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油盡燈枯
字數:9385 加入書籤
火焰熊熊燃燒,在這位將軍的臉上印出火光,忽明忽暗。
汪明也隻能祈禱著,如果真的爆發瘟疫,那也是夷人先感染。
不過若是自己等人實在不幸染病,能有這麽些夷人陪葬,也不怎麽虧吧。
至少在局麵不利的當下,汪明認為還是比較劃算的。
隻是沒有想到原本以為脫離了曹國主力軍之後,幸運的得到了侯爵大人的欣賞,卻沒想隻是剛剛準備起步,就要麵臨如此困勁,也不知道最後到是能否幸免於難。
不過無論是何平還是雲瀾,對汪明都有知遇之恩,他能做到的,也就隻是盡全力做好自己這邊的事情了吧。
手下部隊的傷亡率很大,不容樂觀的情況讓汪明很是懷疑到底能否再堅持個兩三天。
而部隊死亡的人數雖然很多,但由於城外都是夷人的兵力,自己手下部隊的人到是沒有出現逃亡怯戰的情況,這並不是因為他手下的將士個個都悍不畏死,想要與敵軍決一死戰。
主要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即便跑出門,在野外遭遇到夷人,依然沒有活路可言。
那些野蠻人可不會管你是什麽身份。
無論是平民,又或是軍士,都是照殺不誤。
這些人狠起來可是連自己人都殺的。
區分野蠻人與中原的重要原因就是雙方文化意識形態上麵的不同,同為中原國家,雖然講究功法謀略,但大體上還是會遵守相關的禮儀製度。
例如割讓城池,雙方交戰盡量避開尋常民眾等。
至於全城百姓團結起來死守城池這類情況,自然就不能把這些守城的民壯劃歸為尋常民眾一類,此類特殊情況並不在其中。
說到底中原國家之爭,多是爭的一個正統的名分,利益重要,但明麵上的大義也很重要,例如曹國伐宋,用的理由就是“宋國百年征戰而勞民傷財。”
大致上的意思就是宋國的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熱當中,我曹國打你,那是為了讓你治下的百姓生活的好一點。
至於割地賠款,那也隻是讓你長長記性,切記以後不要再犯。
雖然聽起來很可恥,又當又立,但好歹也是一個說辭,在國家之間的征伐事情上很有用。
同為王朝的大唐與大隋也是夷人出身,不過他們是因為拋棄了原本的夷人身份,吸納中原的文化與製度才做大。
既然有了相應的文化傳承,懂禮知禮,自然也不算是野蠻人一類了。
盡管依然會被自覺得血統高貴的中原人鄙視,但總算不是在鄙視鏈的最底端。
所以說不把夷人成為人是有道理的。
至於從生物學上解說夷人是否可以稱之為人,這種較為高端的學說還沒有出現,也沒有人對追根溯源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反正隻要明白這些夷人並不是人類同胞就夠了。
所以無輪是東石城的貴族軍民,還是汪明手下的士兵,對夷人那是一點認同感都沒有。
對夷人身份感覺到無所謂的,也就是那些在夷人部落強大兵峰威脅之下的奴隸了。
有相當一部分奴隸對生活無望,夷人哪怕入侵,他們也依舊是奴隸,同樣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具體的好壞也隻有親身體驗過才知道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奴隸主是把奴隸當做自己財產的,一般也都會珍惜對待。
先諍在接到何平的命令以後,並沒有直接率領部隊就立刻出發,他手下的兵力雖然高達六千,但能拉出來打仗的總體數量也不超過一半,戰力更是遠遠不及汪明部隊。
他多花了半天整理隊形,以及重新對軍隊編製做出一些改動,才勉強讓這支部隊形成一些戰鬥力。
四千的訓練兵是沒有基層軍官的,他們以五十人的小隊作為一個基數,統一進行訓練,本來就是作為補充兵員的存在,原本都是要打散了補充進一線部隊的。
現在接到臨時的命令,才行動起來,光是這四千人,戰鬥力真的很難保證。
不過在有兩千正兵作為骨幹的前提下,倒不至於麵對敵人的時候就一哄而散。
三三製是擴充部隊的最優解,以老帶新超過這個數字,那軍隊就完全隻能靠著人數上麵的優勢去恐嚇敵人了,上千精銳一個衝鋒就能夠將這種類型的部隊衝散。
盡管原來的兩千正兵也算不上老兵,但他們的訓練時間總歸要比新入伍的軍士多一點,大敵當前,也就隻能這樣硬著頭皮上了。
西風小徑的戰局還是比較重要的,隻要需要將敵人阻擊在那邊,否則即便雲瀾率領主力全殲了一方敵人,但老家要是被偷了,就完全是進退兩難局麵。
何平此次進入東石城的戰略目的已經很清楚。
首先就是擊退包括雪鷹部落在內會造成本地局勢不安穩的勢力,何平才剛剛來到這裏,安穩發育平遠城的勢力根基才是重中之重,其餘的重要性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然而東石城的地域特殊性實在是太過於重要,要是這座城市掌握在敵對勢力的手中,那乘早還是打消了遷徙民眾的打算。
