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驚天 八
字數:5193 加入書籤
一時間,契丹的圓月彎刀,將高元朗逼到一個必須選擇的地步。
宋軍騎兵如果原地站著不動,必然成為契丹騎射的活靶子,甚至因為騎在馬上的緣故,目標太大,這活靶子比步兵還憋屈,步兵好歹還可以舉著大盾。
必須當機立斷了!
錯誤的決定也比沒有決定要好,高元朗強打精神,抽出樸刀,刀鋒斜斜的指向契丹軍陣,高聲喊道:“大宋禁軍,隨我衝!”
高元朗在緊要關頭,想用宋軍的兵甲優勢盡可能於契丹軍纏鬥,從而抵消契丹軍恐怖的騎射。
這個決定救了高元朗一命,也救了這一隻宋軍。
但是,長於騎射的契丹軍盡可能的想拉開與宋軍的距離。
而穿著玄色皮甲,在胸口等要害鑲嵌有鐵葉片的宋軍四千騎兵徑直朝著身穿白色羊皮襖的契丹軍撲去。
一黑一白,如同太極圖裏麵的陰陽魚,在著一大片荒地上,緊緊追逐。
一箭之地,契丹軍的第一波箭雨射了過來。
神臂弩上弦太慢,沒有準頭的情況下,宋軍騎士們紛紛閃避,並沒有用神臂弩還擊。
雖然大量的宋軍在高速奔跑中閃避,幸運的躲過了箭雨,但是還是有數百名士兵中箭,輕傷的咬緊牙關,拉緊韁繩;傷得重的,落下馬來,被後麵的戰馬洪流踏成肉泥。
契丹軍想用騎射殺傷宋軍,宋軍一旦靠近契丹騎士後,便紛紛拿出了神臂弩。
嗡,一陣神臂弩的弩弦響起。
契丹軍中,大量騎士也紛紛落馬。
蕭討古嘴角輕輕抽了抽,這一隻宋軍比較難纏,但是宋軍神臂弩射出後,再次上弦很慢,隻要契丹軍隊不被宋軍近身,那宋軍的反擊,就僅限於此了。
想到此,蕭討古口中打了一個呼哨,旁邊的契丹軍官們聽到後,也接著打出了呼哨聲,一時間荒野之上呼哨不斷。
在呼哨聲中,契丹騎兵提高馬速,進一步拉開和宋軍騎兵的距離。
宋軍也不是善茬,見狀後,勒馬緊緊追趕。
但是,在追逐中,契丹騎兵不斷的回身,往後射出箭矢,或射人,或射馬。
宋軍騎兵宛如被契丹軍遠遠牽著的風箏,不斷有人落馬。
更恐怖的是,契丹軍中,幾乎每一個小區域,便有一兩名低級軍官,他們不停用呼哨聲,調節著契丹軍的節奏,讓契丹軍始終遊走在宋軍前麵,轉折如意,又不會徑直撞上前方的宋軍。
整隻契丹軍,仿佛在魚塘裏麵四處亂串的一隻隻鯰魚,滑不留手。
兩軍接戰良久,契丹軍除了最開始被宋軍神臂弩射死的一部分騎士之外,傷亡不大。
而宋軍,在追逐中,被契丹騎兵的角弓狼牙箭收割著生命。
蕭討古在陣中,帶著一群親衛遊走,四處觀察著戰勢,眼見宋軍漸漸不支,心中欣喜。
而高元朗就沒有這樣寫意了,隻見他銀牙緊咬,苦苦思索著破局之策。
契丹騎射,果然是宋軍大敵。開來自己還是過於輕敵。
這樣下去,宋軍遲早會被分割成小塊,被契丹軍隊這個磨盤,榨幹最後一滴鮮血。
怎麽辦?怎麽辦?
