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邊當褲頭,一邊下館子

字數:16001   加入書籤

A+A-




    翌日上午,徐鉉和李從嘉走出泰和樓,站在西大街上。

    

    李從嘉拿著竹簽剔牙,徐鉉清點荷包內的錢財,麵色逐漸凝重。

    

    回到安定縣城不過一夜,住宿和吃飯的開銷,遠比他預估的還要多。

    

    李從嘉在改造場睡了一個月大通鋪,每日失眠到半夜。

    

    好不容易重獲自由,他強烈要求住宿環境一定不能將就。

    

    昨日傍晚回到縣城,徐鉉帶著他尋找落腳之處,走訪了好些邸舍,李從嘉唯獨瞧中價錢最貴的盛和邸舍。

    

    盛和邸舍的環境服務沒得說,就是這價錢抵得上一般的邸舍三四倍。

    

    若是平時,徐鉉肯定沒二話,掏錢住個把月完全不是問題,畢竟誰都想睡的安穩舒服些。

    

    可現在兩個落難的貴公子囊中略顯羞澀,徐鉉本想換一處便宜些的地方。

    

    李從嘉不願走,就想住盛和邸舍,還口口聲聲答應,住宿費不能省,其他的能省則省。

    

    莫得法,徐鉉隻能咬牙掏錢訂下一間房,好在床足夠寬大,睡兩個人完全不成問題。

    

    盛和邸舍在縣城最繁華的西大街,出了門隔著幾間店鋪,便是縣城最好的酒樓泰和樓。

    

    一行人剛到安定縣時,慕名而來,在泰和樓吃過一頓席,對新穎的菜品和鮮美的滋味印象深刻。

    

    徐鉉和李從嘉在邸舍安頓好,出門尋找吃飯處,李從嘉又一眼相中泰和樓。

    

    原本下山時,徐鉉就說要來泰和樓吃一頓,慶賀二人脫離苦海。

    

    又有李從嘉在一旁眼巴巴地攛掇,徐鉉隻能再度狠心揮霍一次。

    

    今早出門,原本是想直接去典當鋪,路過泰和樓,又被裏麵飄出的香味吸引住,怎麽也邁不開腿。

    

    徐鉉肚子裏的饞蟲也耐不住勾引,心一橫拉著李從嘉鑽進酒樓,又美美吃了一頓早飯。

    

    兩人十分有默契,誰也不提花錢的事。

    

    隻是結賬時,徐鉉掏錢的手抖得厲害。

    

    李從嘉咬著牙簽,摸摸圓滾滾的肚皮,油乎乎的小嘴打了個飽嗝。

    

    知道自己有些失態,李從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在江寧皇宮,又或是郡王府內,李從嘉從不會有如此失禮的時候,言行舉止皆是一副溫潤謙和的君子範式。

    

    可隻有他自己知道,那並不是真正的李從嘉,而是南唐國主的六皇子,少年早慧,受江南臣民稱讚的賢王。

    

    來到異國他鄉,無人認識他,更無人關注他,李從嘉覺得自己輕鬆自在,無拘無束,少年天性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他也毫不掩飾,因為這樣的生活狀態很舒服。

    

    擦擦嘴上油漬,李從嘉見徐鉉眉頭緊鎖,眨巴眼問道:“先生何故一臉愁容?”

    

    徐鉉捏捏幹癟的荷包,凝重道:“小郡王一定要答應我,今後這泰和樓可是半步都不能進了。”

    

    “啊?為何?泰和樓的飯菜十分可口,連早餐都有諸多花樣,先生吃了不也說好?”李從嘉眨巴眼疑惑道。

    

    徐鉉麵皮顫了顫,將空空的荷包展示給他看:“從昨日傍晚到現在,徐某手裏隻剩五文錢!兩頓飯加上投宿,就花去一貫錢啊!這還隻算邸舍的押金,房錢還沒結呢!”

