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驚天 七
字數:4971 加入書籤
析津府西南,契丹統軍使蕭討古、帶著一支三千人的騎兵,正順著狼旭敗軍的方向,逐次搜索宋軍的身影。
狼旭麾下的殘軍逃回大營後,隻說道自己被一隻小規模宋軍騎兵擊敗。
但蕭討古覺得這附近應該有宋軍大部,而南院大王給的軍令是與宋軍主力接戰後,且戰且退,引誘宋軍進入高粱河。
那麽蕭討古現在做的事就是找到這隻宋軍,攻擊他們,引誘他們往高粱河而去。
宋軍主力已經分批北上。
田重進是步兵,行動緩慢一些,禦營更是在後麵。
而現在最靠近預定戰區的是宋軍楊業部隊。
隨著三三兩兩的兩軍斥候隊互相接觸,久於戰陣的楊業也逐漸意識到,有一隻契丹大軍在靠近。
隻是雙方主將都很冷靜,在逐漸的試探。
不過楊業想的是驅趕和殺傷契丹騎兵,為宋軍大營北上蕩平周圍的契丹騎兵。
而蕭討古想的不過是誘敵深入而已。
辰時三刻,一名前出的斥候疾奔回楊業中軍:“將軍,有敵情。”
楊業勒住馬:“報上來。”
斥候拱手道:“將軍,前方四裏,雪地上留有騎兵大隊經過的痕跡,從馬蹄印看,大概三千人,馬蹄印痕跡尚未被積雪覆蓋,估計在一個時辰之內。”
“此話當真?”楊業知道,這附近是肯定沒有第二支宋軍騎兵的,如果大隊騎兵,必然是契丹騎兵,而且在雪地上騎兵的蹤跡一旦被發現,自己便可以循跡追蹤,如果隻是三千人的騎兵,自己是有把握吃下去的。
“千真萬確,將軍,是否需要斥候隊的兄弟們繼續追蹤馬蹄印?”
“這馬蹄印往何處而去?”
“回將軍,這馬蹄印往北而去。方向應該是析津府西,永定河。”
“令斥候隊銜尾追蹤,我軍隨後就來。”給斥候下達了命令,楊業從身邊親衛手中接過地圖,看著地圖上麵的山川河流,開始點將。
“高元朗何在?”
一員魁梧的銀甲將軍高聲答道:“屬下在!”
“令你領四千騎兵,緊隨斥候隊,追擊契丹騎兵大隊,追上後糾纏契丹軍,減緩其進軍速度。”
“屬下遵命!”銀甲將軍領命而去。
“馬貴何在?”
“屬下在!”馬貴拱手高聲答道,這員將領,身穿一身百煉鋼甲,兜鍪上一紅色長纓,英武非凡。。
楊業在地圖上用手一指,指向了距離此處大約十數裏的一個點,正是永定河的南岸。
“令你帶五千騎兵,遠離官道,抄小路急進,務必在契丹大隊趕到永定河之前,將其截住,與高元朗合兵,殲滅這一隻契丹軍。”
“屬下領命!”馬貴拱手而去。
“楊延彬何在?”剛才已經立功的楊延彬,又被楊業點到。
楊延彬喜不自勝,“屬下在!”
“命你率領三千人,前出到永定河預定戰場和析津府之間,用作警戒掠陣,斥候隊流星傳報,務必使得本陣和你軍之間聯係暢通。如果遇到契丹大隊,切記不可戀戰,傳遞軍情是第一要務。如有違背,軍法伺候。”
楊延彬一凜,恭敬得回答道:“謹遵將令。”
楊業出征,身邊軍將多是楊家子弟,但是這次北上,宋皇趙匡胤將騎兵大隊盡數交付給楊業,足以見宋皇的信任,所以楊業在安排之時,將好拿軍功的兩個任務交托給了禁軍的騎兵將軍,而最危險的警戒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偏偏這個兒子沒心眼一樣,居然十分開心。
楊業無奈,楊延彬善戰,這是他知道的,想來隻是警戒,應該出不了什麽岔子。
但是這樣一安排,讓騎兵中眾將,對楊業又是佩服了幾分。
長官無私,軍心可用。
高元朗的四千騎兵緊隨著斥候隊,循著雪地上大片雜亂紛雜的馬蹄印一路北上,四千騎兵,規模驚人。
而在這支騎兵以北十裏遠的地方,契丹統軍使蕭討古勒住戰馬,對身邊的斥候道:“宋軍是不是上鉤了?”
