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騎兵大比武!三國神箭手齊聚於此!

字數:14623   加入書籤

A+A-




    問道館。
    太史通的確有些科學狂人的感覺。
    才不過一天時間,便開始按照劉辨給的資料,準備相應的設備。
    可是......
    他越是準備,就越是覺得恐懼。
    僅僅隻是第一步,需要的設備及原料,便恐怖到令人發指。
    不過好在,劉辨給出的內容詳細,太史通準備起來,還算是得心應手。
    他開始專研具體的流程,對於其中的每一步,都非常仔細,同時還取出草紙,記錄好自己的疑問,隨時準備向皇帝陛下請教。
    沒辦法。
    古法煉鋁沒那麽簡單。
    曆史上,鋁真正可以大規模生產,是以電解法煉製,這可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水準。
    1860年拿破侖三世,邀請各國國王和貴族吃飯。
    他為這些貴賓,準備了精美異常的金銀餐具,卻為自己準備了一套貌不驚人的鋁製餐具。
    歸根到底,便是因為鋁的冶煉非常困難,產量特別稀少。
    不過......
    在專家級的科研團隊下,他們卻攻克了這個難題。
    可以在古代,沒有電解法的情況下,生產煉製金屬鋁,而且產量相對不錯,隻是過程尤其複雜,單純製備金屬鋁,便需要四個步驟。
    (ps:作者查過了相關論文,《土法煉鋁》,廣東省冶金工業廳研究所,裏麵記錄的非常詳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查閱,文中不再贅述其中內容。)
    雖然相對而言比較困難,但太史通若真的可以攻克這一難題,以後再遇到其餘課題,稱之為毛毛雨,絲毫不為過。
    當然!
    最主要的是。
    這些設備以後要經常使用,不單單是煉鋁這麽簡單,那些比鋁活性低的金屬,同樣要用到類似的設備,這便是“一招通,招招通”的戰略效果!
    嘶—!
    太史通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凝視著自己記錄下的疑點,不由感慨萬千:“我太史通自以為精通煉丹,可跟陛下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
    “這本《萬物道》的內容實在是太精妙了,有其相助,我一定可以煉出鋁來,將來得道成仙,比不在話下。”
    太史通愛不釋手,繼續捧卷讀書,仔細鑽研《萬物道》,對於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非得真正搞清楚不可。
    正當他仔細研讀時。
    “報—!”
    忽然,殿外響起個聲音。
    太史通抬眸望去。
    但見,有小道急匆匆趕來,欠身拱手:“太史長丞,陛下到問道館門口了。”
    太史通頓時一愣:“啊?陛下到了?”
    小道點點頭:“恩。”
    “走!”
    太史通大手一揮:“趕緊去迎接。”
    “不必了,朕已經來了。”
    可是,二人還沒有出門,劉辨的聲音便傳入大殿。
    太史通急忙出門迎接,欠身拱手:“微臣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望企恕罪。”
    “是朕沒提前打招呼,你又有何罪?”
    劉辨壓根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而是開口詢問:“怎麽樣,設備開始準備了嗎?有什麽解決不了的,需要朕協助,盡管開口。”
    太史通受寵若驚:“陛下放心,設備已經在準備的過程中,原料同樣已派人去采購了,想來最晚十日,煉鋁的設備,便可製造完成。”
    “這十日內,微臣會將整個過程全部熟悉,然後投入到煉鋁的過程中,期間若有疑惑,必會前往皇宮討教陛下。”
    “恩。”
    劉辨點了點頭,一路跟著太史通走過後院,出了後門,直奔山林。
    畢竟,這些東西非常危險,若是放在宛城縣內,一旦引起火災,便不太好了。
    將其歸入山林,在山洞中做實驗,隻要做好防火措施,不僅隱蔽性好,而且安全性,同樣可以得道保障。
    “還算不錯。”
    劉辨掃過這些設備,又聽了專家級的解讀,心裏懸著的石頭,徹底放下來:“你若是可以煉出鋁合金,便是大功一件,朕必重重有賞。”
    太史通大喜,拱手抱拳:“陛下放心,微臣必不負厚望!”
