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可憐的劉大耳,這是難以擺脫的宿命啊!

字數:13894   加入書籤

A+A-




    “讓劉備當縣令?”

    劉辨怎麽也不敢相信,軍師聯盟對於劉備的初步安排,居然會是個縣令?

    要知道,程立可是被安排給了曹操,當曹操的軍師,陳宮安排給了張遼,當張遼的軍師,甚至連潘璋,都給了個軍司馬的職務,安排進入軍隊。

    但是......

    軍師聯盟居然讓劉備當縣令?

    縣令?!

    劉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確認道:“老師,專家做的這個決定,是認真的嗎?這樣會不會有些太兒戲了?”

    “畢竟!”

    劉辨強調道:“劉備可是曆史上的漢昭烈皇帝,未來的戰區統帥級人物,還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輔佐,讓他當縣令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軍師聯盟解釋道:“辯爺別急,專家這樣安排,自然有這樣安排的深意,縣令雖然不大,但對於辯爺目前戰略的實施,卻是非常重要的。”

    “哦?”

    劉辨不由好奇,試探性詢問:“這是什麽意思?”

    軍師聯盟輕聲回答:“辯爺,雖然咱們與世家對抗的第一步,已經邁開了,但想要真正落實下去,隻怕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

    “尤其是除開宛縣以外的縣城,更是如此,畢竟那裏的絕大多數土地,全部集中在各大世家手裏,單憑孔家那點資源,很難與他們抗衡。”

    “如果沒有一個能鎮得住這幫世家豪族的人當縣令,隻怕咱們的計劃再完美,效果同樣會大打折扣!”

    言至於此,軍師聯盟反問劉辨道:“辯爺,你知道專家為什麽讓你以‘皇叔’的名號,招攬劉備嗎?”

    “這......”

    劉辨細眉微蹙:“除了招攬以外,難道還有別的意思?”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回答:“當然有!”

    劉辨好奇:“什麽意思?”

    軍師聯盟輕聲道:“提高劉備的地位,讓他成為辯爺你的代言人。”

    “啊,這......”

    很遺憾,劉辨還是沒有理解。

    軍師聯盟解釋道:“根據專家目前掌握的資料,以及智能化軟件的分析,咱們第一步將田賦改成定額稅,第二步靠減免口賦、算賦來盤活公家土地後,會有部分豪族率先承受不了。”

    雖然,劉辨靠誅殺孔家、鄧輝、陰瓊等士族,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可若是沒有人耕種,它便成了廢土。

    因此這第二步,便是要盤活公家土地,吸引一些農民前來耕種,使隸屬於公有的土地,可以真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軍師聯盟的辦法非常簡單,那便是減免口賦、算賦,畢竟這兩個人頭稅,才是真正壓垮東漢百姓的賦稅。

    值得一提的是,算賦和口賦是東漢時期的兩種人頭稅。

    其中,算賦是針對15歲以上56歲以下的成年人征收,其開始存在比口賦要早,始於秦商鞅變法,名目是為治庫兵車馬,算是一種軍賦。

    東漢時期,每個成年人每年算賦為120錢,官府為抑商和限製蓄奴,規定商人和奴仆繳兩倍,即240錢,另為增加人口,鼓勵早嫁,規定15~30歲女子未嫁者繳五倍,即600錢。

    口賦則是對未成年人征收的人頭稅,它與算賦共同構成漢代的人頭稅。

    口賦數額為每人每年20錢,對兒童的起征年齡為7歲,漢武帝時期,因對匈奴用兵,國庫消耗巨大,便將之提前到了3歲,漢元帝時又改回7歲。

    也因此,漢朝時期的田賦雖然很輕,但口賦、算賦、更賦等貨幣稅,因為和產出無關,不論豐歉,是一定要收的。

    豐年時還自罷了,可一旦到了災年,糧食歉收,老百姓所收難以糊口,卻又要繳納賦稅,就必須想其他辦法。

    這年頭的金融服務,隻有借高利貸、賣人口、賣田地,而借貸則是以田產為質,最後因為老百姓無法償還,導致質押物被沒收,土地由此開始兼並。

    如今,隻要來耕種公家土地者,便可以減免口賦、算賦,這對於老百姓而言,是有致命性殺傷力的,沒有人可以拒絕。

    如此一來。

    公家的土地自然就盤活了。

    當然,對於某些小的豪族而言,他們的土地沒有人耕種,卻又要麵臨一定數額的田賦,能夠支撐得住才怪。

    “沒錯!”

