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裏全是生意

字數:3679   加入書籤

A+A-


    

    高嵩一個外人,怎麽就看到溫大偉展示船舶數學放樣那麽興奮?

    又為何知曉“高端”船舶數學放樣計算係統後更加熱切起來?

    待得知這款計算係統可以通過計算機運轉,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時又有些若有所思,直到聽說這套核心算法可以在ib的電腦上運行的運行的時候這才意味深長的眯起了眼睛。

    整個表現別說與一位準備跟株江廠解除合作的港島企業高管的身份不相符,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港商也不會有這樣的表現。

    而這也是港島航運公司其他高管想不明白的地方。

    然而其他人想不明白,溫大偉卻很清楚,高嵩這貨到底想的是什麽,自然是生意啦!

    不然高嵩憑什麽把內地的造船訂單全都取消,&bsp&bsp轉手就交給了南韓的大宇造船廠,是高嵩說的南韓造船業發展迅速,技術先進,成本又低,性價比高?

    當然不是,而是南韓的大宇公司給高嵩的返點更高,讓南韓的大宇造船承建,他高嵩能拿到的回扣更多。

    能多多少?

    最起碼是內地船廠的倍,日本船廠的倍。

    那有人會問了這麽幹南韓的大宇造船還有錢賺嗎?

    當然有錢賺,隻不過利潤率非常低,幾乎就在盈虧線附近徘徊,不說是賠本賺吆喝吧,那也絕對是忙活了半天,忙活了個寂寞。

    然而包括大宇造船在內的南韓幾大造船廠卻對此樂此不疲,哪怕是賠本兒,也要給予合作廠商某些關鍵人物巨額的返點回報。

    因為這就是南韓廠商的競爭策略,即利用產品的低成本展現出的高性價比,輔以對關鍵人物或單位的巨額返點,&bsp&bsp從而承攬更多的訂單。

    隻要訂單量上來了,群聚效應也就起來了,&bsp&bsp尤其是在船舶製造這種聚集效應極強的領域內,知名度會被迅速打開,&bsp&bsp屆時自然而然的就會有慕名而來的廠商來南韓下單。

    至此,南韓的船舶製造便整體扭虧為盈,實現了正向的循環。

    當然在這期間,南韓的政府會給予相關企業巨額的補貼,不禁讓企業倒貼錢去簽訂單,誰都耗不起,隻有政府給予強力的支持,這才能讓企業無後顧之憂放手一搏。

    而南韓船舶製造業的主要競爭對手自然是日本,無論是在技術、人員素質還是船舶的技術含量,如今的南韓相較於日本都差了一大截。

    不過這對致力於將日本全球船舶製造老大位置上掀下去的南韓來說,隻有想做和不想做兩件事,隻要想做,辦法總比困難多。

    不就是政府補貼嘛,南韓政府把褲腰帶勒緊,全力去奶國內的幾大造船集團就是了,剩下的就是瘋狂搶訂單。

    日本的船舶製造技術是好,品質也很優秀,但價格上也是貴的離譜,世界那麽大,用船的人那麽多,&bsp&bsp不可能人人都用得起日本的高端貨,中低端產品的市場同樣廣闊,南韓的造船廠在巨額政府補貼的加持下,左手低成本高性價比,右手巨額的返點回報,兩手這麽一折騰,訂單量瞬間就上去了。

    並以此為基礎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從而向船舶製造的高端領域一步步的拱上去。

    這一打法南韓在八十年代的船舶製造,九十年代的汽車產業都取得相當不錯的效果,千禧年之後的半導體依舊是有樣學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等到二十一世紀年代後,南韓又將這個套路移植到軍用產品的銷售中去。

    並取得了k型自行榴彈炮遠銷土耳其和印度的銷售奇跡,與此同時其所為自主研製的t—教練\攻擊機同樣在東南亞頗有斬獲。

    這還不算,軍用的巡邏艇和小型的導彈快艇、輕型護衛艦乃至潛艇也都有響應的意向訂單,可以說南韓產業界將這一套路算是玩兒明白了。

    不過這東西對溫大偉來講根本就不是啥新鮮東西,不過是幾十年後互聯網企業砸錢引流的翻版罷了,給合作企業關鍵人物的巨額返點就等於是互聯網公司發放給消費者的補貼一樣,都是為了培養客戶習慣。

    高嵩便是大宇造船重點培養的優質“客戶”!

    早在高嵩就職於新加坡勞埃德船級社新加坡分社的時候大宇造船就已經搭上線了,剛開始隻是希望高嵩為大宇造船提供船級劃分和技術檢測時照顧一下。

    在這個過程中,高嵩了解到大宇造船內部相當豐厚的返點回報機製,立刻就動了心,正想著怎麽撈上一筆時,港島航運公司就過來挖牆腳了,高嵩想都沒想直接跳槽到港島航運,之後將港島航運所屬的訂單一股腦的全都交給了大宇造船。

    為此大宇造船按照最高返點,分三批向高嵩在新加坡設立的皮包公司支付了高達萬美元。

    溫大偉為什麽知道的這麽詳細,當然是他掛逼的身份了。

    所以當聽說高嵩要來株江廠時,其他人都很擔心,畢竟高嵩來者不善,但溫大偉卻對此不以為然,你高嵩心裏有生意,他溫大偉難道心裏就沒有?

    正因為如此,溫大偉那句“‘高端’船舶數學放樣算法係統可以在ib的電腦上運行”可不是一句簡單的成果展示或是炫耀,而是說給懂的人聽的。

    顯然高嵩懂了,更聽明白了!

    於是高嵩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溫先生,我也去了內地不少的船廠,向你們株江船舶製造廠這種將當今船舶領域的最新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領域的廠子真的不多,縱觀內地,我反正就看到你們這一家……”

    此話一出,溫大偉等人還沒覺得怎麽樣,港島航運公司的其他高管的臉色立刻就起了變化。

    雖說從高嵩剛才吃驚、詫異、興奮的表現來看,這位對內地船廠頗具偏見的高級執行副總裁對待株江廠的態度上起了些許的變化,可沒想到居然變得這麽快。

    什麽叫船舶領域的最新技術?什麽又叫縱觀內地,僅此一家?

    高總裁你到底是來找茬的,還是來這裏唱雙簧的?

    可還沒等這幫港島航運公司的高管反應過來,就聽高嵩一臉正氣的繼續說道“所以,把我們公司的訂單,放在這樣的廠子裏,我很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