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給我占城稻 許你與國同休
字數:3946 加入書籤
士燮是一個非著名,但很傳奇的人物,字威彥,蒼梧郡廣信縣人。
漢末三國是一個英雄豪傑如繁星一般璀璨的時代,所以士燮的光芒被掩蓋了。
他出身郡望之家,有治世之才,執政四十年,震懾蠻夷,疆域之內未起戰禍,在當地的名望極高,堪比南越王趙佗。
其重視文化教育,使儒學在交趾地區的傳播得到了一次曆史性的飛躍,成為當時南方的學術文化中心。
他最傳奇的,是為古越人創作喃字,這是現代越南文字的鼻祖,假借漢字形聲化為越字,漢字音韻譯作越聲。
正由於此,越南人至今懷念、歌頌士燮的功績,被尊奉為「士王」、「南交學祖」,先入帝王廟,後入文廟,至今祭祀不絕。
這就是他在曆史上的功績,現在,他已經當了八年的交趾太守了,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兼任九真太守,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交趾刺史部一共七郡之地,他們兄弟占了四個,家族又盤踞在蒼梧郡,刺史賴恭過得無比憋屈。
在那塊地方,士家的聲音比朝廷大。
劉襄當然能打得過士燮,可他不想打。
打交趾有兩條路,一是走湘江,從長沙郡南下零陵郡,在桂林的北部通過靈渠,進入漓江流域,再南下蒼梧郡。
這是秦朝之時趙佗伐南越的路線,聯通湘江和漓江水道的靈渠,就是為此開鑿的。
另一條路是海路,從會稽郡沿著海岸線進攻南海郡。
這兩條路,無論哪一條都是好幾千裏的遠征,靡費極大。當年趙佗領三十萬人南下,差點打空了秦朝的國庫。
即便劉襄不計代價打下交趾刺史部,拔除士家,可他就得麵臨一個巨大的問題,沒有士燮的家族震懾,那裏數不清的少數民族必定大亂,征繳和管理的成本肯定是個天文數字。
而留誰在那裏坐鎮呢?
不管派誰過去,必然又是一個士燮,這一點不用懷疑,天高皇帝遠,多民族並立,漢人在數量上不占優勢,想要震懾蠻夷,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家族部曲,派駐的軍隊會逐漸淪為私兵。
這麽好的條件,誰能忍得住?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那塊地方莫不如是,就算他派個皇子過去,也是一樣。
秦之趙佗,漢之士燮,唐之馮盎,明之沐英,都是如此。
隻有漢民大規模南下,開發兩廣、雲南、越南,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那麽,問題來了,劉襄能做到嗎?
不可能的,他連兩湖都沒開發呢,哪有人口去填補那些邊荒之地,除非他能再多出五千萬人,否則,想都不要想。
琢磨透了這個道理,那還折騰個屁呀!錢和糧食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去把荀諶叫來。」
荀諶出使長沙未竟全功,隻是初期勸服張羨按兵不動,沒能說服其投降,返回之後就賴在了禁軍之中,一點回長安的意思都沒有。
劉襄猜測,他是因為士族沒能參與攻伐江南,所以特意留下,想讓自己的身邊,能有一個士人的聲音。
所以,直接無視了他,從來沒向他問過計策。
現在倒是可以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去說降士燮。
既然派兵攻伐不劃算,那就招降唄,士燮這個人並沒有裂土封王的野心,曆史上也是投降了孫權,且年年進貢。隻要能保證他們家族的利益,他不介意低頭做小。
交趾刺史部雖然記載了百萬人口,可所有人都知道,漢民沒有那麽多,土人占了絕大多數,就跟南中一樣,主要人口是歸順的蠻夷部落。
賦稅收不上
來多少,分田對那些異族之人的吸引力也沒有那麽大,食之無味,棄之不可能。
那是自古以來,漢人的固有領土,怎麽可能放棄?
六十年前,順帝時期,有一個叫做區連的占族人,占據了日南郡南部的土地,他還惦記著要把那塊地盤拿回來呢,更不可能放棄交趾。
丟掉的地盤,現在叫林邑國,當地土人稱之為占婆國,就是現在的越南中部和南部靠海的區域。
那裏寶貝不少,也有他急需的東西。林邑國的首都叫占城,自從知道這個地方,他就一直在打那裏的主意,隻是條件不成熟,還不到時候。
正在他盯著交趾地圖,眼饞著那裏的寶貝之時,荀諶到了。
「臣,拜見陛下!」聲音很大,絕對是故意的。
劉襄似笑非笑的瞥了他一眼,問道:「友若生氣了?」
「臣不敢!」
不敢還那麽大聲,你個荀友若,肯定是故意的,這是舌辯之士行大言之法,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的思維進入你的話術節奏嗎?
劉襄翻了個白眼,套路真特麽多!
「行了,行了,收了神通吧,朕知道你想說什麽,你也知道寡人的意思,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囉哩吧嗦的浪費時間。朕給你一個立功的機會,也讓你能給那些人一個交待。」
「臣惶恐。」
聲音終於回到了正常說話的語調,荀諶躬身行禮,不禁在心中抱怨,潁川士人感受到了冀州集團和外戚的壓力,想在江南之戰博取功勳,好在朝堂上壓製對方。
可郭嘉和荀攸已經弄巧成拙,那就收斂一點唄,還那麽多的怨言,都傳到陛下耳朵裏了,不知道錦衣衛的厲害嗎?
結果弄得自己被架在火堆上,都快烤熟了,真是不當人子。
「惶恐?」劉襄頭都沒抬,繼續在輿圖上標注,意味深長的說道:「既然口中說著惶恐,那就別做令人惶恐的事情。」
「臣受教,謹記於心。」荀諶再次躬身行禮,感覺腰有點疼。
「到此為止吧,話說多了難免惹人厭煩。朕要你持節去交趾,說服士燮投降。」劉襄覺得點到為止就好,他並沒有追究罪責的意思,屬下積極求戰,雖然目的不純,可也不好明麵上治罪。
好說不好聽啊。
所以話題轉到了正事上:「你去跟士燮說,交趾刺史部改為交州,朕可任命他為交州牧,要是刺史賴恭,蒼梧太守吳巨之輩不願歸順,他應該知道怎麽做。
還有,聽說占城那邊有種稻穀一年三熟,讓他送到朝廷來。你給他帶一句朕的原話,若是此事能成,許他與國同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