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三事

字數:5349   加入書籤

A+A-


    帳中眾人,默默無言。

    在開戰之時,絕對沒有人想到這一仗還會輸。

    集合了整個契丹的精銳騎兵,在契丹的堅城析津府之下,在選定好的戰場高粱河和宋軍交戰,竟然輸了。

    “如今析津城危,該如何是好?”蕭燕燕提高了音量。

    站在軍帳之中最前麵的兩人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北院大王耶律休哥見狀,心知已經無法推脫。

    這個時候還不說點什麽,就確實說不過去了。

    就算是說講和,說投降,總得有人先開這個口子。難道讓皇後說出來?

    要這一堆大臣有什麽用?

    就算是誰先開口說求和祈降會留下千古罵名,總得有人來被這個鍋吧。

    一直愧疚著的耶律斜軫整理了下思路,開口說道:“皇後娘娘,臣耶律斜軫有本啟奏。”

    蕭燕燕聲音清冷:“你且說來聽聽。”

    耶律斜軫恭恭敬敬得答道:“至此之際,臣以為,我契丹有三件事需要做。”

    “哦?”蕭燕燕挑了下眉毛。

    決戰失敗,眾將焦頭爛額,而耶律斜軫說道居然還有三件事。

    “你且說來聽聽。”

    耶律斜軫拱了拱手:“第一,便是派出使者,和宋軍談判議和。”

    一眼才出,軍帳中議論紛紛。

    雖然帳中諸人,都知道此戰已經敗了。但是,這議和的話說出來,終究覺的是低人一等。

    就像年輕男女情竇初開,誰最早說出我喜歡你,誰在這份感情中就是被動的。一個道理。

    契丹幅員萬裏,不曾想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甚至帳中有人小聲說道了什麽賣國,國恥,叛徒之內的話語。

    看著帳中禦林軍眾將議論,耶律休哥心下鄙夷。

    列陣對敵卻不見你們奮勇爭先,事後諸葛亮倒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了。

    軍國大事,勝敗乃是常事,勝不驕敗不餒,不管何種局麵總的有人要挑起這個責任,而耶律斜軫現在做的就是在承擔這個責任。

    總有宵小之輩在這樣的時候議論紛紛。

    確實聒噪!

    當即,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也拱手高聲說道:“臣,附議!”

    一見到兩院大王都表態,帳中將領先先後後也拱手附議。

    蕭燕燕輕輕點頭,說道:“南院大王說有三事,還有何事?一並說來聽聽。”

    耶律斜軫環視了帳中諸人,見到都是知曉皇上大行的人物。於是開口說道:“與宋國合議完成後,宋軍退走,契丹加固城防,爾後將皇上大行之事,昭告天下。”

    耶律休哥心裏合計,這南院大王額耶律斜軫確實計議深遠。

    如果在合議完成之前,宋國再知道皇上大行,必然在合議之中獅子大開口,屆時契丹將進退兩難。但是皇上大行已經好幾日,如果按照直魯古的說法,過幾日便難以遮掩,那和宋國議和便迫在眉睫,而且需要盡早完成。

    難呐!

    蕭燕燕聽耶律斜軫提到皇上耶律賢,心下戚戚。

    好一陣後,蕭燕燕繼續道:“南院大王所言有理,第三事,不知道是什麽事?”

    耶律斜軫再拱拱手,:“皇後娘娘,國不可一日無君,臣以為第三事,便是太子耶律隆緒登基,但是太子年幼,臣鬥膽奏請皇後娘娘,垂簾聽政!”

    蕭燕燕端坐在龍椅之上。且不說這女人看著天姿國色,但是治國行政的手腕是一等一的厲害。耶律斜軫的提議,幾乎是一個如何站隊的政治問題。

    當下,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當即表態道:“臣附議,臣鬥膽奏請皇後娘娘,垂簾聽政。”

    帳中禦林軍將領們也爭先恐後說道:“臣等奏請皇後娘娘垂簾聽政。”

    這話要是說晚了,這可是能夠被扣上一頂有不臣之心的帽子的。

    誰敢怠慢?

