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
字數:7657 加入書籤
一群學生們都隨意的坐在屋中。
沒有什麽座次之分,全都坐在葦席上。
眾人都散亂著,圍成一圈,圍著董良。
一邊聽著,董良在那裏講解,時不時的發出疑問。
而當潤玥和梅蘭走到他們身旁時,頭也不抬的順手從身前摸出一個筍或者其他什麽的東西,塞到熊貓的嘴裏。
兩隻熊貓便停下來,坐在他的身旁開始吃,他才得以將手放在熊貓的腦袋上。
過幾個呼吸之後,這東西便被狼吞虎咽的咽下,熊貓繼續向前走,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
扭動著肉嘟嘟的身體,來到了另一個學生的跟前,重複著前一次的操作。
似乎在用被擼腦袋而換取食物。
它們本可以不必這麽做,即便什麽都不付出,也完全有的是人願意投喂,但這兩隻熊貓似乎也領略了什麽叫做不勞動不得食。
乖乖的通過自己良好的表現去獲得零食。
“你們來看這朵花。”
董良右手指示著給學生們看,學生們便都勾著頭湊上前去。
“底下的,這是花柄、花托,外圈叫做花萼,在花瓣的中間是花的雄蕊和雌蕊。”
“我想雌雄兩個字便不用我多說,你們都明白是什麽意思。植物的繁殖和動物的繁殖一般是一樣的,也是需要雌雄相交才能進行繁殖。”
“中間這一根不同的是花柱,上麵是柱頭,連接著花的子房,這一根是花的雌蕊,周圍一些帶著花粉的是雄蕊。”
“當花兒開放時,花粉落到了雌蕊上,便完成了授粉,相當於動物完成了結合。”
董良又掏出來了幾個示意圖。
“這幾張是畫的不同的解剖示意圖,剛才看的那一個花是雌雄共體,也就是一朵花瓣裏有雌蕊、雄蕊,自己就可以完成結合,而有的植物他的花是隻有雄蕊或雌蕊單開一朵。”
“有些糧食作物開的花不多,而果樹會開許多的花,情況各有不同,需要你們在實踐中慢慢的分辨、記錄、總結。”
董良手中的示意圖傳下,讓眾人傳閱。
潤玥和梅蘭已經吃了一圈,來到了董良身前。
董良從懷中取出來兩個拳頭大的窩窩頭,塞在了潤玥和梅蘭的爪子裏。
這是董良摸索出來的經驗,這窩窩頭吃起來有些粘牙,非常的費力,熊貓必須得慢慢的吃,吃上好一會兒,比吃筍花的時間要多的多。
於是兩隻熊貓都蹲在了董良的身側,董良得以長時間的擼它們。
眾人互相傳閱了一番,對照著教材,標了標筆記,劃了劃重點,便又扭過來等待著董良繼續講解。
“生物的研究無疑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你們一代代的去努力。因為我們才剛剛起步。經驗不足,理論也缺乏,很可能你們花費一生的性命都很難獲得什麽成果。”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放下不管,還是需要繼續向前發展。作為第一個打入這門領域的你們,青史留名的機會總是比後來人多。”
“理論上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你們在長時間的研究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總結。”
“那麽接下來我就給你們講一些實操的方向。”
眾人又都攤開了空白的筆記,等待著董良說話。
“你們也都看了書中關於遺傳的知識,雖然說龍生龍,鳳生鳳的概念不一定對,但是也有一些道理,基因的遺傳是確實存在的。”
“那麽第一你們就可以選擇用優生優育的方法選出最好的種子進行培育,獲得更加良品的種源增加糧食的產量。”
“同時由於用盡廢退的存在,生物本身會觸發著自己的成長,適應當地的環境,你們可以適當的改變一些生物生長的環境,來讓它產生進化,由此來培育出你們想要的。”
“或者是抗旱的,抗倒伏的,抗寒的……”
“動植物的生長需要時間,種子的一代代繁育往往都是幾年甚至數十年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你們必須要能耐得住寂寞。”
“不過,一旦你們真的做出來了成果,並且進行推廣,讓地裏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到那個時候,卻不說當代的公子王孫算個什麽,千百年名聲流傳下去,到了後世即便是秦皇漢武,也總是讓後來的人指指點點,論起得失。”
“而你們得到的隻會是讚美,比這秦皇漢武更加的令人向往的讚美。他們會將你們與神農氏所並肩。”
“與神農氏並肩……!!”
