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上梁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正當宋皇後眼前一亮,卻聽得趙匡胤又說道:“皇後,你說,這中書門下,朕要是撤換了盧多遜,誰來做這個參知政事?”
大宋開國後,延續唐代製度。隋唐時期,隋文帝為了加強皇權,將魏晉時期三省製度進一步強化。唐朝貞觀皇帝上台,繼續明確分工,使得三省互相製衡。這也是華夏中樞官製成熟的重要表現。
三省,乃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分工不同。中書省扶著承接皇帝旨意,草擬聖旨詔書,草擬完成後,中書將旨意下到門下省審核,門下省對中書省旨意有封還駁回之權,如果遇到中書皇命,門下省以為不妥當的,可以拒絕奉詔,將旨意還回中書省再議,而一旦門下通過,這旨意便交由尚書省負責執行。尚書省下麵管轄有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書都以所在“部”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為名,負責分工合作,執行詔令。
大宋開國後,趙匡胤鑒於前代楊國忠李林甫等宰相禍國殃民,於是架空三省,設置二府三司,三省長官隻時虛職,作為榮譽,一般不輕易授予大臣,同時如果隻有虛職也基本不參與政事,另設“中書門下”作為宰相辦公機構。宰相隻保留行政權,軍政歸樞密院,財政歸“三司”,權力相互製衡。將政務、財政、軍政等權分開,而大權則係於皇帝手中。
這樣一來,中樞政治自然是十分穩便,
但是為了進一步削弱相權,趙匡胤借鑒前朝,設置副相,也就是參知政事,以製衡宰相。
而今,實權宰相,二府三司的第一人,便是趙普。第二人便是擔任參知政事的盧多遜。
趙普當然值得信任,在趙匡胤還是後周殿前都點檢,尚未起兵的時候,趙普已經是義社兄弟之中的一員,對趙匡胤可謂是忠心耿耿。但是大宋的製度,並非為一人而設,趙普自然是值得信任,那趙普的繼任者呢?再後麵的繼任者呢?
所以,即便是罷黜了盧多遜參知政事的值司,這盧多遜走後,這個位置誰來接任?而且如果盧多遜之事有牽連,其餘官位上,走掉的人,又由誰來接任?
趙匡胤一陣揪心。
宋皇後等趙匡胤說完,方才說道:“皇上,盧相公這件事情,還有幾人知曉?”
趙匡胤伸開手掌,說道:“連著盧多遜,一共有五人知道。其餘四人,有朕,有皇後你,還有劉進賢,和羽皇兒。”
宋皇後一聽魏羽知情,神色更加和緩,說道:“皇上,先前但有事不決,皇上便喜歡問一下羽皇子的看法,作為佐證,這一次要不也趣問問羽皇兒的意思?”
趙匡胤想了想說道:“一品大員的罷黜,也讓羽皇兒插手,這恐怕不好。”
宋皇後笑道:“這個自然是依著皇上,但是皇上,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
說道魏羽,趙匡胤側過頭來,對宋皇後說道:“說起來,這事情還是羽皇兒給劉進賢提醒的。”
“皇上說的是盧多遜之事,羽皇兒怎麽提醒?”宋皇後有一些驚訝,不敢相信。畢竟在宋皇後看來,這當朝大臣的事情,魏羽應該了解不多才是。
趙匡胤點點頭,說道:“正是。羽皇兒在入宮稟報蕭鳳用契丹儀式選擇入族譜之前,便已經給了劉進賢說道此事。當時羽皇兒說,他不願意蕭鳳拜入盧多遜家中,但是又懶得和盧多遜鬥智鬥勇。”
“為何羽皇兒會這樣子說?”宋皇後也好奇起來。
趙匡胤說道:“當時劉進賢就說道,這盧相公也算是知書達理,文質彬彬的人,公子為何不願意?”
