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南下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徐州的良田很多,除了海邊的鹽堿地以外,廣闊的大平原上阡陌交通,田畝相連,養活了將近兩百八十萬的人口。
    兩次大規模的黃巾起義,相對其他州郡來說,徐州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後麵的軍閥爭鬥,這裏也不是主戰場,兗州、豫州有大批的士族、百姓逃入境內,人口不降反增。
    可惜,王朝末世,秩序崩壞,最終也沒逃過戰爭的荼毒。
    原本被趕進青州的徐州黃巾軍,他們又逃回來了。
    趁著袁紹的大軍無暇剿匪,迅速的發展壯大,滾雪球一般的拉起了二十多萬人,除琅琊之外的其他四郡都被波及,以東海、下邳損失最大,多座縣城被攻陷。
    這是高幹返回徐州之時,麵對的狀況。
    一路急趕,疲憊不堪的三萬大軍,在彭城縣修整,這是彭城國的王都,也是袁紹的郡治所在。
    自從劉虞被封為郯侯,原本的郡治郯縣,他越待越別扭,後來攻打袁術,豫州的沛國以及汝南的東部地區被占據,他索性就把治所遷到了徐州最西麵的彭城。
    留守徐州的是治中陳矽,見援軍到來,終於放下了心,北麵敵軍犯境,腹心鬧黃巾,這些日子,他是焦頭爛額,援軍到來,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一股腦的將各地軍情告訴了高幹。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二十來歲,年輕氣盛,一點都不把黃巾放在眼裏。
    “陳治中安心,待我休息一日,率軍平了黃巾,再北上滅了那劉襄,徐州自安。”
    隨父親一起出迎的陳登撇嘴不屑,胡吹大氣,先平了黃巾再說吧。
    高幹所部修整一日,兵分四路,掃滅了彭城國境內的小股黃巾,這讓他越發自得,而他的副將顏良也是個性子衝動的。
    兩人一合計,幹脆兵分兩路,高幹領兵去東南的下邳國,顏良領兵進入了正東的東海郡,想要快速掃滅黃巾,然後合兵北進,攻滅劉襄。
    東海、下邳兩地,黃巾軍二十餘萬,經年悍匪不在少數,戰力不是剛起義的民夫能比的,兩路大軍輕敵冒進,撞了個頭破血流,敗退回彭城的時候,傷亡都不小,趁亂逃散的更多。
    三萬大軍損失慘重,士氣崩沮。
    高幹煩躁異常,這是他第一次獨擋一麵,要是連黃巾賊寇都打不過,那就丟人了。
    收攏敗兵兩萬有餘,再次進兵東海郡,可軍隊的士氣還沒養回來,兵卒厭戰,難以獲得戰果。
    連一郡黃巾都無法剿滅,他越發急躁,不顧陳矽百般勸說,鐵了心的要調琅琊兵馬助戰。
    “陳治中不必再勸,兩路大軍夾攻東海黃巾,必然速勝,滅賊之後即刻回援,六萬多兵馬在此,那劉賊能奈我何?”
    陳矽父子阻攔不住,高幹趁著本部大軍吸引了東海郡黃巾軍的注意力,調琅琊大軍兩萬,南下夾攻。
    這個計策,單單針對黃巾的話,也算不上什麽錯誤,可北邊還有更強大的敵人呢。
    loubiqu.net
    劉襄收到琅琊調兵南下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覺得敵人想用計策誆他。
    這次陳兵邊界,是想先牽扯一下徐州方麵的兵力,讓袁術緩口氣,別被人一戰給滅了,那袁紹的實力就太強了,順勢就能占據豫州和揚州大部,成為橫跨三州的大諸侯。
    這可不行。
    必須給袁術續續命,他們才能打得更激烈,消耗得更嚴重,這樣才符合劉襄的利益。
    雖然想拿下琅琊,但他不會跟袁紹的大軍拚命,已經做好了長期相持,等待機會的準備。
    真想現在就打的話,張遼怎麽可能還在泰山穩定地方,周倉也還在剿滅殘餘的盜匪。
    青州越來越穩定,春耕也沒耽誤,再有一個來月就能秋收,軍隊的補給就不用從冀州遠途運輸了,他不怕相持。
    等青州步入正軌,等袁紹被消耗得疲憊,那時候才是南下大戰的好機會。
    可人算不如天算,戰機莫名其妙的就出現了,斥候追出去上百裏,駐守邊界的大半兵力真的走了。
    剿滅黃巾去了?
    這麽小看自己的嗎?
    不揍你一頓,念頭不通達!
    “傳令水軍南下,騷擾東海郡沿岸的贛榆、朐縣等地,牽製徐州兵力。”
    “傳令張遼留五千人駐守泰山,領一萬人沿沂水南下,進攻東安、莒縣,截斷邊境三城的後路,阻斷徐州援軍。”
    “傳令周倉留兩萬人馬繼續剿匪,調兩萬兵卒,支援琅琊戰場。”
    自己率領中軍,推著這幾個月打造的攻城器械,南下進攻姑幕。
    命嚴綱率領越騎,在姑幕縣城東南十裏之處埋伏,等待諸縣、東武援軍。
    命關羽率領前軍,向東繞路,前往東武附近潛伏,若有機會便偷襲城池。
    各部依令而行,三萬五千大軍進入琅琊北部,後續樂進率領兩萬青州兵,正加緊趕路,快速靠近。
    姑幕縣城位於浯水北岸,其餘三麵都是平原地帶,沒什麽險峻的地貌,是個周長四裏的小城。
    城不高,地不險,隻能依靠三城聯動的防禦戰法。
    四萬大軍駐守之時,確實令人忌憚,可現在兵馬少了一半,威脅大減。
    此時駐守姑幕的是原青州刺史焦和,麾下軍隊一萬多點,都是青州子弟,現在青州給百姓分田,這些人的戰意必然不高,徐州守軍一走,最大的破綻就露了出來。
    劉襄不著急圍城,一麵在城北五裏建立營寨,一麵使人勸降。
    城垣上的守軍大多有家人在青州,往日沒少關心家鄉的信息,現在又聽到分田種地,安穩過日子的勸降說辭,原本不高的戰意更加低落。
    焦和心中憂慮,急忙命人向城下射箭,驅趕勸降隊伍。
    可惜沒什麽用。
    安平軍的勸降戰術一向卓有成效,有專門挑選的嗓音洪亮之人,還每人都配備了擴音喇叭,即便離得遠了一些,分田種地,回家過日子的說辭,還是能清清楚楚的傳到城牆上來。
    部下神色變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意動之人越來越多,焦和心中煩躁,這麽下去必然士氣渙散,不用打就得輸。
    下令抓捕了一批串聯、談論之人,當眾斬首,指著無頭的屍體,恐嚇麾下兵卒:“敵人謊言欺詐,爾等不可相信,若有妖言惑眾、擾亂軍心之輩,這便是下場!”
    百十顆人頭落地,軍中士卒皆低頭不敢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