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商隊來了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A+A-


    為了與範文程接上頭,內務府派遣商隊出關,是去年就定下的,但因軍情一變再變,至今仍未成行。

    “讓國丈張國紀依計行事。”

    商隊是以張國紀的名義組建,這符合大明國情,要不然會被建奴懷疑。

    “傳旨,山海關重新開放,商隊繳納關稅後出關,但糧食仍嚴禁出關。”

    這樣也給晉商等出關提供便利,免得國丈府商隊單獨出關,令建奴生疑。

    一個上午,商量好所有重大事項,朱慈炫留眾臣用過午餐才散會。

    一道道聖旨頒布,關注朝局者,要不鬆了口氣,要不憂心忡忡。

    但對商人來說,這次議事卻是大好事。

    正當大家慶賀間,卻猛然間發現,國丈張國紀早得消息,已派人趕往天津衛徐氏莊園。

    在大罵張國紀不當人子的同時,以晉商為首的巨商,紛紛追趕過去。

    江北戰役結束,用以生產軍械的鋼材,肯定會用來出售,不然如何彌補軍費重大開支?

    僧多粥少,去晚了比丟銀子還要令人痛心。

    朱慈炫晚間得報,隻是冷哼一聲,便不再關心此事。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張家商隊早出關好幾天,一路前行,看到的是一片荒涼,不見一絲人煙。

    衛堡被棄,寧遠這等大城也被棄,到了錦州,發現連建奴都退走了。

    甚至連斥候都不見一個。

    到了義州才有人氣。

    聽到關內來了商隊,義州守軍將領非常熱情,請整支商隊進城歇息,又派出快馬向大汗稟報:商隊來了!

    有建奴斥候帶路,商隊非常順利地來到沈陽,被安置在喜客來客棧。

    剛洗漱完畢,聽人來報有客來訪,張林便請人進房相談。

    “範文程見過張掌櫃。”

    “噢,原來是範先生,久仰久仰。”

    張林拱手客氣著,目光卻不經意間落到來人腰間,看到掛著的一塊玉佩,兩眼頓時一亮,微微笑道:“範先生,你這塊玉佩,質地不錯嘛。”

    範文程嗬嗬笑笑,回道:“玉佩乃家父所傳,精衛填海圖案,寓意深遠。”

    “範先生,我家國丈淡泊明誌,好的是鬆鶴延年。”張林說著,露出腰間玉佩。

    範文程瞧一眼,大喜而泣道:“上使,文程等久矣。”

    “範先生,南邊戰事未息,不宜開關啊。”

    聽到南邊戰事,範文程急問道:“勝果如何?”

    “二十三萬叛軍,其中八萬五千倭寇,俘虜五萬,餘者盡滅。”張林介紹道,“我軍傷亡不到五千,光海船就繳獲五千餘船,米糧九百餘萬石,其餘物資無算。”

    “嘶……”

    聽到這戰果,範文程不禁倒吸口氣,這可是早先建奴都得不到的戰果,明軍比想象得還要強得多。

    愣了半晌,他又問:“寧完我可有聯係?”

    “寧先生一直待在蘇州,戰事結束才會返回沈陽,我來時未到京城。”

    範文程點下頭,想了想,再問:“戰果都公布了嗎?”

    “如實公布了。”

    範文程噢了一聲,默默思索一番,道:“這個戰果太嚇人,不能對奴酋這麽說,應如此如此說。”

    “範先生,晉商馬上要來,明旨頒布的事,他們都知道啊。”張林隻是錦衣衛,耍耍小聰明可以,對勾心鬥角並不擅長。

    範文程嗬嗬笑道:“按以往大明官員的奏章,建奴早被滅了好幾次,可他們現在還不是活蹦亂跳的?春秋筆法,知道嗎?官軍損失嚴重,朝廷自然要變慘勝為大勝,明白嗎?”

    “明白了,範先生。”

    “上使,你要記住,你隻是國丈府的外管家,商隊的掌櫃,什麽樣的角色,見了奴酋就得有什麽樣的表現。”

    “範先生放心,在下心裏有數。”

    提醒了幾句,範文程問道:“這次帶來什麽好貨?”

    “一號鋼材五千斤,二號鋼材兩千斤,其餘都是絲綢、棉布和麻布。”

    “嗯,這些都是建奴急需的。尤其是那七千斤鋼材,奴酋一定會大喜的。但他會提到糧食,你要想好如何應對。”

    “糧食是絕對出不來的。”

    談完戰局和貨物的事,張林問道:“範先生,可有建奴入關的消息?”

    “上使,在用兵前,這等大事,建奴是不會讓漢官漢將知道的。”範文程回道,“不過,入秋後,建奴馬上要對察哈爾用兵。我判斷,戰事順利的話,可能會在明年入冬前破關。”

    張林不知朱慈炫有外掛,對建奴入關的消息,顯得有些凝重。

    “上使,沈陽城內漢人不多,你們不宜在此長駐,得想辦法多來幾趟才行。我估計,到了明年六七月份,建奴若要入關,一定會進行兵力調整,以及準備軍械物資。”

    “範先生放心,今後張家商隊每月來一次,有什麽消息及時帶回即可。”

    對明廷的安排,範文程非常滿意,這對他的安全有保障。

    範文程又問了些皇太極關心的事,然後離開喜客來客棧,返回大政殿。

    皇太極一見,便急著問道:“範文程,張家商隊真的運來二號鋼了嗎?”

    義州將領派人來報有二號鋼,可他總覺得像是在做夢,明國真的會放行鋼材嗎?

    他總是在肯定與否定間猶疑不定。

    “大汗,奴才問過張掌櫃,說有五千斤一號鋼、兩千斤二號鋼。”

    話音一落,大政殿內頓時嘶聲一片,一號鋼都算難得一見的好鋼,晉商販來近萬斤。

    可二號鋼,當初晉商總共販來不到兩千斤。

    好家夥,不愧為乾聖朝第一外戚,一出手便是兩千斤二號鋼。

    “大汗,現在山海關要收六成關稅,價格方麵漲了很多。”

    “無妨,有多少,本汗吃下多少。”

    對皇太極來說,凡是銀子能解決的問題,皆不是問題。

    連十幾兩一石的粗糧,他都大大方方地付,更何況是寸鋼難求的二號鋼?

    銀子沒了,找人搶去!

    隻要有二號鋼,什麽價本汗都要。

    “範文程,可問過三號鋼?”

    “稟大汗,張掌櫃說,張國丈曾向太後提起過,結果被太後警告,不得打聽三號鋼的事。”

    三號鋼一直處在傳說中,皇太極得不到,心裏癢癢的。

    聽完範文程話,他非常失望,隨後又問:“那二號鋼還能搞來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