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封爵,定北候

字數:4213   加入書籤

A+A-




    溫體仁接過謝升手上的檔桉袋,這五人當中,楊鶴的履曆最好。
    當年楊鶴被同僚排擠去陝西當三邊總督剿賊,最後辦事不力崇禎也沒有殺他,畢竟這也不能全怪他,隻是把他調到京杭運河管理漕運,也算一個肥差了,這比曆史上的遭遇算好很多了。
    曆史上楊鶴直接被貶官,回家後鬱鬱而終,報憾終身。
    “把楊鶴派到遼東去會不會不妥,他是一個純粹的文官,雖然現在建奴被皇上滅了,可是各地依然不穩,他那個性格不太適合吧。”
    溫體仁還是有點眼光的,他看了眼謝升,對方低著頭沒有說話,一瞬間,他心裏就明白了,漕運總督這個肥缺有人盯上了,要把楊鶴趕走,可這和他又沒有關係,於是話風一轉,“就這樣吧,把他們的資料送給皇上定奪。”
    最後溫體仁決定不摻和進去,把這事扔給崇禎做主,遼東那地方,大明高官都看不上。
    謝升推薦的這五人要麽職位低,要麽招人恨,在大明官員眼裏西北和東北都不是什麽富裕的地方,沒多少油水,還不如去江南當個知府劃算。
    把當官當做生意,嗯,這很大明。
    此時沉陽城外,一片人山人海,無數火紅的旗幟隨風飄揚,崇禎帶著英國公等人站在烈日下。
    今天是盧象升大軍回來的日子,崇禎特意帶人出城十裏迎接,皇帝親自迎接,這已經很給臣子麵子了。
    “皇上,盧大人要知道您親自來迎接,恐怕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張之極在旁笑道。
    這次北伐最大的功勞豪無疑問是崇禎,那第二就是盧象升了。
    “他不是那種人,”崇禎對盧象升很了解,“這次北伐勝利全靠將士們用命,朕來親自迎接也理所當然的。”
    “你的兒子也在軍中吧,這次立了功,回去職位就能再提一下。”
    “這都是皇上指揮有方,”張之極笑道,“要不然世澤哪有這個立功機會呢,自從他從軍以後,性子倒是改了很多,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紈絝子弟了,這才是讓臣欣慰的。”
    張世澤是英國公張之極的嫡長子,以後英國公爵位肯定是傳給他的,張之極不奢望他能立多大的功,隻希望他能早日懂事,平平安安的繼承爵位。
    “讓張世澤來朕身邊當個侍衛吧,勳貴一代的年輕人都送到朕身邊來,”崇禎笑著說,“勳貴不能一直吃老本啊,要出點人才為國辦事。”
    崇禎撇了眼張之極,“你覺得怎麽樣?讓你兒子給朕當侍衛,不算浪費人才吧。”
    “不敢,不敢,”張之極連連搖頭笑道,“犬子能得到皇上的親自教導,是他的榮幸,臣隻是擔心他魯莽的性子會惹皇上生氣。”
    “不用擔心,朕和他都算同齡人,就算他真的做錯了什麽,朕也不是那麽小氣。”
    張之極笑著點點頭。
    崇禎打算把這些勳貴子弟全部帶在身邊培養,不能讓他們再繼續混吃等死了,大明要想繼續走下去,這幫勳貴不能少。
    明朝的文官集團相當強大,要是勳貴再這麽混下去,到時都沒有人能出來幫助自己。
    難道自己也要學天啟和萬曆一樣,躲在後宮,這種日子可不是他一個現代人想過的。
    後世十全老人的事他也想來一遍,這才不枉當個皇帝。
    誰規定皇帝就要每天累死累活的呆在皇宮批奏折呢,這些日子他沒有在京城,大明不還是照樣轉嗎?
    “皇上,盧大人的大軍到了。”
