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計算機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溫大偉等的就是這句話,二話不說,直接就聘任齊永安為株江船舶製造廠顧問委員會第一位特聘的技術顧問,總體負責整個造船業務的前期籌備、技術規劃、工藝規範以及員工培訓。
這年頭顧問委這個機構在各單位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為了那些退居二線的老領導、老幹部繼續發揮餘熱設置的專門機構。
株江廠作為邕江知名企業,自然也不能免俗。
隻不過因為株江廠成立沒幾年,幹部職工的平均年齡剛剛三十出頭,不涉及什麽老幹部、老領導之類的存在,&bsp&bsp所以株江廠的顧問委一直是個空架子。
除了溫大偉的導師李鑫掛了個顧問委員會的主席外便沒有其他人了。
如今齊永安的加入算是將這一機構實職花了,所以溫大偉也在想是不是以後可以把更多的大牛充實進來。
不過這個想法隻是在溫大偉的腦袋裏轉了兩圈兒就給否了。
齊永安這種漏不是說撿就能撿的,所以還是把眼前要緊的事兒做好再說吧!
有了齊永安這個大牛的加入,株江廠船舶放樣的問題立刻就迎來了轉機,依靠著齊永安豐富的船舶放樣經驗;張明莉和王維斌等人紮實的數學功底以及溫大偉這個掛逼偶爾的靈光一閃。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將“高端”船舶數學放樣的核心算法和基本架構確定下來,又經過一個多月的完善後正式應用到港島航運公司艘渡輪的建造之中。
“原本我們要進行同類型船舶的放樣工序,光是幾個等比例模型就要製造一個多月,之後又要劃分區域,處理板材,調整光順……一係列程序下來又得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溫大偉當然不能跟高嵩說那麽多廠裏的秘辛,隻是大概介紹了下“高端”船舶數學放樣研發情況便話鋒一轉,十分高調的說道“不過用我們這款自主研製的‘高端’船舶數學放樣算法係統後,之前三十多個人,三個多月的工作量,現在隻需要個人天的時間就能完成一艘噸級船舶的放樣工序,當然這還是人工計算的效率,如果應用到計算機上,效率會更快……”
“你們還配備了計算機?”高嵩聽了這話,&bsp&bsp不僅有些意外,&bsp&bsp要知道他在內地也看了不少造船廠,&bsp&bsp有計算機的一個都沒有。
類似華東江南造船廠,東北紅旗造船廠這樣的大廠到是有,&bsp&bsp問題是這樣的大廠又不是他這種實力不強的小港商能進去的,因此有無計算機便成為高嵩判斷內地造船廠實力強弱的一項重要依據。
按理說株江廠這麽個成立沒幾年,且剛剛轉型生產船舶的新廠不應該有這樣高端的配置,可聽溫大偉的意思,似乎真的有計算機。
“我都說了,我們廠是省重點扶持單位,所以硬件上的配置是非常高的,當然了,這是跟那些同級別的兄弟廠相比,跟那些大廠就沒啥優勢了,因此我們廠的計算機隻能說是將將堪用……”
說著溫大偉順著窗戶指向對麵的二樓位置“就在那兒,魔都第十三電子管廠生產的tq—電子計算機,其他的都還好,就是內存有點兒小,隻有kb,所以我們的‘高端’船舶數學放樣算法係統不得不進行優化,還好我們的工程師非常優秀,經過完善,&bsp&bsp完全可以在kb內存下正常運行。
這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如果我們此時承建排水量一萬噸的民用船舶的話,整個船舶的放樣工序不會超過一天就能全部完成……”
高嵩聽了溫大偉這番話不由得微微頷首,看著對麵二樓裏幾個一人多高的金屬櫃一樣的東西,皺著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麽,至於其他港島航運的高管一個個的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自家執行副總裁怎麽突然性情大變,開始對株江廠生出這麽大的興趣。
所以他們都沒注意到溫大偉旁邊的張定均那有些壓抑不住的古怪臉色。
沒辦法,溫大偉這一手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著實讓張定均是歎為觀止呀。
株江廠是有tq—電子計算機不假,但卻跟邕江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西南兵工局機構重組,升級設備準備進口美國ib的全新商務計算機後淘汰下來的老物件兒。
大大小小一共台,台是年代初期研製的係列計算機,無論是個頭還是體積都出奇的大,想要放下這家夥最起碼要騰空一棟三層小樓。
剩下的兩台便是tq—電子計算機了,是魔都第十三電子管廠在係列計算機基礎上升級而來的產品,生產於年末。
最大的改進就是縮小了體積,從占滿一棟三層小樓,到現在隻需一間稍大一點的辦公室即可。
而隨著體積的縮小,能耗方麵同樣得到極大的改善。
要知道係列計算機運行時的耗電量不比一個大型的生產車間差,這還不算,為了給計算機降溫,避免電子元器件過熱受損,還得配備專用的空調進行散熱。
而這樣的專用空調不但價格昂貴,同樣也是耗電大戶,因此就算係列計算機白給株江廠,株江廠也未必能養得起。
所以當時過去撿漏的溫大偉果斷選擇了兩台tq—電子計算機,即便為此需要支付一些轉讓費,但區區的萬人民幣對溫大偉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至於另外三台係列計算機則是被雙星城當地的計算機中心接收。
而得到兩台tq—電子計算機的株江廠立刻就將其投入到艘渡輪的製造當中,除了計算船舶的放樣和板材尺寸外,還有動力係數的計算、浮力係數的計算、抗浪性的計算等等諸多船舶製造方麵的基礎運算,極大的提高了株江廠的生產效率。
不然株江廠也不會在開工不到一個月,就能讓號船具備準下水的狀態。
從這方麵來講,兩台tq—電子計算機的確是生產方麵的倍增器,隻是此刻張定均覺得溫大偉把株江廠手裏的這張底牌亮出來動機不太純,沒辦法,作為漓東廠的老班底,張定均太清楚溫大偉的做派了,愈發溫和的笑容背後絕對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大坑!
果然,就在高嵩看著對麵二樓計算機房出神之時,溫大偉突然低著頭小聲嘀咕了一句“我們的核心算法可以在ib的電腦上運行!”
正不知想什麽的高嵩聞言,雙眼頓時眯成了一條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