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望的作用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郭太手持羊肋條卻食不下咽,黑山周倉聲勢浩大,黃巾餘部多有投奔,可他知道那周倉早就投了幽州人,那幽州劉襄號稱神上使,他不認。
神上使的名號是師君授予曼成兄長的,那是與他一起追隨大賢良師的老兄弟,&nbp;&nbp;師君病逝,人公將軍戰死,地公將軍被殺,黃巾軍敗了,一堆山賊水匪冒用黃巾之名,已經變了味道,他很痛心,&nbp;&nbp;可毫無辦法。
打不過呀,他隻有兩萬多人,&nbp;&nbp;能打的不到一萬,隻好從並州南下,退到了白波穀躲避鋒芒。
可還沒過多久,那劉襄就領兵而來。
此人的名號,他已經聽了一年多了,真能打,若是黃巾軍中有這樣的戰將,現在也不會落到這步田地吧?尤其是前些日子,聽說此人設壇做法,駕馭黃龍沿河而下,一戰殲滅五萬鮮卑胡騎,法力比大賢良師還高?不能吧,可師君也隻會畫符治病,&nbp;&nbp;不會召喚神龍啊。
怎麽辦呀,&nbp;&nbp;白波穀也在大河邊上,&nbp;&nbp;那人若是再召龍禦水,&nbp;&nbp;如何抵擋?
“渠帥,楊奉等人來了。”
“知道了。”
他給穀裏的幾個大勢力送了信,約他們敘話,商議一下結盟共抗漢軍之事。
不多時,幾方首領在山寨門外聚首,黃巾郭太,白波賊韓暹、李樂、胡才,以及與官方有渠道溝通的楊奉。
名將強軍上門,眾人心中惶恐,結盟之事一拍即合。
可結了盟他們心裏仍然發虛,五部加起來有個六七萬人,刨除老弱,能戰的也就三萬多點,幾人麵麵相覷,大概,可能,應該,打不過。
楊奉小心翼翼的詢問幾人“要不,某托人打探打探?”
這話幾人都懂,盤盤路,&nbp;&nbp;談談條件,&nbp;&nbp;能行的話就投了唄,&nbp;&nbp;誰的命不是命啊,能活著沒人願意死。韓暹、李樂、胡才全都點頭同意,郭太被幾人盯著,眾意難違,他要是不同意,今天就得被火並了,也隻能答應下來。
見眾人應允,楊奉繼續說道“某乃楊縣人士,縣中有個相識,為太守曹掾,可請他拜見劉鎮北,探聽一下官軍的意圖,隻是沒有重禮,進不得門呀。”
“這有何難,咱們湊一份重禮,給那劉鎮北送去便是。”
五人各自回寨,狠狠心湊了一百斤黃金,幾件還沒脫手的玉器珍玩,楊奉親自出穀,去見老鄉徐晃。
徐晃知道這個楊縣鄉黨是幹什麽的,為幾個大族打理白波穀的財路唄,現在鎮北將軍在臨汾駐兵,這些盜匪賊人就慌了。
他正想去投劉鎮北,苦於沒有拜禮,不如就拿這份功勞做個晉身之階。
“若楊兄真心投降,某便跑一趟,若隻是假意拖延,便請回吧。依我之意,投奔劉鎮北比待在深山穀底強了百倍,楊兄給我一個準話,可莫要誆騙,害了徐某的性命。”
楊奉苦笑連連“劉鎮北兵鋒所指,我等哪敢相抗,隻求活命而已,能禦龍而戰的神仙中人,誰敢與他為敵?”
“好,某這便動身去拜見劉鎮北。”
白波穀的動靜,劉襄不知道,也不關心,他現在一門心思的想北伐,幹翻鮮卑王廷的機會不容錯過,軍中的騎兵被他指使得團團轉,突襲、夜戰的訓練就沒停過。
北軍的步兵和射聲兩營也沒放過,在訓練極速行軍,劉襄發話了,跟不上騎兵的行軍速度,就不帶他們去了。那不行,大軍功就在眼前,誰不想吃口肥肉,練不死就往死裏練,太公們跑起來可快了,區區騎兵算個球。
那些民夫倒是沒有訓練,他們不用去塞北,要跟著範賢回幽州,這麽多的種馬和母馬,不能總是隨軍征戰,眼看著要到繁育季節了,得把他們送回幽州馬場去。再有一個月就該春耕了,範賢也得趕緊去幽州主持耕作事宜,他是典農從事,不是隨軍參謀。他們會跟隨大軍到雁門郡,然後走蒲陰徑返回涿郡。
春天的腳步逐漸向北方行來,二月初八,汾水開河,船隻、物資齊備,因為顧及春耕,沒有征召民夫。
劉襄覺得已經準備就緒,兵有戰意,將有殺心,萬事俱備,隻待詔令。
詔令沒等到,他等來了袁渙和他帶領的一千家兵。
袁滂的信中已經提過,沒什麽好猶豫的,正好接了範賢的班,擔任軍中功曹,先拉著去打鮮卑人,路上考察考察再說。
可還沒說正事呢,袁渙先當了一回媒人。
“吾有一外甥,姓蔡名琰,小字昭姬,知書達禮,宜家宜室,願與將軍結秦晉之好。”
袁渙認為他說的這句話,重點是秦晉之好,可劉襄覺得蔡昭姬才是重點。
袁滂派嫡子來他手下聽命,又要結親,意思很明白,政治聯姻嘛,沒什麽不好理解的。
作為一方勢力的主君,他是沒有資格自由戀愛的,可想著幽州的那個很有吃貨潛力,喝酒豪爽,與氣質完全不相符的女子,以及甄氏的助力,他不想失信,這是人品的汙點。
“吾已有婚約在身,不可失信,曜卿見諒,回頭我親自登門向袁公賠罪。”
袁渙心中可惜,隻好退而求其次“將軍誤會了,吾外甥是個命苦的,今年二十有五,三年前夫喪無子,婆家刁難,隻能歸寧在家,家父認為將軍性情溫潤,人品高潔,是個能夠托付終身的,所以想請將軍納昭姬為妾,讓她有個依靠。”
漢朝女子再嫁是很正常的事,生過孩子的反而更受歡迎,代表能生養且渡過了最危險的頭胎,好人妻這事,不是曹老板的專屬,大漢的男子差不多都一個德行。
劉襄不會因此有什麽誤解。
而且,納妾這事,有哪個男人不喜歡呢?納蔡昭姬為妾,誰會拒絕呢?女子二十五歲,正是風華正茂最有魅力的時候,不知這蔡昭姬有怎樣的風采?
劉襄很好奇,覺得可以順從一下男性的本能。
其實最讓他高興的,是陳郡袁氏的投身,這可是出過三公,累世高官的士族,是第一個投身於他的政治家族,甭管以後合作的怎麽樣,這是一個征兆。
劉襄的身份已經開始得到認可,名位、威望也到了被人正視的地步,爭霸天下的第二個條件已經達成。
他現在真正的成了一路諸侯,可以被人稱呼為一方英雄了。
嗬嗬。
英雄?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英雄又是個什麽東西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