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字數:9060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解釋道:「楊素是朕的左膀右臂,朕不願意削減他的職權。」
    李祐一怔,他還真不知道,朝堂上的官員,竟然是楊素的勢力範圍內。
    他說道:「那怎麽辦?難道,咱們就坐以待斃嗎?」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當然不是。」
    「父皇英明!」
    李祐急忙拍馬屁,他希望李世民出兵剿滅楊素的人。
    如果李世民出兵,那麽李祐就能獲取更多的功勳,更多的利益。
    這才是李祐的最終目標。
    李世民卻是擺擺手,製止了李祐繼續吹捧。
    李世民看著李祐和李建成,緩緩說道:「你們兩人都已經成年,是時候考慮未來的路了。」
    李祐和李建成,都低下頭。
    李建成道:「兒臣愚鈍,不知道父皇的意思。」
    李祐也是一副茫然的模樣。
    李世民說道:「朕要冊封你們為皇子,是為了讓你們早一步熟悉朝廷事務,從而掌握政務。你們兩人,可知道怎麽處置政務?」
    李祐和李建成都是愣住了。
    這種事情,他們哪裏知道?
    李祐說道:「回稟父皇,兒臣不知道。」
    李建成則說道:「父皇,您教導我們讀書識字。我們認識幾百字,已經極限了。其它的事情,兒臣一概不知。」
    李世民笑了笑,說道:「那麽,朕先教你們怎麽處理政務吧。」
    李建成和李祐眼眸中,流露出期盼神情。
    李世民吩咐道:「來人。」
    頓時有侍者走了進來,躬身聽命。
    李世民道:「傳旨,召集群臣,到禦書房議事。」
    「喏!」
    宮人恭敬領命。
    隨後退了出去。
    李世民看著李建成和李祐,叮囑道:「你們跟著宮人,到禦書房外候著。朕要宣布的消息,你們得知道了。否則,會丟人現眼的。」
    「是!」
    李建成和李祐都答應下來。
    李世民帶著人離開,隻留下李建成和李祐兩個人在禦書房內。
    李建成站在窗戶邊,打量著皇宮內部景致,感慨道:「真是壯麗啊!父皇對皇宮的構造,竟然如此的精細,令人歎為觀止。」
    李祐說道:「父皇,兒臣覺得父皇的設計風格,像是工匠的作品。兒臣曾聽說,有許多工匠擅長建造宮殿,所以父皇才會修建宮殿吧。」
    李建成道:「不錯,的確是有工匠擅長建造宮殿。」
    李祐道:「這麽說來,這些工匠,很厲害啊!」
    李建成道:「豈止是厲害。」
    「父皇修建的宮殿,是整個長安,乃至於關中,獨一無二的宮殿。」
    「任誰見了,都要嘖嘖稱奇的。」
    李建成頗有些驕傲的說道。
    李祐道:「這麽說,父皇是花費巨款,請動工匠修建的了?」
    李建成道:「這倒也算不上是花錢,是父皇借給工匠銀子。另外工匠的圖紙,也是父皇提供的。」
    李祐驚訝道:「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呢。」
    李祐想了想,又說道:「父皇,既然是用銀子雇傭的工匠,那麽工匠肯定是不缺錢的。父皇為什麽,還需要父皇自己掏腰包,雇傭工匠修繕宮殿呢?」.net
    李建成笑了笑,說道:「因為工匠的圖紙,也是父皇提供的。工匠修建宮殿,也是替父皇賺錢。」
    李祐眨巴眨巴眼睛,一臉的迷惑。
    他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
    李建成看著迷惑不解的李祐,便耐心解釋道:「工匠在修建宮殿的過程中,遇到了麻煩。他們找到父皇求助,父皇便是提供圖紙,由工匠施展。最終的工錢,是工匠和陛下分成的。陛下拿出大筆的錢財,支付工匠的工錢。這樣,就等於是讓工匠白幹活。」
    李祐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他心頭,暗道一句‘女幹商。
    李祐卻是沒有注意到,他剛才的話語中,透露出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他的父皇,和工匠之間,達成了協議,讓工匠修建宮殿。
    這件事,李祐是不知道的。
    但李祐的話,卻被門外伺候的宮女,聽了個清楚。
    這名宮女快速跑回寢宮,把這個消息,稟報了楊妃。
    她沒敢隱瞞,直接就說了李祐和李建成來覲見的事情。
    楊妃聞言,眉宇間露出了冷色。
    「這個混賬東西,真是該死。」
    楊妃咬牙切齒,怒罵不休。
    李祐竟然偷偷摸摸跑到皇宮,見到了她的丈夫。
    這是什麽行徑?
