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新航路時代的遺憾

字數:7276   加入書籤

A+A-




    穿越800年,回到永樂大帝時代的明朝,對話華夏第一位航海時代的先驅者。

    鄭和是一位宦官,長相卻沒有半點陰柔之氣。

    他身高近一米九,長得非常魁梧,臉長的棱角分明,但是鼻子很小,耳朵非常大,牙齒非常整齊走路也是龍行虎步,聲音非常洪亮。

    這一點,與古籍中記載出入不大。

    對於這位華夏新航路遠航大海第一人的平生。

    概括起來也很簡單。

    鄭和本來姓馬,因為在靖難之役中的鄭村壩之戰中立下了功勞,被賜姓為鄭。

    鄭和出生於洪武年間,之後因為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信任,讓他擔任下西洋的正使太監。

    從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也正是他,為明朝的外交做出卓越的貢獻,為華夏的航海事業開創了全新的篇章,而曆史上鄭和也是在他第七次下西洋的時候去世的。

    對於他的一生經曆,總結起來就是: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馬三保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11歲,明軍征雲南。馬和父親馬哈隻去世。馬和被擄入明營,遭宮刑迫害!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9歲,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樂二年 甲申),35歲,馬三保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34歲,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1407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36歲,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文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樂七年 己醜),38歲,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46歲,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醜),50歲,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60歲,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醜),62歲,鄭和於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

    網絡上。

    經常有一句話,叫做:“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意思是:

    鄭和大航海七下西洋的功績無與倫比,在華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之後,直到新華夏的建立,期間我國沒有能力再進行大航海了。

    原因也很簡單,鄭和下西洋的時候 靠的是明朝中期以前強盛的經濟實力,以及優良的造船業,航海儀器等。

    所以才能在那個時候,時機成熟,所以皇帝就派鄭和下了西洋。

    明朝後期,內是政治腐敗和李闖王等農民起義,外是滿清的侵略,所以已經沒有能力在進行大航海了,因為大航海是建立在經濟基礎和科技基礎上的,清朝閉關鎖國,民國戰亂不停,所以鄭和下西洋成為我國明朝至新華夏開國期間的唯一。

    所以說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直播鏡頭裏。

    林楓與白鹿兩個主持人的憑空出現,引發了一陣騷亂,諸多船員手持刀槍,圍攏而來。

    當然。

    這些船上的古代士兵,每個人臉色煞白,冒出冷汗,顯得無比惶恐。

    這也正常吧!

    兩個人,忽然憑空出現,並伴隨一陣“妖風”,誰碰到不怕?

    身材魁梧高大的鄭和,亦倒退幾步,仿佛白天見鬼一般,謹慎凝視,發出洪鍾聲音質問道:

    “你們,可是海中,妖物?”

    又一次被當做妖魔鬼怪對待,林楓表示,我們兩個主持人,男帥女靚。

    你見過這麽有氣質的怪物嗎?

    他無奈搖搖頭,說道,“不是!”

    鄭和哪裏會相信,又道,“本官不管你們來自何處,此艦隊乃是大明所屬,吾等奉大明皇帝號令,萬人起航,百船橫貫汪洋,代表的是惶惶天恩,你等若是水中強大生物,速速退去,若是惹怒皇天,當心性命不保……”

    頃刻間。

    在鄭和的喝聲後,兩萬多船員,全都齊聲發出呐喊: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

    巨大的怒喝聲浪,破開雲霄,在這汪洋深處間,回蕩不止。

    顯然想要以活人氣勢壯威,嚇退妖魔。

    然而。

    林楓與白鹿不是海中怪物啊!

    等待了一會,林楓才說明來意,表明自己來自800年後世,穿越時空而來。

    還說此行目的,是為對話華夏航海的先驅者,帶後世的人們,了解祖輩們的曆史秘密。

    鄭和沉著臉,冷聲說道,“世間生命,不管你來自千年前,或是千載後,皆是凡夫俗子,皆是活生生的血肉生物,豈能有穿越時空之力?”

    林楓沒有強行回答。

    他能解釋?

    自己身上有個曆史縱穿係統嗎?

    林楓望向遠處,抬起手掌,迎著涼爽海風,說道,“你們,請看……”

    船上的士兵、船員、仆從等等,皆順著林楓所指方向看去。

    鄭和卻是道,“看何物?”

