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少年天才班計劃!小諸葛,往哪裏走?

字數:11725   加入書籤

A+A-




    “沒個三、五年時間,是不可能推進到初高中階段的。”
    “庠序相當於是幼兒園、小學的水準!”
    “考試是必須的,否則不便宜這幫家夥了?”
    “不經曆摧殘,怎麽可能涅槃重生。”
    “......”
    這些天,直播間裏全都是關於庠序的討論。
    劉辨對於網友的各種奇葩想法,還真有些受不了,這簡直就是對大漢子民的隔空暴擊啊!
    但不得不承認,他們說得還非常有道理,甚至連軍師聯盟都表示讚同。
    “辯爺,考試是一定要考試的,這不僅對於他們是一個督促,更是要將考課取士的理念,融入到其中,有利於咱們下一步的發展。”
    “考慮到大漢百姓的文化程度,咱們可能很長一段時間,會停留在庠序階段,甚至五年之內,未必能發展到學校程度。”
    “所以咱們......”
    “......”
    軍師聯盟將當前教育普及的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簡單敘述一遍後:“但是辯爺,咱們推行教育普及、科舉,是針對尋常百姓的。”
    “而那些世家的孩子,可能早已經過了這個階段,咱們必須要把他們的教育也抓起來,將來才能跟得上辯爺的節奏。”
    “有道理。”
    劉辨饒有興致地點著頭。
    目前南陽漢庭的發展,可謂是一日千裏,三、五年就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靠著普及教育來彌補人才缺失,壓根就不趕趟。
    從某種意義上說,普及教育充其量隻能提高中層的數量,是解決不了高端人才需求的,高端的人才永遠都是“天賦+努力”的1%。
    “專家有什麽建議嗎?”
    劉辨細眉微蹙,試探性問。
    “有。”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道:“目前辯爺已經普及了庠序,不妨給孝經師一個任務,讓他們挖掘當地的天才兒童,送入朝廷,組成一個少年天才班,由鄭玄、司馬徽等人親自傳授。”
    “比如,目前可能還在琅琊的諸葛亮、諸葛瑾,他們的年紀大概在十五歲以下,正是可塑性非常強的時候。”
    “尋常的庠序教學,是肯定滿足不了他們需求的,咱們隻能開設少年天才班,將這幫家夥提前鎖定在辯爺這裏,耳提麵命,傳授知識。”
    “估摸著等他們可以成才的時候,大漢已經完成了統一,新生代的力量,就要逐漸取代那些老家夥,繼續跟著辯爺奮鬥了。”
    諸葛亮?
    劉辨聽到這個名字,眼神不由地閃亮。
    雖然,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被老羅加強了不知道多少倍,但這個名字對於熟讀三國的每一人,都有著極大的誘惑力。
    “必須的。”
    劉辨毫不猶豫地同意,甚至還補充言道:“咱們不僅僅要通過孝經師,來挖掘這些人才,還要昭告天下,讓全天下的少年天才,加入到南陽。”
    “經過這次辯論會,朝廷已經收集到了不下萬冊書,咱們完全可以搞個圖書館,就打出讀萬卷書的旗號,來吸引這幫家夥,入南陽求學。”
    軍師聯盟笑了笑:“辯爺還挺有想法的嘛。”
    劉辨淺笑一聲:“我也是聽直播間網友的意見,感覺還挺有道理的,可以施行。”
    軍師聯盟對此非常肯定:“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書籍對於士人而言,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朝廷打出萬卷藏書的旗號,肯定沒問題。”
    “好!”
    劉辨大喜:“既如此,那我就召集盧植等人入宮,宣布少年天才班計劃了。”
    軍師聯盟的聲音充滿肯定:“沒問題。”
    “來人!”
    劉辨大聲呼喊。
    吱呀—!
    朱彤推門而入:“陛下有何吩咐?”
    劉辨輕聲道:“速速召集盧植、鄭玄、司馬徽入宮,朕有要事相商。”
    朱彤拱手:“喏。”
    沒一會兒。
    盧植、司馬徽、鄭玄入宮,趨步上前,欠身拱手:“臣等,參見陛下。”
    劉辨擺手示意其一旁落座:“起來吧。”
    旋即。
    他拿起裝訂成冊的書籍,朝眾人展示道:“這便是咱們辛苦辯論了一整個冬日的結果,截至今日,總算是有完成初版教材的裝訂。”
    “從明日開始,各個庠序的孝經師,便要趕往徐州、豫州、南陽各地,正式開始今年推行教化的工作。”
    “不過......”