在完成第一目標的前提下,要是能將這座城市正式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之內,那就再好不過了。
不過在何平缺少基本盤的情況下,所能做到的極限,就是讓將來統治東石城的勢力向何平效忠。
皇權不下鄉,何平也沒有將領地內的每一寸土地都真正納入自己的監管範圍之內,這種做法對財政開支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況且何平手中也沒有合適的力量,隻能夠借助地方的勢力。
那鬆山城來說,換一個何平手下的人來做城市的政務官,大概率是比不過城市專門的政務官的,況且何平手中不是職業士兵,就是剛成為新兵的土匪,有沒有能力管理好一座城市還很難說。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包稅製就挺好的。
有何平本人在,侯爵府的直係軍隊隻會越來越強,相對而言地方勢力對何平的忌憚程度也會大大提高,要是城市的包稅集團並不能滿足何平的利益。
做法也相當簡單,那就再換一個好了,反正想要上位的人,在後麵排著一堆,永遠都不會缺乏。
先諍花了半天時間將原本的軍隊編製再次打散,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一個老兵帶兩個新兵,到了下午,部隊便開始正式出發。
行軍的速度並不快,先諍也是正規軍出身,深知隊形陣列對軍紀的重要性,所謂隊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貫徹士兵令行禁止的習慣,讓士兵聽從長官的指揮。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時間緊急,他也隻能選擇一邊走,一邊加深士兵們對軍隊的認同感,不求他們殺敵有多英勇,關鍵時刻別掉鏈子,別一看到夷人往後跑就行了。
五天之後,先諍終於抵達了西風小徑。
殘垣,斷壁。
一座破碎的山堡坐落在山邊,山堡周圍明顯有被明火灼燒過的痕跡,周圍的屍體密密麻麻,一見到這些屍體,先諍的哨兵反應就很激烈“快通知隊伍停止前進,小心爆發了瘟疫。”
疫病無論在什麽年代都是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特別是對於交戰的雙方來說,這等不分敵我的武器,誰也不想遇到。
所以戰後都有相互打掃戰場的習慣,這已經約定成俗了。
當然有這個規矩的,隻是中原人,雪鷹部落的那些勇士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他們崇尚自然,人要是死了,要麽屍體吊在林間喂了豺狼虎豹,要麽就丟下溪流養肥了水中的遊魚。
其實這等塵歸塵土歸土的思想確實是有一定境界在其中,但可惜的是,這些野蠻人所理解的,和這種思想境界的最高層,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至少在他們認知中。
陣亡在戰場上是光榮的表現,至於屍體,除了身上有值錢的東西之外,是不會刻意去收斂的。
先諍哨兵抵達這裏的時候,入眼,便是滿地的屍體。
有敵軍的,也有友軍的。
總體來說應該是敵軍的屍體多一點。
這很好辨認,雙方的衣物穿著習慣都大不相同,如果仔細觀察,夷人在生理構造上,與中原人也略有區別。
這些夷人大多都是雙腿矮短,跨之間的間隔很大,雖生長於山林之中,卻很少有長得人高馬大的部落民,平均身高不過一米六。
要知道在這個武道世界,僅計算定陶一城,居民們的平均身高超過了一米七八,一米八以上的大高個,不能說遍地都是,但隻要仔細觀察,決計是不少的。
前方的報告送到了先諍手裏。
先諍先是沉默了一會,隨即為自己的老部下祈福。
希望汪明能夠幸運的逃出生天。
根據哨兵的報告情況來看,這裏曾經爆發過至少一場慘烈的戰鬥。
血腥的氣息彌漫回檔在山穀之間,仿佛在此地作戰的英魂一直還徘徊在這裏,到了陰間,也在繼續作戰。
當然導致山邊的城堡都不能呆人的原因是那邊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在沒有處理屍體的情況下,至少先諍肯定是不敢呆在那邊的
這是先諍暫時沒有發現其他人的理由之一。
如果汪明沒有身亡的話,那手上的部隊應該也已經拚光了,粗略的一看,周圍的屍體就至少在三千人以上,所以汪明所部的損失也不會很小。
畢竟總數也隻有千人。
沒辦法,平遠軍的擴軍速度已經夠快了,像沒有財政供養的軍團,兩三萬人已經是極限。
何平掌控自己的勢力才多久,一開始不過八百親衛,即便經過幾輪擴軍,部隊的數量相比較入侵的雪鷹部落來說,對方依舊能夠碾壓。
也就是占據了防禦方的優勢,何平才敢與這位夷人兄弟扳扳手腕。
先諍麵色一沉“將所有哨兵都散出去,我要知道周圍的部隊都去了哪裏,總不可能雙方都在同一時間團滅了吧。其餘部隊做好戰鬥準備,另外派人收拾山堡邊上的殘局。”
