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值十抽一,永不加賦
字數:9653 加入書籤
赫圖阿拉完了!
趙誠看著這場大火燃燒起來額時候,就知道赫圖阿拉完了。
一同完蛋的,還有赫圖阿拉城內的十幾萬人。
不知道他們能有多少逃出來?
不過,趙誠並沒有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而有任何後悔。
韃子們從深山老林中走出,不論從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野蠻的。
在曆史上, 他們入主大明之後,為了徹底摧毀大明百姓抵抗的意誌,用一次次的屠殺,徹底把老百姓們的脊梁骨給打折了。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清軍做的孽,罄竹難書。
一路過去, 各地都是血腥。
入川之後, 更是幾乎滅絕式屠戮。
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事後,大清書寫曆史,把川的鍋栽給了張獻忠。
但曆史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赫圖阿拉城內這些人,沒有誰是無辜的。
城門打開,城內的人終於扛不住了,開始逃跑。
趙誠手下隻有一千人,想要四麵圍城是不可能的。
隻能以分隊為單位,展開追殺。
隻要稍微有些抵抗的,就一路槍殺,毫不猶豫。
一直到日落,強地軍才收兵。
赫圖阿拉,一片地獄景況。
城內大火,還在嗶嗶地燃燒著。
大火又燒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強地軍才正式入城。
赫圖阿拉,已經成了一片廢墟。
趙誠並沒有把這座城池廢棄掉的打算。
赫圖阿拉西邊是盛京城,再往東, 往北,則是鐵嶺,是女真人最重要的養馬地之一。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赫圖阿拉留下的人口,還有三萬多人, 大多都是漢人,也有少數生活在底層的旗丁。
嚴格說起來,這些人口的素質比趙誠初到強地時強地村的那些人,素質要高一些。
因為女真人經過兩代明主的發展,已經奠定了事業的基礎。
赫圖阿拉的這些漢人,大多都是工匠,還有一些,是遼東舊地的讀書人,或者是從大明境內擄掠來的讀書人。
趙誠對這些讀書人的感情,非常地複雜。
倒不是因為他們背叛大明,為韃子做事……
其實他們大多並非大奸大惡,隻是為了活命而已。
最主要是因為這些讀書人,讀的都是儒家的書,信奉的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
這些人,是中華民族最精銳的階層,但他們的思想, 已經遠遠落後於此時的世界。
在後世一貫的思想中,提起國家落後,大多數人的觀念都是我們領先了五千年, 是從近代才開始落後的,僅僅落後了一百多年……
然而事實很紮心。
最起碼在大明,東方已經整體落後於西方了。
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從760年代開始的。但工業革命不是無緣無故突然爆發的。
他們的思想和科技的積累,已經進行了幾百年。
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
從意大利,到葡萄牙,再到西班牙,以及荷蘭的“海上馬車夫”……
趙誠記得,在他穿越之前,“承認別人優秀有這麽難嗎?”已經在網絡上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但他始終認為,盲目的自信,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愛國,是應正確的認識自己,正確的認識別人,用科學的態度去學習曆史,在曆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趙誠最大的夢想,就是大國崛起,讓這個古老的民族,成為世界上其他國度,都最羨慕的民族。
但如何做到這一點?
