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參軍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這症狀,與她在軍中見到老木舊疾發作的狀態一模一樣。
“江河。”她揚聲喊道。
江河翻牆而進,一眼就看到倒地的葉炎柒,他十分焦急,但明顯不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情況,“糟糕,毒發了。”
“什麽?他中毒?”風華驚訝問道。
兩人將葉炎柒搬回房中,江河向風華躬身,“王妃,七爺絕對不會傷害您,請您照看一二,我去找小神醫。”
說完,沒等風華回答,江河轉身就走了。
看著眼前人痛苦的悶哼,風華知自己什麽也做不了,就像當初麵對老木一樣。
痛的地方是膝蓋,老木當時說是舊疾,不定時發作,因此他隻能做個夥頭兵,但他卻沒說是中毒所致。
風華下意識地打了熱水,擰了個熱毛巾,想幫他擦拭滿頭的汗,手伸到一半時,卻停住了。
這不是老木,而是對鎮西軍有所圖的葉炎柒
猶豫了片刻,她還是繼續了手上的動作。
罷了,這回就當是老木。
到底是誰下的毒?也太狠了,把這個如玉的人折磨成這副模樣。
難道他沒有騙過所有的人?
或是他身上有什麽秘密?
江河怎麽去了那麽久?
她感覺時間似乎停滯了,隻能不間斷地替眼前人擦拭汗珠,心緒卻百轉千回。
不知過了多久,江河終於帶來了王千和。
一入門,王千和就皺著眉頭,“動武了?王妃暫且回避一下,我為王爺施針。”
風華和江河退出了房間,江河去藥房煎藥,風華一身虛汗,本想回西院,踟躕了半刻,還是在門外的石凳上坐下。
已是寅時過半了,月已偏,她捋了捋今晚發生的事情。
葉炎柒是裝殘,可他確實有腿疾,還是中毒而至。
他臥底過鎮西軍,說是查探爹爹之死的真相,但不足為信。
他長在鳳儀殿,十有是太子的人。
可皇後並沒有讓顧家站隊,他們這麽做有什麽意義?
爹爹出事時,他不過十四,應該沒有那麽大的能量。但如今,卻很有可能對哥哥不利。
如若爹爹的死真的與太子黨無關,那就是六王一黨,可六王爺那時也不過與葉炎柒同歲。
何解?風華想不通。
冷風吹,她打了個寒顫,忽地想起了葉炎柒剛才將披風裹在自己身上的溫暖,以及那些自言自語。
是了,他們還小,可他們有母族啊!
風華似乎抓到了關鍵,解開了心中的諸多疑惑。
就像如今,皇後無意相爭,不代表太子死心;那時六王爺尚小,可貴妃的陳家如日中天啊。
“你仔細想想,我有沒有對鎮西軍不利。”
葉炎柒倒下前的最後一句話,在風華耳邊響起,牽著她憶起了過往。
從西北奔喪回來沒多久,祖父也去世了。師父就是那時候出現的,他與祖母、哥哥談了許久,最後留在顧府成了自己的師父。
往後五年,她看起來雖還吊兒郎當,日日被師父攆著練武,可心卻已沉下來,也明白了自己過去有許多缺漏。
沒了爹娘的孩子不一樣了,旁人或許不知,但師父全看在眼裏的。
認真起來的風華一日千裏,刀槍棍劍、近身搏鬥樣樣都不落下,更讓她師父驚喜的,是她左手竟如右手一般自如。
五年的時間,一個半吊子默默地成為了高手,她自豪地與祖母、師父說“我的想做一個俠女,仗劍走天涯。”
顧家向來不拘個性,祖母同意了她可以與師父出門曆練一番。
那日,風華興衝衝地想要翻牆告訴傾歌這個好消息,梅影卻一臉哭出來的樣子跑過來,“小姐,老太君與陸師父說將軍將軍”
聽到有關爹爹,她直接施展輕功,來到偏廳外,聽見祖母說“五年前,風華還小,我不忍告之她父親被害之事;如今她長大了,我還是決定瞞著她。陸白,我可做錯?”
“老太君隨心就好。五年了,錚兒依舊執著於將軍之仇,怕是華兒知道也不會罷休。”師父的聲音透著無奈。
轟!風華的腦袋一下子炸開。
爹爹,不是在戰死的嗎?怎麽是被害的?哥哥在報什麽仇?
