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出兵
字數:8841 加入書籤
那就是分封製的推行也將中原文化一同推向了周邊的地域。
自此之後,無論是哪一族的夷人,在中原諸國麵前,都隻有被壓製的份,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上千年,才冒出來大隋和大唐兩個相愛相殺的好兄弟。
唯有這兩國的國力,超越了大周,值得中原諸國警惕。
但兩國的存在,又彼此互相敵視,在中原諸國願意抱團的前提下,也造不成什麽威脅。
畢竟地域越大,地勢越複雜,其管理的難度,就是成倍數的增長。
每一個龐大的帝國,都有他增長體量的上限。
就拿曹國來說,經曆過曹宋之戰並且取得勝利的曹國,已經是中原文化圈都認可的強國了,但是曹國也有他自己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就是關於稅收的經濟問題。
中央也不是不想開疆擴土,將東境等城池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但問題是這些工作一旦交給中央來處理,最後得出的成本一定是要高於收益的。
那為什麽給何平處理,就是盈利,給到中央就是虧損。
這個問題就很值得深思了。
大體上是行政官僚上麵的花費並不相同吧。
所以對於目前的曹國來說,經營好定陶附近的平原,就已經很不錯了,其他的地方,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顧及到。
當然曹國要是真的能將稅直接收上來,那國力定然會更上一層樓。
不過數百年流傳下來的體製和許多既得利益者都是推行稅製改革的巨大阻力,即便是中央王室,也不敢輕易去動。
隻能在穩定外部局勢之後,慢慢的去處理這些問題而已。
當然這種種情況的疊加,最後也直接便宜了何平。
要是中央對東境的掌控力度很強,也不會有他的用武之地。
不過事務的發展肯定沒有那麽多的可能性,何平能夠走到這一步,既有他自己的身份加持,也當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裏麵,最主要的,還是當今君王的青睞。
一位王室直係出身的高手,足以將許多的事情都給改變了,畢竟不是有所有的王室內部,都非常的紛亂,上演諸如九子奪嫡等一類把戲。
但凡是居安思危一點,都不會有這麽荒誕的事情發生,反正至少在天玄大陸上,這種類似的事情有,但是並不多見,尤其是在王室子嗣僅有何平與他弟弟兩個人的時候。
這種類似的矛盾就更加的小了,世俗的權利很誘人,但是想要承擔起這一份工作,也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如果自己並不是勞模的話,單單是管理體係的內部,說不定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例如貪汙與欺上瞞下。
這等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在那些意外獲得晉升的暴發戶,這些人既沒有家族底蘊的傳承教導,又突然之間獲得了諾達的權利,往往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會因此而迷失。
畢竟對他們來說,辛苦了將近半輩子才爬到這個位置,享受一些又怎麽了。
貴族當政自由貴族統治的好處,而保證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有一定的渠道可以爬上來,也是一件值得花費大量精力去關心的事情。
保證這樣的政策既可以讓身為貴族的家族居安思危,不會保證以往的成見以及功勞直接墮落,又給朝堂之上保留了一小部分相對新鮮的血液流通。
盡管這部分血液有的時候並不都是好的,但他們本身的存在就是讓貴族們警惕的對象,讓貴族們保證自己更加出色的工作。
當然也不是沒有非常優秀的人,例如王令父子,即使從底層靠著實力與運氣一步步爬上來的人,但這些都是極少數了。
能在一個位置上站穩並且保持三代以上的,才能被真正的貴族階層所接納,而這些生存下來的家族,無不都是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
這一點從雲瀾兄弟兩人的性格上就能看出來,到了他們這個地步,恪守本身與個人能力突出,就成了兩大生存的不二法門。
身為統治者,對這兩類人都是非常喜愛的,無論上麵的統治階層換了多少人,都不會影響到他們這群世家,雖然對於上位者來說,肯定會有遠近親疏的關係。
在任用的時候肯定會稍稍的有差別對待的情況。
但在世家本身抱團的前提下,現有的職位很多情況下都有一個最基本的準則,例如主力軍中的幾位首腦,基本都是由幾大世家的人輪流來坐的。
一家下去了,或許會換另一家上來,但在日後,之前那一家的人隻要沒有死絕,家族內部又有能力比較不錯的人,就必然會被其他的長輩提攜上來,相當於是繼承家業。
這裏麵的彎彎繞繞,互相博弈,都是牽扯極深。