    劉辨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殿中眾人:“昨日朕忽然有個想法,庠序對應的大概便是蒙學階段,這對於尋常人家的孩子,自然足夠了。”
    “但不排除還有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們年紀雖然不大,但領悟能力強,咱們初版的教材,對於他們而言,便有些不太適應了。”
    “朕是這樣想的,讓各地的孝經師挖掘天下間,那些天賦異稟的孩子,如果他們願意,可以來南陽,組成一個少年天才班,由諸位與朕親自傳授他們知識。”
    “少年天才班?”
    殿中盧植捏著頜下一縷山羊胡,眼神中閃爍光亮,緩緩點頭:“聽著有點意思啊!的確,咱們的初版教材相對簡單,隻適合十歲以下的孩子。”
    “沒錯!”
    又有鄭玄跟著附和道:“朝廷目前主要開辦的是庠序,尚未拓展到學校,對於這天下間的天才兒童,的確有些不太適應。”
    “既然辯論會結束了,我等這些人閑著也是閑著,為朝廷培養一些天賦異稟的童子郎,倒也是應該的。”
    言至於此,鄭玄欠身拱手,鄭重言道:“臣附議。”
    一旁司馬徽緩緩點頭:“臣同樣附議。”
    “很好!”
    既然朝廷有這麽多能人在,自然要利用起來,否則就是資源浪費。
    如此一來,還能為朝廷培養新生代的力量。
    畢竟,這些年輕人,才可能真正陪著皇帝陛下,走完大漢的偉大振興之路:“爾等既然全部同意,那麽明日一早,便將此事分布下去。”
    “如果當真遇到了天賦異稟的童子郎,年齡在十五歲以下者,隻要他們舉薦一人入朝,便可得朝廷賞錢一千貫,而且上不封頂。”
    “或者,經過他們的培養,在每年放假考試時,取得優異成績,次年開春時,可以通過少年天才班的考核,亦可得錢一千貫。”
    鄭玄皺著眉:“少年天才班,亦需要考核?”
    劉辨肯定地道:“那是自然,否則空口無憑,如何判定是少年天才?”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山羊胡:“敢問陛下,可是如公車署那般考核?”
    “當然!”
    考試的形式,必須要貫徹下去:“但是題目,可能會比那個稍微簡單一些,畢竟隻是甄選有潛力的少年天才,而非是為朝廷選官。”
    呼—
    鄭玄暗鬆口氣,緩緩點頭:“如此,倒是極好。”
    司馬徽接替了戲誌才的工作,對於考核的優點,非常清楚:“臣對考核極為讚同。”
    盧植作為朝廷司徒,推行教化的主管,更加讚同:“以考課取士,同時將其融入到日常的推行教化中,長久施行,於推行教化有利,臣自然鼎力支持。”
    劉辨內心雖然狂喜,但麵上依舊保持鎮定:“既如此,爾等便各自返回,將此事公布於眾弟子,權當是額外的任務了。”
    眾人欠身拱手:“喏。”
    次日清晨。
    鄭玄等人的弟子,領到初版教材後,便各自奔赴崗位。
    豫州、徐州報名開荒的工作,同樣結束,朝廷下發的農具,已然到了百姓手中。
    南陽漢庭從上到下,都已做好萬全的準備,迎接新春的到來。
    時光荏冉,日月如梭。
    眨眼間。
    冬去春來。
    又到了萬物複蘇的季節。
    在朝廷統一的安排下,中原大地迎來了火爆的農耕熱潮。
    今年顯然比去年更加有序、條理,有了南陽成功的經驗,豫州、徐州百姓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各大豪族迎來空前暴擊,南陽世家亦是如此。
    望著一架架立起的高筒轉車,直播間網友徹底沸騰起來:
    “靠!誰說古人不聰明的?這還不聰明?簡直牛逼大發了,好嗎?”
    “雖然沒有掌握滾珠軸承的核心技術,但已經令高筒轉車,提前了數百年啊!”
    “辯爺這算是引起蝴蝶效應了嗎?簡直太牛逼了也!”
    “尼瑪!鄧家、陰家可以彷造出高筒轉車,現在又在學稻田魚技術,估計別人也行。”
    “咱們展露了這麽多高科技,被鄧家學會便罷了,被董卓、袁紹學會,可咋辦呢?”
    “他們肯定在學的,隻是咱們不知道而已。”
    “沒錯!董卓肯定會學的,說不定已經掌握了馬術三寶。”
    “......”
    聽著直播間網友的議論,劉辨眼神中透著驚喜,撚須澹笑:“沒想到,鄧家早有了準備,怪不得他一點都不著急。”
    “豈止是鄧家......”
    對麵的荀或細眉微蹙著,神色略微有些不爽:“南陽還有陰家,同樣彷造出了高筒轉車,豫州的情況更加嚴重,各大世家盡皆立起了高筒轉車。”
    “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他們早已經彷造出了高筒轉車,隻不過一直沒有拿出來,就是想要殺朝廷個措手不及,好讓他們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南陽很多世家已經開始效彷陛下的稻田魚生態養殖,甚至距離較近的荊襄,同樣在效彷學習,目前建造了大量的稻田魚生態養殖區。”
    “哼!”