    劉辨極其肯定地點點頭。

    這一點,早在之前與軍師聯盟的溝通中,他已經有過了解:“可這跟劉備有什麽關係?”

    軍師聯盟肯定地道:“當然有關係,而且關係極大。”

    “哦?”

    劉辨愈加好奇:“這能有何關係?”

    軍師聯盟從頭解釋道:“南陽士族哪家最強?自然是新野鄧家、新野陰家最強,那麽相對而言,新野除了這兩家以外,其餘的豪族勢力最小。”

    劉辨沉吟片刻,理順其中的邏輯關係,緩緩點頭:“沒錯!的確如此,畢竟新野土地總和是一定的,鄧家、陰家占據最多,其餘士族自然最少。”

    “所以......”

    見劉辨已經明白,軍師聯盟繼續道:“率先繃不住的士族,十之八九會是新野的士族,按照專家的智能化分析軟解,以及咱們掌握的土地資料,新野出問題的概率95.6%。”

    嘶—!

    劉辨似乎明白了什麽:“老師,專家該不會是想讓劉備當新野縣令吧?把劉備當刀子,慢慢蠶食鄧家、陰家的力量?”

    “沒錯!”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道:“辯爺,你可以仔細想想,咱們想要徹底站穩南陽,其實最難解決的就是新野,隻要能把新野解決了,其餘縣城更沒問題。”

    “劉備如今有了皇叔的名號,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具有了皇家的身份,讓他坐鎮新野,才可能真正鎮得住鄧家、陰家。”

    “就在你們吃飯喝酒的時候,專家們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討論,認為隻要劉備坐鎮新野,三年之內,南陽士族的問題,基本可以解決。”

    牛逼!

    實在是太牛逼了!

    趁自己吃飯的功夫,便把將來的路規劃好了。

    劉辨佩服得五體投地,長出口氣:“原來專家是這樣考慮的,新野的確是個要命的地方,是得有個有分量的坐鎮才行。”

    “佩服!”

    劉辨打心眼裏佩服:“專家不愧是專家,我劉辨,受教了!”

    軍師聯盟輕聲道:“這回不覺得大材小用了?”

    劉辨頷首點頭:“我恨不得新野立刻出事,立刻調劉備去當縣令!”

    軍師聯盟笑了笑:“別著急,先讓劉備皇叔的名號發酵發酵,有了影響力,更容易成事,辯爺爭取把劉備打造成標杆,還能起模範帶頭作用。”

    劉辨淡笑:“老師,你們太壞了,堂堂漢昭烈大帝,要被你們給玩壞了。”

    軍師聯盟輕聲道:“沒事!劉備能抗能打,隻要給他點希望,保準幹勁兒十足,而且他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最適合幹這種活兒。”

    “哈哈!”

    劉辨內心狂笑不止:“好一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真是太諷刺了。”

    軍師聯盟倒是極其淡定:“從安喜縣尉、下密縣丞,再到高唐縣尉、縣令,劉備一幹就是五、六年,還有誰比他更合適當新野縣令?”

    劉辨隻能嗬嗬了。

    不得不承認,的確如此。

    軍師聯盟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有理由的。

    可憐的劉備,滿腔熱血而來,居然又是縣令!

    這就是命—!

    “報—!”

    正在這時,殿外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劉辨抬眸望去。

    但見,朱彤推門而入,欠身拱手:“陛下,郭嘉有事求見,說韓暨已經找到,而且就在宮外侯著,是否接見?”

