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郭大爺的心思比海深
字數:8365 加入書籤
正月二十,郭威在澶州節度府正廳升殿議事。
隨軍出征的各級將領、官員如上朝一般分列兩側,有官袍者身著官袍,有軍職者穿戴甲具。
離當日郭威在中軍大帳外,被李重進等一幹將領“強行”披上黃袍已過兩日,澶州城很快恢複了平靜。
兩日來,澶州城似乎一切如常,又似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四門城樓之上,之前高高懸掛的劉漢杏黃大旗悄然扯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麵青色郭字龍紋大旗。
軍中一切與劉漢標識有關之物彷佛一夜間消失不見,青色軍旗又在一夜間遍地開花,軍中隨處可見。
郭威也換上一身紫色公服,頭戴平腳長翅紗帽,或許是嫌紫色公服不夠端莊華麗,還別出心裁地在對襟大袖兩側繡上雲龍紋,腰間懸佩雙龍青玉佩。
朱秀站在廳中位次靠前的一側,身前是柴榮、王峻、魏仁浦等人。
朱秀探出腦袋,朝端坐大廳上首正中的郭威瞟了幾眼,神情怪異地咧咧嘴。
他對曆代朝服、公服沒什麽研究,但也看得出郭威這一身打扮有些不倫不類,既不是尋常上朝時官家所穿的公服,也不是祭祀、重大典禮時該穿的冕服,有些混搭的意思。
不過看得出,郭大爺本人倒是對今日這一身隆重的裝束很滿意,虎目之中包含睥睨之色,神情冷傲,已經有皇權至尊,天命神授,高貴不可侵犯的氣勢。
再偷瞟四周,諸多將領神情肅穆,對於郭大爺一身不符合儀製的打扮,顯然沒幾人能看出來。
或許即便看出來,也無人會在意。
反正人人都覺得,戰亂年代,禮樂崩壞,這些繁瑣的禮儀規製,大家還是將就著來吧。
再說除了幾個禮部的老學究,也無人有閑心去研究曆朝禮製,更無人能說清楚,以郭威目前的身份,應該作何種打扮才符合禮製。
“孤已將澶州之事快馬傳報至開封,奏請太後知曉。孤決定,三日後回師開封,各軍兵馬有序前行,藥元福率領所部兵馬為先鋒,前往七裏郊,為大軍安營紮寨,等候太後誥命。”
大廳裏響起郭威威嚴低沉的聲音。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把腰彎下去幾分。
郭威的意思眾人都聽出來了,三日後回師開封,但為了表示對劉漢朝廷和李太後的尊重,大軍不入城,駐紮在七裏郊,把澶州兵變的消息通報太後,請太後決斷。
在奏疏裏,郭威的態度很謙虛也很恭敬,姿態擺得很低,兵變之事非我所願,與我無幹,是眾將士不忿劉氏繼續坐享帝位,極力擁護我做這個皇帝。
這皇帝可不是我想當的,是此次出征的將士們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當的!
恰好河北方麵,契丹人暫時消停了,沒有進犯邊關,所以我率領大軍先回開封,駐紮在七裏郊,之後要怎麽辦,全憑太後決斷。
如果太後願意讓我當這個皇帝,那我就隻能半推半就、勉為其難的接下這份重任。
如果太後不願意讓我當,那我就不當,再派人去宋州,把劉贇請來,奉他繼位便可。
也請太後和留守開封的大臣們放心,我郭威一定會約束好這二十幾萬兵馬,不會讓他們生亂,禍亂開封城
這份由樞密直學士王溥執筆的奏疏,言詞寫得那叫一個委屈無奈,從字裏行間看,郭威本人跟這次澶州兵變沒有絲毫關係。
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將士們所逼迫,裂黃旗為黃袍也是他們披在我身上,可不是我想披的。
我極力掙紮、拒絕,想把黃袍扯下來,可將士們不同意。
群情洶湧之下,我隻能被逼無奈接受。
太後啊,開封的舊臣們啊,你們可要看清楚,我郭威一心忠於漢室,可麾下將士對漢室心懷不滿,他們逼著我奪了漢室天下。
唉我郭威實在太難了!