    劉辨則是輕哼一聲,放下車簾,輕聲道:“可惜啊,他們永遠不可能知道,朝廷在提高糧產方麵,到底有多少招數。”
    “不過是小小的高筒轉車、稻田魚而已,朕壓根就沒有放在眼裏,他們雖然能夠彷造出高筒轉車,但絕對想不到,咱們今年的殺手鐧是化肥。”
    在開春之前,化肥一直是絕對的機密,隻有零星的幾個高層知曉,甚至下方的縣令等人,都不知有化肥的存在。
    不過......
    畢竟沒有經過實驗,荀或對此依舊保持懷疑態度:“陛下,這東西當真可以提高糧產嗎?若是最終失敗,隻怕老百姓不會買賬啊!”
    化肥是朝廷研發出來的,有一定的成本在其中,劉辨不可能免費給老百姓使用,可一旦收費使用,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便不高了。
    因此,對於化肥這部分東西,劉辨給出了公田強製使用,畝產若是不能提高五成,田賦不變,若是畝產提高五成以上,田賦增加一成,若是畝產因此降低,朝廷給予補貼。
    因為有朝廷替他們兜底,才能徹底解決老百姓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放心使用化肥,從而將這殺手鐧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文若,你即便不相信太史通,也要相信朕!”
    劉辨卻是極其自信,拍著胸脯跟荀或保證道:“你放心便是,畝產提高五成,隻是保守估計而已,若是朕猜得不錯,提高七成,甚至翻倍,亦有可能。”
    “哦?”
    荀或驚詫,一臉的難以置信:“果真可以翻倍?”
    劉辨停頓片刻:“朕隻能說有可能,畢竟化肥是第一次正式使用,雖然太史通已經做過數次實驗,但具體情況如何,猶未可知。”
    雖然劉辨沒有把話說死,但荀或太了解皇帝陛下的性子:“陛下既然如此肯定,相信它肯定不會有問題。”
    “您放心便是。”
    荀或鄭重拱手一禮:“待到需要施肥的節點,每一片公田,必定全部施肥,目前棗祗正在安排相關人員,大批量製造化肥,以保證至少豫州的供應。”
    畢竟,徐州還沒有出現一個高筒轉車,朝廷的高筒轉車,在徐州依舊保持著高度的技術優勢,對於百姓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不過......
    劉辨卻是高標準要求,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性:“既然豫州世家能夠彷造的出來,那麽徐州世家同樣可以。”
    “咱們不可心存僥幸,既然要保持絕對的優勢,就必須將任何一種可能性,全部抹殺,徐州的化肥同樣不可少。”
    “文若!”
    劉辨態度非常堅決:“你且告訴棗祗,哪怕多加人,也務必要趕在第一個節點前,將所需要的化肥,全部準備齊全,此乃命令。”
    荀或深感皇帝陛下的決心之堅定,拱手抱拳道:“陛下放心,臣必助棗祗一臂之力。”
    劉辨恩了一聲,轉而問道:“目前督察隊已經出發了,各地官員的更換情況,如何?”
    荀或輕聲道:“根據目前反饋回來的情報看,豫州、徐州相對嚴重些,不過好在,咱們前期準備工作完善,預備官員充足,暫時不影響農耕大業。”
    “很好!”
    劉辨暗鬆口氣,再次叮囑一聲:“切記!當前工作的核心便是農耕,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須要以農耕為重,為農耕讓路!”
    荀或鏗鏘回應:“喏。”
    *****
    新野,鄧家。
    八角亭。
    鄧勳照例在擺弄著他的花草,臉上露出一絲得意:“還好咱們彷造出了高筒轉車,否則今年必定會損失慘重。”
    《控衛在此》
    “不過,陰祿那老家夥如此沉得住氣,還當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可惜了來家,這次咱們新野,損失最慘重的,便是他們家。”
    一旁鄧同吐口氣,緩緩點頭:“是啊,來家沒有高筒轉車,導致大量佃戶歸入朝廷公田,即便他們現在開始彷造,同樣來不及了。”
    “是啊!”
    鄧勳持續翻著花盆的土,輕聲道:“聽說來家十餘萬畝良田沒人耕種,而朝廷又隻是在秋收以後,才會增添私田公有化,保守估計,來家今年至少損失七、八千石糧草。”
    鄧同揖了一揖:“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如果朝廷今年的政令保持不變,依舊每畝五升田賦,來家損失接近七千六百石糧草。”
    “七千六百石?”