那是需要認真學習先進經驗,需要清醒地自我認知,需要每一個人都進行獨立思考,一步步去尋找方向的。
而不是盲目自大,全宇宙我最牛,誰說我不好,我就噴死你……那是棒子們愛幹的事。
趙誠琢磨著,該如何對待這些讀書人。
用,是肯定要用的。
但不能讓他們的思想影響普通民眾,更不能讓他們的思想成為主流。
儒家思想,本來就是哲學範疇的,應該跟宗教歸為一類。
用儒家思想來治過,把儒家思想植入到一個民族思想的深處,是很容易扼殺一個民族的創造力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關鍵讀的不是數理化,全都是文學和哲學的儒家經典。
甚至,在儒家人眼中,隻有他們的書,才算是書,其他的都是歪門邪道。
以至於在國內封建王朝,工匠地位異常低。
整個民族最優秀的人才,全都去研究哲學,全都去讀儒家的那些四書五經,畢生誌願就是把這些文言文學好了。
趙誠覺得,這跟鄰居三哥全民都去信奉宗教,都讀宗教典籍,學宗教故事,其實沒有本質區別。
同時,這些儒生們的思想,跟宗教信徒的思想也都是一樣固執的。
他們讀了一輩子的儒家書,想要改造他們的思想,難度極大。
趙誠揉了揉額頭。
“一步步來。看來,隻能是一步步來了。”
趙誠選了一批看著順眼的讀書人,讓他們負責為赫圖阿拉城裏的人口登記造冊。
他選中的這些讀書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年輕,都是十幾歲。
不管學問大小,隻要認字就行。
因為越是年輕的人,思想越容易改造。
如果是那些歲數大的,非常頑固,想要改造他們的思想,絕對難比登天。
趙誠可不想跟一些偏執的老書生較真兒。
他的這個選擇標準,自然是讓那些老文人們非常不爽。
這些老文人,普遍身份和地位都比較高。
有的是官府中的吏員,有的是皇子皇孫們的老師,備受尊重。
趙誠卻是看也不看他們一眼。
那些年輕的讀書人,則是驚喜萬分。
因為他們讀書,都還沒什麽成績呢!
所謂十年寒窗苦讀,想要考取功名,更是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行。
參考《範進中舉》的故事就知道,很多人都是考到老,能有所成就就算是很幸運的了,祖墳冒青煙。
現在,這位趙大人一來,就要讓他們出麵,給人口登記造冊。
這差不多是官府吏員做的事情。
豈不是說,以後他們跟著趙大人,直接就能吃上吏員的飯了?
當然,也有人不屑,擺出文人的清高,拒絕了“趙大人”的邀請。
在封建王朝,吏員的作用很大,在普通老百姓眼裏,可以作威作福。
但在真正的讀書人眼裏,是很看不起吏員的。
因為一旦做了吏員,就沒有考取功名的資格了。
有些人真的是有更高的追求,以後還想考取功名,所以不想去做吏員。
也有人,則是自恃清高,想想古之聖賢,求賢若渴,劉備還得三顧茅廬才能請到諸葛亮呢!
他們覺得,必須得矜持一下,得推脫幾次,然趙大人親自登門來求他們“出山”,他們才能考慮出山。
這樣才能抬高身份地位。
隻可惜,他們推脫之後……趙誠就真的不用他們了。
“這本身就是一次篩選,那些思想頑固守舊的人,咱們新政府不需要。”
趙誠這樣對手下說。
是的,他正在考慮成立新政府。
赫圖阿拉拿下來了,接下來,就是盛京。
從歸化城,到遼東……
這一路,強地軍已經橫掃了一遍。
這都是強地軍打下來的天下。
既然不是從大明手裏奪取的土地,自然沒有交給大明的道理。
當然,新政府的成立,肯定是非常麻煩的,涉及到的事情太多,趙誠要一步步規劃好了。
有文人幫忙,各項統計工作的效率頓時提升了許多。
赫圖阿拉現在三萬多人口中,青壯男子有七千多人。
這個比例不低,主要是這個時代太殘酷,對老年人尤其殘酷,老年人口比例低,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趙誠從這七千多青壯男子中選了三千人,組建成民兵。
民兵跟預備役相比,裝備更簡陋一些。