    遠方汪洋,一重重波濤奔湧著,萬古不休。

    然而下一秒。

    那些駭浪卻仿佛凝固一般,靜止了。

    就連海麵上的風,都不再吹拂。

    神鬼莫測的“時間靜止”手段,看得所有人瞠目結舌,不敢置信。

    哪怕是海中怪物,也沒有這般通天手段吧?

    鄭和皺起眉宇,說道,“吾曾聽聞,一些山野水怪,同樣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

    林楓也不解釋,而是說道,“你們,再看……”

    遠處汪洋的水麵,霧氣升騰,那裏出現一幕幕美輪美奐的夢幻般景象。

    “這是?”

    “老天爺啊,那是一個世界。”

    “不是我們的大明朝。”

    “啊,,那樓宇拔地而起,高達百丈以上吧?還有那移動的龐然大物,是何物?”

    “似車非車的車子,在路上奔騰,還有那鐵軌上的器物,好像是匍匐長龍,告訴行駛。”

    “那個後世的景象?”

    “難道說,這兩位青年男女,真是後人?”

    “800年後,是如此璀璨壯觀的畫麵?不得不說,真是太美了。”

    “你們看,還有形似鯤鵬的大鳥,馳騁上九天,轟鳴在作響。”

    ……

    船上的士兵們,死死盯著遠處,發出一聲聲詫異的議論話語。

    哪怕是鄭和,此時也心神受到巨大衝擊,站在原地,滿臉不可思議。

    白鹿解釋道,“前輩,您一生閱曆無數,那副景象中的人類麵孔,應該能看出端倪吧?”

    鄭和輕點頭道,“是華夏人種。”

    白鹿又道,“幾千年前,誰又敢相信,後來的人類有馳騁汪洋的能力?可你們大明朝做到了;千年後,有人能縱穿時空,又有何不能呢?”

    鄭和再次確認道,“你們,真是來自後世?”

    白鹿道,“如假包換,我們兩人,是後世的華夏子孫。”

    這一次,鄭和選擇了相信。

    不過他發出疑惑,問道,“大明朝中,永樂帝坐鎮社稷朝堂,你們為何不穿越去都城?偏偏要降臨這海上汪洋,要對話區區一個鄭和?”

    白鹿說道,“因為華夏,曾經有機會,製霸海權。”

    鄭和,“……”

    其他船員,“……”

    白鹿又道,“前輩,實不相瞞,在您七下西洋後,此後700年間,我們華夏再也沒有踏出深海,退出海陸爭雄,開始落伍於全世界的海權艦隊,徹底失去了海上的道路,您作為曾經的先驅者,所以……”

    鄭和臉色糾結著,問道,“本官之後,華夏退出了海上航程嗎?”

    新航路開辟後。

    再無華夏身影。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也導致在現代,我們在海洋中的話語權,分量不重,受到極大的壓製。

    隨後。

    開始真正對話。

    白鹿詢問道,“前輩,後世人想要知道,永樂帝派遣您率隊下西洋,究竟處於什麽目的?”

    對此,鄭和卻是反問道,“後世的史料中,沒有記載嗎?”

    白鹿道,“明朝覆滅後,下一代是建奴政權,他們為了宣揚自己,對明朝史料多有篡改,所以關於明代許多的史料,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建奴?”

    “北方威脅?”

    “竟是他們奪取了中原江山嗎?”

    鄭和那對冷冽瞳孔內,迸發怒意,過去好一會,才說道:“本官尊奉朝廷號令,率隊下西洋,共有三個目的,一是宣揚國威,二是尋找建文帝,三是獲得大海資源。”

    白鹿又問道,“前輩,宣揚國威可以理解,畢竟此時大明朝國力強盛,放眼全世界,首屈一指,沒有能與之媲美者,可為何僅僅是宣揚國威?”

    鄭和不解道,“何意?”

    白鹿道,“為何沒有侵略目的呢?或者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思想呢?”

    要知道。

    在隨後新航路時代開啟後。

    西方那些野心資本家。

    為了利益,為了殖民地,可是不擇手段,甚至幹起了販麥人口的罪惡勾當。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可哥布倫之後有無數個哥布倫。

    這就是區別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