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朝堂的整個運轉就會麵臨極大的危險。
現如今曹國能夠平穩的運轉並且國力不斷的提升,和當代君王的努力,具有非常大的關係。
而想要繼承君王之位,自然不是那麽簡單的,單單如果是協調不好各方派係之間的關係,那些在軍中很有勢力的世家,便也不會介意重新換一個君王。
王室姓何自然是不會變的。
不過到時候是否由當今這一係來繼承王位,就說不好了,畢竟曹國傳承這麽多年,即便王室一向子嗣並不多,但在一代一代積累起來之後,這些人的數量依舊是不少的。
處理政務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可不是隨便哪一個酒囊飯袋上台來就能夠協調好的事情。
而這些世家也肯定不會讓這麽一位君王上台,畢竟作為王國實際上的權利階層,他們很深刻的就能夠了解到隻有一個強大的曹國,他們各自的家族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而擁有一個強有力的君王自然是這一切的保證。
至於獨霸一國的權利,曆史書上已經很好的表明,這隻是一條取死之道罷了。
大周立國上千年,流傳下來的各種規矩有很有,其中有好的,也有經曆過事務的發展證明不再適用於當今規則的。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世家能夠傲然屹立於當事,與他們一直以來堅守的家族信條,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所以說如果成為一個君王,上台之後可不是每天吃吃喝喝就能夠開開心心的掌控所有權利了。
若是真的辦不成事情,那這些掌握權利的世家,會讓君王知道勤懇與能力的重要性。
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這個樣子,反正曹國就是這麽一種模式。
所以當代曹國君王對王室直係能除了何平這麽一位武道天才,其實是抱有很高期望的。
畢竟王室供奉的高手之中,即便有很大一部分宗師都是出身於宗室,但真正出身於直係的也沒有幾位。
更別說還有大量的外姓供奉,對於這一批存在,為了保證他們不會幹擾到曹國的正常運轉,隻要進入了供奉階層,就與權利爭鬥完全失去了交流的可能。
他們會享有曹國最好的資源,而需要做的,也就隻有保全曹國王室,讓何氏這個姓氏不會滅絕而已。
但要是出手卷入到權利鬥爭之中,隻要出手,那便不能再被算作曹國的供奉了。
然而在這麽多條例裏麵有一條是例外的。
就是如果當代供奉中有王室直係的人員話,在自身願意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聽命於君王。
這點並不在供奉限製的範圍之內。
然而隻有三代以內的人在名額之內,並且也隻能夠聽從當代君王的親口命令,所以限製依舊很高。
就像之前定陶城遭遇天大的危機,也沒有看到他們真正出手,隻有在宗師級高手可能會對城市展開大規模破壞的事情,才會現身出來解決問題。
這並不是他們太過於冷血,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規矩。
而這一切的規矩,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王室,服務於王國正向性的運轉。
無論是中央王室,還是朝堂上林立的世家諸公,其實都是搭乘著同一輛戰車的人。
對於君王這個位置,其實何平心裏並不是很在乎。
如果可以給他當的話,其實當一下也沒有什麽問題,畢竟生命還非常的漫長,可以做一段時間,覺得呆膩了,就自己離開了。
但既然曹國自有繼承人的規則,他作為非嫡子出身,並不能夠擁有所謂的繼承權。
他也沒有想要去破壞這個規則的想法。
一是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宗師的身份就足以他開宗立派,隻要願意,經營起與王室比肩的一份產業,隻是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的問題,並不困難。
第二也是因為這裏麵的關係錯綜複雜,要是強行想要繼承王位,當然也是可以的,但在正統性不夠的前提下,他可不想當上了君王,還得過上天天在外平定叛亂的日子。
即便是大宗師,能夠鎮壓一切,但麵對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義軍,對於何平來說也是肯定不能夠下定決心直接將他們全部剿滅。
這種選項對他來說,真的太過於麻煩。
其實現在的情況就挺好,遠在邊陲之地,該有的權利一樣都不少,上麵也沒有人管,手下的勢力在不斷變強。
或許百年之後,一個曹國的附庸國就會從他的手中出現。
這對於目前的王室來說,肯定不會是一件壞事的,畢竟何平的存在為王國利用起了他們用不起來的土地,綜合國力肯定是在不斷往上提升的。
至於百年之後,所謂的附庸國會不會因此做大直接威脅到曹國。
這個當然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當代曹君肯定不會擔心,畢竟無論怎麽說,在東境的何平都是他的兒子,是他的血親。
