
若是能夠讓整個飛虎軍全部裝備上這樣一把唐橫刀,那麽短刃相接之時,飛虎軍士卒的存活率將會極大。
但這個願望顯然隻能是一個願望。
徐陽曾派人遍尋城內多位鑄刀大師,其中不乏有轉為將領打造戰刀的著名大師。
很可惜得到的答複千篇一律,打造是能打造,但是成本太高。
且成刀時間將會很長。
想到這徐陽歎息一聲暗道“可惜了。”
唐橫刀在戰場上是個大殺器沒錯,但一來成本太高,二來成刀時間太長。
隻這兩個前置條件,便已經注定了唐橫刀將會被逐漸淘汰。
而現在泰安城士卒也好,飛虎軍士卒也好。
使用的都是又寬又短的宋手刀。
宋手刀的鍛造取材同樣為百煉鋼,但與橫刀不同的是,宋手刀的鍛造采用的是夾鋼技術。
而唐橫刀采用的是包鋼鍛打技術。
也正是因此宋手刀的鍛造相對簡單,故其價格也相對低廉。
但宋手刀的缺點也十分明顯,由於外層刀刃硬度下降,使其使用時極容易卷刃,也正是因此,所以宋手刀加寬了刀背,同時為了減輕重量還縮短了刀身。
當兩軍對戰時,雙方騎兵同時發動衝鋒。
一輪衝鋒過後,騎兵手中長槍全部損壞(拔不出來。)或者長槍全部丟失。
迫於無奈之下,雙方騎兵選擇使用刀劍來繼續衝鋒。
而因為宋手刀又寬又短,又因為戰馬顛簸將會造成一種十分尷尬的場麵。
那便是金軍騎兵的馬刀能夠看到漢人騎兵,而漢人騎兵因為手刀距離不夠。
隻能被動挨打。
徐陽不由得想起青雲山穀對戰完顏廣武時,便有無數飛虎軍士卒因此喪命。
想到這兒徐陽改良軍刀的想法愈發堅定了起來。
徐陽守好唐橫刀,起身在書房內不斷的走動。
腦海快速思考著,究竟應該改良成什麽樣式。
環首刀,唐橫刀想都不用想了,成本太高了。
蒙古彎刀倒是可以,可大部分士卒都用不慣彎刀。
倉庫中還堆放著一堆繳獲自金軍的彎刀呢,也不知道金軍從哪兒弄來的。
另外還有一點便是,這種彎刀馬戰對付一些身無寸甲的普通士卒還好用。
借助著戰馬的衝鋒力輕輕一劃便足夠將普通士卒切割成兩半。
又因為彎刀弧度極大,縱使連續切割也不會對刀身造成多大的損傷。
但這種彎刀一但遇到帶甲之士便完蛋了。
這也是為何後期蒙古軍隊逐漸舍棄這種彎刀的原因。
徐陽在書房內不斷的來回走動。
忽然。
徐陽腦海中靈機一動,暗道“時代都是往後發展的,既然環首刀、唐橫刀、蒙古彎刀都不可取,那麽後世大明的軍刀呢?”
想到這兒,徐陽腦海中快速回憶前世上的曆史課。
不一會徐陽麵露喜色。
快速跑到書桌旁,提筆開始在宣紙上作畫。
不一會幾種長短、彎曲弧度各不相同的軍刀出現在紙麵上。
徐陽將三幅書畫平鋪在書桌上。
雙目注視三幅畫許久。
徐陽動筆再第一副書畫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這第一副書畫上所畫之刀正是明代雁翅刀。
雁翅刀屬於單手刀,刀柄並不長,適合單手持握,刀頭相對較寬。
雁翅刀的刀型相對宋手刀來說,加強了劈砍能力,但從刀頭上看,此刀刺擊能力相對較弱。
也正是因此徐陽才會將雁翅刀淘汰,一個宋手刀的加強版本,並不值得他花費大力氣、大金錢去裝備。
隨即徐陽看向第二幅書畫。
畫中之刀正是大名鼎鼎的雁翎刀,雁翎刀形製受元代彎刀影響較多。
隻不過弧度較小,刀尖三分之一處開始彎而略略微上翹。
此刀可刺可劈,即適用於騎兵,也適用於步兵。
徐陽在雁翅刀的紙張上大大的畫了一個對鉤。
飛虎軍裝備雁翅刀勢在必行。
不過在徐陽的考慮中,雁翅刀僅僅隻裝備與騎兵。
步兵另有其他裝備。
想著想著徐陽便在第三幅畫上打了一個大大的對鉤。
第三幅畫上所畫軍刀與雁翎刀極其相似。
隻不過刀身更窄一些,此刀便是明代柳葉刀。
柳葉刀由於弧度更加合理,拖割傷害更大,極其適合鴛鴦陣使用。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曾強調“柳葉刀要配合藤牌一起使用。”並配有刀盾的具體使用招式。
徐陽不由得有些慶幸,自己大學學的知識沒有被自己還給老師。
不過無論是雁翎刀也好,柳葉刀也罷,徐陽為了方便,打算將它們統稱為雁翎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