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亂局序幕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長安城內外城牆,四麵牆頭都已經掛上黑底金龍的秦字王旗,嶄新的旗幟在風中獵獵鼓動。
李守貞已於兩日前發布安民告示,又於今日在承天門廣場點兵聚將,祭告天地。
承天門廣場前,三萬兵馬列隊齊整,旌旗如林,陽光照耀下,軍士身上鮮亮的衣甲泛起一層炫光,十數麵秦字王旗高掛在各軍兵馬的最前頭。
一座巨大的祭壇矗立在廣場中央,吉時剛到,戰鼓、號角齊齊奏響,李守貞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黑色袞服,其上繡有十二章紋,後裳繡有金龍騰雲,在萬眾矚目之下登上祭壇。
僧人總倫一襲紫金袈裟,與大將趙思綰護衛左右,一同登上祭壇。
李守貞取出一份黑金紋繡的祭文,趙思綰單膝跪下,雙手高捧頭頂接過,當著三軍將士之麵展開祭文宣讀。
這是一份祭天告文,先是總結了一番自前年石晉朝廷滅亡,天下百姓飽受契丹人肆虐的痛苦,然後簡單介紹了當今劉漢朝廷的鼎立過程,著重介紹李守貞在中原百姓危亡之際所做的貢獻。
祭文最後,將劉漢朝廷狠狠批駁一通,與李守貞的輝煌功績做出鮮明對比。
得出的結論就是,劉漢朝廷失德,不配坐享天下,李守貞如今自立為秦王,據關中與開封正式決裂,從今以後自成一國,如果劉漢朝廷還知道羞恥,還有幾分悲憫之心,顧念天下蒼生,就應該承認關中秦國的自立,承認李守貞秦王的地位。
如果開封朝廷發兵來攻,那就是置百姓生死存亡於不顧,妄自掀起戰火生靈塗炭,秦王李守貞為了保護關中百姓,將不得不征調兵馬與之抗衡。
祭文出自僧人總倫之手,趙思綰大聲誦讀,祭壇四周站著數十名嗓門洪亮的軍士,以祭壇為中心,每隔五十步,又有一隊大嗓門的軍士,趙思綰每念一句,負責傳聲的軍士就將他的話重複一句,一層層傳遞下去,讓四麵八方的將士都能聽到祭文內容。
讀完祭文,趙思綰又宣讀秦王下達的第一份詔令,正式自立為秦王,整個關中地域,西至原州、隴州,東至潼關,北至慶州、延州,南至終南山一帶,從今起都屬於秦國領土。
封李崇訓為秦王世子,符金盞為世子妃,僧人總倫為護國奉聖禪師,趙思綰為長安留守,西麵行營都部署,王景崇為太傅、鳳翔軍節度使
一係列的封賞完畢後,祭拜三牲,焚燒祭文敬告天地,再派出十幾支傳訊人馬,將秦王詔令傳至各鎮各州縣。
長安官員早已經曆一番清洗,凡是不願意歸順的通通斬首,關中大部,已經處於李守貞的實際掌控下。
李守貞自立稱王,儀製典章卻完全按照天子的規格準備。
他這是暗藏一份小心機,先用稱王來試探開封朝廷的反應,然後視情況而定,伺機稱帝。
祭天大典結束後,李守貞馬上攜李崇訓、總倫等官員軍將返回河中,準備應對接下來開封的反應。
趙思綰繼續坐鎮長安,與王景崇聯絡,準備與鳳翔軍和靜難軍交戰。
祭文裏雖然宣布靜難軍、鳳翔軍的地盤都歸屬於秦國,但李守貞心裏明白,王守恩和焦繼勳是不會投降他的,想占據這幾個州,唯有真刀的打下來。
李守貞率軍出城不久,一輛馬車也在百餘名甲士的嚴密保護下,駛出長安明德門。
馬車兩麵窗戶都被釘死,隻留幾處透氣的小口。
車裏坐著的,正是符金盞。
冊封她為秦王世子妃的詔書已經交到她手上,卻被撕成粉碎,符金盞透過縫隙,看著長安城漸行漸遠,心中默然輕歎。
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回來,不知道此去河中是何下場
涇州,安定縣。
節度府裏,朱秀盯著一副關中輿圖,足足看了有小半個時辰。
他在思考如何才能順利救出符金盞。
符大娘子在滄州對他有救命之恩,冒風險擔幹係為他運來兩萬石糧,極大緩解涇州的缺糧危機,於公於私,於情於理,他都必須要想辦法施以援手,否則隻怕潘美第一個不會饒過他。
往私裏說,符娘子身後的符氏,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將是這天下最穩固的幾條大腿之一,朱秀想廣交朋友編織自己的關係網,符氏這條線絕對不能放過。
雖說曆史上,符娘子能夠有驚無險地渡過此次危機,但曆史已經開始發生細微的變化,未知之事越來越多,朱秀不得不提高警惕。
就拿鳳翔軍來說,按照曆史軌跡,此刻的焦繼勳應該被調往開封,接替他的正是巡檢使王景崇。
焦繼勳在河中軍叛亂之前被調回京任職,很難說這裏麵沒有李守貞的推手。
但是現在,焦繼勳依舊統領鳳翔軍,王景崇身為巡檢使隻算得上三四號人物。
李守貞如果起事,鳳翔軍和靜難軍絕不會坐視不理,這兩路人馬扼守關中西部,直接威脅長安與河中,李守貞不得不穩固後方,壓製兩處節鎮。
潘美見朱秀像個木頭樁子,站在輿圖前不說話,急得抓耳撓腮:到底怎麽辦,你倒是吱一聲啊!
朱秀苦笑著剛要寬慰幾句,關鐵石和魏虎急匆匆趕來。
見二人麵色凝重,朱秀心裏一沉。
關鐵石咽咽唾沫:李守貞,反了!
魏虎將一份詔令遞給他:你看看這個,是李守貞派人傳遍關中各州縣的詔命。
朱秀急忙接過,展開細細閱覽。
上麵不光寫有祭天告文的全部內容,還傳令秦國各州縣,號召各地征調軍士、糧草,聚攏長安聽候王命。
這份出自總倫之手的祭文,看得朱秀嘖嘖稱奇。
老實說文筆不錯,可是通篇卻不懷好意。
上麵列出幾個所謂鼎力支持秦王自立的藩鎮,其中就包括彰義軍。
甚至還有遠在兗州的泰寧軍節度使魏國公符彥卿。
符金盞為秦軍籌措糧草,被封為秦王世子妃一事,更是著重筆墨描寫讚賞。
虛實相交,令人看罷觸目驚心,難辨真假,用心之險惡,可見一斑。
李守貞身邊,還是有能人指點啊
朱秀將詔令遞給眾人傳閱,站在輿圖前久久凝視不語。
關中亂局已經拉開帷幕,彰義軍此刻也做不了什麽,唯有耐心等候開封消息。
能不能化解朝廷對彰義軍的誤會,就看遠在開封的馬慶如何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