趙誠沒給他們發火銃,而是分發了冷兵器,組建了一千長矛兵,一千刀盾手,一千騎兵。
赫圖阿拉不缺馬,這些漢人地位雖然高,但會騎馬,能馬戰的倒也不少。
這一千騎兵,裝備的都是馬刀。
趙誠挑選民兵,最基本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家卷。
而且,家卷越多,入選的可能性越大。
赫圖阿拉周圍有大片農田,都是屬於女真貴族所有的。
趙誠毫不客氣,把這些農田全都沒收了。
然後,分發給這三千民兵所有。
每個民兵,分到一百畝良田。
僅僅這一點,這三千民兵頓時倒戈,對趙誠忠心耿耿。
這年頭,對於老百姓來說,什麽也沒有土地來得好使。
他們手中有刀,三千人組織在一起,誰敢來搶他們的土地,他們就敢跟誰拚命。
這還不算,趙誠又給所有民兵的家屬,都安排了工作。
一座三萬多人的大城,滿城廢墟,百廢待興,各種工作實在是太多了。
對這三萬多人,趙誠現在實行的政策,是隻給他們提供一口吃的,每天兩頓飯,然後,他們要幫忙出力氣,修建城牆,重建城池。
隻有三千民兵和他們的家屬非常特殊,他們是有糧餉的。
三千民兵自然不用說,他們的糧餉,按照明軍正規軍的待遇走,而且足額發放,不會被克扣。
民兵家屬,隻要幹活,除了每天照例的兩頓飯之外,另外還有工資拿。
這種待遇,讓他們優越感十足。
全家都能吃飽飯,有田種,錢糧還能有剩餘……
關鍵是種田的稅收非常低,值十抽一。
也就是說,隻需要交糧食一成的收入就行。
並且趙大人說了,永不加賦!
隻要有他在,這農田,就永遠不加賦稅,不以任何名義,向農民多收稅,永遠都是值十抽一。
這讓新分到農田的這些民兵們,一個個都幹勁兒十足,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打下赫圖阿拉的當天,趙誠就分派了六百人回援盛京城,包括三百正兵,三百預備役。
他親自帶著一百正兵,三百預備役,留守赫圖阿拉,整頓城防,訓練民兵。
三天之後,民兵經過高強度的訓練,基本有點樣子了,算是初步具備戰鬥力。
赫圖阿拉的城牆,也基本修補起來。
趙誠在破城的時候,隻攻擊了一麵城牆。
現在使用水泥修築,效率很高。
趙誠留了一百正兵,一百預備役,兩千民兵,防守赫圖阿拉。
在城頭安置了二十門拿破侖炮,城中儲備了一批汽油和玻璃瓶……這都是守城利器。
一旦遇到戰事緊急的時候,用汽油和玻璃瓶製造燃燒瓶,用來守城簡直就是無敵的利器。
一切安頓好,趙誠這才帶著兩百預備役,一千民兵騎兵,折返盛京城。
……
豪格病倒了。
黑死病的可怕,是任何人都預料不到的。
豪格是一個負責任的主將,為了鼓舞士氣,他經常全副披掛,親自巡營。
因為接觸的士兵太多,幾乎沒有什麽意外的,他感染了鼠疫。
先是發燒,咳嗽,然後,開始出血,身上大片皮膚發黑。
原本強壯的漢子,被折磨地不像樣子。
幾天時間,就已經臉頰凹陷,眼眶發黑,躺在床上起不來了。
“進軍!進軍!盛京告急!父汗把八旗大軍最精銳的兩萬人交給我,讓我馳援盛京……
我……我在父汗麵前拍著胸脯保證過,絕對不會丟了盛京!如果盛京有失,我有何臉麵再見父汗?咳咳咳!”
豪格躺在大帳之中,歇斯底裏地大喊著。
牽動病情,不由又是一陣猛咳。
幾個大夫跪在大帳之中,一個個戰戰栗栗,臉色慘澹。
他們都是從明地,被擄掠來的。
說實話,之前他們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韃子需要他們給看病,所以,讓他們吃飽飯,給他們發糧餉,對他們也還算尊重。
甚至每人給他們發了一個同樣從明地擄掠來的年輕女子。
可這次,韃子軍中竟然突然爆發了疙瘩病,這把他們嚇得可不輕。
作為大夫,他們對疙瘩病當然不陌生。
這種病,隻要傳染上了,一切就隻能聽天由命了啊!
十有,會一命嗚呼。
或許是韃子們作孽太多了,眼看著疙瘩病猶如急火一般,燒遍全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