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恢複榆林前衛!

字數:4806   加入書籤

A+A-




    偷襲這種事情,講究的是:一擊得手,立刻遠遁,以免被回過神來的敵人瘋狂報複,進而遭受滅頂之災!
    那麽偷襲聯軍大營、火焚輜重糧草之後,秦鋒是否立刻率隊遠遁了呢?
    沒有!
    隊伍沒有立刻遠遁,而是回到了之前的宿營地中,準備修整十天,再啟程返回位於特默湖畔的天威軍大本營!
    秦鋒為何違背兵家常識,沒有立刻率隊返回大本營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要知道,這次偷襲聯軍大營,固然取得了巨大勝利,同樣付出了慘重代價,偷襲隊共有四千二百二十九人,其中一千一百五十五人陣亡,餘者半數負傷!
    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立刻返回大本營,隻能在臨時宿營地中修整一段時間,為負傷的將士們進行治療!
    ………
    韓山君、馬勇、馬武身為將領,做戰時身先士卒、奮勇衝殺,結果全都負傷了。
    負傷的將士太多了,隨軍郎中人數有限,根本忙不過來,於是乎,秦鋒將三人帶進自己的雪屋中,親自治療!
    ……
    ……
    三人的情況是:馬勇的左肩中了一箭、右腿挨了一刀,馬武的雙臂各中一箭、左肋挨了一槍,流了很多血。
    韓山君的後背挨了一鐵骨朵,皮膚青紫了一塊,沒有見血!
    馬家兄弟渾身是血,看著挺嚇人,其實並不嚴重,隻要拔出箭頭,敷上金瘡藥、生肌散,再修養十幾天就沒事了。
    反倒是韓山君,看著沒什麽事,實則受了嚴重的內傷,若不及時治療,會有性命之憂!
    治療內傷,秦鋒還是很在行的。
    首先,用烈酒對軍刺進行消毒,割開背部那塊青紫色的皮膚,將裏麵的瘀血全部擠出來。
    接著,將斷裂的肋骨重新接好,敷上三花接骨散、麝香化瘀膏、追風活血膏,再用紗布小心的包裹起來。
    接著,用木條、牛皮、繩子……製作了一個簡易的肋骨固定板,固定在了韓山君身上,防止肋骨二次斷裂。
    最後,熬一鍋可以活血化瘀、養氣培元的湯藥,用來內服!
    ……
    秦鋒早就預料到了,此番偷襲敵軍大本營,無論成敗與否,都會傷亡不小,因此在每一名將士的背包中都存放了藥物。
    治燒傷的、治凍傷的、治紅傷的、活血化瘀的、固本培元的、消毒殺菌的……應有盡有,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治完韓山君、馬家兄弟的傷之後,秦鋒又前往別的雪屋,幫忙治療別的將士,一直忙碌到第二天中午,才將負傷的將士們全部安頓好。
    接下來,還不能休息,因為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防備敵軍前來報複!
    這座臨時宿營地位於馬陰山北側的一片丘陵地帶中,非常隱蔽,周圍則分布著多個又大又深的雪窩子。
    按理來說,女真軍、蒙古軍是找不到這裏的,就算是僥幸找到了,也無法靠近宿營地,隻能幹瞪眼而已!
    話又說回來了,世上沒有絕對之事!
    萬一女真軍、蒙古軍找到了宿營地,又想到了穿過雪窩子、靠近宿營地的辦法呢?
    為了穩妥起見,秦鋒親自帶著人,在宿營地周圍設置了大量帶有預警功能的陷阱,並安排了一隊士兵,日
    夜監視宿營地周圍的情況,一旦發現敵軍蹤跡,立刻稟報自己,如此便可萬無一失了。
    第二件事:補充食物!
    隊伍修整十天,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原本攜帶的幹糧不夠用了,需要進行補充。
    冰天雪地、遠離後方,無法征糧、無法打獵,如何補充食物呢?