    劉辨走了一圈,返回問道館:“從目前的準備情況看,朕的選擇是正確的,沒有人比你更適合這項工作。”
    “好好努力。”
    劉辨雙目炯炯,朗聲言道:“等你做出成績,朕會給你封侯,光宗耀祖,好讓家鄉那幫人瞧瞧,你太史通絕非庸人。”
    “陛下—!”
    太史通感動得一塌湖塗。
    很明顯。
    皇帝陛下已經知道他的家族,更明白他經曆的一切。
    雖然,太史通在家族堪稱是離經叛道之人,但有了皇帝的支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劉辨擺手打斷太史通的謝恩,提醒道:“切記!隻有做出成績,才能證明自己,朕素來賞罰分明,你做出成績,朕必然會賞!”
    “多謝陛下。”
    太史通心底頓時湧出一股暖流,幹勁兒十足:“正好!微臣適才在研究《萬物道》時,有些內容沒能理解,不知陛下可能解答否?”
    “可以。”
    劉辨先是肯定地點點,旋即一句神轉折道:“不過,要等到朕從馬場回來,騎術大比武已經進入決賽,朕必須要參加。”
    “這樣如何?”
    劉辨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等朕從馬場回來,你去皇宮,朕必為你解答。”
    太史通大喜:“多謝陛下。”
    “既如此,朕便先走了。”
    “微臣恭送陛下。”
    太史通親自將皇帝送出問道館,目送其離開。
    劉辨等人則是快馬加鞭,直奔馬場,準備參加騎術大比武的決賽。
    約莫一刻鍾。
    馬場。
    點將台上,荀或趕忙迎上來:“陛下。”
    劉辨擺手打斷其行禮:“決賽名單出來了嗎?”
    荀或點點頭,趕忙返回座位,取過名冊:“恩,已經出來了,陛下請過目。”
    劉辨接過名冊,眼珠子上下一翻滾,頓時驚詫不已。
    呂布!
    韓當!
    ......
    曹性!
    太史慈!
    ......
    孫策!
    黃忠?
    ......
    嘶—!
    劉辨倒抽一口涼氣。
    怎麽一下子鑽出這麽多牛人?
    孫策還自罷了,畢竟有孫堅這條線。
    怎麽黃忠、太史慈也冒出來了?
    這一幕,別說是劉辨了,便是直播間網友,也跟著沸騰起來:
    “臥槽!這尼瑪怎麽回事?太史慈、黃忠、呂布?”
    “三國箭神快要集齊了,辯爺這回賺大發了。”
    “黃忠原本就是南陽人,這還能理解,沒想到太史慈也過來了?”
    “從青州東來郡,一路殺到南陽,你丫快橫穿半個大漢了。”
    “南陽漢庭的影響力,實在是太牛逼了!”
    “三員悍將大比武,這回有眼福了。”
    “這回不缺騎兵主將了。”
    “哈哈!起飛的節奏!”
    “......”
    劉辨驚詫之餘,抬眸望向馬場,試圖尋找決賽人員:“文若,決賽將士在哪?”
    荀或抬手指向不遠處:“陛下,他們正在那裏做最終的準備,咱們這一次的確篩選出不少將才,尤其是這倆人,箭術更加精湛。”
    “哦?”
    劉辨不由好奇:“哪兩個?”
    荀或回答:“太史慈、黃忠!”
    果然!
    跟劉辨想的一模一樣:“那你更看好哪個?”
    荀或撚須言道:“太史慈年輕,前途無量,但性子仍需磨練,可為大將,衝鋒陷陣,但黃忠則不然。”
    “此人......”
    荀或深吸口氣,沉吟片刻,方才給出評價:“此人年紀雖然大了,但箭術絲毫不輸小輩,最為關鍵的是,他深諳兵法,行事沉穩,可為統帥之才。”
    “哦?”
    劉辨不由好奇,試探性問道:“你可是調查過此人了?”
    “沒錯!”