    “接見!”

    劉辨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快,讓他進來,朕有要事與之商議。”

    朱彤應聲承諾,旋即躬身離開。

    沒多久。

    吱呀—!

    郭嘉推門而入,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男子:“微臣郭嘉(韓暨),參見陛下。”

    劉辨擺手示意二人平身,目光卻是落在韓暨身上:“你便是堵陽人韓暨?”

    但見......

    此人身姿挺拔,約有七尺五寸,身穿一襲淡藍色圓領長袍,頭戴高山冠,眉目之中閃爍著一絲淡淡的莊重肅穆,彷佛有些不容易接近。

    沒錯。

    此人便是韓暨,韓信的後人。

    韓暨一揖,鄭重言道:“沒錯,草民正是韓暨。”

    劉辨深吸口氣,從案幾右上角,抽出提前準備好的帛書,遞出去:“仔細瞧瞧,你可看得懂這份圖紙否?”

    韓暨皺著眉,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南陽漢庭的皇帝陛下,居然知道自己略懂墨家學說,甚至主動遞上了圖紙。

    “這......”

    不管怎樣,韓暨終歸還是接過圖紙,展開瀏覽。

    隻一眼,韓暨便被圖上描繪的東西震驚,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良久。

    韓暨抬眸望向劉辨,一臉的不敢置信道:“敢問陛下,這圖中所描繪的東西,可是要利用河流,來傳動某種東西嗎?”

    “沒錯!”

    劉辨太興奮了,韓暨果然能看懂。

    自己是一點都沒有提醒,他居然已經猜到了用途:“這是朕改造過的水排,以大江大河為冶鐵提供動力,代替馬排、人排,提高生產效率。”

    “冶鐵?”

    韓暨聞言愣怔的同時,目光驟亮,緩緩點頭:“沒錯!目前南陽已經有了水排,極大地提高了效率,若是當真能以大江大河為動力,生產效率必可再次提升!”

    一念至此,韓暨由衷佩服,欠身拱手道:“陛下真乃神人也,居然可以想到以大江大河為冶鐵提供動力,草民佩服。”

    “雕蟲小技,何足掛齒。”

    劉辨很隨意地擺了擺手,不屑道:“這隻是朕幾幅圖紙當中的一幅而已,那些距離河流較遠的冶鐵作坊,還有更厲害的鼓風設備。”

    “哦?”

    韓暨的興趣果然被調動起來:“當真?”

    劉辨淡笑:“怎麽,你覺得朕會在你麵前扯謊?”

    韓暨這才意識到說錯話,趕忙拱手致歉:“請陛下恕罪,是草民放肆了。”

    劉辨知道韓暨是無心,隻是太過興奮而已,便擺手示意其起身:“你乃無心之過,快快請起,朕不怪你。”

    韓暨暗鬆口氣:“多謝陛下。”

    “韓暨!”

    劉辨雙目灼灼地打量著對方:“朕知你懂墨家學說,通曉格物,因此希望你出山輔佐朕,朕要提拔你為監冶謁者,專管朝廷冶鑄之事。”

    監冶謁者,掌管冶鐵的專官。

    曆史上的韓暨,便是在擔任監冶謁者期間,在原本杜詩水排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新式水排,而且將其推廣開來。

    劉辨如此安排,同樣有這樣的意思。

    雖然,目前的韓暨相對年輕,但從對方掌握的墨家學說程度而言,已經算是比較成熟,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甚至可以在劉辨手上,提前成名。

    韓暨眼神驟亮,嘴巴微張。

    他似乎沒有想到。

    當今陛下,居然會征辟他為朝廷命官。

    而且,不需要任何的考課,便可以直接成為光祿勳的屬官。

    要知道,這可是秩比六百石的官職啊!

    從山野之人一躍而成為監冶謁者?

    恁娘的!

    韓暨此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居然就實現了?

    “公至!”

    “公至?”

