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北疆大捷

字數:3961   加入書籤

A+A-




    回到住處,吳偉業五人就聚在一起商量大明日報的事,崇禎要求明天就看到,所有他們不能浪費任何的時間,這是皇上交代的第一件事,如果第一件事都辦不好,他們以後的仕途可就沒有那麽順利了。
    “吳兄,您說這個大明日報該寫什麽內容為好?您是皇上指定的總編,而且還是會元,您寫的文章肯定是最好的。”
    吳偉業笑了笑,搖搖頭,“你們就不要有什麽小心思了,現在我們五人都一根繩上的螞蚱,明天皇上就要看這個大明日報,你們都一起想想吧。”
    他們幾人什麽想法,吳偉業一聽就聽出來了,捧殺,誰還不會,這都是自己當年玩剩下的。
    被吳偉業這麽一說,四人尷尬的笑了笑,其中高個子龔維忠說道,“吳兄說的對,我們五人齊心協力,把這個大明日報寫的精彩一點,皇上看見了也會誇我們的。”
    “隻是我想到一個問題,不知道怎麽辦?”
    “什麽問題?”吳偉業四人看著龔維忠。
    “皇上說過,這份大明日報是麵向全國的,那麽我們寫的文章如果是科舉那樣的,你說老百姓能看懂嗎?”
    古代科舉文章全部都是文言文,如果沒有一定文字功底,一般人都看不懂,這時候可沒有白話文,就連寫的小說都不是白話文。
    而且古代文盲太多,識字人很少,看個朝廷布告都還要衙役念一遍,寫封信都要找人代筆。
    “對啊,這可是個大問題,皇上還說,第一次就要印刷十萬份呢,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報紙沒人看,那我們不是白寫了嗎?”
    吳偉業一拍大腿,“這個大明日報我們一定不能寫的太深奧,必須讓大家都能看懂,你們每人寫兩篇文章,睡覺前交給我檢查一下,大明日報我們就用八篇文章。”
    “至於寫的內容,你們可不要亂寫,如果被皇上覺得你們攻擊朝廷,你們自己想想後果。”
    “我們每人寫二章,那吳兄你呢?”龔維忠問道。
    “我也寫二章,到時候挑出八篇文章,好了,快動筆吧,時間緊急。”
    第二天早上,吳偉業帶著一張大明日報來到崇禎麵前。
    “皇上,這是臣等按您要求寫的大明日報,請您過目。”
    崇禎打開報紙,眉頭一皺,整張紙被分成八塊,字寫的倒是很漂亮,隻是內容不是很吸引人,再翻過背麵,背麵是一片空白。
    “這背麵怎麽是空的?”
    吳偉業一臉懵逼,心想,“這背麵難道也要寫,這不是要人命嘛,就那八篇文章他們五人昨夜都挑燈夜戰才好不容易完成的。”
    “皇上,邸報背麵也沒有字的,”吳偉業回道。
    “邸報朕不管,大明日報既然是麵向全國的,這上麵就必須有更多的消息,背麵也要利用起來。”
    崇禎再看了眼八篇文章,“這文章的語言還是要再簡潔一點,要用老百姓能聽懂的字,不要用些之乎者也,老百姓又沒有讀過四書五經,他們哪能聽懂這些。”
    “好的,微臣回去就改。”
    “還有,為了增加大明日報的可讀性,可以把一些有趣的事寫上去,朝廷的律法也可以寫到上麵。”
    “朕給你批十萬兩銀子,人手不夠就去招募,但是一定不能耽誤了大明日報的發行。”
    “遵旨!”
    隨後崇禎看了眼旁邊的李若璉,“待大明日報印刷出來後,你雇些人在酒樓,茶館讀報。”
    “好的,”李若璉點點頭。
    京城,一匹快馬在街道上飛馳,“大捷!遼東大捷!”
    “這些日子遼東傳來九次大捷了吧。”
    “沒錯,這是第十次,建奴被皇上打的老慘了,他們的盛京都被皇上打下來了,看來收複遼東沒問題了。”
    “打的好,建奴前年還來我們這裏搶東西,沒想到皇上這麽快就帶人打回去了,這下遼餉永遠都不用交了。”
    之前崇禎廢除遼餉,百姓雖然高興,但是朝廷說的話什麽時候準過,今年廢,明年重新收,老百姓還是擔心日後朝廷要征收遼餉,這下建奴完蛋了,那遼餉就永遠都不會有了,眾人心裏都鬆了口氣。
    “還是皇上厲害,以前朝廷往遼東派了那麽多督師,巡撫,費了那麽多錢糧,年年吃敗仗。”
    “袁崇煥那個大嘴巴還吹噓五年平遼,全國老百姓都勒緊褲腰帶往遼東砸錢,結果建奴跳的更歡了,直接入關打到京師城下,幸好皇上殺了那個大騙子,要不然,建奴估計會年年入關打劫。”
    “聽說皇上為了打建奴還專門發行了戰爭債券,朝大家借錢,如果當初買了的話,這下就發財了,那利息比大明皇家銀行高多了。”
    “那東西大家都沒有聽過,再說,之前朝廷一直打敗仗,誰敢買啊,這下那些買戰爭債券的人就要笑死了。”
    fantom
    京城百姓看著遠去的騎兵議論紛紛,大家都對崇禎一戰滅了建奴非常高興,如果這個時候有民意調查的話,崇禎的支持率肯定飆升。
    報捷騎兵來到兵部門口,兵部尚書範景文早已站在大門口等候,“大人,遼東大捷!”
    範景文接過報捷文書,對身邊的人吩咐,“快帶他下去好酒好菜招待。”
    說完,範景文立即朝內閣走去,此時內閣首輔溫體仁和錢象坤都在,徐光啟帶人去皇莊種番薯了,吏部尚書謝升也剛好在內閣。
    “首輔,大捷,大捷啊,”範景文走進內閣麵帶微笑,“皇上把建奴全部消滅了,不用多久就能班師回朝,皇上命令我們要把這消息通告天下。”
    “好啊,好啊,皇上終於要回來了,這些日子本官都擔心死了,”溫體仁站起來笑道,“這樣的好消息當然要廣告天下,普天同慶,消滅了建奴,我大明中興指日可待啊。”
    “對了範大人,那個戰爭債券你那還有嗎?本官還想再買點,我把家裏的田都賣了支持皇上。”
    無恥,真的無恥,現在仗都打完了還想買戰爭債券,範景文對這個首輔心裏鄙視,但是表麵上笑道,“首輔大人,戰爭債券在第一次捷報傳來就賣光了,如果您想要的話,可以去問問英國公,他買了很多,讓他分一點給您。”
    “嗬嗬…………不用了。”
    英國公可不鳥他這個首輔,溫體仁才不想自討沒趣,轉頭看著謝升,“謝大人,皇上來信說,遼東還缺布政史和巡按,你們吏部有沒有好的人選啊?”
    “這次皇上好不容易收複了遼東,派去的大臣肯定不能差了。”
    遼東的低層官員可以用新科進士擔任,但是一些封疆大臣還是要用一些有經驗的老臣,崇禎不可能把一名新科進士叫去當三品大臣。
    “吏部已經準備好了五個人選,供皇上挑選,”謝升說道,“漕運總督楊鶴,南京戶部郎中史可法,國子監祭酒孔貞運,前戶部給事中薛國觀,保定巡撫張鳳翔。”
    “這些人履曆能力都不錯,我已經把他們的資料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