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徹查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阿巧越說越淒楚,“我想不明白很多事情,隻能按照小聶的吩咐離開。可沒走多久,就瞧見倉庫燒了起來,連帶周圍的房子也一並起火。於是我又折了回去,回到後卻見那兒被許多官差圍住了,想起小聶說官差不可信,我又不敢出現,便在小巷中躲起來,直到第二日大雨才敢出來。
“接下來就遇到了貴人。”滿臉是淚的阿巧將懷中包袱遞給了風華,“這便是小聶交給我的東西。”
風華當場打開了包袱,將賬本取出交給葉炎柒,又轉頭問道:“你沒打開過這個包袱嗎?”
“沒有。”阿巧抽泣地回道。
“小聶是真心想與你白頭。”風華說著,將包裹中剩下的東西還給阿巧。
除了賬本,包裹裏頭還有上百兩的銀子,以及喜慶大紅的朱釵手鐲項鏈,一看就是成親用的。
阿巧怔怔地看著這些東西,顫聲說了句:“貴人先去辦要緊的事吧,我想休息一會。”
“好,你好好休息。”
風華和葉炎柒剛出門口,聽到屋內傳來了阿巧不能自已的痛哭。
兩人沉默地離開,好半晌,風華才問道:“賬本有用嗎?”
“是很重要的證據,但卻未記錄藥材從何而來,需與運到軍中的藥材數目核對。”葉炎柒翻閱後回道。
風華想了想,便提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寫寫劃劃,“休養在哥哥營中時,我看過那兩年鎮西軍收到主要藥材的數目,如今便可以大概對一對。”
葉炎柒翻到那兩年的賬目,與風華所寫的一一對應。
風華握筆在紙上寫寫添添,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直接一扔筆,怒道:“好家夥!到軍中的藥材居然才四成!”
葉炎柒看著紙上那灘暈開的墨汁,仔細辨認,“也就是說未出京就克扣了三成,到了地方又扣了三成。”
“真是太可惡了,這還隻是藥材,糧呢?軍餉呢?將士們在邊境以命護國,可被他們護著的人卻克扣了他們的糧草?不,是克扣了將士們的命,這未免也太可笑了!”
風華起身,怒不可遏地用力一拍桌子,桌子頓時從中裂開,紙筆紛紛落地。
葉炎柒一把撈起賬本,“沒錯,不僅是藥資,此次糧草和軍餉也要徹查。”
“小柒。”風華灼灼的目光盯著他,“我知道這是你們的好機會,可我要的是將士有糧吃飽飯,有銀子養好家,受傷了有藥喝,你懂嗎?”
“我懂。”他堅定地迎上了風華的目光,信誓旦旦地保證,“有藥資的賬本,就會有糧草、軍餉的賬本,京中有賬本,地方也會有。再加上今冬的藥材糧草均在路上,必不會有失。”
打這以後,葉炎柒忙得幾乎不見人影,有時候還要悄然潛到地方上行事。瑞王這邊也察覺到有人似乎在查軍資,便抓緊彌補、修正漏洞。
半月之後,這焦灼的狀況,終於在一把火中結束了。
頭一日,葉炎柒整理好了南倉大火的前因後果,將證據一一收拾妥當,向皇帝匯報了此事,並請旨徹查運往鎮西軍的糧草、藥資。
“你提交的這些,不足以支持徹查,你能擔保一定能查出短缺嗎?”皇帝應道。
他是單獨來稟眀陛下的,或者說他是來請求陛下支持的。
他手上的東西不是指向一個人,而是指向一群高官,太子與他的勢力都不足以扳倒對方。隻有皇帝下令徹查,他手中的證據才有用。
“兒臣不敢擔保,隻是此事若不上報,兒臣對不住大火中死去的上百人。”葉炎柒回道。
“明日早朝再議。”皇帝沉吟片刻,回道。
第二日,皇帝尋了個由頭,要求抽查運送途中的軍資,問朝臣有何意見。
奇怪的是,本該群臣激烈相爭的場麵並沒有出現,瑞王一黨也十分讚同徹查糧草,也不爭搶著讓瑞王主理此事,一副兩袖清風、問心無愧的樣子讓其他人十分迷惑。
“恭王最是公正無私,請恭王負責抽驗軍資最為妥當。”
“臣附議。”
皇帝看了看下首垂頭的人,回絕道:“老七南城門大火案還沒查明白,查明白了再說。”
於是,徹查軍資一事便被耽擱了。
下朝後,皇帝回了養心殿,搖搖頭,“老七還是太嫩......”
“恭王才入朝幾個月,還需要陛下指點。”劉公公送上熱茶。
皇帝頓了頓送到嘴邊的茶,冷哼:“幾個月?也就那些蠢貨信。”
夜間,瑞王府內,一派其樂融融。
“幸好殿下早有應對,今日若咱們不準,倒是會引起陛下的懷疑。”
“陛下的心思越來越難猜,殿下也越來越艱難,我們可不能出了岔子。”
“隻盼瑞王早日......”
這時,瑞王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入,“誰?本王下的令是補齊鎮西軍的錢糧,誰做了這蠢事!”
眾人麵麵相覷,不敢吱聲,隻有身為舅舅的陳弘出聲問道:“殿下到底出了何事?”
“袁先生!”瑞王喊道。
隻見袁先生展開皺巴巴的紙張,念道:“鎮西軍在途的糧草被付之一炬,乃一群幼兒玩火星子所致,目前眾幼兒以及家人已下獄......”
在座的人無不驚訝。
雖然說補齊鎮西軍的藥資、錢糧耗資巨大,此前有不少人反對,可瑞王堅持,大夥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吐了銀子出來。
算算日子,就這一兩天會在夏州匯合,他們怎麽又會去燒掉?
“莫非是這夏州程刺史不理解殿下的用意?”
“哼,我看他是舍不得他那一份,故意燒掉一部分,昧下了大頭!”
“程刺史不是這樣的人。”
“他是您的學生,您當初不也是反對殿下這個提議,這還指不定是誰的指令。”
“哼,同為瑞王殿下做事,用不著如此指桑罵槐,我如何會做這種蠢事?”
“早上陛下已經讓這件事揭過去了,如今隻怕要徹查了。”
他們猜得沒錯,養心殿內的皇帝,也接到了此消息,直接怒摔手中的茶杯,深深地閉上了雙眼。
“陛下息怒。”劉公公趕緊跪下。
“宣田閣老、溫尚書、恭王!”思量了半刻,皇帝睜開雙目下令,隨後又喃喃道,“老六啊老六,終究被貴妃帶偏了!也不知道老七真有那麽厲害,還是運氣好!”
田閣老與溫尚書都是效忠陛下的人,此令一出,便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徹查。
那一夜,禁軍布滿了整個京城,各世家府邸的燈亮到了天明,數十官員被召喚到了大理寺,其中包括瑞王陣營的三員大將——李閣老、兵部尚書、戶部尚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