    一旁郭嘉拽了拽韓暨衣袖:“還愣著幹嘛,趕緊謝恩啊。”

    韓暨這才反應過來,忙不迭深躬一禮:“微臣,謝陛下隆恩。”

    劉辨淡笑:“明日你陪朕去一趟冶鐵作坊,正好有些事情需要交代,順便讓你熟悉一下未來的工作環境。”

    韓暨拱手:“喏。”

    “哦對了。”

    劉辨忽然想起了什麽,忙從旁邊又取出一些圖紙,遞過去:“今夜好生研習一下圖紙,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地方,明日朕一並解答。”

    韓暨恭敬地接過圖紙:“喏。”

    呼—

    又解決一檔子事。

    劉辨長出口氣,輕聲道:“好了,爾等退下吧。”

    郭嘉、韓暨這才拱手承諾,旋即躬身離開。

    *****

    公車署。

    從漢武帝開始設立。

    為接待一般應試學士的館驛,可以任憑學士之流來去。

    在漢代,公車署是個級別比較低的館驛,常常人頭攢動,三教九流,人色不等,吵吵鬧鬧像是一林子的鳥似的。

    而在今天,更是如此。

    前來報名參加考課的世家子弟,沒有一千,也有數百,愣是從公車署內,排隊到了外麵,擺出一條長龍。

    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戲賢,終於到了下班的點,將名冊登基好,吹幹墨跡,擇取前一百名考生名錄,遞給屬官:

    “按照名錄,張貼告示,這些人等明日於公車署內,參加考課,自備好筆墨,朝廷準備竹簡,不準攜帶任何書籍圖鑒。”

    “喏。”

    “下去吧。”

    戲賢罷退屬官後,終於長出口氣。

    起身。

    趕往旁邊的房間。

    此刻,房間中正有六人等候。

    戲賢趕忙迎上去,一揖作禮:“實在抱歉,今日在下實在是太忙了,讓諸位久等了。”

    程立等人淡笑著道:“無妨,戲仆射一直都沒有閑著,我等又豈能怪罪。”

    戲賢頷首,暗鬆口氣:“感謝諸位理解。”

    一旁陳宮輕聲道:“戲仆射,聽說陛下對我等的安排已經下來了?”

    “恩。”

    戲賢點點頭:“已經下了,文若把詔書也送過來了,爾等隻需要拿著它,便可趕往各軍。”

    張飛哦的一聲驚詫:“是往軍中嗎?”

    戲賢沒有遮掩,實言相告:“沒錯!如今曹將軍、張將軍、孫將軍帳下,盡皆缺乏謀士、良將,鑒於爾等在鄢陵之戰中表現,陛下自然有此安排。”

    “哈哈!”

    張飛心中深吸,扭頭望向劉備:“大哥,我說什麽來著,咱們一定會在軍中,還真被我給說著了,這回好了,又可以上陣殺敵了。”

    劉備神色淡然,臉上沒有過分驚喜的表現。

    戲賢則取來詔書:“仲德、公台、文珪,這是你們的詔書,拿去吧,今日暫且在公車署休息,明日一早,便可啟程離開。”

    三人齊齊拱手:“喏。”

    “咦?”

    張飛愣怔,扭頭望向戲賢:“敢問戲仆射,我們兄弟三人的詔書呢?”

    戲賢皺著眉:“張將軍,戲某隻拿到三分詔書。”

    “啊?”

    頓時,劉備愣怔。

    關張更加愣怔:“意思是......沒有我兄弟三人的詔書?”

    戲賢輕聲道:“或許是吧?”

    “這......”

    張飛一臉的不敢置信:“這怎麽可能?我家大哥可是當今陛下的皇叔,他今日親口答應過的,會給我兄弟三人一個妥善的安排。”

    “沒錯!”

    一旁關羽手撫長髯,肯定地點點頭:“此事是陛下親口答應的,爾等定是搞錯了,勞煩戲仆射再仔細找找,說不定是遺漏了。”

    “雲長、翼德。”

    劉備趕忙起身製止,打眼色示意他們不必再言,轉而麵對戲賢:“戲仆射,非是備扯謊,此事確實是陛下親口答應的。”

    “這樣啊!”