王溥當日當著眾將麵誦讀這份奏疏的時候,朱秀差點沒笑岔氣。
魏仁浦、柴榮、王峻等人聽得明白,卻覺得這本就是一件非常嚴肅的政治形式,沒什麽可笑的地方。
史彥超、李重進幾人則是完全聽不懂,不明白這裏麵的深刻含義。
朱秀偷笑,他們也跟著偷笑。
王溥帶著郭威充滿無奈的奏疏趕回開封上奏去了,郭大爺下令出征大軍揮師南下,慢悠悠回開封去。
經過大半月的整合,原開封禁軍已經基本融入鄴軍體係,鄴軍將領也混插在禁軍裏任職。
如今這股大軍,已經不分鄴軍、禁軍序列,他們頭頂郭字帥旗,所效忠之人惟有郭威。
如今的開封城猶如一位披著紗衣剛剛出浴的美人,無論是芳草妻妻地還是巍峨雙巒峰都一覽無餘,嬌嬌怯怯地躺在那任君采擷。
麵對郭威和這二十餘萬禁軍、鄴軍混搭軍團,開封美人沒有任何反抗餘地。
隻等一道誥命,郭威就能成為開封城新一任主人,這天下新的皇帝。
朱秀目光四處一瞟,把大廳裏站著的眾人神情盡收眼底。
所有人都是一副激動亢奮難耐的樣子,所有人都明白,郭威稱帝,建立新朝,今日這大廳裏站著的眾人,就是新一屆從龍元老之臣。
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郭威又沉聲道:“澶州改鎮寧軍,由柴榮擔任節度使,統領鎮寧軍坐鎮澶州!李洪義調任天雄軍節度副使,暫代節度使職權,等孤回開封,與太後和眾臣商議後,請臨清王高行周複任天雄軍節度使”
郭威毫無征兆地拋出一連串任命。
原澶州節度使李洪義急忙站出來,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誠懇叩首謝恩。
李洪義知道自己去鄴都擔任天雄軍節度副使,隻是郭威為了表彰他的投誠功勞刻意嘉獎,他這個節度副使沒什麽職權,而且恐怕也做不長。
但李洪義很知足,去鄴都鍍金然後回朝,肯定能撈個清閑顯貴的官位,足夠他安享富貴太平。
“臣謝官家隆恩!”李洪義感激地再度拜謝。
郭威澹澹一笑,沒有對他的稱謂進行糾正。
一眾將領謝恩之後,柴榮急忙躬身道:“孩兒請求隨父帥一同南下回開封!等太後誥命下達,父帥正位,新君儀典過後,孩兒再回澶州不遲!”
郭威搖搖頭,澹笑道:“此次南返,有諸多將士隨行,大郎就不必去了,安心留在澶州,帶好鎮寧軍。澶州扼守河北和中原咽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有大郎在此坐鎮,孤才可以安心回開封。”
“可是新君即位大典如此大事,孩兒想陪在父帥身邊”柴榮急道。
郭威擺擺手,語氣嚴厲了幾分:“此事孤已經決定,你就不要再多說了。儀製典禮都是小事,你鎮守好澶州才是大事!”
柴榮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麽,苦笑了下抱拳躬身:“謹遵大帥令!”
郭威臉色稍微緩和,掃視廳中眾人:“王樸何在”
一名穿青綠官袍的高大男子走出來,拜倒:“王樸拜見大帥!”
朱秀側目望去,隻見那王樸身材高大魁梧,頜下留三寸短須,是個白臉大漢。
光從外形來看,他倒像個軍中廝殺的將校。
王樸跪倒在地,麵容平靜。
郭威指著他對柴榮笑道:“此人乃是去年進士科擢第的士人,有上輔之器,之前一直在秘書省擔任秘書郎,現在孤任他為鎮寧軍節度掌書記,留他在你身邊輔左。”
“臣謝大帥洪恩!”王樸叩首,又起身朝柴榮長揖及地:“下官王樸,拜見節帥!”
柴榮勉強擠出一絲笑:“王先生免禮。”
柴榮心緒稍顯紛亂,沒有心思理會王樸。
王樸也不以為意,退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低眉順眼神情平靜。
郭威站起身,沉聲道:“其餘人,隨本帥回師開封!”
議事完畢,眾將士陸續離開大廳。
王峻眼珠軲轆轉了轉,尾隨在郭威身後進了內室。
內室裏隻有郭威一人,光線稍顯昏暗,郭威捧著茶盞,濃眉緊皺陷入沉思。
“官家”
王峻湊上前,諂笑著低聲喚道。
郭威回過神,看了他一眼,放下茶盞,沉聲道:“未得太後誥命,往後還是莫要這般稱呼,以免顯得某太過狂妄。”
“嘿嘿大帥遲早要高坐萬歲殿,享受群臣山呼磕頭,臣也不過是提早讓大帥適應適應”
郭威笑了笑,又皺眉道:“把大郎留在澶州,是否有些不妥我看,還是讓他隨軍南下,等開封儀典完畢後,再讓他啟程赴任”
王峻忙道:“大帥萬萬不可動搖啊!柴帥留守澶州,一來可保鄴都、澶州、滑州至開封道路通暢,河北有任何情況,大帥都能了如指掌!