    鄧勳哂然澹笑,饒有興致地道:“雖然,這點糧草對於來家而言,不是什麽太大的損失,但也足夠讓來家肉疼一陣了。”
    “幸好咱們提前有準備,隻要今年咱們的糧產能跟朝廷的公田保持一致,或者略微勝過朝廷,從此以後,咱們鄧家便算是安定了。”
    “子睦。”
    鄧勳停下手中的活兒,抬起頭,望向鄧同:“你說......朝廷還會有別的策略嗎?”
    鄧同皺著眉,思索良久:“應該不會有了吧?從咱們目前掌握的情報看,朝廷今年沒有太大的保障舉措。”
    “恩。”
    鄧勳安下心來:“如此甚好!朝廷也該收手了,他們在南陽的公田數量,已經能與咱們鄧家媲美,堪稱第二大世家了。”
    “是啊。”
    鄧同深以為然地道:“咱們鄧家曆經百年,方才積攢了這麽些家資,陛下不過來南陽一年而已,竟掌握了如此多的耕田,其手段果然高超。”
    “若僅僅如此,還自罷了,更令人震驚的是,如今絕大多數的南陽豪族,已經歸附了皇帝陛下,皇權在南陽可謂紮根極深呐。”
    鄧勳低下頭,繼續拾掇自己的花草:“老朽不求鄧家能壯大,隻要能保住老祖宗的基業,便足夠了。”
    “家主放心。”
    鄧同欠身拱手,極其肯定地道:“咱們一定可以!”
    鄧勳澹笑:“但願如此。”
    “哦對了。”
    鄧同忽然想起了什麽,輕聲道:“家主,如今朝廷準備開設少年天才班,要求年齡在十五歲以下,小侄想讓犬子去試試。”
    “芝兒?”
    鄧勳皺了皺眉。
    “恩。”
    鄧同頷首點頭:“聽說是由陛下、鄭老、司馬德操等人,親自傳道授業,芝兒今年正好十四歲,尚且符合陛下少年天才班的要求。”
    “小侄以為,鄧家在朝廷的勢力固然重要,不過如此機會,實在是難得,而且是由陛下親自傳教,將來也可謂是天子門生。”
    鄧勳皺眉,沉吟片刻,肯定地道:“去!一定要去試試,芝兒還年輕,現在當上將軍,固然是可喜可賀,但卻耗盡了他的潛力。”
    “如果他有幸可以選入少年天才班,將來便是天子門生,即便不能出將入相,必定可以得到重用,遠勝於此。”
    “我想......”
    鄧勳捏著頜下一縷山羊胡,猜測道:“即便芝兒真去了天才少年班,將來接手鴛鴦軍者,十之七八會是從鴛鴦軍內部選拔,鄧鵬、鄧佚將會是首選。”
    “他們二人雖然隻是鄧家的旁係,而且出身貧寒,但畢竟是鄧家人,若是他們能夠接手鴛鴦軍,對於我鄧家而言,同樣是不錯的消息。”
    仔細想想還真是!
    像鴛鴦軍這種特殊作戰方式的部隊,如果由外人接手,極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而如果從內部選擇副手接任,則可以完美避免這個問題,使鴛鴦軍始終處於強悍戰鬥力的狀態。
    自己尚且能夠意識到,何況是皇帝陛下?
    鄧同心裏最後的疑慮打消,當即拱手抱拳:“既如此,小侄便命犬子報名參加天才班了,希望他可以成為天子門生,為咱們鄧家爭光添彩。”
    “好!”
    鄧勳對此非常讚同,撚須言道:“芝兒年紀尚小,本身就該以學業為主,如今有這麽多名家指點,還能成為天子門生,自然不能放棄這次機會。”
    “你告訴芝兒,家族將全力支持他,需要什麽,盡管言語便是,老朽便是花巨資,也一定幫他解決。”
    鄧同感動不已,欠身拱手:“小侄替犬子,謝過家主。”
    鄧勳撚須澹笑:“既是一家人,又何必言謝,還是芝兒自己爭氣,去年咱們鄧家報名考課那麽多人,也不過隻有六人成功入選。”
    “目前職位最高一人喚作......喚作什麽來者?”
    鄧勳皺著眉,沉吟良久,總想不起名字。
    “鄧寧!”
    鄧同提醒道。
    “沒錯!”
    鄧勳點點頭:“正是鄧寧,他似乎分配在狼騎,目前被提拔了什長,對吧?”
    鄧同笑笑:“家主記性真好,沒錯,寧兒正是狼騎的什長,是在韓當的惡狼營中。”
    “恩。”
    鄧勳撚須言道:“冬節之前,鄧寧的父親還跑來找我商議,想要給寧兒找個武藝師傅,希望家族能夠幫忙。”
    “一個小小的什長,家族尚且沒有放棄幫扶,何況是令郎芝兒,有何需求,盡管言語,家族必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