羽皇兒說道:“明日一試便知,說完還和劉進賢打了一個賭。”
宋皇後大概猜到了這個結局了,和魏羽打賭,魏羽肯定又是贏。
但是,有一點讓宋皇後百思不得其解。
稍稍頓了一頓,宋皇後問道:“羽皇兒是怎麽看出盧相公會在薩滿巫師那裏舞弊的?”
趙匡胤笑道:“我讓劉進賢問過,那疲遝貨就說了一個,我猜的,劉進賢也拿著沒辦法。”
宋皇後也不覺莞爾。
少頃,宋皇後說道:“皇上,你還記得北伐回來後,皇上給臣妾說,羽皇子遇神靈托夢的事情麽?”
趙匡胤性子粗豪,這些事情一般也不怎麽記,今日宋皇後一提醒,趙匡胤頓時想了起來。
“難道羽皇兒真有如此異能?”
正當皇帝皇後兩夫婦在福寧殿感歎的時候,這位身有異能的羽皇子,正在水泥廠工地旁的莊子裏麵,打起了呼嚕。
一旁的椅子上,趙德芳正聽著木工師傅稟報。
“五皇子,預計道明日,這水泥廠便可以上梁,上梁後兩日內,屋頂便可以全部建好,水泥廠大功告成。”
趙德芳點點頭,說了一句知道了。
木工師傅繼續稟報道:“隻是不知道上梁,看不看個時辰?”
“看時辰,看個什麽時辰?”趙德芳雖然出身皇室,但是畢竟年幼,對這種事情一竅不通。
身旁的一名禦前班值躬身說道:“太保,這個確有其事,所謂看時辰,是看時辰,又不隻是看時辰。”這禦前班值一說,木匠師傅便知道這是一個懂行的,但是趙德芳更加的聽不懂了。
禦前班值隻好慢慢的將這上梁的程序給趙德芳好好解釋了一遍。
大宋不管是皇家還是民間,凡事都圖個吉利,無論是結婚、生子、搬家都會挑選個吉利的日子。上梁是建房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然也需要挑選黃道吉日。
,一般的上梁的吉時,選擇在“月圓”、“漲潮”時辰進行,取合家團圓,錢財如潮水之意。如果是四人住宅,上梁時如家人生辰時刻與上梁時辰相衝,必須避諱。但是這水泥廠倒是工坊,這一點可以不管。
見到趙德芳聽懂了時辰,禦前班值繼續解釋道:上梁的時候,往往還需要祭品。祭品有“全豬”(即用豬頭一隻,豬尾一根,意即全豬),俗稱“利市”。魚、鵝、豆腐、蛋、鹽與醬油五色或七色,用木製紅漆祭盤,置於供桌上端,其他菜肴廿四碗及南北果品十二盆。貼“上梁欣逢黃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類的對聯。對聯用黃或綠色紙,切忌用紅紙。梁之兩端掛紅綢,紅綢下垂清順治銅鈿一枚,取“平安和順”之意。
趙德芳想著,這就是做個祭祀吃個飯,倒也問題不大,而且往旁邊一看,魏羽還在酣睡,那麽這酒應該是自己主持的第一座建築上梁了,趙德芳居然有些躍躍欲試。
禦前班值看到太保這樣,繼續說道:
太保,工匠們上梁時高喊“大吉大利”,那個時候為了確保聲音洪亮,主家會發放紅包。
趙德芳自然不在意著些許紅包錢,自然應允。
宅院上梁還有五穀豐登的包,這水泥作坊最後一步倒是可以省去,這便是這位師傅說的上梁。
禦前班值一口氣把這個過程說完,繼續推倒趙德芳身後。
見到趙德芳應允後,這木工師傅也自去了。
趙德芳想了想,問道身旁護衛:“哪個地方有看日子看時辰的啊?”
護衛拱拱手說道:“如果宮中,觀星台和太史令的大人們可以,如果在宮外,街道兩旁到處都是,小人聽說有些學堂裏麵的先生,看吉日也是一把好手。”
趙德芳聽到這街道上都有,頓時來了興趣,看著旁邊酣睡的魏羽,說道:“等四哥醒了,我們就去禦街,大相國寺逛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