學生們不由自主的放大了眼睛,兩眼放光,激動了起來。
世人總是自稱炎黃子孫,神農氏和炎帝也總是被聯係到一起。
能與神農這樣文明的始祖相提並論,或者說,僅僅是掛上他的名字,也足以讓人感到無比的榮耀。
這些學生們現在的生物學科都早已做好了準備。
生物比物理化學要更加的艱難得出成果,如今能夠直接用於換取今生富貴的功業,無非是進行種子培育。
但是一旦的培育下去,每一代的變化都微乎其微,完成一輪,也是好多年的青春,即便如此,也不能確定自己成功與否,也許幾十年的努力都不過是竹籃打水。
這些是在分科之前,董良就已經跟他們說過的,他們表示願意接受。
總有一些人願意拋棄掉世俗的欲望,追求一些理想。
當然董良也提前給他們做了保證,但他們從事研究的時候,自然有官府提供資金,官府給他們發放俸祿,養著他們,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小康。
所以能成功的通過檢測而最終分科完畢,在董良書院中留下學習的,都是沒有後顧之憂的。
“除了最簡單的選育,你們也可以通過雜交,嫁接等不同的方式去培育更加優良的作物。”
“甚至野外生長的許多野草都可以用來進行培育。”
“你們看這個。”
董良拿出一個小托盤,揭開蓋著的綢布,上麵放著一穗粟和一顆穀莠子。
所謂穀莠子,便是狗尾巴草。
“你們看這兩個東西長得像不像?”
學生們仔細的看了看,有的還上手摸了摸。
不約而同的回答道:“像,實在太像了,隻不過是顏色和大小有些區別而已。”
董良也笑著說道:“又有多少人能想象到,古代的先民在自然中尋找糧食作物,將一顆顆穀莠子培育成今天食用的粟,需要多少年的培育馴化……”
“所以大自然之中充滿了財富,這都需要你們慢慢的進行探索。”
穀莠子,顧名思義,名字裏就帶著壞字。
像這種有害的雜草培育成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實在是一種偉大的成就。
即便是到了千年後,又有多少人能將這尋常可見的狗尾巴草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粟進行聯係到一起?
“先秦時候用馬和驢雜交出來的騾子,四肢筋腱強韌。不僅耐粗飼料、耐勞,抗病力及適應性強,而且挽力大並能持久。故適於拉車和馱物,這種皮實又耐用的牲畜實在是不可多得。”
“這就是雜交出來的好處,隻可惜,騾子不能生育。”
“而且許多物種之間也有種族隔離,是無法進行雜交生育的。”
“不過,你們也可以選擇將同一種物種,但是生活在不同地方,有著許多差別的生物進行雜交。”
“西域來的汗血寶馬,爆發強,跑的快,燕趙以北的馬匹草原上風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蟲,冬季能耐得住嚴寒,耐力極佳。西南地區的滇馬雖小卻能在丘陵之中如履平地。”
“你若將這些馬匹進行不同程度的雜交,自然可以得到更好的馬種。”
“當年孝武皇帝不就還讓汗血寶馬等西域良馬與匈奴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嗎?”
“除此之外,像什麽豬、牛、羊也都是一樣的道理了。這都是需要你們以後慢慢的探索了。”
董良說著將課本合上,這一堂課算是結束了。
適才還十分鬆鬆垮垮的,學生們便全都從葦席上站起來,整了整衣服,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禮謝師。
董良起身還禮。
行禮完畢之後,董良卻又叫住大家。
“你們且莫要急著散開,我還有好東西要給你們看。”
董良又在身後桌子上取下來一個盒子。
打開盒子之後裏麵是滿滿的稻草,將上層的稻草拿掉,蓋著一層羊皮。
打開最外層的羊皮,裏麵還有兩層。
一層層將裹著的厚厚的萱軟的羊皮取掉,又將覆蓋在上麵的錦緞打開。
一個奇奇怪怪的筒狀物便已經出現在眾人的眼前了。
“先生,這是什麽?”
