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
字數:5098 加入書籤
董卓認為那些書籍值大價錢,自然就不會任由兵卒們毀壞,反而派出兵馬嚴加看守,著人快馬送信,邀請劉襄談判。
蔡邕也寫了手書,然後就一頭紮進了書堆裏,帶著五經博士、校書郎、秘書監的人,加緊時間整理書籍,主要是裝箱,做好運送的準備。
他堅信,但凡是有點良知的人,都會盡全力挽救這些書籍。
劉襄是在第二天收到的信。
他知道洛陽的藏書很多,漢武帝的時候就著專人收集了,雖然在王莽新朝的時候損毀了不少,可光武帝劉秀遷都的時候,仍然在長安拉出了兩千多車的書籍,運送到了洛陽。
光武甚至比西漢的時候還要重視書籍的收集、整理,建了多處藏書之地,還專門設立了秘書監管理。
到漢章帝的時候,曆經三代帝王,百年時間的努力,藏書翻了三倍有餘。
自漢和帝到漢靈帝也一直在收納書籍,並整理、校訂。
東漢的十一位皇帝,都非常重視書籍,可惜漢獻帝時,一朝盡毀。
董卓遷都長安,帛書被麾下兵卒拿來做屏風、布幔、傘蓋、革囊,木牘竹簡付之一炬,王允在灰燼裏撿拾,運了七十車去往長安,可沿途混亂,又毀去了大半。
王允痛恨涼州士卒,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現在,有一個機會去挽救,劉襄當天就出發了。
那些書籍,是智慧,是瑰寶,是漢人比胡蠻夷狄強大的根本。
即便付出些代價,他也要去努力一下。
不為名聲、不為利益,他要去。
哪怕是跟董卓幹一架。
走之前給涿縣書院的鄭玄、管寧、邴原、劉洪發信,言說洛陽書籍之事,讓他們帶著學生南下,做好接收、整理的準備。
命趙雲集結兩萬冀州軍團,準備八千輛大車,隨後通過太行陘,去天井關待命。
命崔奕統領中軍,於鄴縣待命。
調徐晃領右軍所部到天井關戒備。
調張郃領並州軍團一萬人,南下天井關。
命天井關守軍分兵南下,準備接應。
傳令關羽、張遼、周倉提高警惕,死守黃河防線。
劉襄領五百宿衛騎士,三千越騎,一人三馬,輕騎突進,過朝歌,走懷縣,三日夜奔馳五百八十裏,於正月十六,趕到了孟津渡口,在黃河北岸歇馬。
黃河還沒解封,可他不想南下,再向南就是直接扇董卓的耳光了,這次是來威脅人的,不是來拚命的,得注意分寸。
此地渡河,向南六十裏就是洛陽。
信使已經派出,就等董卓的反應。
與此同時,天井關駐軍已分兵八千南下野王縣,隨時能提供補給。
張郃一萬兵馬已過長子縣,兩天之後可到天井關。
徐晃所部已趕到黑山附近,準備進入太行陘,三天之內便能增援天井關。
趙雲還在集結車輛裝載輜重,他要把補給運到天井關,再空出大車運送書籍。
崔奕命胡騎營四千騎兵移駐朝歌,隨時準備南下接應。
安平軍頻繁調動,洛陽還沒啥反應呢,關東聯軍卻是驚喜交加。
有人驚惶,有人欣喜。
特別是河內太守王匡,那是一日三驚啊,上萬的馬群就在他城下衝了過去。
大地震顫,如雷鳴轟響,他手下沒有一個人敢說出城的事。
當然,他也沒敢下令出城作戰。
酸棗的聯軍吵作一團,橋瑁叫囂著要帶兵北進,兗州東郡被占去了大半,他當時領兵在外,氣得想吐血,現在聯軍十幾萬,正好報仇。
可其他人不同意,討董第一戰,怎能先打不相幹的人?董卓勢力夠大了,再惹上一個實力強大的劉襄,瘋了嗎?
曹操滿心的不屑,成皋的位置如此重要,因為怕死就隨便放棄了,這種膽小如鼠的家夥,還敢叫囂著北上,有能耐你自己去啊!