    

    “一貫倒也不是很多”李從嘉小聲嘀咕。

    

    徐鉉嘴唇哆嗦著,不知道說什麽好。

    

    對比以往的開銷,這點錢的確不算什麽。

    

    可今時不同往日,倆人手裏資金不多,坐吃山空,如此花費根本承受不了。

    

    “不行!盡快找典當鋪換些錢,然後馬上開始找活計掙錢!小郡王這次一定要聽徐某的,決不可再踏入這泰和樓!”徐鉉義正辭嚴。

    

    李從嘉小聲道:“每日來吃一頓都不行嗎?”

    

    徐鉉嚴肅地搖頭。

    

    “那那就每日買一屜小籠包,再加三根油條!先生不也喜歡吃那小蔥豬肉餡的包子?”李從嘉扯扯他的衣袖,哀求道。

    

    徐鉉鼻息裏聞著樓子裏飄散出的肉包子香味,喉嚨上下滑動,不停吞咽口水。

    

    但捏著空癟的荷包,還是狠心搖頭:“不可!一個肉包的價錢,足以抵得上三個糜子饃饃!”

    

    李從嘉小臉滿是失望,還想再討價還價,徐鉉急忙製止道:“徐某答應小郡王,找到活幹掙了錢,再到泰和樓品鑒美食。”

    

    李從嘉戀戀不舍地回頭往酒樓裏看了眼,歎口氣點了點頭。

    

    徐鉉趕緊拉著他離開。

    

    再說下去,他怕自己也受不了美食的誘惑,把最後一點錢全砸進去。

    

    在美味佳肴麵前,原則底線都是可以一改再改的。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戴次君誠不欺我啊~慚愧慚愧!”

    

    徐鉉在心裏默念罪過,拉著李從嘉逃也似的遠離泰和樓。

    

    順著大街走了一圈,在東街找到幾處典當鋪,徐鉉仔細觀察,挑選一間鋪麵最大,裝潢最為華貴的走入。

    

    剛一走進,就有掌眼師傅殷勤迎上,將他二人帶入一間安靜的雅室。

    

    有小廝奉上茶點,而後放下竹簾退出。

    

    李從嘉坐在四平八穩的高腿靠背椅上,頗為新奇地扭動屁股,抓起一塊糕點咬了口。

    

    一吃之下,隻覺得香甜軟糯,十分可口。

    

    李從嘉雙手並用,塞得嘴巴脹鼓鼓。

    

    徐鉉直咧嘴,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太失禮。

    

    掌眼師傅笑嗬嗬地道:“這些都是廣和記糖果糕點,專門招待貴客,令郎喜歡吃不妨多用些。”

    

    徐鉉吃了一驚,道:“廣和商鋪售賣的糖果點心價錢不菲,貴行竟然買來待客?”

    

    掌眼師傅笑道:“打開門做生意,客人進了這鋪子,自然要招待好,顧客至上嘛!”

    

    徐鉉暗暗驚訝,這典當鋪背後的東主,一定是一位豪闊之士。

    

    掌眼師傅又道:“當然,敝店雖不會以貌取人,但也不會讓目的不純的騙子占了便宜。若是有不長眼的想要打秋風,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老師傅滿臉含笑,語氣充滿驕傲和自信。

    

    徐鉉趕忙拱手笑了笑,知道這老師傅是在暗示他,這間典當鋪背後能量不小,無人敢白占便宜,也不會讓顧客吃虧,盡管放心交易。

    

    “還請老師傅看看這些物什,能當多少錢?”徐鉉把包袱擱桌上,想了想又脫下自己的外衫。

    

    老師傅見怪不怪,粗略看看外衫,放到一旁,解開包袱,將東西逐一擺出。

    

    幾條絲滑纖薄的犢鼻褌格外惹眼,老師傅皺皺眉,古怪地看了眼李從嘉。

    

    這把自家兒子的褲頭拿來當的,還是頭次見到。

    

    “老師傅放心,這幾件短褌從未穿過,乃是上好蜀錦所製,老師傅若收去,還可以拿給家中兒孫穿。”

    

    為了爭取多換些錢財,徐鉉隻得放下江南名士的臉麵,信誓旦旦地推銷起絲質褲頭。

    

    老師傅失笑道:“我家裏幾個調皮搗蛋的孫兒,整日光屁股玩泥巴,哪裏穿得起蜀錦做的短褌?”

