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專業殺雞戶
字數:8709 加入書籤
安定縣城裏的盛和邸舍也設有飯堂,主要供應邸舍夥計和往來落腳的商賈。
外售每餐十文至三十文,有葷有素,量大管飽,想加飯加葷,給錢就行,總體算下來比較實惠。
往來客商寄放貨物,落腳歇息,大多喜歡到邸舍飯堂用飯,方便省事,口味上佳。
要是想擺闊吃頓好的,出邸舍大門右轉便是泰和樓。
之前,李從嘉瞧不上飯堂鬧哄哄的環境,南來北往的商賈們操弄各色口音,天南地北胡吹海侃,顯得吵鬧嘈雜。
李從嘉就中意泰和樓清幽的環境,雅致的裝潢格調,低調中彰顯富貴,優雅中顯露韻味,自認比較符合他的氣質。
可惜氣質換不來真金白銀,李從嘉被迫到後廚幫雜,打工還債。
幹了幾日,李從嘉摔碎的杯碟碗盞不計其數,粗略估算遠遠超過他這幾日的工錢。
錢沒賺到不說,又欠下一筆。
李從嘉身心俱疲,每日傍晚回到房中,倒頭就睡,連衣衫鞋襪都是徐鉉幫他脫。
徐鉉看在眼裏十分痛惜,越發絞盡腦汁撰寫文章。
不過寫文章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徐鉉為了創新求變抓熱點吸引眼球,耗費大量精力,熬得憔悴不堪。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驗,徐鉉對涇州報社的征稿口味、鑒賞水平有所了解。
生活小報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但一篇文章想要出現在頭版位置,也絕非易事。
這頭版正中的位置,就是小報作為一份官府文字刊物,整體檔次的保證。
徐鉉統計過,自從小報發行以來,有資格刊登頭版的文章作者,除了官方告示外,隻有寥寥數人。
前安定縣令、溫氏族長溫泰,以太原溫為筆名,發表過一篇有關白麻生產的文章。
文中,溫泰極力鼓吹新式絞練法生產出的白麻,質地如何精良柔韌,紡織性如何優良。
文章末尾,還不忘為縣城裏幾間絞麻作坊宣傳推廣。
後來徐鉉才知,絞麻生意如今是溫氏家族的支柱產業,溫氏是涇州首屈一指的生產麻紗的大戶。
溫泰公然為自家生意賺吆喝,徐鉉為此嗤之以鼻。
涇州溫氏對外一直宣稱是太原溫氏的分支,先祖是開唐名臣,黎國公溫大雅。
這種毫無依據的說法,徐鉉自然是不信的,隻不過是地方豪族強行抬高門蔭的把戲而已。
節度推官兼任度支官裴縉,以河東清叟的筆名,發表過一篇有關於弘揚三綱五常的文章。
文中,筆墨重點落在夫妻綱常之上。
不過徐鉉又聽說,裴縉是個懼內之人,懼內之名在彰義軍人所共知。
想來,這是裴縉用自己的切身體會現身說法,提醒廣大男子引以為鑒。
精神固然可嘉,但文章寫得僵硬乏味,通篇全是引經據典,極少有自己的見解和論述,仿佛照搬先賢言論。
而且河東清叟這個筆名,也有強行靠攏聞喜裴氏的嫌疑。
徐鉉毫不客氣地予以差評。
判官宋參署名發表過一篇有關去年涇州全境豐收的文章,洋洋灑灑寫得有依有據,所有的數據結論都遵循客觀事實,文采也不錯。
徐鉉專門將文章抄錄留存。
可惜聽說宋判官公務繁忙,甚少有閑暇專心做文章。
徐鉉為此感到可惜。
最後便是徐鉉認定屬於節度府關係戶,筆名四有先生的作者。
此人的白話文章寫得不算出彩,但也算言之有物。
還因為通俗易懂,在縣城輿論界引起轟動,博得不少老百姓關注。
上次那篇呼籲農戶們改桑麻為草棉的文章一經發表,再經過各處茶館酒肆的講解宣傳,引起極大反響。
隨後節度府便發布告民書,還設置專門的谘詢點,解答有關扶持百姓種植草棉的政策疑問。
徐鉉抽空去過一趟,就在縣府衙門旁,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如此一來,徐鉉更是肯定,那位四有先生一定是節度府裏,能夠接觸機密的官員。
還有兩日,新一期涇州生活小報就要發行,徐鉉充滿期待,迫切想知道,自己那篇反駁大麵積改種草棉的文章發表後,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日,邸舍後灶房一片忙碌。