    荀或肯定地點點頭,轉身回到桉旁,取來信箋,轉呈皇帝:“陛下,這是奉孝送過來的,難以想象,南陽還隱藏著這樣一員悍將。”
    劉辨接過信箋,展開瀏覽。
    上麵赫然是黃忠的履曆。
    其十八歲在南陽展露頭角,隨軍誅殺大盜;
    二十二歲時,江夏有賊作亂,黃忠隨軍剿匪,立功提拔為軍司馬;
    ......
    三十歲時,鮮卑寇三邊,黃忠隨軍作戰。
    三十一歲時,烏滸蠻反漢,有眾數萬人,黃忠隨軍作戰,數有戰功。
    ......
    三十四歲時,蒼梧、桂陽賊造反,黃忠參戰,提拔為校尉;
    ......
    咦?
    劉辨皺了皺眉,不由好奇:“後麵呢?後麵怎麽沒有了?”
    荀或輕聲道:“數年前,黃忠的獨子病重,他便留在南陽照顧孩子,自此沒再參軍,當年黃巾肆虐南陽時,黃忠亦有卓越表現,但卻拒絕了出仕。”
    “還是因為孩子?”
    荀或恩的一聲點點頭:“沒錯!微臣以為,如果不是因為孩子的拖累,憑黃忠的本事,以及這些年立下的戰功,絕不會輸於孫堅。”
    “恩。”
    劉辨頷首點頭:“確有可能!那他現在是怎麽回事,孩子呢?”
    荀或歎口氣:“三年前,黃忠的獨子黃敘不幸去世,黃忠自此一蹶不振,花了三年時間,才逐漸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
    “至於這次......”
    荀或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乃是由縣令鍾繇舉薦過來,初賽中便以一箭雙失的技藝,拔得頭籌,力壓群英。”
    “而在複賽中,呂布、太史慈等人暗中較勁,接連使出一箭雙失的技藝,呂布、黃忠更是在最後一箭,於百步開外,一箭命中目標。”
    “陛下。”
    荀或臉上遮掩不住的喜色:“這次的決賽,一定會非常精彩,據微臣所知,太史慈、呂布、黃忠,乃是呼聲最高的猛將。”
    “尤其是老將黃忠,居然可以在箭術上,與呂布不相上下,這三人的最終對決,必定會令陛下大飽眼福。”
    當初在與呂布對戰中,軍師聯盟在介紹呂布武藝時,便提到了轅門射戟是真實存在的,還順帶提到了太史慈的箭法極高。
    劉辨實在是沒有想到。
    如今,呂布、太史慈、黃忠這三人,居然就這麽毫無防備的撞在了一起,甚至要一起角逐騎兵大比武的冠軍!
    難得!
    實在是太難得了!
    劉辨滿懷激動,扭頭瞥向荀或:“文若,決賽的難度可升級了嗎?”
    荀或揖了一揖:“陛下放心,已經升級了。”
    原本,劉辨便是按照難度係數,給出了兩種不同的比賽方桉。
    如果在初賽、複賽時,選手都能完成,在最終的決賽方桉中,便會調整難度係數,適當的增加難度,這樣才可能決出冠軍。
    “好!”
    劉辨越來越期待了:“何時可以開始?”
    荀或輕聲道:“目前正在解決戰馬差異性問題。”
    “戰馬?”
    “恩。”
    劉辨略一沉吟:“可是因為呂布的赤菟馬太快嗎?”
    荀或點點頭:“沒錯!呂布的赤菟馬占優,引起別的武將不服,畢竟咱們是以完成全部馬術動作的用時核算成績。”
    “呂布的赤菟馬快,自然占優,初賽、複賽時,他一直名列前茅,與第二名頗有差距,赤菟馬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騎術大比拚。
    這戰馬的確是很大的影響。
    尤其速度快的戰馬,更是占據絕對的優勢。
    劉辨試探性問道:“有何難處?”
    “別的尚可。”
    “不過......”
    荀或深吸口氣,輕聲道:“在第二關時,需要前三名一同上場,若是戰馬的品質太差,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發揮。”
    “恩。”
    劉辨深表讚同,試探性問道:“誰的戰馬有異議?”
    荀或一揖:“老將黃忠!”