百年之後他估計早就已經退休了,身為王上,這種高強度的職業即便能活過一百歲,但隨著年紀的增大,處理起相應的事務,精力也都會大大下降。
所以隻要是不想直接去世,其實大概用不了百年,最多五六十年,當代君王就已經退休了。至於之後的事情與他也沒了關係。
無論是曹國吞並了附庸,還是附庸反客為主入主王室,其實都算是王室之間的內部爭鬥,隻要君王還是王室的人,對曹國境內的大多數臣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感覺。
又不是諸如宋鄭一樣的國家王室入住了曹國,本來都是一家,同一個姓氏,同一個源頭,也沒那麽多的講究。
三千人隊伍的行軍,可不是一件小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每個成年人每天的夥食標準是兩斤食物,那三千人一天就要消耗六千斤食物。
這裏麵還沒有算上運糧等輔助部隊,這些後勤保障部隊,怎麽也得與戰兵比例保持一比一,才能讓部隊在前方的糧食少出現問題。
而且距離作戰補給點越遠,所耗費的物資自然也就越多。
所以何平僅僅是帶著身邊的兩百人衛隊與三千鐵衛精銳,但實際上隊伍的規模依然要接近六千人。
這人數可不少了。
一座十萬人的城市,一般總體上的兵力也就在一千人左右。
況且其中無論是何平的衛隊還是雲瀾的鐵衛,其部隊都是精銳。
林蘭全城的部隊加起來,估計也不一定能幹過這一支六千人左右的隊伍。
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和東石城一樣,軍民比例非常的不健康,畢竟在原來的東石城有很多人其實並不能算在人的行列之中,而不需要軍隊維護費與進行的奴隸貿易,也足夠供給這座城市最特殊的情況。
林蘭城的統治相對來說比較鬆散,東石城有四大家族,鬆山城有管理城市的市政府,而在林蘭城,雖然也有城主這一說法,但實際上處於城主輪流坐,今年到你家的情況。
比如現在林蘭城的城主霜雪天,坐上城主之位,也不過才二十年。
在年前到現在的這段時間之中,何平沒有對林蘭城動手,但水仙的情報部門,可不是什麽都沒有幹。
作為何平麾下最信任最得力的一股力量,什麽都沒有做,這也意味著是他們的失職。
根據他們的調查情報,霜雪天出身於隔壁的巨矛城,是巨矛城一個名叫霜部落的小族出身。
他從小就具備很強的武道天賦,一出世,就被定為了霜部落的唯一繼承人。
十三歲,挑戰霜部落的第一高手成功,成為族內第一強者。
十六歲,打遍巨矛城無敵手。
十八歲,收複了巨矛城內的所有部族,真正做到了巨矛城的統一,同時他在維持內部安定之際,一方麵又向駐紮在平遠城的東境邊軍,表明臣服之意。
這也是為什麽中央王室會對這兩座城池有具體的分配能力,因為在名義上,霜雪天早就將巨矛城的所有權劃歸給了東境。
再往前的曆史就沒有必要去考究了,反正近幾十年內,巨矛城肯定算是王國東境的領土。
當然了,即便霜雪天作為巨矛城的領主,也並不會影響中央王室將這塊土地再次分封出去,隻要接受的人有足夠的能力,這位連爵位都沒有城主,在名義上迎來一個頂頭上司,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在之前的二十年,東境從來都不是曹國關注的重點,更別說巨矛城在王國東境也隻是一個不起眼的邊陲小城。
於是霜雪天就接著這個機會暗自發展,不到五年,就並吞了隔壁的林蘭城。
林蘭城可不像巨矛城,土地比較貧瘠,生活在這裏的人口有限,作為南部大山山群北方的門戶,林蘭城有著和東石城一樣的地位,隻不過東石城因為數代人的經營和努力,已經完全完成了中原化。
但林蘭城依舊是胡夷雜交。
境內差不多五十萬的居民,各民族的都有。
武道的誕生也催生出了各大家族世家,林蘭城的土地情況甚至與平遠城相差無幾,即便放眼東境也是少有的良田,但在世家種族派係的爭鬥之下,人口卻一直沒有超過五十萬這個大關。
當何平看到相關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林蘭城人口不能增長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駐紮在平遠城的邊軍所為。
畢竟臥榻之側豈容鼾睡。
軍方是絕對不會允許在周邊地方突然出現一個長期實力強悍的城市的,隻有不斷紛爭,才符合東境軍團的核心利益。
二十年前霜雪天上表歸附之後,當時的東境軍團長就決定將林蘭城的一片疆土劃給了霜雪天。
可是卻沒想到正是這無心的一個舉動,居然最後讓霜雪天一舉成為了林蘭城的城主,一度控製了巨矛林蘭兩座大城,其影響力甚至開始輻射到東夷部落與南部大山之中。
當然這也不能說當時軍團長的做法有什麽錯誤,畢竟在霜雪天上表歸附的時候,巨矛城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下,手下擁有數千戰兵。
與其讓他繼續積蓄實力,對邊境的穩定產生威脅,不如讓他主動入局,通過林蘭城的驅虎吞狼,來消耗霜雪天本部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