有一支二十幾人的商隊要過境前往雲中,途徑安定縣落腳歇息兩日。
邸舍後廚的工作量徒增近一倍,幾名幫廚的婦人、幾位掌勺的師傅忙得像陀螺團團轉。
連笨手笨腳的李從嘉也累得不輕,從清早吃了兩張白麵餅開始,就被使喚得暈頭轉向。
原本後廚的幾位大嬸對他還比較熱情,他是新人,年紀又小,白白胖胖挺招人稀罕。
可沒過兩日,發覺這小子啥也不會,動作慢慢吞吞跟不上節奏,連菘菜和莧菜也分不清,還經常打破碗碟,漸漸的對他很是嫌棄。
嫌棄歸嫌棄,大嬸們都還願意教他,都知道他是來打工還債的,誤以為是因為家境貧寒,欠了掌櫃的賬還不上所致。
要是讓大嬸們知道,這胖小子是因為吃泰和樓把自己吃得傾家蕩產,連房錢也付不起,才不得不打工還債,隻怕不會再理會這個敗家玩意。
今日後廚又添新人,是總廚大師傅親自領來的,說是忙活不過來,臨時過來幫忙。
李從嘉好奇地看看,發覺是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少年郎,白淨斯文,模樣還好看。
大師傅說他叫褚珣。
不光李從嘉好奇,大嬸們更是竊竊私語,八卦之火好像快從眼裏燃燒出來。
不過大嬸們似乎提前得到通知,沒人敢去跟新來的俊小哥套近乎。
褚珣被分配與李從嘉一起洗菜撿菜,還要負責處理六七隻雞。
殺雞對於李從嘉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正鬱悶地坐在洗菜盆旁,為等會怎麽殺雞愁眉苦臉。
褚珣換上粗麻圍裙,戴上圓帽,搬了個馬紮坐在一旁,拿起一捆大蔥洗剝。
“在下褚珣,賢弟如何稱呼”
李從嘉驚訝地看著他,這人麵相斯文像是個含蓄謙和之人,沒想到卻是個自來熟。
“呃小弟李嘉見過褚兄!”李從嘉下意識地揖禮,發覺自己手裏攥著幾片菘菜葉,訕笑著放下擦擦手再度揖禮。
褚珣湊近些,低笑道:“李賢弟的大名,兄弟我是早有耳聞!”
李從嘉心虛道:“褚兄何出此言”
褚珣嘿嘿笑道:“三樓住的徐先生,是你的姑父吧你二人吃泰和樓吃到沒錢交房費,也算一樁奇聞。”
李從嘉臊紅了臉,尷尬道:“讓褚兄見笑了”
“我並無嘲笑之意,李賢弟莫怪。”褚珣捏著兩把大蔥拱拱手。
“賢弟不用擔心,以徐先生的才能,一定能從報社脫穎而出,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還清欠款,讓賢弟重獲自由。”褚珣安慰道。
李從嘉驚訝不已:“這些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他重新打量眼前之人:“莫非你也是房客,欠下房費無力償還,隻能幹活償債”
褚珣掐掉幾根發黃蔥葉,漫不經心地道:“不是,我聽邸舍掌櫃說的,他是我二大爺。”
“呃”李從嘉剛剛流露幾分同病相憐之色,關切的話語還未說出口,就被硬生生噎了回去。
“那褚兄何故到這庖廚之所做事”李從嘉忍不住生出幾分好奇。
褚珣麻溜洗完一捆大蔥,又拿起豬鬃刷清洗菜菔沾染的泥土,隨口道:“今日飯堂用飯的客人多,忙不過來,臨時過來湊數幫忙。”
褚珣洗完一根蘿卜,嘎嘣咬一口,脆甜可口。
“來一口”褚珣遞到李從嘉麵前。
李從嘉咽咽唾沫,瞟了眼不遠處的總廚大師傅,大師傅正在剁肉,聽到響動扭頭看了眼,沒說什麽。
“還是請褚兄慢用吧”李從嘉強忍肚子咕嘟叫喚。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洗菜,少年人之間熟悉的很快,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洗完一盆菜,雞籠裏幾隻雞咕咕叫喚。
李從嘉濕漉漉的手在圍裙上使勁擦擦,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噹噹噹”砧板上響起有節湊的切菜聲,李從嘉循聲望去,瞬間睜大眼。
隻見褚珣手拿菜刀,動作嫻熟且麻利地將菜菔切成絲。
“兔牙小子,快些把雞殺了,雞毛拔幹淨,裏裏外外都得拾掇清爽,耽誤我做菜,壞了生意,扣你十日工錢。”