“先生,這是什麽寶貝,竟然如此緊張?”
外表看起來不過是一些竹子拚接起來的其貌不揚的東西,雖造型奇特了也但也看不出來什麽寶貴的。
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東西,居然被裏三層外三層用著羊皮和綢緞進行包裹。
董良小心翼翼的將東西捧出來,放在桌子上。
“你們可莫要小瞧了它,這東西可費了不少錢呢,你們是第二批看到它的,首先看到他的還是華佗他們那群醫生。”
“若不是想要拿來給你們開開眼,我也不用費那麽大的勁,才勉強的從華佗他們那裏搶過來。”
“這東西剛做出來,便讓他們開眼,誰知開了眼之後便不肯再還了。”
董良一臉驕傲又帶著一些唏噓的說道。
“先生,這到底是個什麽?”
麵對好奇的學生們,董良也不再賣關子。
“這個東西叫做顯微鏡,沒什麽特殊的,就是能把東西在你的眼裏放大,稍後,你們用的時候可要小心些,乖乖的聽我指揮。這上麵的鏡片可是找了幾十個工匠磨了幾個月才磨出來的。”
“這中間損耗掉的水晶何止百金千金?到如今也隻有這麽一個。”
但凡是穿越到古代的穿越者,一個簡單實用的小發明都會被首先的放在計劃上。
董良剛到揚州,便開始花大力氣找人磨水晶。
因為董良不會燒玻璃,所以隻能用笨方法。
找了許多磨鏡子的工匠,四處搜集了許多透明的水晶給他們磨。
而董良也隻是空空的知道鏡片分個多少度多少度。
但其實到底怎麽分多少度,他是一點也不懂。
隻能讓這些工匠們一邊磨一邊試驗,完全是試錯試出來了一對鏡片。
望遠鏡和顯微鏡自然是相輔相成的,隻不過是凹透鏡和凸透鏡都不好磨。
本來最先做出來的應該是更加簡單的望遠鏡,但工匠們卻在無意間用已經破碎掉的廢料磨出來了一對適合顯微鏡用的鏡片。
這不能不說是意外之喜。
董良做的這個顯微鏡,整體的框架用的是竹子。
上下調焦用齒輪做了升降器,底下的反框鏡用的是銅鏡。
這銅鏡磨的光光亮亮的,卻也並不像後世影視劇中那麽黃澄澄的。
隻不過即便做出來了這一副顯微鏡,董良也和那些醫學生們一起試驗過,確實能夠看到一些細胞,不過,這副顯微鏡到底是能夠放大多少倍,董良並不清楚。
後世的顯微鏡總是有著種種的標準,董良的這一個可是屁都沒有。
所以量產起來非常困難,其中原理解釋雖然簡單,但標準的製定卻是非常的困難。
正如董良不知道這鏡片該怎麽分度數,自然也不知道這顯微鏡該如何的算倍數。
印象中似乎學過,但早已忘完了。
“哎,今天就給你們看看書中所寫的細胞是真的存在,可莫要說先生我騙你們,隻是在胡編亂造,滿嘴放空炮。”
董良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的操作。
取出一片菘菜的葉子,將它的外皮挑出來一層透明的薄膜,覆蓋在被蒸餾過後的薄薄的水晶片上,滴上一滴蒸餾水,又用顏料給它染了色。
載玻片放到載物上,撥動著下方的反光鏡,將陽光折射過來。
輕輕的將望鏡上下調一調高度,淡淡的像城牆磚一樣的植物細胞壁便呈現在董良的眼前了。
“你們都來看一看吧,但不要用手去觸碰。”
學生們一個個的排好隊,準備再一次迎接新世界的大門。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