    不必擔心,秦鋒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故而在用火焰連環馬衝擊敵軍之時,特意留下了一些馬匹,當場宰殺、肢解,而後由未負傷的將士們背回了宿營地,約有七八萬斤馬肉,吃上十幾天不成問題。
    設置完陷阱之後,秦鋒立刻命令士兵們,架鍋燒水、烹煮馬肉,接著全部切成小塊,放進雪堆中冷凍起來。
    一旦女真軍、蒙古軍前來報複的話,將士們就將煮馬肉收入背包中,立刻轉移。
    轉移過程中,若是餓了的話,將煮馬肉放入懷中捂化就可以食用了,非常方便。
    兩件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後,秦鋒又巡視了一遍宿營地,確定沒有任何疏漏了,這才回到自己的雪屋中,依舊沒有休息,而是取出筆墨紙硯,連寫了四封書信。
    第一封信,寫給留守大本營的烏雲琪琪格、雷大鵬等人,告知偷襲成功的消息和隊伍目前的情況,免的眾人擔心!
    ……
    第二封信,寫給榆林鎮總兵官—張定國,將戰事情況簡單的敘述了一番,並讓其率領一支人馬北上,支援自己一下。
    仗都打完了,還要什麽支援呢?
    很簡單:要支援是假,分功勞是真!
    張定國,性格軟弱、武藝稀鬆,膽量不足、謀略不夠,是一個不堪大用之人。
    然而這個不堪大用之人,卻有兩個優點:一是有自知之明,二是能成人之美!
    張定國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無法獨當一麵,於是主動退居二線,將榆林鎮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了秦鋒,如此品行,令人佩服!
    投桃報李,君子之交!
    秦鋒讓張定國帶兵支援,就是要將打敗女真、蒙古聯軍的大功勞分其一份,算是對其主動讓權的回報,加深彼此間的友誼,以後才能更好合作!
    ……
    第三封書信,寫給三邊總督楊鶴,將戰事情況敘述了一番,向其報捷,並提出一個建議:上奏朝廷,恢複榆林前衛!
    榆林鎮本來有左、右、中、前四衛,後來因為沙漠侵蝕和蒙古人不斷侵擾,被迫廢棄了其中的榆林前衛,將駐軍全部撤回了內地。
    秦鋒認為,趁著此番大勝之餘威,應該恢複榆林前衛,這樣做有三個好處:一是加強了榆林鎮的力量,鞏固了西北邊防!
    二是可以以榆林前衛為基礎,一點點蠶食整個河套平原!
    三是可以安置難民!
    流寇肆虐中原,百姓紛紛逃難,其中相當一部分難民逃進了陝西境內,人數約有三四十萬之眾。。
    難民們居無定所,急需要土地進行安置,否則就會變成流寇,進而擾亂西北大地。
    可是陝西境內,根本沒有大量的無主土地用來安置三四十萬難民,為了此事,三邊總督—楊鶴愁的天天茶飯不思,頭發大把大把的掉!
    若是恢複榆林前衛的話,就有足夠的土地安置難民了。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安置難民的問題,又充實了邊防人口,對鞏固邊防大大有利,可謂是一舉兩得!
    ……
    第四封書信,寫給當朝首輔—溫體仁,將戰事情況做了說明,而後許以重利、要求這位首輔大人全力支持恢複榆林前衛的事情,並向皇帝建議,加封自己為榆林前衛—衛指揮使!
    沒錯,秦鋒要求重建榆林前衛,既是為
    國家考慮,更是為自己做長遠打算!
    第一步,恢複榆林前衛,安置部分難民。
    第二步,以榆林前衛做基礎,奪取整個河套平原,安置更多的難民。
    第三步,好好經營河套平原,使其變成一個人口眾多、盛產糧食、富的流油的寶地!
    第四步,以河套平原為基礎,占據西北地區。
    第五步,以西北為大後方,逐鹿中原、問鼎天下!
    ………
    很快的,四封書信全都寫好了,並裝進了小竹筒當中。
    而後秦鋒走出雪屋,招來了金雕—閃電,讓其展翅高飛,將四封書信送回天威軍大本營,再用快馬分別送往榆林城、固原城、京城!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