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終於迎來開工,書記發表講話
字數:4348 加入書籤
開工儀式這天很熱鬧,縣委書記都親自來參加,各公社自是唯許書記馬首是瞻,所以各公社來的基本都是公社書記。
青蒲公社自然是非常重視,李書記通知各生產隊都要來人。
整個公社從上往下,隻要是沒有要緊工作的,都來到了醬油廠。
李寅飛和三姐更是一大早就回來了。
村裏從來都沒這麽熱鬧過。
張亮爸這兩天正千方百計的巴結吳遠中和吳姓一門,所以吳遠中回去一找他幫忙,他馬上應允。
張亮爸說:“組織人員、搞儀式氛圍,這事不難辦。
“把標語大字報貼出來,現場人越多越好,要讓來的人看到我們生產隊的熱情。”
“行,張隊長,那這事就拜托你了。”
張亮爸許諾道:“放心吧!書記來了,肯定滿意。”
張亮爸安排,當天生產隊除了壯勞力下地幹活的,其餘的人都去參加醬油廠的開工儀式。
光是歡迎的隊伍就站得老長,張亮爸親自指揮,教他們在領導講話的時候,該怎麽鼓掌、怎麽喝彩。
醬油廠門頭上的牌匾也掛了上去,最開始起的是“青蒲公社第一醬油廠”。
最終拍板時候,李書記考率到“第一”兩字有點不太務實,建議去掉。
李書記又說我們是以人為本,人民的企業,建議加上“人民”二字。
李寅飛和吳遠中接受了李書記的建議,所以最後醬油廠門頭上的牌匾是“青蒲公社人民醬油廠”。
從早上吃了飯不久,就陸續有其他公社或其他生產隊的人到來。
接待工作也都是張亮爸安排的,吳遠中感歎:幸好有個張亮爸,要不這麽多瑣碎工作,還真不好做。
半晌午的時候,村裏的大道上,從西往東開過來兩輛汽車。
先來的人都知道:是許書記他們來到了,於是一起迎了出去。
汽車停下,第一輛車,下來四個人。
吳遠中認得仨:許書記、許晴晴,縣宣傳科的孫文武,還有一個不認識。
吳遠中沒想到許晴晴也來了,這好像跟她什麽關係。
不過來的都是客,吳遠中還是很歡迎。
後麵一輛車,下來的都是穿著公安製服的人,不用說:肯定是公安局的同誌。
吳遠中和李寅飛,先帶著許書記在醬油廠裏參觀了一圈。
呂玉衡正在裏麵做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吳遠中把他叫過來,介紹道:
“許書記,這是我們的技術骨幹,呂玉衡,冰港來的知青。”
許書記說:“上次跟你一塊去我那的不就是他嗎?”
吳遠中點點頭說:“是的,就是他。”
許書記朝呂玉衡伸出手,呂玉衡趕緊上去握了握。
許書記誇讚道:“真是年青有為呀,這麽年青,就掌握了這麽好的技術。”
吳遠中在旁邊說道:“他家裏是祖傳的做醬油的手藝,對各種醬油生產的工藝都非常了解,也很嫻熟。”
許書記連聲稱讚道:“噢!怪不得呢!好好!”
參觀完了醬油車間,原料間和辦公室也就沒什麽好看的了。
再說,時間也差不多了,吳遠中和李寅飛就帶著他們來到醬油廠大門外。
李寅飛小聲對許書記說:“許書記,差不多可以開始了。”
許書記點點頭說:“行,那你開始吧!”
然後李寅飛作為主持人,又作為醬油廠的主管單位負責人,先發表了講話。
主要就是介紹了醬油廠成立的原因和經過。
然後李寅飛給大家介紹了吳遠中——青蒲公社人民醬油廠的廠長,並邀請吳遠中上前發言。
吳遠中本就不善於做嘩從取寵的事,他隻單說了兩句就又退到人群中去了。
但吳遠中說的是很關鍵的兩句,吳遠中說:
“我們醬油廠是用現在最先進的工藝,做最好的醬油,歡迎大家品嚐采購。”
下麵傳來歡快的笑聲,許書記說:“你倒是很會推銷嘛!”
李寅飛接著又邀請李書記上前給大家講了話。
最後,李寅飛邀請許書記給大家做重要指示。
許書記朝前走了兩步,麵向大家說:“我今天來呀,主要就是參觀學習的。我對生產醬油不懂,沒有指示。
“但是我想說的是,青蒲公社做醬油廠的嚐試,為我們探索了道路。
“他們這麽在艱苦的條件下,用這麽少的人,就能生產出物美價廉的醬油,這非常值得我們國營企業借鑒和學習。”
“我們的國營企業,占用那麽多資源,用了那麽多的人力,卻一直在原地踏步,這值得我們反思。
“我倡議,大家都向青蒲公社學習,向醬油廠學習。
“各個公社找到自己能做的東西,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把副業做好,提高全體社員的收入和年終分紅。”
許書記講完,張亮爸一使眼色,下麵“嘩啦嘩啦”的鼓起掌來。
許書記示意大家安靜,然後又說:
“今天,還有縣公安局的同誌跟我一起來參觀的,下麵讓他們來給大家講一講,普普法。”
張亮爸又使眼色,人群中再次響起掌聲。
公安局的同誌上前,對大家說:“前段時間整風運動,各地都出現了造反隊打砸工廠的事情。
“這個事上麵已經明確表態了,無論什麽情況下,破壞國有資產,都是違法的。
“他們那些人,也受到了該有的處罰。
“所以你們隻管放手去幹,你們的安全,由我們公安部門來保障!”
公安同誌的發言,引來了陣陣掌聲。
大家都發言完畢,李寅飛宣布:青蒲公社人民醬油廠正式開工。
吳遠中邀請大家一同來到車間,在一個大甕前停下。
呂玉衡早已做好了準備,他把一個火盆端到許書記麵前,裏麵早已放好了引火的東西。
許書記略有疑惑的看著吳遠中,吳遠中解釋道:“這是加溫工序,請許書記為我們點火。”
“這,好!那我就當仁不讓了。”
許書記接過呂玉衡遞過來的火柴,拿出一根,劃著,引燃了火盆裏的柴禾。
伴隨著大家的歡呼聲和鼓掌聲,開工儀式正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