    蕭燕燕擺擺手,緩緩說道:“此事押後再議。不過南院大王所說議和之事,眾位愛卿先拿一個章程出來。”

    說是議和,實是求和。哪兒有多少章程可拿,說白了就是契丹願意付出什麽代價,換取宋國退兵而已。

    那麽契丹的底線是什麽,眾位大臣都還等著她的明示。

    見到眾位大臣都沒有說話,蕭燕燕字斟句酌得說道:“契丹寸土不讓,此乃底線!”

    此話一出斬釘截鐵,軍帳中一片熱血沸騰。

    但是宋國北上,這目的昭然若揭,寸土不讓,這還怎麽談?

    雖然心下裏真心佩服蕭燕燕此刻的強勢和蠻不講理,但是,如今形勢比人強,耶律休哥等人一陣頭大。

    有一員禦林軍將領說道:“皇後娘娘,那我們怎麽和宋國談?”

    蕭燕燕清朗的聲音,十分果決:“談的下來就談,談不下來就繼續打,契丹起於草原,不過是再回到草原八部的時候,朕倒要看看,宋國把他的精銳之軍全數耗在契丹,他趙匡胤用什麽來鎮壓漢國,唐國舊地,用什麽來保證吳越內附,用什麽來防備雪原上的吐蕃。析津之敗,並非全國之敗,如果想要借此咄咄逼人,那是癡心妄想。”

    語意鏗鏘,毫無轉圜餘地。

    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人拜服於地。

    析津城外,宋國禦營之中,一片歡騰。

    此次決戰,大宋大獲全勝。

    如果不是因為天色昏暗,說不定現在宋軍已經殺進析津府了。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相比於大宋士兵們的歡欣鼓舞,大宋中軍帳中氣氛要嚴肅很多。

    趙匡胤坐在上首,聽著各位將領在會送各部傷亡。

    田重進和潘美,楊業都是一臉沉重。

    千裏來援的樞密使曹彬統領的騎兵,一路上減員以及衝擊契丹軍陣。

    曹彬部騎兵傷亡兩萬餘人。

    趙匡胤臉上古井無波,淡淡問道:“其餘各部呢?”

    田重進抱拳跪地:“皇上,末將無能,麾下八萬步兵,攻城死傷近兩萬,與契丹騎兵接戰,死傷約兩萬。”

    潘美和楊業心裏麵一陣羊駝飛過。

    你這樣,我們怎麽說?

    看著趙匡胤的眼神掃過,潘美同樣雙膝跪下,抱拳稟報:“皇上,禦營步騎一共傷亡三萬餘。臣無能,罪該萬死。”

    趙匡胤也不多說,眼神看向楊業。楊業正要跪下,趙匡胤道:“楊老將軍,楊家子戰死四人,從今以後,楊將軍上殿不跪,著為永例。”

    趙匡胤要借著這一場大戰,敲打一下軍中老牌勳貴了。

    楊業感激不已,抱拳道:“臣楊業無能,麾下騎兵四萬,戰死,受傷,三萬餘。請皇上降罪!”

    趙匡胤聽完,淡淡的哦了一聲。說道:“眾位愛卿平身!析津之戰,乃是我軍大勝,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一戰,必將名垂千古!”

    頓一頓後,繼續說道:“戰後死傷撫恤,論功行賞,朕絕不吝嗇。你們,都是我大宋的英雄。”

    說道此處,眾人更是羞愧。

    雖然這一仗,將契丹勝利的希望完全扼殺,但是以多打少,打成這個樣子,確實無顏接受英雄這個說法。

    隻聽得皇帝繼續說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朕還想著,以後啊,我們還有很多次大戰,朕想要將我朝有大功勞之人,像唐皇一樣,請高手畫師,畫上畫像。寫上生平,也做一個我大宋的淩煙閣,從朕以後,皇子皇孫,普天黎民,年年祭祀,歲歲香火。讓諸君功績,於天地而不朽!”

    身前身後名,帝王將相誰不在乎?

    聽到皇帝推心置腹,一眾將領,包括楊業在內,齊齊跪倒在地:“臣,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效皇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擺擺手:“起來吧起來吧,當下還有一個事情,這析津府一戰後,我軍下一步怎麽做?諸位愛卿,商量一個章程。”

    突然,這時候,從中軍帳外,傳來一聲歡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