    崇禎抬頭看去,隻見遠處六萬明軍排著整齊的隊形緩緩的走來,出發的十萬人,回來的隻有六萬人,除了戰死二萬多人,還有的被安排在撫順,鐵嶺,開原等地駐守,打下來的地方不可能不派兵留守,這點人還算少的了。
    走在最前麵的是盧象升,祖大壽,曹文詔,祖大樂,曹變蛟,何可綱等將領。
    “末將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大明萬勝!”
    盧象升等人走到崇禎麵,單膝下跪齊聲大喊,隨後數萬將士一齊呼喊,聲勢震天,天上的雲朵都震散了。
    “起來,快起來。”
    崇禎笑著雙手虛扶,“眾將辛苦了,盧愛卿,朕接到你的捷報就興奮的一晚睡不著覺,你很好,沒有辜負朕的期望,此次遼東作戰,一開始是你攻破金州,蓋州,吸引建奴主力。”
    “此戰朕記你首功,朕有言在先,有功必賞,抓到皇太極者封候,雖然你沒有抓到皇太極,但是此戰你有力的牽製了建奴,再後來親率十萬大軍清剿建奴,親自帶頭衝鋒,十戰十捷。”
    “可以說,此次戰鬥能這麽快結束,你的功勞是不可忽視的。”
    眾人都羨慕的看著盧象升,也緊張的看著崇禎,如果盧象升的封賞很高,那麽他們的賞賜也不少。
    崇禎停頓了一下,環顧四周再看向盧象升,朗聲道,“為表彰你的功績,朕特封你為定北候,希望你以後盡心盡力維護北疆,為國效忠。”
    “封候!”
    崇禎話音未落,在場眾人都一片嘩然,他們以為能封個伯爵就是天大的賞賜了,明朝隻有兩次大規模封爵,即開國初和永樂靖難,其餘時候都是零星封爵。
    明朝執行嚴格的封爵製度,尤其是公侯這類的高等級爵,在明中期以後,封的越來越少,隻有伯爵尚在封賞之列。
    yawenba.net
    像盧象升這種一戰封候的情況特別少,可以說幾乎就沒有。
    “皇上,臣何德何能敢封候,請皇上收回成命,這一切都是將士們拚死換來的,微臣豈敢貪天之功。”
    盧象升一下跪倒在地,出人意料的選擇了拒絕封候,這可是封候啊,身後的人都替他著急,而英國公笑著點點頭。
    對於盧象升的反應崇禎很滿意,這才是自己心中那個“盧閻王”居功不自傲,做事不張揚,一心為國的忠臣。
    在場的很多人都不理解盧象升憑什麽封候,這次他雖然有功,但是按嚴格意義來說,他還達不到封候的地步。
    王守仁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寧王之亂,也隻是獲封新建伯。王陽明在明朝的功績不用再說,但是他也隻能封伯,死後才追封新建候。
    這都是因為朱元章規定的文官不得生前封公候的祖製。
    旁邊的一名文官立即跳出來反對,“皇上,文官不得生前封候,這是祖製,請皇上不要違背祖製。”
    “如果真的要封,也隻能封伯爵。”
    “退下!”
    崇禎冷喝一聲,文官立即退回原位,接著崇禎大聲道,“盧愛卿之前是文官,但是他現在投筆從戎,他現在是大明武將。”
    “打了勝仗,立了功勞就該封賞,要不然以後誰還為國朝出戰,封爵,這是對武將最好的恩賞。”
    “建奴禍害遼東數十年,為禍甚烈,如今滅了建奴,朕就要重賞,朕告訴你們,哪天誰立了同樣的功,朕一樣給他封候。”
    祖大壽和曹文詔等武將都眼神熱切的看著崇禎,跟著這樣的皇帝才是他們武將的福氣,雖然此次他們不能封候,但是以後肯定也有機會的。
    隨後崇禎微笑的雙手扶起盧象升,“盧愛卿請起,這份封賞是朕給的,你不能拒絕,要不然其他人怎麽封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