看著遠處蕭討古的旗幟跟隨著蕭討古,高元朗心中大恨。
突然之間,高元朗記起來一次閑聊中,熟悉契丹軍情的楊業給軍將們說的一番話:“契丹以耶律,蕭姓為尊,契丹軍中,伍長戰死,則斬全伍;什長戰死,則斬全什;校尉戰死,斬一標軍;如果主帥戰死,全軍皆斬。”
說那番話的時候,楊業還說到,這個軍規在阿保機的時候就已經立了下來。雖然大多數時候沒有執行,但是軍將們還是特別注意,尤其是皇族和後族,在戰場上,往往得到的是最好的保護。
想到此處,高元朗眼前一亮。
有法子了。
這時候,在陣中不停遊走的契丹統軍使蕭討古突然發現,有數十名宋軍騎兵在一名銀甲將領的帶領下,徑直朝著自己這邊撲來。
目標顯然是自己。
蕭討古策馬便走,在戰場上和高元朗率領的追兵繞起了圈。
高元朗不管不顧,策馬緊緊追趕,而蕭討古需要指揮騎兵分割包圍和擊殺宋軍,便沒有辦法全力策馬奔跑。
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
不斷地有契丹軍和宋軍注意到這一場追逐。
雖說契丹軍彎弓搭箭,時不時將追逐的宋軍射落馬下;
但是周圍的宋軍不斷的加入追擊蕭討古的隊伍中去。
人數不減反增,越來越多。
有契丹軍士挺身而出,攔在了高元朗之前,高元朗仗著全身鐵甲,也不答話,不閃不避,挺槍就刺。
接連刺死了數名阻擋的契丹騎兵,自己身上就鎧甲被契丹軍士斬出了淺淺的白印,一時間高元朗竟然所向無敵。
蕭討古見高元朗追趕甚急,無奈之下,隻好策馬狂奔。
於是乎,不能再從容淡定的指揮契丹騎兵。
還不止於此,蕭討古的一路奔逃,高元朗打馬急追,卻將一眾契丹校尉、小旗,嚇得魂飛魄散。
如果蕭討古死在這裏,雖然不可能殺了全軍,但是蕭家是後族,想必殺幾個小旗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畢竟軍規森嚴。
如果繼續指揮麾下騎士擊殺宋軍,那是軍功;
但是蕭討古隻要一死,析津府按軍規辦事的話,那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孰輕孰重,一目了然,誰也不想做那冤死鬼。
於是,校尉和小旗們打馬趕過來援助蕭討古,紛紛向高元朗攻去。
這時候,被契丹軍的風箏戰術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宋軍,稍稍緩過氣來。
而沒有軍官指揮的契丹軍,四處遊走的時候,不可避免得撞上宋軍,被迫停了下來。
一旦停下,宋軍立馬貼身反擊。
於是,高元朗和蕭討古的追逐,已經成為整個戰場的中心。
高元朗全身鐵甲,刀劍難傷,但是胯下駿馬卻不可能鐵甲覆蓋,契丹人注意到了這一點,宋軍騎兵也注意到這一點。
於是,在契丹軍張弓搭箭,準備射殺高元朗戰馬的時候,宋軍騎兵便打馬衝上來,緊緊護衛在高元朗的兩側,組成一堵活動著的防禦牆。
宋軍騎士們知道,高元朗如果掉下馬來,蕭討古重新組織起契丹軍的進攻,宋軍必敗無疑,雖然有騎士不斷落馬,但是後續的騎士繼續跟上作為高元朗的人形盾牌,視死如歸。
蕭討古心中大急,這高元朗如同跗骨之蛆,難以擺脫。
而身邊,宋軍已經開始了反擊。貼身肉搏後,契丹騎士的傷亡,快速上升。
蕭討古隻有寄希望於契丹射手能夠盡快將保護高元朗的宋軍騎士射殺幹淨。
隻要高元朗落馬,契丹人可以再一次掌握戰場主動權。
這時候,跟得上高元朗的宋軍騎士越來越少。
而且在契丹軍的箭雨下,宋軍騎士紛紛落馬。
高元朗,仿佛一個胡桃,外殼慢慢的被契丹射手狼牙箭砸開。
一炷香左右的時間,蕭討古覺得十分漫長。
不過,圍繞在高元朗身邊的宋軍騎兵最終也不到十人,有幾員騎兵的戰馬側麵已經中了箭,慢慢落下了速度。
蕭討古心中鬆了一口氣,終於苦盡甘來。
這時候,蕭討古覺得大地有一絲輕微的震動。
他以為是錯覺,但是,卻看到身邊的契丹士兵,都齊齊的看著析津府的方向。
耶律沙不在這附近啊,那怎麽會有大隊騎兵?
大地震動更加明顯,道旁樹枝積雪都紛紛震落,
從路口處,果然衝出來一彪騎兵,陣型厚重,衣甲鮮明。
騎兵陣中,一麵赤紅色大旗飛舞,上麵一個鐵畫銀鉤的大字“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