    

    徐鉉賠笑道:“貴行東主若不嫌棄,也可以收去給自家孩兒穿。”

    

    “我家東主?”老師傅一愣,想笑又憋住,神情滿是怪異。

    

    徐鉉又硬著頭皮道:“再不濟,改成三五條絲帕也是可以的。”

    

    老師傅略帶嫌棄地掂量幾件褲頭,說道:“這位官人若是願意,我便以每兩一百五十文的價錢收入。”

    

    徐鉉急了:“太少了!老師傅再給漲漲!在漢中,一匹青白錦可是值錢十五貫!”

    

    老師傅搖頭:“涇州絲價每兩便是一百五十文,我按照絲價算給你,不少了!這些玩意兒收去用處不大,一般人用不起,用得起的隻會重新買一匹來裁剪。再說,整個涇州也無人穿錦製的短褌啊~”

    

    李從嘉吃完一盤糕點,被老師傅飽含深意的眼神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抹抹嘴上、臉頰上沾染的屑沫,露出兔牙,笑的人畜無害。

    

    徐鉉猶豫不決,老師傅笑道:“若是官人不願,可以去別處問問,我敢肯定,沒人會出比這更高的價錢。”

    

    “唉唉,好吧。”徐鉉隻得歎口氣認了。

    

    老師傅把幾件小褲頭拿到一旁,又拿起筆墨硯細細察驗。

    

    徐鉉急忙推銷起來:“老師傅請看,這可是上等胎毫筆,鬆江嫩竹做筆杆,還有這塊徽山墨錠,這方歙硯,全都是極品呀!若非行商途中遭遇禍事,在下實在不舍得拿來典當。”

    

    老師傅一邊掌眼,一邊在心裏暗暗驚訝。

    

    這幾件文房寶可都是真品,等閑之人拿不出手,翻遍涇州隻怕都找不出幾件。

    

    以前薛氏兄弟主掌涇州時,倒是最喜歡收藏這些珍玩。

    

    老師傅露出喜愛之情,隨口問道:“聽官人口音,南邊來的?到涇州做生意?”

    

    徐鉉回道:“本想去一趟靈州,回程時再帶些龍須席,沒曾想在山嶺裏碰上雷雨天氣,向導跌落山崖摔死了,我們迷了路,好不容易回到涇州,隨身財物貨物卻是丟失一空,唉~”

    

    老師傅微微凝眼,審視似地打量他,接話道:“你們跑商的,也當真不容易啊~”

    

    “討口飯吃,攢些家當,爭取活到世道太平的那一日吧!”徐鉉感慨不已。

    

    老師傅笑了笑,沉吟片刻,說道:“胎毫筆作價兩貫,墨錠一貫五,歙硯三貫,如何?”

    

    徐鉉拱手道:“價錢還是低了些,請老師傅再漲漲。”

    

    老師傅笑道:“瞧官人也是知書達理之人,這樣,算上這件外衫,每樣再給你加五百文,一共值錢八貫。再多可就真的不行了,這價錢,別家當鋪絕對給不了。”

    

    徐鉉用力搓搓手,掙紮了一會,歎息道:“好吧,八貫就八貫。請老師傅幫忙兌換六兩銀子,留兩貫錢零用。”

    

    “好說,官人稍待,我這就命人操辦。”老師傅收攏物品掀開竹簾離開。

    

    沒一會,他捧著托盤回到雅室,托盤上蓋了紅綢布,身後跟著一名小廝,挎著兩緡錢。

    

    揭開紅綢布,露出六塊一兩重的小銀錠,徐鉉也顧不得體麵,拿起一塊銀錠掂量分量,背過身用牙咬了咬,辨別成色。

    

    六兩銀子沒有短缺,徐鉉放下心來。

    

    小心收入荷包,又將兩貫錢裝進包袱,挎在肩頭。

    

    老師傅遞來一份當票,核對無誤後,徐鉉簽字畫押。

    

    “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徐鉉揖禮道。

    

    “官人請說。”

    

    徐鉉慚愧道:“老師傅是本縣人士吧?可能為在下介紹一份活計,我們還得在此地停留一段時間,想找點活幹,掙些路費。”

    

    老師傅想了想道:“官人會做什麽?”

