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千秋亭 劉秀登基
字數:5447 加入書籤
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蘭考),東漢開國皇帝。
華夏曆史上可謂完美無缺的帝王,獨一無二的存在。
隻是這麽一個近乎完美的人,在曆史中,存在感卻是不高,這點有些匪夷所思。
在劉家。
比最前麵的劉邦,文景帝,漢武帝,劉秀是比不過的。
哪怕是最後麵的漢獻帝,存在感也比劉秀大得多。
為什麽?
或許是因為劉秀這一生,有三大功績,不殺功臣,隻愛發妻,死後求薄葬!
比如這第一個不殺功臣。
劉秀登上帝位後。
他善待身邊的每一位近臣,並且給予他們權利和地位。
當然。
按照傳統的政治套路——“鳥獸盡、良弓藏”,麵對功臣群體,很多皇帝都處理不好與他們的關係,然而劉秀畢竟也是上過太學的,很多將領都是自己的同學,先說劉秀自己,《後漢書·光武本紀》中說:“雖東西征戰之際,尤能投戈講藝,息馬論道”
可見,劉秀本人不僅有武藝,還非常精通儒家文化的。
而他身邊的將領又都是什麽樣的人呢?
有典籍記載說:“東漢功臣多近儒。”
可見西漢開國功臣多出於亡命無賴,到東漢中興之時,則諸將帥皆有儒者氣象,所以從一個時代的興起可以看出,東漢時代是一個君臣一氣所鍾的時代,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一個什麽樣的君主,就會有什麽樣的群臣,這是很多朝代所不能及的。
第二個高居皇位不荒政務,一生愛一人。
“後宮佳麗三千人”是很多人對皇帝的私生活的第一印象,然而,劉秀卻用自己的行動向曆史證明自己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儒生皇帝,還是一個非常癡情的男兒郎。
當年劉秀在長安上太學的時候,就認識了一個女孩兒——陰麗華,並且對陰麗華一見鍾情,劉秀便決定娶她回家。
果然,劉秀在他成為皇帝之前,就娶了他仰慕已久的陰麗華。自此以後劉秀便再也沒有拋棄過陰麗華。
雖然後來為了自己前途,他被迫娶了郭聖通,但這種政治聯姻對於劉秀來說隻有政治價值,沒有兒女私情。
劉秀稱帝以後,他曾多次想立陰麗華為皇後,隻是那時候郭氏已懷上了孩子,他不得已讓陰麗華做了貴人,而陰麗華也拒絕成為皇後,所以就將皇後位置讓給郭聖通,但最後劉秀還是經過一係列的事情之後,廢掉了郭皇後,陰麗華成為了皇後,她的兒子後來還成為了下一任皇帝,足見劉秀對結發之妻的感情。
第三個是簡樸節約,葬薄土。
作為皇帝而言,從生到死,都被奢華二字所籠罩。
甚至有些皇帝更加注重自己死後的世界。
比如秦始皇花大力氣修建秦始皇陵,而劉秀卻不同,他去世前留下的遺囑才讓人感動,劉秀臨終前的要求是希望他死後,葬禮的安排要盡量簡單,因為百姓還很困苦,皇帝作為萬民表率,不可以首先奢侈腐化,更不要讓其他地方的官員進京悼念,因為他知道這勢必會造成各地官員進貢,這樣就打擾百姓安寧了。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
一生按照儒家思想行事的他覺得自己的一生沒有對國家和百姓做出什麽貢獻,死後也不值得擾民。
作為一個站在權力頂端的人物。
劉秀沒有被權力控製,作為開國皇帝他能善待功臣,做到了君臣意氣相投。
這在冷血政治的帝王權術時代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股清流。
在家裏,作為丈夫,劉秀能夠在君臨天下時不忘糟糠之妻,仍然履行當年的誓言,有情有義。
這樣的帝王當然會成為後世所盛讚的對象,堪稱是一位史上完美皇帝!
然而。
這世上可能會有十全十美的人嗎?
若是有。
隻怕也是傳說中的古聖人吧?