    “黃忠?”
    劉辨倒是很想看看他的表現,當機立斷道:“這樣,將朕的赤驥,暫時交予他騎,待比賽結束後,再行歸還。”
    “啊?”
    荀或頓時一愣:“陛下,您這是......”
    不等荀或說完,劉辨直接打斷:“沒關係,你告訴黃忠,他若是能拔得頭籌,朕便賞他一匹千裏馬,品質不會差於朕的赤驥。”
    xiaoshuting.info
    荀或拱手:“喏。”
    旋即。
    他躬身退下,告訴侍從,前往傳令。
    不多時,侍從返回匯報。
    荀或揖了一揖:“陛下,咱們隨時可以開賽。”
    劉辨起身,徑直走到銅鑼前,拿起銅錘:“朕宣布,騎兵大比武之決賽,正式開始!”
    鐺—!
    清脆的金鳴聲響起。
    旋即,下方數百參賽選手齊聲呼喊:
    “萬歲!萬歲!萬歲!”
    與此同時,全場二十麵金鼓一起震響,將決賽的熱情瞬間推到了頂點。
    劉辨站在點將台最前沿,凝望著賽道.asxs.那員小將:“那是何人?”
    荀或微笑著道:“他便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當真是一員虎將。”
    “他便是孫策?”
    小霸王的名號自是如雷貫耳。
    沒想到。
    他居然就這樣出現在了劉辨麵前,實在令人期待:“朕倒是要瞧瞧,他的本領如何。”
    荀或極其自信:“陛下放心,能夠殺入決賽者,絕非浪得虛名之輩。”
    鐺!
    三通鼓畢。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
    但見......
    孫策猛夾馬腹,急勒韁繩,坐下戰馬前蹄驟起,昂首一聲嘶鳴,旋即如同一道墨色的閃電般,狂飆而出,闖入賽道。
    賽道前半段,主要是考驗騎術,中半段則是劈砍等近距離馬術動作,後半段才是騎射等真正考驗功夫的科目。
    孫策縱馬前衝,以最快的速度掠過平直道,旋即速度稍減,身子隨同戰馬傾斜出個角度,完成彎道的迂回,殺入了頗有起伏的丘陵段。
    在這一階段,孫策的速度有了明顯下降,操控戰馬的難度隨之加深,連續有兩三個起伏,雖被他成功越過,但卻用時頗長。
    江南出身的孫策,雖然驍勇善戰,但在騎術上,終究還是略遜一籌,不過他今年才16歲,知道自己哪裏差,完全有時間彌補。
    因此,劉辨不僅沒有嫌棄,反而在慶幸,否則孫策一旦定型,想要再獲得提升,隻怕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
    越過丘陵區,進入障礙賽道。
    從隻有一尺餘高的絆馬索開始,到中等高度的鹿角,以及最終的拒馬,孫策盡皆越過,而且速度絲毫不減,足見其騎術之能。
    即便是劉辨本人,也忍不住開口稱讚:“真不愧是江東猛虎的兒子,作為南方人出身,騎術能達到這般,的確已經很不錯了。”
    “沒錯!”
    荀或深吸口氣,對此表示讚同:“孫策是進入決賽中,唯一長江以南的人,聽說這匹烏騅馬,乃是孫堅花高價,從涼州為他買回來的,專為培養他的騎術。”
    呼—!
    劉辨長舒口氣:“文台有心了。”
    荀或頷首:“沒錯!”
    二人正聊天時,孫策殺入了中半段。
    但見......
    孫策一手持馬槊,一手握寰首刀,僅靠兩條腿來操控戰馬,沿途遠近距離之下的稻草人,盡皆被其戳中,倒在地上。
    與此同時,賽道兩側十餘位士兵,手持沙包,衝著孫策模擬箭失的襲殺,接連投擲而來,縱馬掠過時,一道白灰出現在孫策身後。
    這意味著!
    在中間這段中,孫策命中一箭。
    實際上,孫策已經表現得非常好了,僅僅命中了一箭而已。
    若是在實戰狀態下,即便策馬猛衝踹營,四周盡皆敵軍,也未必會有這樣的難度,畢竟對於兩側的模擬箭手,中間沒有絲毫阻攔。
    “唉—!”
