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天外隕石的真相

字數:6434   加入書籤

A+A-




    “王莽想要新朝延續,絕對是異想天開了。”

    “彼時的大地,劉秀獨大,兵強馬壯,盤踞多洲,簡直不可戰勝。”

    “除非劉秀意外慘死,否則無法翻盤。”

    “王莽想要不死,確實比登天還難,沒辦法啊,人家老劉家,天降猛男,出了個天縱之才劉秀,你們倆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

    “劉秀的文治武功,放眼華夏幾千年,足以排入前十,絕對的牛人。”

    “我有個建議,該吃吃該喝喝,時辰一到,死就死唄!”

    “當年,王莽組建了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進軍,如此強大的軍隊,尚且抵不過劉秀的兩三萬兵馬,現在的新朝,能多撐一天,都算是上天垂憐了。”

    ……

    對於王莽想要翻盤,想要延續新朝的願望,2000年後的觀眾們,無人看好。

    林楓自然也不看好,屬實是王莽自己作死,又橫空出世了“完美人設”的光武帝劉秀,現在這片時空,人家劉秀就如一輪明亮耀眼的太陽,普照世間,兵鋒所指,武力所至,將沒有任何人能擋。

    不過,林楓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莽改元西漢年號元始元年,自己建立的朝代叫新朝,年號始建國。

    這些名稱都說明王莽其實是迫切想要革新的一個人。

    後來他的政策雖然名義上打著恢複周禮的名義,但是不論是土地變革還是廢止奴隸,針對性很強,都說明王莽其實非常知道國家的問題出在哪裏。

    土地改革是為了扭轉土地兼並的局麵,廢止奴隸是為了增加生產力。

    同時前代的借鑒經驗少所以王莽的改革也具有理想主義色彩。

    這都導致王莽改革未必在現實中能行的通,西漢這條大船其實早就千瘡百孔,是無論如何都要沉沒的。

    王莽把他的新朝建立在西漢這條終將沉沒的大船上是必跟著沉沒。

    所以王莽如果想生存下來其實應該遠離政治中心,到河北找一個地方比如漁陽,當地方實權派,在這個小地方,進行他的變革實驗。

    小地方沒有什麽權貴,他的變革可以很好的實行,同時實行過程中發現哪裏過於理想化可以及時調整。

    等到天下大亂時,需要動用武力,漁陽這個地方的騎兵,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王莽可以用漁陽騎兵先統一河北,走劉秀的建國路線,讓劉秀無路可走。

    這樣邊打天下,邊試錯改革,等到天下統一,建立新朝。舊世界打破了新世界就好建立了,如此就可以保住自己不死,和新朝延續。

    ……

    這一番話,其實還有另一個隱藏含義。

    王莽若是願意,林楓可以通過“神話塑造技能”,給王莽的人生,再來一次拚搏的機會。

    “年輕人,你想讓朕回到十幾年前,在初登朝堂時,改變路線,走另外一條通往皇帝寶座的路?”

    王莽很聰明,看穿其中意思。

    林楓道,“前輩,在另外那條路,哪怕你成功了,回到現實,依舊不會改變什麽。”

    王莽搖搖頭,無奈笑道,“隻為彌補朕心中的遺憾嗎?”

    “是的!”

    林楓又道,“隻是在天下大亂時,前輩你與劉秀同時崛起,恐怕還是很難。”

    王莽問道,“如何難法?”

    林楓道:

    “亂世時,最重要的是行軍打仗,並一路建立名聲,得天下民心。”

    “前輩你有收天下民心的本事,這點毋庸置疑。”

    “可是行軍打仗方麵,你與劉秀,差的太多了。”

    聽到這,王莽似乎想到什麽,臉部肌肉劇跳,臉色也變得蒼白無色,感慨說道;

    “三個月前,朕集結幾十萬大軍,如怒龍出世,要將所有禍患掃平,可是,昆陽一戰,幾十萬軍隊卻全軍覆沒了,這劉秀小兒,如有神助啊……”

    林楓立刻問道,“前輩,傳說昆陽一戰,有天外隕石墜落人間,可有此事?”

    在最為關鍵的一戰中,劉秀氣運加身、得天之助,據《後漢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厭伏。”在戰鬥中更是“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

    因為昆陽大捷中出現的異常天象,很多後世人把劉秀稱為“位麵之子。”

    那麽,真相到底如何呢?

    對麵的王莽,“……”

    他此時一臉黑。

    林楓再問道,“當年昆陽一戰,究竟發生了什麽,導致新朝打敗?”