正所謂“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無論是開創恢弘製度的秦皇漢武,還是治世良君唐宗宋祖,又或者將武力發揮到極致的成吉思汗,雖然他們各自都是各自時代的驕傲,但為免都有不足,並沒有一個皇帝是完美無缺的。
對於這麽一位“完美”帝王。
收看節目的大家夥,也開始暢所欲言。
出乎意料的是。
風口並不是倒向劉秀。
大家對於劉秀的評價,主要集中在與“古代豪族”的問題上糾結。
門閥豪族。
在古代曆史上,是任何朝代都繞不過的彎。
可以說一直到了宋朝,才在科舉製度的加持下,才幾乎消滅了門閥豪族的影響力。
“打天下這事,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繡花,搞不了從容雅致。劉秀顯得完美,恰恰說明有些必須做的事情他沒做。比如削平豪強。殺人不多,所以評價好。”
“關鍵在於劉秀怎麽起家的。他不就靠豪強起家嗎,他的基本盤也就是豪強吧,實際上他自己就是豪強出身啊,記得強項令時長公主說的什麽,割自己的肉是最難的!”
“兄弟,確實豪強是他的執政基本盤,我敢說動了自己執政基本盤的皇帝,基本都適得其反,朱元璋把淮右軍事集團殺的基本沒了,朱允炆就沒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終宋一朝兵不知將,將不識兵。當然,再看看沒動自己基本盤的大佬們,建奴養了八旗兩百多年,到最後要靠地方軍平叛,西晉吸取曹魏的教訓,以皇室為基本盤,結果八王之亂。你看到沒有,不管動不動豪強,封建製度的曆史局限性沒法打破,土地兼並在封建製度下無法避免。隻能說劉秀做了他的選擇,贏得身前生後名。”
“劉秀抑製豪強,隻有一次機會,就是剛平定銅馬的時候,如果把銅馬軍收歸直屬,才有跟豪強掰手腕的能力,可惜他把這些都分給屬下了,不過,如果他這樣做,他就不是劉秀,後世對他的評價,估計會跟曹操差不多了。”
“要打擊豪強可太難,尤其劉秀本身就是豪強出身,這是要革自己的命啊。”
“劉秀當時想打擊估計就是逆勢而動,會落得個王莽的下場。”
“削平豪強根本行不通,他削平他自己?沒有豪強哪來的東漢?換句誅心的話,既然豪強有實力把王莽換成劉秀,也能有實力把劉秀換成張三。”
“很好奇你是怎麽看待曹操和劉秀評價的,他做了這件事又怎麽會變成曹操的評價。”
“曹操後來的爭議,其實主要來自他抑製豪強世家,提拔寒門,並不是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畢竟筆杆子,或者說輿論掌握在那些豪強世家手裏,欺壓君主隻是個借口,要說欺壓,曹丕做的更過分,他們沒罵曹丕,還不是因為曹丕向他們妥協了;劉秀如果當初也把豪強壓下去,估計也會差不多是曹操一樣的評價。”
“曆史上家族豪強一直到南北朝都有很大的權力,劉秀已經盡力而為了,畢竟王莽死的那麽慘,打壓豪強而且度田製還不夠嗎?”
“簡而言之,他是真的光屁股打天下的,有點類似周天子,但是強多了,你聽說過周天子能滅秦國嗎?”
……
大家議論紛紛時。
鏡頭橫移。
照耀著2000年前的山河大地,時間流速也在加快,屏幕上的“時間點”顯示。
此時是公元25年。
河北鄗城。
千秋亭
這裏是劉秀成帝登位的地方。
這一年,經過激戰,劉秀迫降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並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時關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為“銅馬帝”。
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
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
唐末五代之後,根據都城洛陽位於東方而稱劉秀所建之漢朝為東漢。
隨著鏡頭拉近。
大家第一次見到了曆史上劉秀的真麵目。
漫天星河之下,千秋亭祭火大盛,方圓數裏地,亮如白晝,同時戰鼓雷鳴,百官跪拜,這場轟動九州大地的登基儀式的主角,正是劉秀,他身披一件新龍袍,威武不凡立於人群最前方,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日角…
這絕對是一位英俊不凡的男兒。
仿佛天降神明。
<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