    戲賢忙碌了一整天,豈能知道宮中發生的事情。

    他沉吟片刻,拱手作揖:“玄德勿急,且容戲某派人去問問,若當真是遺漏了,今日必定為爾等補上,如何?”

    劉備暗鬆口氣,一揖作禮:“那便有勞戲仆射了。”

    戲賢還禮:“豈敢,此乃戲某分內之事,爾等在此稍後,戲某去去便回。”

    旋即。

    戲賢轉身離開偏殿,派人尋找荀彧,將此事問個明白。

    約莫半個時辰後,荀彧竟然親自趕來。

    “劉皇叔。”

    荀彧恭敬地揖了一揖,疾步迎了上去。

    “豈敢。”

    劉備惶恐,忙不迭起身還禮:“荀令君,您怎麽親自來了?”

    荀彧淡笑著上前:“是陛下命我來此。”

    劉備哦的一聲驚詫:“可是陛下對我等的詔令下來了?”

    荀彧遺憾地搖了搖頭,輕聲道:“在下豈敢隱瞞劉皇叔,陛下對爾等寄予厚望,因此暫時沒有安排,等要害職務空缺下來時,詔令自然會到。”

    “啊?”

    劉備眸中閃過一絲驚詫,受寵若驚:“是這樣啊。”

    荀彧頷首點頭:“沒錯!荀某親自去皇宮問過陛下了,陛下便是此言相告,還說讓皇叔您再耐心等等,少則三日,多則十日,詔令必到。”

    能得皇帝陛下如此器重,劉備還有什麽可著急的?

    他趕忙答應:“荀令君放心,備會安心等待,絕不辜負陛下厚望。”

    荀彧麵帶微笑道:“玄德乃是當今陛下的皇叔,陛下對玄德非常信任,這份詔令,乃是陛下再三斟酌後,方才做出的決定。”

    劉備大為驚喜:“備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信賴。”

    荀彧輕聲道:“單憑皇叔一條足矣。”

    “......”

    幹完了正事,二人閑聊片刻。

    待暮色漸濃時,荀彧方才離開。

    “哈哈!”

    張飛興奮地合不攏嘴:“大哥,這回咱們可算是熬出頭了,沒想到,陛下居然對大哥如此重視,想來一定會提拔個大官兒。”

    “或許......”

    張飛試探性猜測道:“大哥可能會與張遼、曹操、孫堅,一般無二,可獨領一軍,為朝廷誅殺賊寇,建功立業。”

    “未必。”

    一旁關羽皺著眉,手撫長須道:“張遼、曹操、孫堅皆乃陛下股肱之臣,咱們初來乍到,陛下何其英明,豈會如此隨意提拔。”

    “即便不是這般,想來也不會小。”

    張飛自信滿滿,拍著胸脯言道:“否則,陛下何須深思熟慮,如仲德、公台、文珪那般,將我等安排好便是。”

    “雲長、翼德。”

    不等二人開口討論,劉備倒是神色淡然地打斷道:“此事爾等切莫報太大的希望,吾觀事情絕非想象中那般簡單。”

    “哦?”

    張飛皺著眉:“大哥這是何意?”

    劉備返身坐回上首:“南陽漢庭乃是新朝,官員極其匱乏,尤其朝廷官員,更是如此,可陛下居然要等空缺?”

    空缺是什麽意思?

    擺明了。

    是有人占據了那個崗位。

    可是,如今朝廷中,壓根沒有多少崗位啊!

    取代荀彧、戲賢、陳王?

    這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

    劉備有自知之明。

    嘶—!

    張飛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同樣意識到了有些不妙:“大哥,你的意思是......”

    劉備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目光掠向窗戶,望向遠方:“聖意豈能隨意揣測,但不管怎樣,我相信陛下此舉,定有深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