斥候回稟道:“回統軍使,屬下剛才遠遠看到有一隻約四千左右騎兵,正順著統軍使故意留下的足跡而來,行軍很快。”
蕭討古嘴角微微翹起,“行軍很快?這隻宋軍很自信,等不及要消滅我軍啊?”
說罷,身旁的契丹騎士們哈哈大笑。
蕭討古的軍隊並不是什麽三千餘人,在北上之時,蕭討古故意將麾下軍隊分成兩份,第一支軍隊三千人,第二支騎兵和第一支騎兵相距兩裏,也是三千。這樣下來,雪地上的新鮮馬蹄印便看起來隻有三千,這一招,成功的騙過了宋軍的斥候,僅僅憑借馬蹄印,從而錯誤估計了契丹騎兵的人數。
這隻騎兵足足六千,契丹騎兵想來長於騎射,聽聞斥候說道宋軍追兵隻有四千,蕭討古和眾將自然不放在心上。
甚至旁邊還有軍將笑道“宋軍追的上不?要不我們等等。”
蕭討古細長的眼睛一瞥,眼帶笑意,揮了揮手中馬鞭道:“不用,我軍就正常速度北上,等宋軍靠近的時候,兩軍合兵,我很想看看宋將看到六千軍時的表情,肯定十分精彩。”
且不說契丹軍將交談,十裏之外,高元朗率軍緊緊追趕。
按照斥候的情報,契丹軍應該不遠了。
小半個時辰後,有前出的斥候回報,契丹軍已經遠遠可以看到了。
高元朗心中一喜,再次打馬。率領著四千宋軍,加速北上。
大宋和契丹開戰以來,早些日子有羅玉川四千破萬,近些日子有楊延彬一百騎兵擊殺契丹軍一百二十人,宋軍都是大勝,所以高元朗覺得,這契丹軍,不過如此。
而自己手下,足足四千人,斥候探得的情報是,契丹軍,隻有三千。
縱使不如羅玉川,好歹接近楊延彬吧。
想到此,立功心切的高元朗很是心頭一熱。
兩炷香後,高元朗策馬繞過一處山坳,看到了契丹軍。
但是契丹軍並不是像高元朗想象的那樣,驚慌失措,一路狂奔;然後自己就可以砍瓜切菜,追亡逐北了。
相反的是,契丹軍在官道正中,排成了軍陣,一隻寬大,厚重的騎兵軍陣,將路口封的嚴嚴實實。
見到宋軍出現,契丹族騎士們都取下了背在身後的角弓。
更讓高元朗驚疑不定的是,契丹軍兩側,騎士越來越多。
這哪兒是三千?麵前這樣的軍陣,五六千都不止!
更何況,宋軍在轉過山坳後,這是一片寬闊的荒地,雖有積雪,但是積雪很淺,不影響騎兵的馳騁。
一旦自己軍隊進入荒地,契丹騎兵必然左右展開,用他們的騎射優勢,將麾下四千人活活拖死。
怎麽辦?不進入荒地,這道山坳也並不能提供很多的防護。最多就是遲滯一下契丹騎射的攻勢!並沒有什麽作用。
這時候,契丹陣中一麵旗幟高高升起,上麵書寫鬥大一個蕭字。
這是契丹的後族,也是巨大的軍功,但是得看高元朗有沒有本事將他擊敗?
旗幟隨風漫卷,仿佛在撩撥著、嘲笑著高遠朗。
契丹人怎麽這麽難以對付,才一對陣,就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高元朗進退兩難!
兩軍隔著兩箭之地對峙,蕭討古可不會給高元朗太多的時間。
不久,契丹軍中一名壯漢,從蕭討古身邊走出,擎著一隻巨大的牛角號,嗚嗚嗚的吹了起來。
契丹軍動了,從左右兩側,宛如兩把犀利的彎刀,向進退維穀的宋軍騎兵撲來。
契丹輕騎兵常用的獵殺陣型。
圓月彎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