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發覺中計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A+A-


    皖城以東五十裏處,成千上萬的軍士正席地而坐,就著涼水吃著胡餅。經過連日的長途跋涉,曹休終於領著大軍逼近了此行的目的地。
    “小人見過大司馬。”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文士被親衛領到了曹休麵前。
    曹休按劍而立,微笑道:“是董郎君啊,你家主君現在何處?”
    原來這青年文士正是周魴自幼養大的心腹人董岑,這些日子或是他亦或是周魴的另一名親信邵南充當使者往來傳遞消息,因此曹休對此人已是非常熟悉了。
    “回大司馬,我家主君就在城內,現在皖城的東門已由我家主君負責防守,隨時準備打開城門迎接王師進城。”董岑恭敬地回道。
    曹休聞言大喜道:“好啊,做得好啊!隻要順利奪下城池,某定在陛下麵前為你家主君請功。”
    “小人在這裏先代主君多謝大司馬厚恩,還請王師迅速西進,我等鄱陽義兵早就翹首以盼了。”
    曹休頷首道:“嗯,是該出發了。”看向一旁的建武將軍王淩吩咐道:“王將軍,傳令各營開拔。”
    “諾。”
    待王淩自去傳令後,曹休又笑著對董岑:“董郎君,汝就留下來跟隨大軍行動,以便抵達城下之時及時發出信號,這也是你家主君在信中的意思。”
    “諾。來之前我家主君也已交代過了,能為大司馬效勞真是小人之幸也。”董岑略帶諂媚地應道。
    曹休心情甚好,許諾道:“隻要大事一成,某親自為你保舉個前程。”
    “多謝大司馬賞識,小人肝腦塗地,在所不辭!”董岑連忙泣拜道。
    曹休很是滿意董岑這個態度,隻是他沒有看見董岑感激涕零模樣的背後藏著一抹冷笑。
    卻說就在魏軍西麵二十裏外,陸遜等人早已把住各處險隘道口,盛食厲兵、嚴正以待,就等著獵物自己送上門來。
    吳軍埋伏的地方是一處狹窄的山穀,陸遜親率三萬人據住山口,朱桓引三萬軍在左側林中,全琮亦領著三萬軍在右側林中,全軍布成陣勢,張網以待。
    “報,大都督,魏軍已過石亭,眼下離我軍已不足十裏。”一隊斥候從遠處倏忽即至,領頭之人抱拳對陸遜稟道。
    陸遜頷首道:“知道了,再探再報。”轉頭對身旁的一名年輕的偏將說道:“傳令三軍,準備廝殺。”
    “諾。”
    另一邊,曹休眼見大軍距離皖城越來越近,心中是激動不已,想著自己此番若能一舉滅吳,必能威震天下、名垂青史,到那時自己就是國家的大功臣,皇帝和百官都會對自己尊崇萬分。
    “報,啟稟大司馬,前麵五裏外山口,有大隊吳軍擋道。”正當曹休頗為自得之際,哨探的稟報打亂了他的思緒。
    曹休聽了不禁愣住,一時之間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問道:“有多少賊兵?”
    “我等遠遠瞧見,約有數萬人。”
    曹休驚呼道:“什麽?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吳軍主力都還未趕到皖城,這裏怎麽會出現數萬敵軍?”
    “我等親眼所見,萬萬不敢欺騙大司馬。”哨馬隊長語氣堅定地回道。
    這時,一旁的孫禮著急地說道:“大司馬,我等中了周魴那廝的奸計了,他定是詐降,是為了引誘我等孤軍深入啊!”
    聽到中計二字,曹休胸口一痛,眼前一黑,身子晃了兩晃,險些栽下馬來。幸好孫禮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扶住。
    “董岑何在?快把此人給我叫來。”曹休回過神來,大聲喊道。
    左右連忙四處尋找,可找了一圈也沒發現董岑的人影,遂回道:“不久前還看見此人就在中軍,此時已不知去向。”
    “好,很好。周魴、陸遜、孫權,為了引我上鉤,你們這幾個月可真是煞費苦心啊。”到了此時,曹休哪裏還不明白自己被吳人耍得團團轉。
    孫禮急道:“大司馬,既已中計,悔之晚矣,眼下該當如何?”
    曹休聞言沉吟不語,片刻後大笑道:“吾雖中賊之計,亦不足懼!傳令大軍,列陣迎敵,吾倒是要稱量稱量吳賊有多少斤兩。”
    “大司馬,不可啊!吳賊既然設下詭計,必定準備妥當,此時交戰,於我不利,不如先行撤退,以圖後舉。”孫禮勸道。
    曹休道:“哼,我等擁有十萬之眾,縱然賊兵早有準備,又有何懼哉?
    更何況,此時若退,大軍必亂,若吳軍趁機掩殺,恐遭大敗。還不如反迎上去與賊兵決一死戰,如此方有一線勝利之機。”
    “這......”孫禮雖覺曹休說的有些道理,但反複思量之下還是覺得不妥,又勸道:“可是我軍連連趕路,早已是身疲力竭,此刻非交戰之時。不如先行撤退,待......”
    話未說完,就被曹休冷冷地打斷:“不用說了,某是大司馬,一切後果由某一人承擔,汝隻須依令行事。”
    “諾。”
    聽他都這麽說了,孫禮不再相勸,自去各部傳令。待他走後,曹休一改剛才的霸氣,臉色逐漸變得嚴峻起來。
    他之所以一意堅持進兵迎戰,除了適才說的理由之外,更多的還是麵子上過不去。
    若是就此撤軍,那他此行就是徒勞無功、虛耗錢糧,肯定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可若是不撤,吳軍既然早有準備,那就絕不是那麽容易打敗的。
    然而一旦反遭敗績,那就更加是他征戰生涯的一大恥辱,如此一來他哪裏還有麵目回朝去見魏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