    簡直是畜牲行徑。
    楊妃立刻起身,穿戴好衣衫後,匆匆趕往禦書房。在禦書房外麵,楊妃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下自己的情緒,然後邁步走入禦書房。
    她進入禦書房後,跪地磕頭:「妾身楊氏,叩見陛下。」
    李世民道:「愛妃免禮,賜座!」
    「謝陛下!」
    楊妃叩首後起身,然後落座在一旁。
    她盯著李祐,恨不能把李祐生吞活剝了。
    她嫁給李承乾後,生下了兩個兒子,可惜長子夭折了,隻剩下了李祐這麽一個嫡孫。
    她對李祐,視若珍寶,疼愛非常。
    隻可惜,李祐實在是蠢笨如豬。
    連基礎的文字都不會寫。
    楊妃雖然寵溺李祐,可是對李祐依舊嚴苛,甚至於比對待李承乾還要狠毒。
    當初楊妃懷孕時,李世民正值盛年,身體強健,並沒有選秀,隻是納妃,也就養育了三個子嗣。結果楊妃生產後,身體虛弱。李世民心疼妻子,就派遣太醫前往診斷,發現楊妃難產而亡。
    從此後,李世民再也沒有立妃。
    李祐是唯一的血脈。
    楊妃視若珍寶。
    她對李祐,是千般寵愛,萬般嗬護。
    可惜,李祐太廢材了,讓楊妃失望。
    尤其李祐娶的王氏,更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根本不配做太子妃。楊妃對王氏的厭惡,越加濃鬱,恨不能弄死王氏。可是礙於太子,又無法動手。
    楊妃心中焦灼,卻也沒辦法。
    她隻能是暗暗籌謀,等待機會。
    這一等,就是數年。
    這段時間,楊妃每天都擔驚受怕,生怕王氏母子會威脅到她的太子之位。
    幸虧,李祐不爭氣。
    直到今日,李祐竟是跑來了皇宮。
    楊妃的心中,殺意凜然,恨不能立刻殺死李祐。隻是這個念頭閃過腦海,楊妃立刻壓抑住了。
    因為……
    楊妃明白,李祐是她唯一的兒子。
    她必須保證李祐的性命。
    「孽障,你來皇宮作甚?」
    楊妃聲音冰寒刺骨,充斥著滔天的恨意。
    李祐嚇了一跳,他沒想到自己隻是說了幾句話,就惹得楊妃震怒,嚇得急忙低頭認錯,道:「母妃息怒,孩兒不敢了。」
    李祐畢竟隻是十六歲的少年,經曆的事情不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祐嚇懵逼了。
    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李建成皺了皺眉,沉聲道:「祐兒,這是你的母親。你這一趟來,有何貴幹?莫非,你是來告訴朕,你要搬回府邸居住嗎?」
    李祐搖了搖頭,道:「父皇誤會了,孩兒絕不會告狀。」
    他看向了李世民,說道:「父皇,孩兒是奉詔入京的,準備參與科舉。隻是孩兒學識淺薄,對於讀書,也是毫無興趣,所以懇請父皇允許孩兒出宮遊玩。」
    李建成聽罷,目光一亮,道:「祐兒,你願意學習?」
    「嗯,願意學習。」李祐點點頭。
    他對於讀書,並不反感。
    畢竟,李祐是穿越眾,自幼接觸的都是各種古典著作。他早已經把漢代的典籍,爛熟於胸。而且,李祐的記憶力極佳,任何書籍掃一眼,他就能記下內容。
    如此一來,對於李祐而言,考取功名很簡單。
    所以,李祐願意讀書,也願意去參加科舉。
    「哈哈哈哈……」
    李世民聽到李祐的回答後,放聲大笑。
    李祐是太子。
    未來大隋的繼承人。
    李祐要考取功名,對於李世民而言,是天大的喜訊。
    李世民問道:「你想好了,決定考取科舉了嗎?」
    李祐鄭重說道:「孩兒仔細思量後,認為科舉才是正途。孩兒希望通過科舉,獲得官職。」
    李世民讚賞說道:「朕沒有看錯你,好。既然你要科舉,朕準了。」
    頓了頓,李世民繼續說道:「祐兒,你想要考取什麽功名?」
    李祐道:「孩兒打算參加武試,奪取武舉第一。」
    李世民道:「好,朕準了。」
    「父皇聖明。」
    李祐聽到後,歡呼雀躍。
    他心中也鬆了口氣。
