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劉辯再現,賈詡的陰謀

字數:8674   加入書籤

A+A-


                      至於張遼一方。

    此刻在看到馬騰和孔融的援軍。

    以及此刻已經反應過來的袁紹等人之後。

    張遼與華雄、高順二人對視一眼。

    三人隨即快速退入汜水關內。

    等到三人退去之後。

    袁紹這邊,才開始派人統計自己這次的人員傷亡情況。

    當得知己方十五萬大軍,經此一役,損失人數超過三萬。

    反觀張遼一方,在戰場上留下的屍體不足八百具之後。

    哪怕是涵養再好,袁紹此時也忍不住破口大罵。

    不過罵歸罵。

    麵對著有張遼三人坐鎮的汜水關。

    袁紹等人雖然憤怒,但是此刻,卻是沒人想著去報仇!

    沒辦法,光是一個張遼,就已經追著己方十五萬人亂砍了。

    再加上一個華雄,那自己等人,還不更加死翹翹了。

    更不用說還有一個高順。

    因此,在思考許久之後。

    袁紹最終決定,派人去把曹操等人叫回來。

    沒辦法,以自己這邊如今的戰鬥力。

    再繼續分兵作戰,隻能是自取滅亡。

    而通過這場戰鬥。

    也徹底讓呂布、張遼、華雄、高順四人揚名。

    有好事者為了方便記憶,更是把呂布四人合稱為丁原帳下四大虎將。

    當然,如果讓袁紹等人知道,他們畏之如虎的四大虎將,都是丁原的義子的話,相信他們的表情,一定會十分精彩。

    ……

    另一邊。

    就在汜水關和虎牢關雙雙傳來捷報的時候。

    丁原在後方。

    一邊觀察著洛陽城內,士族們的動向。

    另一邊,則是在和貂蟬,努力的驗證著張愛玲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而通過丁原的不屑努力,果不其然,貂蟬忘記了王允全家被滅的事情。

    對丁原的態度,那叫一個真心實意。

    “果然,名人就是名人,說過的話的含金量就是高,嗯,就是有點廢腰。”

    丁原一邊揉著自己的老腰,一邊感歎道

    “算算時間,呂布他們,應該已經和袁紹他們碰上了!”

    “相信有了我的提醒,華雄和呂布的命運,一定會發生改變!”

    “而袁紹他們的失敗,卻是已經注定!”

    “要是我可以通過這場戰爭,一舉消滅他們,那麽我日後平定四方,就會更加輕鬆了……”

    想到了這裏,丁原就讓人去把張凡叫過來,準備問問現如今的戰況。

    “相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人還沒到,張凡的聲音,此時卻已經傳進了房間。

    “什麽事情不好了?”

    當聽見張凡如此慌亂,丁原此時,心裏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因為丁原知道,張凡素來是一個沉穩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能讓張凡慌亂的事情並不多。

    而一旦張凡產生慌亂,那就意味著這件事情十分嚴重。

    “相國,這是前方傳來的信件,您自己看!”

    一邊說這話,張凡把一個信件交給了丁原。

    而丁原,在接過信件之後,當即快速瀏覽。

    ……

    伴隨著閱讀的深入。

    丁原的臉色,此時也越來越難看。

    幾個呼吸後。

    伴隨著“砰”的一聲。

    丁原整個人,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欺人太甚,賈文和欺人太甚!”

    丁原一邊拍著桌子,一邊罵罵咧咧。

    丁原之所以如此生氣。

    原因自然是因為張凡剛剛送過來的信件了。

    嗯,準確的說。

    張凡送來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封詔書。

    一封昭告天下的詔書。

    這封詔書的對象,乃是整個大漢境內的所有人。

    而詔書的內容,則是以漢少帝劉辯的口吻告訴天下人。

    說自己乃是漢室正統。

    因為奸臣謀逆,這才被迫下位。

    現如今,在李傕郭汜等一眾忠臣的輔佐下。

    他在長安城內,再次登基。

    為了不讓天下人上當受騙。

    因此,他特地發布詔令,告訴他的子民們。

    而劉協所在的洛陽朝廷,則是被劉辯稱呼為偽朝。

    丁原和劉協,乃是一丘之貉的謀逆之徒。

    因此,他在詔書上號召天下有識之士,一同討伐丁原和劉協。

    無論是誰,隻要能夠拿到丁原或劉協的腦袋。

    就能夠加官進爵,封侯拜相。

    ……

    雖然說,這份詔書的發布者,用的是漢少帝劉辯的名義。

    但是丁原可以百分百肯定。

    這件事情背後真正出謀劃策之人,乃是賈詡賈文和。

    沒辦法。

    李傕郭汜的名字,加上如此格局。

    這背後出謀劃策之人,除了賈詡賈文和,丁原實在想不出其他人來。

    “文優呢,他對此事有何看法?”