總廚大師傅不動聲色地出現在背後,冷不丁嗬斥一聲,嚇得李從嘉哆哆嗦嗦。
大師傅讚賞地看了眼褚珣,又嫌棄地瞥了眼李從嘉,嘀咕道:“現在的後生差別也太大了些”
李從嘉漲紅臉,羞愧低下頭。
大師傅背著手走了,李從嘉從刀架上拿起一把尖利長刀,猶猶豫豫地看看,不知道從哪裏下手。
“拿錯了,那是殺豬刀。”褚珣切完蘿卜絲,又把其他幾樣配菜切好裝盤備用,見李從嘉還沒有開始動手,走過來提醒道。
李從嘉趕緊把殺豬刀放回刀架,躊躇著不知該用什麽兵器殺雞。
“你沒殺過雞”褚珣啃著蘿卜屁股,含糊問道。
李從嘉搖搖頭,肉乎乎的臉充滿委屈。
別說殺雞,他連雞毛都沒摸過。
褚珣歎口氣,三兩嘴啃完蘿卜屁股,拿起一把窄刃尖刀瞅瞅,吩咐道:“弄幾個盆,倒些沸水。”
李從嘉怔怔地問道:“褚兄殺過雞”
話沒說完,隻見褚珣從雞籠裏逮出一隻大公雞,揪住雞冠拔掉雞脖子上的毛,露出疙瘩皮,刀刃抹過,雞血四濺,大公雞兩腿拚命掙紮,淒慘的叫聲逐漸細弱。
褚珣麵無表情地把大公雞倒提起,雞血滴進放了鹽的清水碗裏。
“滿了,換碗。”褚珣淡淡地說道。
“噢噢噢”李從嘉癡怔了好一會,手忙腳亂替換盛滿雞血的碗。
些許雞血濺落手上,李從嘉緊閉雙眼,口中默念:“罪過罪過”
放完血,褚珣把雞浸沒在沸水盆裏,又麻溜地把一籠子雞殺完。
“跟著我做。”褚珣開始拔雞毛,李從嘉坐在一旁卷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戳戳盆裏的雞。
褚珣看了眼天色,淡然道:“再不快些,你十日的工錢可就沒了。”
李從嘉咬牙深呼吸,強忍濃烈雞味,照著褚珣的動作有樣學樣。
折騰近一個時辰,兩人終於把一籠子雞處理完。
李從嘉累得差點癱倒在地。
褚珣同樣累得不輕,揉肩捶腰一臉虛脫樣。
“此番,多虧了褚兄,否則小弟今日一定連飯也吃不上!褚兄請受小弟一拜!”
李從嘉感激地長揖及地,褚珣大咧咧地坐著,打趣道:“賢弟下次去泰和樓吃席,不妨帶上我。”
李從嘉咧咧嘴,哭喪著胖臉:“褚兄莫要逗弄小弟了。”
正說著,一個夥計進了灶房,朝褚珣招手道:“掌櫃讓你早些回去溫書複習,快走吧。”
“稍等。”褚珣拱手,轉頭對李從嘉笑道:“我先走了,明日再見,告辭。”
李從嘉站起身,看了眼那夥計,正是幾日前到房間裏催收房費的那個。
這人長得高大威猛,李從嘉有些怵他。
“褚兄要回去溫書”李從嘉喃喃問道,神情難掩羨慕。
褚珣笑道:“正是。我從鄉下趕來,寄住在二大爺家中,為的就是參加不久後,涇州學堂的統一招生考試。”
“涇州學堂”李從嘉疑惑。
“節度府很快就要重建官學,涇州學堂便是涇州州學。”
褚珣解釋道,看著他,“賢弟本不該落魄至此,看得出來,賢弟也是飽讀聖賢書之人,應該把誌向放在經世治民上。”
李從嘉嘴唇囁嚅著,內心仿佛有所觸動。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賢弟無需灰心,一時之困境,必有守得雲開見月明之時。”
褚珣給了他一個飽含深意的微笑,拱手作別而去。
李從嘉怔怔地望著他離開,眼瞳裏一點點蓄滿淚水。
他喃喃地重複著剛才褚珣的話,刹那間,他的內心好似受到震動。
離開江寧,背井離鄉,當有一日,連徐鉉也護不住他的時候,他能依靠的唯有自己。
在這後灶房做工的幾日,李從嘉經曆了從未有過的人生曆練,第一次真正接觸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這些對於他來說,好像全新的世界。
在這裏,李從嘉發現自己什麽也不懂,什麽也不會,那滿肚子的辭賦文章,典籍經義毫無用途。
李從嘉長歎口氣,臉上滿是頹然。
他突然為自己感到泄氣,突然覺得有些莫名的迷茫。
後宅院裏,夥計四周看看,壓低聲道:“少使君餓壞了吧,可要先用些飯菜”
朱秀加快腳步,嘟囔道:“先洗澡,一身雞味熏得慌!唉太久沒幹活,手藝都生疏了,累死人!”
夥計想笑又不敢,連他都驚訝了,沒想到少使君殺起雞來倒是嫻熟得很,瞅著架勢,像個專業殺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