    

    徐鉉挺起胸膛,忙道:“在下通曉文墨,若是有哪家官宦商賈子弟,需要聘請西席講師,在下自認足以勝任。”

    

    老師傅笑道:“官人隻怕要失望了,涇州原本是閉塞苦寒之地,商賈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小商小販,能讓兒孫混個識字識數便好,不指望考功名,不會花多餘的錢做學問。

    

    至於官家子弟,其實也沒有多少,涇州貧苦已久,兒郎們要麽打仗,要麽種田,沒幾個有心思讀書的。

    

    還有一事官人隻怕還不知道,如今節度府重建官學,將軍中有功將士的子弟,和官吏家的子侄收攏,由節度府派遣先生統一傳授學問。

    

    聽說很快就要麵向民間招收學子,通過考試便能進入官學。”

    

    徐鉉驚訝道:“彰義軍要以一己之力開辦官學?”

    

    老師傅笑道:“我也隻是聽說,實情如何,等節度府的告示出來才知道。”

    

    徐鉉點點頭,若有所思。

    

    老師傅想了想又說道:“對了,官人如果想找活幹,不妨去買一份涇州生活小報,上麵時常刊登一些招聘人手的消息,什麽鹽廠招工、征募兵員、各縣掾吏都有。”

    

    徐鉉眼睛一亮:“涇州生活小報?在何處可以買到?”

    

    “各處城門旁都有報刊亭,官人隨便去一處就能買到。”

    

    徐鉉記在心裏,又笑道:“最後還有一事,在下看老師傅也是讀過書的,可知一年前,安定縣流傳出一篇文章,名曰《雪賦》?”

    

    老師傅眼底劃過幾分警惕,麵上笑嗬嗬地道:“當然記得,不知官人想打聽什麽?”

    

    徐鉉欣喜道:“老師傅可知,這篇文章作者是誰?現居何處?”

    

    老師傅搖頭道:“這就不知道了,隻知似乎是從節度府內流傳出的。”

    

    “彰義軍節度府?!”徐鉉沒有太過失望,總算打聽到有關雪賦作者的些許消息。

    

    “有勞老師傅指教,在下感激不盡!老師傅留步,我們告辭了。”

    

    徐鉉揖禮道謝,拉著李從嘉離開典當鋪。

    

    辨別城門方向,二人快步走去。

    

    “徐先生想入節度府,尋找那位高人?”

    

    李從嘉看穿他的心思,憂心忡忡地小聲道:“可你我身份敏感,若貿然接近彰義軍節度府,一旦身份泄露,隻怕有性命之危。”

    

    徐鉉笑道:“小郡王無需擔心,剛才那位老師傅不是說,彰義軍要開辦官學,開辦官學必然要聘請講師,到時候我便化名前去應聘。”

    

    李從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先生好計策。以先生之才,區區涇州官學講師之職位,一定手到擒來。”

    

    徐鉉捋須笑了笑,信心滿滿。

    

    “此事不急,先去看看那涇州生活小報,又是什麽新鮮玩意。”

    

    李從嘉捏捏他包袱裏的銅錢,舔舔嘴唇:“為慶賀典當順利,還探聽到雪賦作者的下落,今日就到泰和樓吃一頓如何?”

    

    徐鉉猶豫了下,腹中的饞蟲再度鬧騰起來,咬牙道:“隻此一頓,下不為例!”

    

    李從嘉歡悅不已,臉頰上幾粒小小雀斑仿佛都跳躍起來。

    

    典當鋪內,掌眼老師傅奮筆疾書寫好一張條子,塞進特製的密封紅漆竹筒內,叫來一名夥計,低聲吩咐:“趕緊送上去,告訴上麵,有身份不明的南人在打探少使君的消息。”

    

    夥計接過竹筒,抱拳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