    賈詡既然出現,丁原自然得把李儒搬出來。

    正所謂用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打敗一個毒士,自然得用另外一個毒士了。

    “義父,孩兒覺得,此事必有蹊蹺!”

    就在丁原話音剛落。

    李儒風塵仆仆的身影,出現了房門口。

    見李儒此刻灰頭土臉的樣子。

    丁原於是貼心的讓下人去端上茶水,等到李儒休息好了之後。

    丁原這才開口道

    “文優,你不是說,弘農王已經被董旻害死了嗎,怎麽現如今,李傕軍中,又出現一個弘農王?”

    “回義父,雖然說我沒有見過弘農王的屍體,但是我可以保證,弘農王的確死了!”

    “畢竟,以當時的狀況來看,董旻不敢欺騙董卓,也不會欺騙董卓!”

    “而長安城的那位漢少帝,在我看來,乃是敵人的陰謀!”

    “畢竟,隻有手裏有了皇帝,他們的朝廷,才是合法的!”

    “至於他們為什麽不怕我們揭穿他們,則是因為,無論我們說什麽,他們都可以反對!”

    “反正以現如今的天下大勢,隻要對自己有利,哪怕長安那邊的龍椅上,坐的是一頭豬,那些諸侯們也會承認那頭豬是漢少帝!”

    ……

    “那我們應該怎麽應對呢?”丁原再次問道。

    “簡單,直接以天子的名義,宣布他們為叛逆!”

    “最好,讓漢獻帝親自下聖旨,號召天下之兵,進攻長安!”

    “號召天下之兵,他們會聽我們的話嗎?”丁原反問道。

    “不會,他們非但不會聽,相反,他們還會選擇作壁上觀!”李儒回應道。

    “懂了,之所以下聖旨,是為了表明我們的態度,同時也是為了讓其他諸侯們,不主動摻和進來!”丁原眨了眨眼,仿佛明白了什麽。

    “義父聖明!”

    當看到丁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儒當即拍起了馬屁。

    “行了行了,別忙著拍馬屁了,你就說說,我們應該怎麽做吧!”

    丁原白了李儒一眼,開口道。

    雖然說,被聰明人拍馬屁,十分舒服。

    但是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消滅來自賈詡的威脅。

    因此,丁原自然沒有心情和李儒開玩笑。

    “義父,我們可以先這樣,再這樣,然後再這樣……”

    李儒先是壓低了自己的聲音,隨即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

    而丁原,在聽到了李儒的計策後,不覺眼前一亮。

    “臥-槽,原來計策還能這麽用!”

    這是丁原在聽到了李儒計策之後的第一反應。

    一天後。

    洛陽,皇宮。

    自打丁原入朝之後。

    許久沒有召開的早朝,今日終於召開了。

    大殿上。

    漢獻帝劉協,此時正一臉嚴肅的坐在龍椅上。

    等到所有人都到齊之後。

    丁直接開口道

    “廢話我就不多說了,長安那邊的消息,我相信諸位通過各自的渠道,都已經知道了!”

    “現在我就問大家一句,你們是忠於洛陽朝廷還是長安朝廷!”

    此話一出。

    整個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

    看著丁原那一臉威嚴的樣子。

    以及今天四周那多了不止一倍的士兵。

    一眾大臣們,不由得心裏一緊。

    因此,在思考了短短幾個呼吸後。

    這群大臣們,當即整理了朝服,然後對著漢獻帝長揖道

    “我等是陛下的臣子,自然忠於陛下!”

    “好、好、好,既然諸位,都是陛下的忠臣,那麽大家就證明給我看吧!”

    說話間,丁原拍了拍手。

    隨即有數名士兵,拿著一丈白布走了進來。

    見眾人一臉疑惑,眾人笑道

    “既然大家都是忠於陛下,那麽就都在這匹白布上留下姓名吧,隻要寫上了名字,大家日後,就都是忠於洛陽朝廷了!”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願意的,畢竟,誰要是不願意,那就是不忠於陛下,不忠於陛下,難不成還忠於逆賊嗎?”

    “我這個人做事,一向不喜歡威逼別人,這樣吧,這簽名,我第一個來!”

    說完這話之後,丁原果斷的在白布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眼看著丁原已經寫了。

    此時殿內的其他大臣們,不管是出於本心,還是出於從心。

    他們一個個的,都陸陸續續的在白布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盞茶時間後。

    等到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員,都在白布上簽上名之後。

    丁原看了一眼眾人,隨即道

    “來人,速速讓人把這些簽名謄抄五百份,然後傳遍天下,告訴所有人,就說我丁原,和一眾大人們,都支持洛陽朝堂!”

    “我特麽!”

    在看到丁原如此不講武德,當著他們的麵,就把他們賣了。

    此時朝堂上一眾大臣們,紛紛色變。

    要不是考慮到自己打不過丁原,他們早就動手了。

    而丁原,在看到一眾大臣們,一個個神色複雜之後。

    此時的丁原,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因為,伴隨著眾人的簽名。

    自己計劃的第一步,已經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