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 株江廠都能解決
字數:3845 加入書籤
問題是海軍陸戰隊首長知道自己打得算盤,其他人卻不知道這麽多小九九,待聽說sj—係列一期試驗彈不是一款彈,而是個不同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統稱時,這些個部隊首長都驚了。
要知道除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一款國內沒有配套的型號外,其他三款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都有對應的型號。
特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要知道從英國引進的l型坦克炮所配備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並不多,滿打滿算還不到發。
刨去測試打靶了,&bsp&bsp研究所拆解的,其他機構研究的,部隊可以說一發都不剩。
也正因為如此,十幾輛裝配l型坦克炮的改進型坦克陷入了有炮無彈的尷尬境地。
當然這其中也有國內軍用產品生產廠家長期沿襲蘇聯生產體製的因素。
正因為如此,英國的l型坦克炮雖好,國內無論是部隊、科研單位還是生產廠家都認為其代表著當今世界坦克炮發展的主流方向。
並為此有著很大意願仿製該炮,&bsp&bsp結果卻遲遲沒有進展,&bsp&bsp其根本原因便是當下的生產體製和工藝流程與人家英國的l型坦克炮完全不同。
不說別的,&bsp&bsp就拿工業生產中最常用的夾具和模具為例。
如果要仿製l型坦克炮的話,現有坦克炮生產單位可以說有一個算一個,現有的夾具和模具全部需要更換,光這一筆開銷就不是個小數。
更何況需要更換的還不止是夾具和模具這麽簡單,一些高水平的冶煉設備、鍛造設備、機加工設備、人員的培訓、工藝規範的製定……
林林總總下來,就算大幹快上也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
這要是放在十幾年前,部隊聯手科研單位和生產廠家擼起胳膊就幹了,三年雖然慢了些,但值得等。
問題是現如今的生產廠家沒這個意願,更沒這個動力去搞這些事情。
沒辦法,實在是軍用產品統購統銷,不賺錢。
以至於廠家投入那麽大,&bsp&bsp費那麽大勁,到頭來就收獲一堆錦旗,幾個獎章,&bsp&bsp若幹先進,實惠的一個都撈著,&bsp&bsp就算有些意誌堅定之輩堅持,&bsp&bsp其他廠職工也未必肯幹。
畢竟不是所有人的覺悟都那麽高,&bsp&bsp絕大部分普通人都要為生計忙碌,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你怎麽讓廣大的職工跟著你幹活?
這是個最簡單,也是最質樸的道理。
不然國家也不可能調整政策,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治國國富民強,才能兵強馬壯。
正因為這些現如今無法解決的困難,l型坦克炮的仿製計劃推進的很慢,而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生產l型坦克炮,就意味著對同口徑炮彈的需求大幅度降低,僅僅滿足十幾門用於改裝坦克的l型坦克炮生產小批量炮彈另開一條轉念用生產又十分的不劃算。
因此跟l型坦克炮配套進口的同口徑炮彈是打一發少一發。
本來這事兒許多部隊首長都不抱希望了,卻沒想到在海軍陸戰隊的火力展示當中居然發現了個好地方。
不但生產和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而且還製造出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這對在場的部隊首長們來說無異於是個足以令他們失眠的好消息。
因為這不但解決了那十幾門進口的l型坦克炮的彈藥問題,避免了改進型坦克有炮無彈的尷尬境地。
更關鍵的是,通過海軍陸戰隊首長的暗示以及剛才dpz—型機關炮的展示,這些部隊首長們有理由相信,&bsp&bsp跟海軍合作的那家株江船舶製造廠應該是有能力生產和製造坦克炮的。
這對各位部隊首長來說簡直堪比吃貨對美食的渴求,根本就抵擋不住!
要知道改進型坦克在加裝了l型坦克炮後,整體的戰鬥力提升了將近,尤其是在使用先進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後,其穿甲作戰能力可以在外擊穿蘇聯的t—坦克。
而這款改進型坦克的基礎是目前在國內小批量裝備的式主戰坦克。
式主戰坦克又是從式坦克改進升級而來。
也就是說,l型坦克炮可以對式主戰坦克升級,自然也適用於式坦克。
而國內陸軍部隊裝備的式坦克的數量足有數千輛之多,隻需換上一門炮就具備與蘇聯t—坦克對線的實力,無論從成本上算還是從時間上來講,部隊都是飛賺。
如果連這種連魔改都算不上的式係列改進型坦克都不動心,那這幫首長就不配坐這個位置。
看著眼前這幫竊竊私語的部隊首長,海軍陸戰隊首長的嘴角終於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如果不是場合不對,這位兩班斑白的部隊首長都能大笑出聲。
先前這位部隊首長問他價格的問題,海軍陸戰隊首長故意沒有正麵回答,而是七拐八繞的抖露出種口徑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事兒。
進而讓這幫腦袋靈活的部隊首長們思維發散,聯想出株江廠能夠研製生產坦克炮。
廢了半天的勁,終於是讓這幫魚兒上了勾,就是不知道借此能跟溫大偉那混小子講多少價錢。
什麽講不講的,海軍陸戰隊都得要最低的內部價!
啥?株江廠沒有坦克炮的生產規劃?
沒有就直接上唄!
反正株江廠現在為海軍加班加點兒生產dpz—艦炮和dpz—艦炮弄得飛起,兩款不同口徑的炮用一條生產線,且生產效率並不慢,由此可見加一款坦克炮應該問題不大。
至於坦克炮……
如果能有坦克炮,小口徑的坦克炮著實不夠看,更何況式水陸坦克身板兒雖小,但也不是不能承受坦克炮的爆發力。
更何況,株江廠早就給海軍陸戰隊一個式水陸坦克的改進方案,即增加水上浮力和專用的水下推進係統,從而另其具備更加優異的海上性能。
正因為如此在麵對麵前這些部隊首長接下來的詢問時,海軍陸戰隊首長可謂遊刃有餘,但總結起來其實就一句話“你們的問題,株江廠都能解決,不信跟老子去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