他打斷幾人爭吵,大聲說道:“諸位,諸位,聽我一言,我軍結盟已有些時日了,十幾萬大軍停駐於此,糧草消耗巨大,當西進滎陽,奪取敖倉,以為軍用,否則等到軍糧不濟,便大勢去矣。”
“讓冀州為咱們提供軍糧便是。”橋瑁高聲應答,轉頭四顧,希望得到盟友的支持。
其他人心中不屑,剛說要打冀州,現在又說讓人家提供軍糧,憑什麽?頤氣指使慣了,誰都不放在眼裏了是吧?
劉岱、袁遺幾人都挺反感橋瑁的,光會吹牛,不幹人事,還態度囂張,眼高於頂,實在令人厭煩。
曹操嗆了橋瑁一句:“你自己去,打也好,要糧也好,你去跟劉宜程說,看他會不會宰了你!”
橋瑁滿臉通紅,氣得說不出話來。
張邈打圓場,緩和了一下氣氛:“如今盟主袁本初未到,不好擅自出兵啊,孟德稍安勿躁,元偉暫且息怒,我等結盟討賊,不可傷了和氣。先商議那劉宜程出兵南下,有何意圖?”
“明顯是奔著董卓去的,否則王公節早死了,我等就應該趁機西進,攻滎陽,奪敖倉。”曹操真心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有劉襄牽扯董卓的注意力,當果斷的率兵西進,還猶豫個什麽?最好能奪回被橋瑁輕易放棄的成皋。
可惜,隻有鮑信一人支持他,其餘幾人皆不願出兵。
至於那個要北上的蠢物,可以無視了。
酸棗那邊吵得歡快,但大軍始終未動,豫州刺史孔伷安心的在穎川駐兵,就盯著酸棗聯軍的動靜,他不敢獨自出兵,幹不過,怕被滅。
《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南陽的袁術倒是想搞點動靜,好讓天下人看看,袁紹那個婢女生的賤種,怎能跟他這個袁家嫡子媲美,關東士人都瞎眼了嗎?怎能選袁紹做盟主?
他人都沒到,我可是直接起兵了的,你們都是瞎子嗎?
愁人的是,他現在的處境不妙,北有董卓南有劉表,動彈不得。
袁術氣憤、委屈,整夜整夜的醉酒消愁。
而此時的董卓也在發愁,他坐在正堂的上首生悶氣,鬱悶、心塞、想打人。
原本滿心歡喜的等著劉襄回信,想撈點好處,結果,等來了輕騎突進,兵臨黃河。
關東聯軍就夠他頭疼的了,現在,劉襄出兵了。
難辦了。
坐在下首的涼州眾人沒少跟劉襄打交道,被救過也被幹趴下過,一時之間心情複雜,都不想開口說話。
董卓再一次的拿起劉襄的書信觀瞧,一如既往的簡短。
“我來談判了。”
自己邀請他談判的時候,滿心愉悅,現在,人來了,帶著兵來的,來得太快了。
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呀。
這哪是來談判的,這是威脅!
“哈哈哈,好一個劉宜程,一如既往的強勢,想讓他低頭,不容易啊。”這反而激起了董卓胸中的豪氣,被富貴權勢淹沒的勇猛豪傑之氣。
“來人,備車,某要去黃河會友!”
“相國身份貴重,如何能夠輕動?派個使者便是了。”劉艾出言勸諫,洛陽在準備遷都,混亂不堪,正需要董卓震懾。
“何須相國勞神,末將願帶兵滅了那劉襄小兒。”呂布起身請命,他要報此前兩次戰敗之辱,現在他的兵力增長了十倍,報仇的時候到了。
董卓瞥了他一眼,覺得呂布武藝是挺強的,但腦子不好使。
就憑你?
還是算了吧!
“奉先勇武可嘉,正好關東反賊猖獗,你帶本部兵馬東進,去滎陽駐紮,伺機剿滅酸棗的賊兵主力。”董卓覺得還是讓他走遠點比較好,自己可沒想跟劉襄開戰。
“末將遵令!”
呂布有點遺憾,但欣然領命,他不覺得那些關東聯軍有多厲害,他也不想離開洛陽。洛陽多繁華呀,離並州也近,麾下兵卒不會過於思鄉,也方便反攻報仇。
正好趁機剿滅了那些關東反賊,打消相國遷都的想法。
他急匆匆的出了相府,率領自丁原處帶來的,以及董卓後續給他增補的並州士卒,共有大軍兩萬,直奔滎陽而去。
董卓也沒耽誤時間,力排眾議,車架來到了黃河南岸。
他已經胖得騎不了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