“那麽多屍體不能夠不管,這裏也是侯爵大人的領土,放著不管的話一定會出大問題,記得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汪明所部現在不是關鍵,不能放夷人進入內地掃蕩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讓先諍等很久,三個小時之後,哨兵就傳來了重要消息。
“報告長官,在西風小徑西南邊發現夷人部落的大規模痕跡,估計那隻部落暫時轉移目標了,他們將那個方向的民眾聚居點掠奪一空,我隱約看到遠處有濃煙升起,沒有敢多待怕誤事,便急著回來報信了。”
“那個方向還有兄弟一直守著偵查情況。”
哨兵是曹國的偵查部隊,何平手中的軍隊脫胎於曹國主力,自然也沿用了一些傳統。
哨兵小隊規模並不統一,但至少每個分隊的人數基本都在三到五人的規模。
即便遇到特殊情況,也很少會有團滅的情況發生,總有人能夠將重要情報送出,這是一份光榮而又危險的職業。
前方反饋上來的情報讓先諍精神一陣。
“繼續探查情報,我們至少要了解這邊發生了什麽事情。”
哨兵接到命令退下。
隻要夷人沒有過境,那暫時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出動出擊沒有十分的把握,先諍肯定不會幹這種事情,自己就是這條戰線上最大的力量了,這邊要是玩脫了,可不會有後續的人員支援過來。
要是自己頂不住,也就隻能通報侯爺收縮戰線,重新製定作戰計劃了。
趙德勝率領的三千巡防營,是最後的力量,並不能算在常規調動的範圍之內,那是用來預防特殊情況的。
早在兩天之前,山堡中的汪明一行人就到了最後的油盡燈枯之時。
敵軍的進攻太猛烈了。
最先的八百多人,到現在隻剩下不到一百。
在打退了敵人的最後一次進攻之後,汪明知道這座山堡守不住了。
中隊長胡言找到了汪明“大隊長,我們撐不下去了,你快些帶著還能動的兄弟們,突圍出去吧!”
胡言在之前的戰鬥中受了重傷,雖然因為修煉武道,體質比常人強大,但在這樣惡劣得不到有效治療的環境當中,實際上也很難活下來
“為咱們的部隊留一份種子,我申請留下來,為你們的突圍爭取機會!”
“不行,這怎麽可以!”汪明想也沒想,立刻拒絕道。
胡言同為八百親衛之一,事實上跟隨何平一起從定陶來到這裏的人,很多都在已經爬到了中隊長的位置。
如果沒有這樣的職位,那還不如繼續留在何平身邊幫他做事。
這些一起從國都附近來的軍人,彼此之間也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
要讓他主動放棄這些袍澤,汪明心中是不能夠接受的。
胡言見狀歎了口氣,說道“其實沒有誰不想活下來,我也一樣,但這就是戰爭,很殘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我們八百位老兄弟,有像雲將軍那樣的將門子弟,也有像大隊長你一樣的單身漢一名,但其中有部分人也是有家小的,我的確不甘心死在這裏,我無比的想見到我的家人!”
“但我自己受的傷我了解,我活不下來了。像我這樣的人,軍中或許還有一些。”
“汪隊長,你突圍不僅是為了你自己,更是為了這些陣亡的兄弟們。他們死了,但是家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誰都不知道那些人會不會需要幫助。”
“我是有私心的,我希望等我的家人來到平遠城之後,大隊長以後能幫我照看一二。侯爺是有本事的人,我相信他一定能讓這塊領地興旺起來。”
胡言咳了一聲,不小心牽動了身上的傷勢,忍耐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道
“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敢問整個曹國,與敵軍作戰到這個地步的軍隊又有多少?八百人僅僅剩下不到不到一百。刨去沒有能力突圍的,剩下的也不過六七十人。”
“雖然沒能完成侯爺的任務,但是侯爺不會怪你的,汪大隊長,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胡言笑了笑,沒有給汪明說話機會,也並不需要他做出這樣的決定“今天晚上十一點,你準備一下突圍,我去找人宣布這件事情了,重傷員們都會留下來,這也是他們的意願。”
汪明不知道此刻自己是什麽心情,悲痛亦或是難受?
“老胡”
麵對胡言的目光,汪明敗退下來,閉上了眼睛,痛苦道“你放心,我會做到的。”
胡言終於滿意的離開了。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誰都沒法職責汪明的過失。
也就是他在這裏,換做是另外一隻部隊,除非雲瀾的鐵衛團親置,否則沒有人會比他做的更好。
他真的已經盡力。
入夜,夷人攻城,汪明率部殺出,直奔敵軍大營而去。
山堡隻剩下了包括胡言在內的十一位重傷員守城。
分鍾後,城破,城內燃起了熊熊大火。
那些沒能帶走的物資,都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