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為之計深遠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士燮的老師叫劉陶,潁川郡潁陰縣人,跟荀氏是同縣老鄉,兩家多有交往,荀諶也是登門拜訪過的。
所以,興致勃勃的就出發了。
劉襄猜測他想拉個政治盟友,但並未阻止,因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世家盤根錯節,由此可見一斑,天南海北都能扯上關係。
這種事,有利有弊,朝堂有山頭、派係,這是避免不了的,利益訴求不同,政治主張不同,出生地域不同,出身階層不同,難免會有爭鬥,不管用不用士人為官,都一樣。
有利的一麵,是能夠更好的穩定交州,朝中有靠山,總能讓人安心,心安了,地方上也能安寧不少。
等到通往交州的海路打通,等到水軍的力量再壯大一些,便能在那邊設立軍港,慢慢的提升控製能力,最終奪取交州的主導權。
這是劉襄思考了很久,找到的唯一的辦法。
水軍的獨立性比陸軍高一些,受地方大員的影響要小一些,所以,他將奪權的期望,壓在了水軍身上。
這需要時間,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劉襄有耐心,他今年才二十七,不著急。
五路大軍,十二萬人,收複江南八郡,便如泰山壓頂,他覺得問題不大。
安排水軍在彭蠡澤打撈屍體,防止瘟疫爆發,再將兗州和冀州軍團三萬人調回原籍,江北留下五萬人馬做為援軍,並震懾地方,協助分田。
諸般事宜耽誤了一段時間,於臘月中旬,啟程返回。
隨行的隻有羽林軍和射聲營,走長江,入漢水,過襄樊,穿武關,用時一月,方才回到長安。百官出迎十裏,繁文冗節讓他有點急躁,老子回來又不是為了跟你們墨跡的。
走過禮儀流程,終於回到了未央宮,沐浴更衣,洗去征塵,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己的大兒子。
粉嘟嘟的小家夥,握著肉肉的小拳頭睡得正香,劉襄想伸手摸一摸他胖乎乎的小臉蛋,又怕吵醒了孩子,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收回了手掌。
隻是坐在床邊看了幾眼,便輕手輕腳的走出了寢室。
這就是有孩子的感覺嗎?那麽小小的一團,生怕碰疼了,吵醒了,每日牽腸掛肚,戰爭還未收尾便急匆匆的返回,隻是為了看他一眼,可到了眼前卻又因為擔心而不敢碰觸。
他前世聽過一句話,叫做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今天,他終於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可他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也不知道能不能擁有真正的父子之情。畢竟,最是無情帝王家,至高無上的權利,太考驗人心了,而人心從來就經不起考驗。
劉襄無奈的搖了搖頭,初為人父,他有點患得患失,這可不好,趕緊收斂了一下心神,皇帝注定是孤家寡人,這一點,一定要有清楚的認知。
離開寢室一段距離,不會吵到孩子休息之後,他才開口說道「細君辛苦了,朕征戰在外,未能在你身邊陪伴,莫要怪我。」
「陛下當以國事為重,妾在後宮安好,不曾覺得辛苦,每每思及陛下親臨戰陣,隻覺心驚肉跳,夜不能寐,唯念陛下保重貴體。」
甄薑生過孩子以後,感覺氣質都變了,以往難以隱藏的一絲憂慮,如今已經煙消雲散,變得更加從容、端莊。
可她這話卻惹得身邊的甄宓直撇嘴,哼!孩子都是我帶的,你當然不辛苦。
這副作怪的樣子,肯定是故意的,劉襄不能裝作看不到,不然的話,這精靈古怪的小丫頭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麽事來呢。
「有話就說,撇著嘴是什麽意思?老大不小的了,不要做這種怪樣子。」
「陛下,我要告狀!」
「嗯?還有人敢惹你?」劉襄轉頭看了
一眼甄薑,笑道「你要狀告何人啊?」
甄宓掐著小蠻腰,得意的看著她姐姐,一副本小姐有人撐腰的樣子,趾高氣昂的說道「我要狀告皇後!」
劉襄樂出了聲,肯定是她姐又管得很了,所以來找自己告狀,嗬嗬笑道「以下告上,要打十板子的,要不,你先挨十下大板?」
「啊?」甄宓瞬間氣勢全無,不滿的說道「怎麽還有這種規矩啊?那我被阿姊拉來做了那麽長時間的苦力,都沒處講理了?」
「你挨十下板子,朕就給你主持公道。」
「那算了,我不告了。」甄宓輕歎一聲,她知道姐夫在跟她開玩笑,可姐姐真的會揍她。唉!沒天理啊,帶小孩好累的。
甄薑從始至終一直笑眯眯的看著自己的妹妹作妖,天底下對陛下最沒有敬畏之心的,就是這孩子了,可皇帝就是皇帝,那個位置是天下至尊,自己的孩兒未來一定要坐上那個位置。
但她已經二十六了,眼見著人老珠黃,陛下還在盛年,若是自己失寵,不,自己一定會失寵的,天家無情,男子好色,這是必然的事情,不能心存僥幸。
到了那時候,孩子的處境必定艱難,奪嫡就沒有安穩的。
她看了一眼甄宓,心中決定,該未雨綢繆了。
這種心思,劉襄並不知道,他根本就想不到孩子才過了百天沒多久,甄薑已經在考慮奪嫡的事情了。
為人父母者,為之計深遠。
這樣的感情,做母親的自然而然就能產生,可劉襄還沒真正的進入父親的角色,他還處於歡喜、惶恐、患得患失,以及有點茫然,不知道該做什麽的狀態。
「陛下,孩兒已經過了百日,該取名了。」
聽到甄薑這話,劉襄點了點頭,他確實已經想好了名字「朕已思考多日,覺得晟這個字不錯,晟者,如日中天,陽氣充盛之意,朕的長子就叫劉晟,希望他能如天上的太陽一般,光芒萬丈。」
「謝陛下!」甄薑心中大為歡喜,沒想到自己一求就能求來大名,這真的是個驚喜。
漢代不是在孩子一出生就起大名的,都是先取個小名叫著,等到周歲以後,或者好幾歲以後才會取大名。
大名和小名有本質的區別,大名才能入族譜,有名位,在族兄弟中有排行,即便夭折,名位也定下來了,別人無法取代。
這個習俗主要是因為漢代嬰兒的夭折率太高,所以隻取小名稱呼,能活著長大,才能有大名,繼承宗祠。
免費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