    王莽臉更黑了。

    這一戰,絕對是他人生最不願意提及的過往。

    昆陽的失利,對王莽來說,絕對是人生中最大的恥辱,百年千年以後,依舊被人提及。

    天降隕石……

    其實在曆史考究中,始終存在很大爭議。

    調侃的說法是……天降隕石幫助了劉秀,“穿越者”王莽終不敵“位麵之子”劉秀。

    按照諸多典籍的記載。

    昆陽之戰是華夏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華夏曆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昆陽之戰,籍籍無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此戰也為劉秀日後定鼎中原奠定了基礎。

    昆陽之戰,莽軍總兵力共42萬,號稱百萬,史稱:“旌旗輜重,千裏不絕,……自秦﹑漢出師之盛,未嚐有也。”

    而且還“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大軍至昆陽城下。

    “軍陳數百裏,不見其後。”

    反觀漢軍,昆陽城中僅有8、9千人,且人心惶惶,士氣不振。

    此後劉秀率13騎突圍求援,所收郾、定陵等地兵馬也不過數千人,換言之,昆陽之戰,漢軍總兵力也就是一萬多,不足2萬。隻有莽軍總兵力的20分之一不到。

    然而昆陽一戰,終究以漢軍的完勝而告終,莽軍全麵崩潰,直接導致了新莽政權的覆滅。

    以昆陽之戰的曆史意義來看,也隻有秦末巨鹿之戰、東晉淝水之戰可以與之相比。

    昆陽之戰,玄漢戰勝了莽軍,勝得有點“不可思議”,自此王莽再無抵抗之力、劉秀登上曆史舞台。

    後人也產生了穿越者王莽遇到了位麵之子劉秀的很有意思的說法。

    認為劉秀是天命所歸,穿越者王莽終歸從哪裏來回哪裏去。

    “年輕人……何謂……天降……隕……石……?”王莽終於憋出了幾個字。

    林楓說道,“本來昆陽之戰,漢軍劉秀這邊一丁點勝算都沒有;但民間有傳言稱,大戰發生的前一晚,曾有隕石墜落在王莽的軍營處,使得王莽軍隊損失慘重,並且天降隕石後士兵們人心惶惶士氣低落,最後大戰來臨,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才導致的失敗。因此,後人傳言“穿越者”終不敵“位麵之子”,天意難違!”

    “傳言罷了!”

    “並沒有天外來的隕石。”

    “那不過是造謠說法。”

    “劉秀陰謀詭計罷了。”

    “真實是,劉秀利用投石車,將沸騰燃燒的石塊,投入新朝軍營,又派人在軍中內應散播流言,局勢一旦混亂,謠言以訛傳訛,最終釀成慘敗。”

    ……

    越說越激動,王莽氣得失去君子風度,一掌拍桌,滿臉紅漲,眼神透著無盡怨氣。

    這一席話,幾乎讓收看節目的觀眾們沸騰了。

    此時才知道。

    所謂的天外隕石。

    竟是投石車飛出的燃燒石塊?

    投石車,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並迅速投入了戰場,經西漢兩百餘年改良,確實能爆發出猶如“天外隕石”的奇景。

    不得不說。

    昆陽大捷是漢光武帝平定天下的關鍵一戰。

    精選三千敢死隊,擊敵大營!斬敵千人!再戰,斬王尋!趁敵混亂之際,全軍掩殺、內外夾攻,終於引發了大潰敗,昆陽之戰完勝,繳獲兵馬糧草甲仗無數!

    萬馬軍中、殺聲震天,旌旗如林、攻守慘烈,在這樣殘酷而複雜的戰場中,其中的進擊退守、截殺掩攻、審時度勢,光武帝的戰場大局觀、戰術嗅覺和指揮能力堪稱一流!

    這種天縱之才。

    注定要壓塌一個時代啊!

    一場古今對話的“城頭論禮”結束。

    王莽選擇低頭了。

    他自我安慰念道:“2000年後,仍有後世的人們,記得朕,足矣,雖身死亦無憾…”

    周圍的石桌石椅消失,茶壺茶杯也憑空化為了空氣,徹底不見。

    兩人並排站在城頭上,望向遠方。

    “年輕人,接下來,你要去往何處?”王莽問道。

    “對話劉秀。”

    “好,告訴劉秀,朕的腦顱就懸在脖頸之上,讓他隨時來取。”王莽總算沒有那麽頹廢了。

    “前輩,送你一宗禮物。”

    林楓手一劃,一口箱子從天而降,箱口打開,裏邊有一套中山裝、皮鞋、鋼筆、刮胡刀…

    一個現代的“遊標卡尺”,格外顯眼。

    看到這,觀眾們都覺得林楓在搞一個惡作劇。

    不過大家清楚,這主持人就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

    這波操作。

    實屬正常。

    既然王莽一直以來被稱為“穿越者”,這些來自現代的物品,也很搭吧…<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