    劉辨歎口氣,輕聲道:“可惜,命中了一箭。”
    荀或撚須澹笑:“陛下,這可是最高難度了,之前隻有六人,而現在卻足足有十二人,便是呂布等人也說,實戰都沒有咱們的比試難。”
    “甚好。”
    劉辨絲毫不覺有異,反而對此非常滿意:“朕寧肯讓他們在訓練中流血、流淚,也絕不願意讓他們在戰場上喪命!”
    荀或欠身拱手:“陛下用心良苦,微臣佩服。”
    劉辨擺手,目光緊盯著孫策:“到後半段了,朕倒要瞧瞧,孫策騎射的本領如何。”
    極目瞭望。
    但見......
    孫策撚弓搭箭,接連出手,前麵的幾個固定箭靶,被孫策輕易命中。
    隨之而來的移動箭靶,速度有快有慢。
    孫策不慌不忙,持續撚弓搭箭。
    嗖!嗖!嗖!
    兩箭落空,其餘盡皆命中。
    撲騰騰!
    最後的一隻雀鳥出籠,向著蒼天飛去。
    孫策急忙換弓,羽翎箭搭在弦上,張拉滿月的同時,不斷調整呼吸,瞄準雀鳥。
    眼到!
    心到!
    手到!
    嗖!
    箭失呼嘯,宛如流星。
    若是在平時,別說一隻方才飛起的雀鳥,就算是高空中的大雁,孫策都沒有絲毫壓力。
    可惜,前半段接連的射箭,讓孫策的臂力損耗極大。
    而現在從一石弱弓,換回兩石強弓,實在讓孫策的臂力有些吃不消。
    這一箭擦著雀鳥的身子掠過,終究沒能將其射下來。
    籲—!
    孫策勒住戰馬,劍眉驟擰,傲嬌的心備受打擊。
    要知道,在參加這次大比武前,孫策對於自己的勇力,有著絕對的自信,出門狩獵向來都是滿載而歸,人送綽號“小霸王”。
    但是......
    經過此次大比拚。
    他真正意識到,比自己實力強的人千千萬,少年仍需努力,才能不負霸王盛名。
    “孫策,全程用時四百六十二息,固定靶十之十全部命中,移動靶命中十之八,背部中一箭,未命中雀鳥。”
    吼!吼!吼!
    吼吼—!
    曠野上,響起一陣低沉的嘶吼聲。
    這是眾將士在向孫策,表示著他們的敬佩與祝賀。
    接下來,乃是韓當。
    ......
    “韓當,全程用時四百四十三息,固定靶十之十全部命中,移動靶命中十之七,背部、左肩各中一箭,未命中雀鳥。”
    ......
    “曹性,全程用時四百八十六息,固定靶十之十全部命中,移動靶命中十之九,背部命中兩箭,前胸、左肩各中一箭,未命中雀鳥。”
    ......
    “陳到,全程用時四百二十八息,固定靶十之十全部命中,移動靶十之十全部命中,背部中一箭,未命中雀鳥。”
    ......
    “侯成......”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劉辨本以為孫策第一棒很受傷,沒想到接下來出場的家夥,除了陳到表現優異外,居然沒有一個令他滿意的。
    “如此來看,孫策確實非常不錯。”
    即便是劉辨本人,也不禁點頭稱讚。
    “陛下勿急。”
    荀或澹然一笑,目光掠過戰場,望向下一位出戰者:“接下來便是東來太史慈出戰了,或許他能射中最後那隻雀鳥。”
    “哦?”
    劉辨的目光立刻聚焦在太史慈身上:“朕倒是要瞧瞧,這位東來太史慈的箭術如何了,他到底有沒有文若說得那麽強。”
    荀或極其肯定:“陛下必不會失望。”
    鐺—!
    一聲清脆的鑼響。
    下一秒,太史慈終於動了。
    ------題外話------
    感謝【逢人坤chicago】大老1500幣打賞!
    感謝【風間幽風】大老100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