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寧做騎卒 不做輔政

字數:4315   加入書籤

A+A-




    遠征作戰什麽最重要呢?

    充沛的補給?善戰的士卒?或者是英明的統帥?

    這三樣確實很重要,但劉襄認為最重要的是帶路黨。

    沒有帶路黨,連路都不認得,那還打個屁呀!

    所以,除了禁軍的一萬四千騎兵之外,他還從歸化的烏桓、匈奴、鮮卑之中征召了一萬騎兵。

    這一萬騎兵和度遼營已經在並州北疆集結,就等著禁軍過去匯合了。

    他沒有傾國一戰的想法,所以這次北伐的主力就是這兩萬九千騎兵。

    運送補給也沒征召民夫,而是由後軍負責,並抽調了幽、並、冀三州的三萬守備軍團輔助。

    春季開戰,不能耽誤春耕,所以隻能用馬車彌補人數上的不足,自九月開始,北疆逐漸匯聚了一萬兩千輛,能裝載二十五石糧草的輜重車輛。

    一切準備都很順利,劉襄很高興,要是崔奕不成天在他耳邊絮絮叨叨的話,他會更高興。

    「陛下,你當初答應過的,要帶著我一起征伐漠北,封狼居胥,你不會反悔了吧?不能說話不算話吧?大丈夫一諾千金,可不能反悔!」

    隨著出兵的日子越來越近,崔奕心中越來越慌,他沒接到隨軍的詔令。

    「陛下,你連那個曹孟德都帶了,你不帶我?咱們十幾年交情,俺老崔哪裏比不過那個矮矬子?」

    「陛下,你上次南征就沒帶我。」

    「陛下……」

    「你閉嘴!」劉襄實在耐不住這種無休無止的念叨了,沒好氣的說道:「輔政大臣和行軍長史,你自己選。」

    「行軍長史!」崔奕一秒鍾都沒猶豫。

    「你那點出息!」劉襄有點恨鐵不成鋼的訓斥道:「安穩的作一任輔政大臣,為朕看住長安,回軍之後就能再進一步。行軍長史有什麽好當的?你別想著領兵衝陣,不可能的,朕不會讓你上陣的。」

    崔奕一點都不在意升不升官的事情,滿臉的向往:「封狼居胥啊,當個騎卒都成!」

    封狼居胥!

    貌似沒有哪個武將能拒絕呢。

    這段時間,請戰的上表就沒停過。

    曹操接到隨軍北伐的詔令之後,大宴三天,以示慶賀,聽說做了十幾首詩,高興得不得了。即便他知道,帶他去北伐也隻是因為忌憚他。

    可這種名傳千古的好事,讓他依舊興奮莫名。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兩件壯舉是所有武將的追求。

    不,不隻是武將,很多文臣也上表請戰。

    最積極的竟然是有酒有肉就能醉一天的郭嘉,這個不著調的家夥在軍議之後,知道自己不能隨軍,沮喪得喝酒都不香了。

    居然在散會之後懶著不走,信誓旦旦的表示:「陛下需要一個隨軍軍師!」

    劉襄能理解,因為他也很向往。

    可看著郭嘉消瘦羸弱的身形,非常認真的回答了他:「不,朕不需要!」

    主要是怕他有命去,沒命回。

    北伐的主力全是騎兵,朝中的謀士無法適應騎兵的節奏,很可能跑死在半道上,所以根本就沒有帶軍師的打算。

    正月十五早朝,劉襄下詔:立皇子劉晟為太子,命劉虞、荀彧、袁渙、趙雲為輔政大臣,協助太子監國。

    下午祭祀太一。

    正月十六,禦駕親征。

    羽林軍、屯騎營、羌騎營、色目營,縱馬北上。

    光祿勳崔奕、車騎將軍曹操、羽林中郎將典韋、虎賁中郎將史阿、遊擊將軍劉能、驍騎校尉孫策、羌騎校尉黃忠隨軍作戰。

    快馬沿大道而行,一日百裏,直奔

    雁門,半個月後與鎮北將軍閻柔匯合。

    全軍兩萬九千騎卒,六萬五千匹馬,驅趕牛羊,背負輜重,出塞北伐。

    四萬步卒會趕著輜重車輛,拉著糧草、飲水隨軍九百裏,送過沙地之後,空車返回,下一批的補給會直送賽音山達,並在那裏建立輜重轉運營地。

    二月初的春意還沒抵達塞外,枯草黃沙占滿視野,沙土平原之上點綴著還沒完全融化的冰雪,像一個一個白色的麻點,鋪滿地麵,直通到地平線以外。

    劉襄領著部隊行走在遼闊的曠野之中,馬鳴蕭蕭,車輪滾滾,打碎了仿佛永恒般的寂靜,微微的北風吹在身上,已經沒有了嚴冬的冷硬,綿衣夾襖擋住了塞北寒風的最後一絲力氣。

    他已經五天沒看到河了,這條路線不是戈壁,卻好幾百裏沒有河流,若非有熟悉地形的向導帶領,誰能知道在沙土之下的暗河河道?

    所以帶路黨真的很有用。

    自大同出塞十三天,大軍行進八百餘裏,終於走出了這片沙原,前麵,是另外一處沙原。

    黃中泛白的沙土、零星的枯草,千篇一律的景色,劉襄覺得自己仿佛從三維世界來到了二維世界,有一種走不到頭的厭煩感。

    「還有多遠才能走到草原?」

    「啟稟陛下,要走到春天才能走到草原,這裏春天就會變成草原,冬天就又變成沙漠了。」閻柔笑眯眯的回答。

    「好吧,咱們衝出大漠,幹掉鮮卑單於,然後踏著草原凱旋!」劉襄振奮精神,這次遠征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自己可不會被區區沙地擋住。

    「陛下威武!」常年駐守北疆的閻柔,非常珍惜拍皇帝馬屁的機會,因為一年也見不著幾次麵。

    威武個屁呀,劉襄沒理他。

    其實,走了這麽多天,還沒走出大漢的控製範圍呢。

    再有一個月,回關內過冬的歸化胡人就要過來放牧了,壓根就沒進入敵境,一個敵人都沒看見,哪來的威武?

    「聽向導說前方有湖,還有多遠?」

    「大概還有三十裏,不出意外的話,前鋒應該趕到湖邊了。」

    「加速前進,在湖邊休整一天。」

    這些天大軍一直處於管製用水的階段,不是找不到水,是不想因為找水而耽誤行軍速度,士卒大多飲水不足,最好在水邊調整一下狀態,保持戰力。

    而且,再前進就要進入敵境,步卒會返回,騎兵該加速了,人和馬都需要休養體力。

    不知涼州和科爾沁那邊怎麽樣了,劉襄很懷念有手機的日子。

    無法實時通信,又遠征在外,根本了解不了千裏之外的情況。

    主力大軍出塞的同時,孫堅和嚴綱會在居延澤佯動,做出意圖攻擊燕然山的樣子,用以吸引鮮卑人的注意力。

    科爾沁那邊也是一樣。

    東西兩麵吸引的注意力越多,主力騎兵的勝算才會越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