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驗員人選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魏羽嚇了一大跳,先不說其他的,這老祭酒的年齡比趙匡胤都長,先不說身份,便是尊老愛幼的思想,也讓魏羽接受不了。
當即準備閃開,突然,這準備下拜的老祭酒,打一個跌,身子往前一撲,頓時失去重心,撲了下去。
身旁的一個大學生見機的早,連忙拉住,卻隻見這老祭酒已經滿麵紅光,眼睛閉上,不一會兒,鼻孔裏傳來平穩的鼾聲。
竟是睡著了!
程傑今日做東,看到這樣,心下大囧,連忙解釋道:“郡王,老師怕是喝多了,郡王莫怪,郡王莫怪!”
魏羽擺擺手,這南唐酒一出來,被這烈酒丟翻的,胡運絕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但是胡運在酒醉之時,居然都還記得自己的醉裏挑燈看劍,魏羽一想,心裏還是十分舒坦。
這個時候,早有潘家酒樓的小二上來,夾手夾腳的把胡運攙扶下去醒酒。
潘家酒樓小二顯然已經是見慣不驚,這烈酒出來後,每日再酒樓喝醉的客人,不說十個也有五個,所以小二們已經形成一整套醒酒的方案,過程十分嫻熟。
等到胡運被扶下去後,包間裏麵又慢慢開始聊天。
程傑對魏羽賠罪道:“郡王,老師酒量有限,見笑了。”
魏羽擺擺手,倒也不以為意。
程傑繼續道:“郡王,下官倒還有個主意。我們可以弄一個文會,既可以以文會友,還可以推廣活字印刷術,一句兩得。”
“文會?”魏羽聽了程傑的話後,心中一動。
雖然這老祭酒胡運對五代以來花間詞派看不上眼,但是魏羽知道,這個詞牌在華夏文明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小覷。
從花間詞派,到李煜的“春花秋月”,再到薑夔的《揚州慢》“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再到柳永的《雨霖鈴》”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婉約一派,在南宋終於到達頂峰。
大宋的詩詞,總有歌台暖響,也有鐵馬冰河。
所以,程傑一說這以文會友,魏羽心中一動。
如果因為文章詞賦名動天下,那可不可以算是一個皇帝賞識的機遇呢。
比如,他的老丈人,唐國國主李煜。
李煜的詞是婉約一派,但是毫無疑問,他的辭賦功底,加上國破家亡的感悟,使得他的詞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程度。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些詩詞,魏羽前世,中學老師都是用篾片逼著他們背的。
如果真的開一個文會,再邀請李煜參加,自己隻要不剽竊蘇辛詞,估計現在的大宋,放眼望去,在李煜的眼裏,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如果那樣名動天下,那是不是就有機會?
所以,聽到此處,魏羽心中默默的感激了一把程傑。
這老丈人,有救了!
程傑卻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話幫了魏羽大忙,但是看見郡王心情大好,程傑也是開心。
畢竟,這孔門子弟,憨直是憨直了一點,但是不等於傻。
不過,魏羽今日前來,還有另外一個事情需要處理。
在城外莊子裏,趙德芳和魏羽在工程院建設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障礙,各行業的大師傅們,幾乎都不識字。
經驗倒是有經驗,但是,這工程院要想弄出來更多的技術發明,隻是憑借經驗確實遠遠不夠,所以,這實驗的辦法必不可少。
而實驗數據又誰來記載,這便是一個大問題。
自從趙德芳得知四哥有這個飯局後,就把這個飯局當成了解決大宋工程院實驗員的關鍵。
要說讀書人,這大宋有幾家的讀書人比孔子門下更多。
而大宋的孔門,最為正統肯定是朝廷創辦的大宋國子監。
雖然國子監的校長已經被南唐酒給丟翻了,不要緊,這裏不是還有一大群高徒嘛!
想到這裏,魏羽的笑意酒遏製不住的從眼角流露出來。
程傑正說這話,卻看見魏羽越來越開心。
原本想著忙著郡王還是挺好打交道,但是慢慢覺得,這郡王的開心和自己說的話,好像沒有什麽關係。
卻聽見魏羽問道:“程大人,你家中有幾人進學啊?”
程傑年逾四十,生有四子,長子已經成年,二,三,四子卻還在進學。
不過,郡王關心這個做什麽?
還來不及思索,程傑恭恭敬敬答道:“勞郡王掛念,家中尚有犬子三人還在進學,老二老三在開封府學,老四卻在蒙學。
大宋科考,考中了秀才之前,都是童生。
童生上學,自然便是蒙學,不管你年齡多大,便是七老八十沒有考中秀才,也隻是發蒙的學生。
程傑家學淵源,兩個兒子已經有了秀才的功名,隻等著秋試,博取一個舉人的身份。第四子年紀幼小,自然還在蒙學。
魏羽問道:”程大人,在四公子蒙學之中,可有年齡較大的人。“
實際上這話已經比較無禮。
考不上秀才已經是奇恥大辱,如果年齡幼小倒是無所謂,如果三五十歲還在蒙學,那少不得被人輕視。
但是科考一途,秀才舉人進士,步步上升,確實等級森嚴,逾越不得。
程傑一聽魏羽這樣問話,心中也是一愣。
“郡王的愛好特殊,考不上秀才怎麽了?他們驕傲了嗎?”
程傑這話憋在心裏,自然不敢說出來。而魏羽問話後,又是一直等著程傑的答案。
程傑無奈,隻好說到”家中幼子在景林宮附近蒙學,同窗好友中確實年齡參次不齊,年幼者和我幼子一般無二,約莫八九歲光景;年長的,聽夫子說,有五六個已經年過而立。
“三十歲還在補習?這精神那是相當的可嘉啊!”
魏羽心裏麵默默的點了個讚。
但是這個年齡,這種資質,就算是考上秀才,又有何用?
要想考舉人,估計得向天再借五百年。
而大宋科考,秋試的舉人乃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嶺。
舉人之前,便是秀才也沒有做官資格,而且隻是免除秀才一人的賦稅徭役。
但是隻要一旦考上舉人,這不僅僅有了做官的資格,而且,舉人全家都可以免除所有的賦稅徭役。
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和前程。
魏羽前世學過《範進中舉》,便是因為這舉人有如此多的好處,這範進才會因為中舉,而被痰迷了心竅。
但是,大概率來講,三十歲還沒有中秀才的,這樣的資質,估計連著範進都不如吧。
如果不是家裏金山銀山,可以一直養著。小老百姓或者一般富戶,養著一個壯勞力不事生產,必然十分吃力。
有些士子,心中已經知道自己是考不上了,還在蒙學裏麵待著,主要就是輸不了那一口氣罷了。
而魏羽一聽程傑說到有三十多歲的老童生,心中想到,“就是你們了!”
你們不來做大宋工程院的實驗員,天理難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