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贅婿一怒,速問速答!
字數:5525 加入書籤
秋日高懸,熏風徐徐。
荷園文會頗為安靜,諸多目光匯聚於一身。
趙子謙方寸已亂,暗自懊惱。
今日搶詩竊名之舉,本就是強取豪奪,出不得一點岔子。
以他文豪之名為主,做舊詩詞為輔,再有部分文人幫襯,哪怕韓複臨場發揮,再作幾首絕佳詩詞,亦是難以擺脫抄詩嫌疑,不得自證。
屆時,七首詩詞究竟為誰所作,誰都無法妄自定論。
哪怕在場大儒,亦是如此。
假以時日,再以文豪身份稍加運作,秦家從中推波助瀾,用不了幾年,世人定會隻認趙子謙,唾棄韓複。
奈何韓複書法卓越,引得大儒重視,適才他又冒認詞稿,頓時進退維穀。
倘若不能自圓其說,完美應對,今日恐將身敗名裂。
而這一切,源於貪字。
如果趙子謙死咬七首詩詞,不去冒認《如夢令》,斷然不會陷入這般境地。
電光石火間,趙子謙心思千轉,額滲冷汗。
“此事確實老夫冒失,但”趙子謙開口辯解,話說一半,忽見一隻酒壺迎麵拍來。
“啪”
韓複執壺猛拍,酒壺應聲而碎,殘片落地,趙子謙仰頭栽倒。
滿座皆驚,諸多文人紛紛起身,滿臉駭然。
文清涓與三位大儒亦是不遑多讓,盡皆錯愕看著韓複。
突如其來,百裏茗素始料未及,不知韓複此舉為何。
“你竟敢行凶,毆打當代文豪。”
“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
“不知自證,卻惱羞成怒當場打人,竊詩賊子無疑。”
“韓複,你膽大包天”
斥責怒罵聲頓時響起,不絕於耳。
今日文會,文人眾多,但於韓複而言,無非四種人。
有人與趙子謙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有人是矮子看戲,人雲亦雲。
有人則出於嫉妒,煽風點火。
亦有理智之人,自始至終不發一言,做旁觀者。
適才趙子謙露出馬腳,倒也令某些人後知後覺,意識此事似乎並不簡單。
因此,此刻指責韓複之人,多數都屬趙子謙一派。
“呼”
韓複吐息,頓時身心愉悅,遂轉頭麵向喝罵之人,相繼與其直視。
淡然淺笑,悠悠說道“帝王一怒,赤地千裏。贅婿一怒,血濺五步。誰想嚐嚐我的怒火?”
與此同時,他俯身探手,抓起孫安民身前案上的酒壺,笑視眾人。
韓複話語輕緩,似隨口而言,眸光卻是深如獄淵,攝人心魄。
怒罵之人皆受震懾,不敢直視,色厲內荏。
“你敢打老夫”趙子謙以手捂額,起身怒吼,狀若癲狂。
血水溢出指縫,染麵濕襟,渾然再無風度。
“為何打你?”韓複一聲輕笑,說道“你竊我詩詞,汙我名聲,不打你打誰?”
“胡說八道。”趙子謙忍痛怒吼,喝道“詩詞皆是老夫所作,今日隻是揭你罪行。你若不認,大可自辯。出手打人,實乃窮凶極惡之舉。”
韓複回以嗤笑,說道“你說詩詞非我所作,就非我所作?”
“老夫言而有據,你呢?”趙子謙已然怒火中燒,漸漸喪失理智。
今日遭打,讓他顏麵盡失,定成他人笑柄。
韓複垂眸說道“我說你文豪之名徒有其表,我也言而有據。”
趙子謙冷笑,說道“笑話,把你的證據拿出來,給老夫看看。”
韓複搖頭,笑道“不需拿出來,我隻需考你幾個簡單題目,若你都能答對,我便認錯。”
趙子謙哼道“若你出題不公,大儒亦是不知如何作答,老夫豈不是自掘墳墓?”
韓複說道“題很簡單,五歲稚童亦可對答如流。”
趙子謙哼道“今日老夫便讓你明白,何為文豪。”
韓複悠然點頭,說道“還請文豪賜教。第一題,一隻雞加一隻雞,是幾隻雞?”
話音剛落,全場呆滯。
這麽簡單?
趙子謙怔住,有些不明所以。
韓複笑道“怎麽?身為文豪,如此題目,也要考慮許久麽?”
“老夫隻是詫異,你竟出題如此簡單。”趙子謙冷哼。
韓複嗬嗬笑道“適才說了,五歲稚童亦可對答如流,還請文豪莫要思考太久。一隻雞加一隻雞,是幾隻雞?請文豪告知。”
趙子謙不假思索,說道“兩隻。”
韓複說道“兩隻鴨加兩隻鴨,是幾隻鴨。”
趙子謙說道“四隻。”
“今夕何年?”
“小康十三年。”
“今昔何月?”
“桑落九月。”
“今昔何日?”
“十六日。”
見趙子謙漸漸入套,韓複語速越來越快,漸漸不留反應時間。
“定橋之下什麽河?”
“洛河。”
“荷園名屬誰家?”
“望族文氏。”
“文豪今日如何來的?”
“乘車。”
“詩經大雅又叫什麽?”
“雅經。”
“可會字畫做舊之法?”
“會。”
“七幅詩詞是真是假?”
“假。”
韓複不再提問,含笑注視趙子謙。
趙子謙皺眉,說道“怎麽不問了?”
韓複作揖,拜道“文豪學識淵博,在下佩服。”
趙子謙傲然一笑,隻覺額痛減輕,又忽地怔住,總覺哪裏不對。
環視四周,但見眾人皆以怪異目光看他。
猛然間,趙子謙驚覺,怒指韓複“你你你竟敢給老夫設套?”
無盡恐慌籠罩趙子謙,適才韓複語速過快,他不假思索將實情吐露而出,此刻悔之晚矣。
迎接他的,將是身敗名裂。
諸多文人無不震驚,暗自竊竊私語。
文清涓與三位大儒麵麵相覷,不由對韓複刮目相看。
如此急智,令人瞠目結舌。
百裏茗素含笑注視韓複,聰慧如她,也才明白韓複用意。
適才過程雖然簡單,操作起來,卻是不甚容易。
以壺擊之,使其暴怒。再言語引誘,令趙子謙失去理智。
出題簡單,方可無需思考。速問速答,以至無暇反應。
而那陷阱,就在問題之中。
且韓複所問之題皆有共性,便是答案字數不多,不留收口機會。
韓複提問之時,若是稍微遲鈍,此計難成。
韓複笑道“文豪此話何意?晚輩不甚明了。不過文豪已然自證,晚輩由衷欽佩。實不相瞞,詞稿實乃晚輩所寫,字跡拙劣,卻引大儒爭搶,當真叫人惶恐。為表欽佩之情,晚輩願寫字一幅,贈與文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