她心跳加速,兩眼一黑,一頭栽倒在地上。
醒來後,祖母告訴了她全部。
那些日子,她內心堅守的東西被衝擊得支離破碎,顧家的家訓在她眼裏似乎成了笑話。
為了逃避內心的矛盾,她每日練個時辰的功夫,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左右互博術便是在這段時間習成的。
此術是師門絕技,可師門近三代都沒人能習得此法,師父也把功法扔給她看過,但她不得其解,直接仍在了一邊。
沒想到,這一衝擊竟助她參透了此術。
待左右互搏術練得爐火純青之時,風華也想通了國要守,仇也要報。
於是,她向祖母與師父提出“我想臥底入鎮西軍,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線索。”
“可你哥哥已經在軍中五年了,都未尋到任何實證。”老太君著急了。
原本,顧錚入鎮西軍就是皇帝穩定軍心的策略,老太君一開始與顧錚說好,時間一到就尋個由頭退出鎮西軍。
可自從顧錚知曉父親死因,便一心要報仇,不肯退出。
許是這些年西北一直不大太平,皇帝也從未讓顧錚讓賢,顧家也便不提那四十年的計劃了。
如今有個鑽牛角尖就夠提心吊膽的,另一個也要入那局,老太君怎肯?
可老一輩從來就拗不過小輩,風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加上師父知曉她性子,便與老太君承諾會暗中保護她。
老太君也清楚,即使自己不同意,她也會去做,倒不如替她做得全麵些,免去一些麻煩之事。
南方不少商人、小官家中有些銀錢、有些小關係,但子弟不願讀書,考取不了功名,便會送他們入伍三五年,混些軍功,回來能在衙門尋個差事。
於是,老太君動用了些關係,再給足銀子,幫風華躲過了驗身,又為她偽造了母親唐家遠房侄子的身份,化名唐風,入征鎮西軍新兵營。
為了掩蓋她的相貌,師父用針灸為她易容,塑造出了一張平凡的臉。針灸三個月得施一次,她知曉這是師父讓她最長三個月便要聯係一次,以確保她的安全。
從江南出發那日是個陰天,層層疊疊的烏雲裹著雨,就是不落下來,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
祖母沒有來送別,她義無反顧,頭也不回,跟著一眾新兵向西北而行。
這條路,她五年未踏足了,卻依舊那麽熟悉,就連城外那棵枯樹都保持著相同的姿勢,仿佛歡迎她再次出發。
“江河。”她揚聲喊道。
江河翻牆而進,一眼就看到倒地的葉炎柒,他十分焦急,但明顯不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情況,“糟糕,毒發了。”
“什麽?他中毒?”風華驚訝問道。
兩人將葉炎柒搬回房中,江河向風華躬身,“王妃,七爺絕對不會傷害您,請您照看一二,我去找小神醫。”
說完,沒等風華回答,江河轉身就走了。
看著眼前人痛苦的悶哼,風華知自己什麽也做不了,就像當初麵對老木一樣。
痛的地方是膝蓋,老木當時說是舊疾,不定時發作,因此他隻能做個夥頭兵,但他卻沒說是中毒所致。
風華下意識地打了熱水,擰了個熱毛巾,想幫他擦拭滿頭的汗,手伸到一半時,卻停住了。
這不是老木,而是對鎮西軍有所圖的葉炎柒
猶豫了片刻,她還是繼續了手上的動作。
罷了,這回就當是老木。
到底是誰下的毒?也太狠了,把這個如玉的人折磨成這副模樣。
難道他沒有騙過所有的人?
或是他身上有什麽秘密?
江河怎麽去了那麽久?
她感覺時間似乎停滯了,隻能不間斷地替眼前人擦拭汗珠,心緒卻百轉千回。
不知過了多久,江河終於帶來了王千和。
一入門,王千和就皺著眉頭,“動武了?王妃暫且回避一下,我為王爺施針。”
風華和江河退出了房間,江河去藥房煎藥,風華一身虛汗,本想回西院,踟躕了半刻,還是在門外的石凳上坐下。
已是寅時過半了,月已偏,她捋了捋今晚發生的事情。
葉炎柒是裝殘,可他確實有腿疾,還是中毒而至。
他臥底過鎮西軍,說是查探爹爹之死的真相,但不足為信。
他長在鳳儀殿,十有是太子的人。
可皇後並沒有讓顧家站隊,他們這麽做有什麽意義?