二來,契丹人雖然暫時消停了,但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趁著大帥在開封時生亂。
有柴帥坐鎮澶州,河北有事,柴帥也能盡快趕到。
柴帥能力出眾,深耕天雄軍多年,在鄴都的名望僅次於大帥,將來大帥登基坐鎮開封,柴帥就鎮守澶州,為開封屏障,豈不正好”
郭威看了王峻一眼,從他的話裏聽出幾分別樣的意思。
王峻是在隱晦地提醒他,柴榮現在的兵權人望已經不小了。
王峻語氣隨意地笑道:“大帥入主開封,新朝鼎立百廢待興,柴帥作為大帥養子,又手握兵權,留在開封太過引人矚目,難免成為朝臣爭搶追捧的對象。
嗬嗬,到時候也不知他們效忠的到底是大帥還是柴帥
雖說大帥父子情深義重,但往後君君臣臣,該注意的、該避諱的還是應該有所準備”
郭威虎目微凝,默然不語。
王峻又提醒他,柴榮是他的養子,而且是唯一在世的成年兒子,征戰多年功勳卓著,又擔任天雄軍節度副使數年,不管是人心、威望都足夠高,與其他手握兵權的將領也有諸多聯係。
在新朝建立之際,以柴榮的身份若是留在開封,反而會尷尬不已,臣民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他,甚至不知該如何稱呼他。
甚至還會讓野心之輩遐想連篇,滋生隱患。
與其如此,不如不讓柴榮進京,讓他留在地方藩鎮。
郭威緩緩點頭,認為王峻說的有些道理。
“大帥春秋鼎盛,即位後當廣納後宮,不出一年半載就能誕下皇子,日後悉心教導,多年栽培之後,大帥就有了後繼之人”
王峻小心翼翼地說話,一邊說一邊觀察郭威反應。
當他看到郭威眉頭皺了皺,急忙改口道:“當然,柴帥作為大帥的養子,也算是郭家的長子,追隨大帥征戰多年,功勞赫赫,頗有大帥風範。
大帥若是有意立柴帥為嗣,托付社稷之重,自然也是我等臣民之幸”
郭威忽地出聲問道:“你看重進如何”
王峻瞪大眼,一口氣憋在嗓子眼,差點脫口而出:“李重進那悍匪似的黑大王哪能當皇帝喲!!”
王峻咽咽唾沫,強忍滿心震驚,結結巴巴地道:“李重進李將軍也、也是個很優秀的人才呢!大、大帥難道屬意他”
郭威笑了笑,不置可否。
王峻眼珠飛速轉悠,之前他可是從未想過,郭威竟然會看中李重進,還有意讓他繼承自己的大業!
在他看來,李重進那黑大王隻配下放嶺南,占山為王當個野人王。
讓他來當新王朝的繼承人,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郭威笑嗬嗬道:“重進這兩年長進許多,特別是結識朱秀以後,為人成熟了不少,也不像過去那般胡鬧。
他隻身闖貝州永清軍,幾乎以一己之力降服永清軍將校,一戰而威名大盛,風頭不在大郎之下。再過兩年,重進必定也是一員天下矚目的驍將。”
王峻強忍心中腹誹,假惺惺地恭維道:“李將軍乃是大帥外甥,從血緣來說,與大帥的關係更親近。”
郭威點點頭,微微一笑:“所以孤讓王樸去澶州輔左柴榮,讓朱秀和重進同掌虎翼軍。如此一來,雙方豈不勢均力敵
朱秀要南下尋親,孤也打算讓重進去宿州,籌建鎮淮軍。等朱秀回來,就讓他留在宿州,輔左重進”
王峻大驚,急忙道:“大帥要讓柴榮和李重進互爭高下,將來用柴榮進取幽燕,用李重進征伐偽唐”
郭威澹澹道:“將來之事,未雨綢繆而已。”
王峻滿心驚駭,深躬揖禮:“大帥思慮長遠,臣遠不及萬一!”
聽到這裏,王峻終於明白郭威的用意。
他要讓柴榮和李重進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各自經營自己的勢力集團,相互比較一爭高低,再用此兩大工具人南征北伐,從中擇取一位最適合的後繼之君!
而這幾年間,也不排除郭威納妃之後有親兒子誕生!
嗣君之位究竟花落誰家,無人能猜透!
這就是所謂的平衡之道,帝王心術!
“這件事,孤隻說與你聽,萬不可泄露分毫。”
郭威澹澹地瞥了他一眼,威勢濃重又飽含殺意。
王峻渾身一凜,拜倒叩首:“臣遵旨!”
------題外話------
祝各位朋友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