    武試,李祐是信心滿滿。畢竟,李祐從小就跟隨李靖練武,身體素質極佳,遠超尋常人。再者李祐從小就聰慧過人,記憶力極好,哪怕是普通的書籍,他隻要是翻閱幾遍,就能牢記在心。
    所謂的背誦,隻是一個形式。
    真正需要背誦的,是記憶,而不是紙上談兵。
    李祐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取武舉第一。
    李世民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道:「祐兒,如今你要去參加科舉,朕就把你交給司農寺卿李德獎處理,由他負責教導你。另外,你還有一些同窗,也會一起學習。」
    李祐聽到後,眼珠子一轉,忽的道:「父皇,孩兒想求您一件事。」
    李世民道:「說吧,隻要不違背律法和倫理綱常,朕盡管滿足你。」
    李祐道:「父皇,孩兒的那些同窗,都是庶族,出身卑微。他們,恐怕讀不懂儒家的論語。孩兒想求您恩準,讓他們讀史書,或是讀四書五經。」
    「這……」
    李世民遲疑起來。
    四書五經,都是聖賢之言。
    李祐讓那群庶族子弟讀四書五經,這怎麽行呢?這些庶族子弟,都沒有讀過書,沒有半點的墨水。讓這些人讀四書五經,豈不是誤人子弟嗎?
    不行啊!
    李世民搖頭,表示不同意。
    李祐道:「父皇,孩兒的同窗,都是好學的人。他們一旦開始讀書,肯定會進步飛快的。」
    他說話的同時,還特地指了指旁邊站著的楊妃。
    這番話,分明是說給楊妃聽的。
    李世民聽了後,眉頭緊鎖。
    李祐見狀,又勸說道:「父皇,您也知道
    ,孩兒自小頑劣,不喜讀書。可是,孩兒覺得,孩兒應該改變,應該用心讀書,否則孩兒將來,如何掌控大局。」
    他看似一副誠懇模樣,其實是在挖坑給李世民。
    李世民歎息一聲。
    李祐的確是頑劣,但是他卻不曾阻止。
    李祐,的確是該改一改。
    李世民說道:「祐兒,朕答應你。不過你得先告訴朕,你讀什麽書?」
    李祐笑嘻嘻的說道:「啟稟父皇,孩兒最近讀了《春秋左傳》、《尚書》、《公羊傳》等書籍。孩兒讀了書,對儒家有了深刻認識。孩兒決定參加科舉。」
    李世民聽完後,臉色陰沉。
    這廝竟然讀了這麽多書?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好,朕就準了。不過你隻讀書,不務正業。如果讓朕知道你偷懶,朕饒不了你。」
    李祐聞言,心中竊喜。
    雖然李世民沒有同意讓他讀書,但總歸是同意了。
    他連忙躬身道謝。
    李祐退下。
    待他離開後,楊妃看著李世民,說道:「陛下,您這般縱容他讀書,恐怕不妥啊!」
    李世民淡淡說道:「愛妃,你覺得朕做錯了嗎?」
    楊妃道:「臣妾愚鈍,不明白。」
    李世民輕輕拍了拍楊妃的手臂,道:「愛妃啊,你還是沒有弄清楚李祐讀書的原因。他讀書,是為了當官。若是李祐讀了書,就能當官,能執掌朝堂,他會讀書嗎?」
    楊妃道:「這倒也是。」
    李世民道:「不僅如此,朕覺得李祐讀書,恐怕是別有用心。他是想借助科舉揚名立萬。」
    楊妃道:「那陛下,怎麽辦?」
    「不必擔心。」
    李世民笑嗬嗬的道:「這小子,不可能當官的。即使他參加科舉,也是走馬觀花的過場。他要當官,必須要經過科考,經過嚴苛的考驗。」
    楊妃一聽,露出驚訝之色,道:「陛下,您是說,他要參加科舉,難度極大?」
    李世民頷首道:「科舉之路,艱難險阻。」
    楊妃一聽,臉色垮塌下來。她的心情,也低落下來。
    她可不希望李祐參加科舉,更希望李祐一輩子平平安安。
    李世民看向楊妃,寬慰道:「愛妃,李祐參加科舉,隻是權宜之計,他是不會一直堅持參加科舉的。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建功立業。等他成年後,就不會再讀書。」
    楊妃苦澀一笑。
    她心中,依舊不樂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