爹爹出事時,他不過十四,應該沒有那麽大的能量。但如今,卻很有可能對哥哥不利。
如若爹爹的死真的與太子黨無關,那就是六王一黨,可六王爺那時也不過與葉炎柒同歲。
何解?風華想不通。
冷風吹,她打了個寒顫,忽地想起了葉炎柒剛才將披風裹在自己身上的溫暖,以及那些自言自語。
是了,他們還小,可他們有母族啊!
風華似乎抓到了關鍵,解開了心中的諸多疑惑。
就像如今,皇後無意相爭,不代表太子死心;那時六王爺尚小,可貴妃的陳家如日中天啊。
“你仔細想想,我有沒有對鎮西軍不利。”
葉炎柒倒下前的最後一句話,在風華耳邊響起,牽著她憶起了過往。
從西北奔喪回來沒多久,祖父也去世了。師父就是那時候出現的,他與祖母、哥哥談了許久,最後留在顧府成了自己的師父。
往後五年,她看起來雖還吊兒郎當,日日被師父攆著練武,可心卻已沉下來,也明白了自己過去有許多缺漏。
沒了爹娘的孩子不一樣了,旁人或許不知,但師父全看在眼裏的。
認真起來的風華一日千裏,刀槍棍劍、近身搏鬥樣樣都不落下,更讓她師父驚喜的,是她左手竟如右手一般自如。
五年的時間,一個半吊子默默地成為了高手,她自豪地與祖母、師父說“我的想做一個俠女,仗劍走天涯。”
顧家向來不拘個性,祖母同意了她可以與師父出門曆練一番。
那日,風華興衝衝地想要翻牆告訴傾歌這個好消息,梅影卻一臉哭出來的樣子跑過來,“小姐,老太君與陸師父說將軍將軍”
聽到有關爹爹,她直接施展輕功,來到偏廳外,聽見祖母說“五年前,風華還小,我不忍告之她父親被害之事;如今她長大了,我還是決定瞞著她。陸白,我可做錯?”
“老太君隨心就好。五年了,錚兒依舊執著於將軍之仇,怕是華兒知道也不會罷休。”師父的聲音透著無奈。
轟!風華的腦袋一下子炸開。
爹爹,不是在戰死的嗎?怎麽是被害的?哥哥在報什麽仇?
她心跳加速,兩眼一黑,一頭栽倒在地上。
醒來後,祖母告訴了她全部。
那些日子,她內心堅守的東西被衝擊得支離破碎,顧家的家訓在她眼裏似乎成了笑話。
為了逃避內心的矛盾,她每日練個時辰的功夫,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左右互博術便是在這段時間習成的。
此術是師門絕技,可師門近三代都沒人能習得此法,師父也把功法扔給她看過,但她不得其解,直接仍在了一邊。
沒想到,這一衝擊竟助她參透了此術。
待左右互搏術練得爐火純青之時,風華也想通了國要守,仇也要報。
於是,她向祖母與師父提出“我想臥底入鎮西軍,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線索。”
“可你哥哥已經在軍中五年了,都未尋到任何實證。”老太君著急了。
原本,顧錚入鎮西軍就是皇帝穩定軍心的策略,老太君一開始與顧錚說好,時間一到就尋個由頭退出鎮西軍。
可自從顧錚知曉父親死因,便一心要報仇,不肯退出。
許是這些年西北一直不大太平,皇帝也從未讓顧錚讓賢,顧家也便不提那四十年的計劃了。
如今有個鑽牛角尖就夠提心吊膽的,另一個也要入那局,老太君怎肯?
可老一輩從來就拗不過小輩,風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加上師父知曉她性子,便與老太君承諾會暗中保護她。
老太君也清楚,即使自己不同意,她也會去做,倒不如替她做得全麵些,免去一些麻煩之事。
南方不少商人、小官家中有些銀錢、有些小關係,但子弟不願讀書,考取不了功名,便會送他們入伍三五年,混些軍功,回來能在衙門尋個差事。
於是,老太君動用了些關係,再給足銀子,幫風華躲過了驗身,又為她偽造了母親唐家遠房侄子的身份,化名唐風,入征鎮西軍新兵營。
為了掩蓋她的相貌,師父用針灸為她易容,塑造出了一張平凡的臉。針灸三個月得施一次,她知曉這是師父讓她最長三個月便要聯係一次,以確保她的安全。
從江南出發那日是個陰天,層層疊疊的烏雲裹著雨,就是不落下來,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
祖母沒有來送別,她義無反顧,頭也不回,跟著一眾新兵向西北而行。
這條路,她五年未踏足了,卻依舊那麽熟悉,就連城外那棵枯樹都保持著相同的姿勢,仿佛歡迎她再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