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海軍就要去藍色的海洋
字數:3690 加入書籤
林邑國的國土對大漢的唯一價值,就是為南海航線上的商船,提供一處補給港口。
那裏的稅收不用指望,收不上幾個錢,至少在投入大筆資財開發之前,收益沒什麽看頭,那仨瓜倆棗,還不夠大漢百姓塞牙縫的呢。
劉襄決定占領此地,最大的原因就是降低海盜襲擾。民間自發的盜匪和以一國官方組織起來的劫掠隊伍,體量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漢代通往印度的海上貿易,一次通商需要兩年時間,風險很大,若是海盜橫行,風險就更大了,他總不能派戰艦去行商吧?
就戰艦那點載貨量,能賺幾個錢?
海上貿易的主力還是要大商船。
八月的時候,第二批試作型三十丈大船已經開始海試,戰艦差強人意,勉強算是合格,商船在劉襄的眼裏就是個失敗品。
長六十九米,寬二十八米,三層貨倉,滿載五千兩百石,四桅硬帆,船頭加裝小型軟帆,平均一個時辰隻能行駛二十多裏地,巡航速度不到三節,穩是真穩,慢也是真慢,根本達不到遠洋貿易的要求。
要不是賢惠的甄皇後買過去運牲畜,劉襄拆了它的心都有,這種大號馬船,有個屁用啊!
隻能用來做近海的牲畜交易。
大漢還沒奢侈到用最頂級的造船技術,建造作用不大的特種船隻的地步。
船匠分析了一個月,最後一致認為船體太寬,擋風擋得厲害,影響了船速。
劉襄覺得是帆索技術跟不上,船帆麵積不夠,兜不住風,驅動不了載重一百五十噸的大船。當然,船太寬,風和水的阻力太大也占有一定的原因,排水量跟大商船差不多的戰艦,速度要快一截。
但戰艦的速度他也是不滿意的,一個時辰平均三十來裏地,跟快船一點邊都挨不著,漢代的帆索技術卡在百噸級別的驅動力上,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突破?
硬帆的優勢在於方便調整,對弱風的利用效率高,但在遠洋航行上麵,是有劣勢的。可軟帆的索具係統太複雜,操作極其麻煩,對弱風的利用率低,在內陸和近海的航行上,跟硬帆是沒法比的。
所以劉襄不可能放棄硬帆。
現在的難題就是桅杆不夠高,船帆麵積不夠大,造成的驅動力不足,船隻的速度提不起來。
「降低船隻寬度,削低船首樓,再次試做兩艘。」
沒有好船,談什麽遠洋貿易?就算砸錢也要砸出一款適合通商印度的船型。
因為士燮已經獻上了南海航線的針圖和山形水勢圖,隻需要實地考察一遍,再畫出指引航向的星圖,這條航道就打通了。
那麽問題來了,缺少一款載重大,速度快的商船,用以提高貿易利潤,以現有商船的速度,一次往返至少需要兩年,時間跨度太大,利潤成倍的降低,這可不行啊。
其實,新造的戰艦長寬比是3.:1,這是按照小型蓋倫船的長寬比建造的,可惜他不知道蓋倫船的結構圖,隻能讓船匠慢慢的摸索,但這種適合遠洋,且商戰兩用的船型,真的很有發展潛力。
因為帆索技術不足,他還特意減了幾層貨倉,降低排水量,可速度還是差了一點。
期待短時間內技術大漲,那不現實,隻能在船型上動動腦筋了。
眾所周知,同樣的船帆麵積,越是狹長的船型,速度就越快,也更加容易側翻,載重當然也會越低。
就像帆船之中速度最高的船型:飛剪船,船隻的長寬比是6:1到8:1,航行速度能達到1節到16節,為了防止側翻,船底采用的是「v」字型結構,因為能切開海水,船尾後麵的浪花像一把剪刀,所以被稱為飛剪船。
劉襄當初發
展水軍,就是選擇的這個船型的船底結構,但飛剪船的載重太低了,所以造大船的時候,戰艦選擇了蓋倫船型的長寬比,商船選擇了更寬的結構。
結果不如人意。
他一邊努力的回想著蓋倫船和飛剪船的所有信息,一邊持筆記下對新船的要求。
「商戰兩用船型,長三十丈,寬七丈,4:1的長寬比,消減船首樓為一層,降低風阻,船首樓後移,讓出一部分船頭位置,用以加裝更大的船首帆。
船尾樓設為三層,尾部定為方形結構,加大第一層和第二層船尾樓的麵積,放棄在甲板上建造貨倉,整體船型要像一個迎風的緩坡。
快船長三十丈,寬五丈,一層底倉一層貨倉,不設首樓,一層尾樓,四個桅杆盡量加高到十五丈,盡量加大船帆麵積,船頭和船尾全部加裝軟質縱帆。」
消減船首樓會降低船隻的戰鬥力,主要是降低了接舷戰和突進之時的遠程打擊力度,但會降低風阻,增加速度。
兩種火炮的試射成功,讓他敢於選擇速度,削減戰力。
這份記載了新船規格的紙張會由錦衣衛送到船廠,他相信新船會比前三艘試作型的性能更好,因為船匠的手藝在上漲,第二批試做的船隻明顯比第一艘強。
這種肉眼可見的成長,讓他很欣慰。
大漢縱橫四海的時代必然會來臨,也許自己活著的時候就能看到。
嗯,先從南海開始。
「傳令,正在海試的戰艦,劃入雲帆營主力艦隊,用以開拓海路,震懾外邦蠻夷。
主力艦隊劃出三十艘旗魚戰艦,三十艘刀魚戰艦,組建南海艦隊,駐紮番禺,由周泰擔任督軍,第一艘試作型三十丈大船,劃入南海艦隊,用以震懾南越,打擊交州海域的盜匪。
再劃出三十艘旗魚戰艦,三十艘刀魚戰艦,組建東海艦隊,由淩操擔任督軍,維護揚州海域的航道。」
雲帆營的主力艦隊被一拆為三,太史慈前往東南亞海域開拓航道,周泰和淩操組建南海和東海艦隊,再加上之前的渤海、遼東、青州、長江,六個地方艦隊成型,劉襄對大漢海域的規劃也即將成型。
等大戰艦試做成功,主力戰艦會裝備太史慈所部,這樣一來,主力艦隊才名副其實,那時候才能被稱為海軍。
槳帆船戰力不差,可惜隻能在內河以及海邊航行,它們是去不了遠海的,隻能作為守備力量。
而劉襄對海軍的要求,就是要去藍色海洋,總在綠水裏遊蕩,沒出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