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宋偓將歸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A+A-


    正當趙德芳還在計劃著和魏羽一起逛街尋找陰陽先生的時候,皇宮中的趙匡胤在宋皇後的開解下,情緒平複和很多。

    “皇後說的好,朕是應該徐徐圖之,此時牽連頗大,朕急不得。”

    “皇上真不打算問問羽皇子?”宋皇後剝掉一個堅果的外殼,把果仁遞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笑道:“容朕想想,朕想想怎麽問皇兒,反撲這遇到這疲遝貨不說,朕也是頭疼。”

    一口吃掉宋皇後遞過來的果仁後,趙匡胤繼續說道:“皇後,國丈過幾日是不是要回開封了?”

    宋州節度使,大宋國丈宋偓,在北伐結束後,並沒有和大軍一起南下,反倒是作為宋國和契丹談判代表,在監督契丹和宋國簽署協議的執行情況。

    據宋偓回報,契丹的歲幣已經押解南下了,其中有大量的軍馬。

    這樣一來,宋偓的功勞又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大宋兵甲無雙,再加上有了軍馬,那軍隊戰力必然再上一個台階。

    而宋國的商販門,得到了在契丹的通商權之後,很多商家的商隊,在北伐大軍還沒有南下的時候,已經帶著小紅原話你的絲綢,瓷器一路北上了。

    商人逐利,隻要利潤夠大,生死亦可以置之度外。

    第一批商販在雄州霸州和雁門關一線,取得了大宋通關文牒後,再到契丹換取了關文,那麽他們在契丹的所有行動,將暢通無阻。

    這裏商隊裏麵,一定會有大量的宋國皇城司密探,宋國心知肚明,契丹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在宋偓和邊境宋軍的注視之下,契丹不得不打開關防,讓這些密探堂而皇之的進入了腹地,無孔不入。

    而宋偓在大軍南下之前,曾經和魏羽長談,他心裏麵更知道,比起這些密探來說,那些個手裏提著算盤,看起來和氣生財的賬房先生,才是絞死契丹的絞索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雄州霸州,出榷場,距離蘇武牧羊的北海,數千裏!

    雁門關出關,距離漢朝陳湯“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西域都護,數千裏。

    再往西行,過隔壁,穿大漠,到達中亞大國花拉子模,足足萬裏。

    繼續向前,到博望侯張騫的副手,漢使甘英西行的盡頭,兩萬裏。

    宋偓手裏拿著一張粗陋得離譜的地圖,卻是視若珍寶。

    這張地圖是南下之前的魏羽所畫,在他的筆下,大宋所在的位置,隻是一小塊。而向北,向西,有萬裏之遙的土地。

    在宋偓的要求之下,部分級別夠高的皇城司探子,進入契丹前,認認真真看了一次這張粗陋的地圖。

    探子們本來想笑,覺得這地圖一是粗陋,二是太離譜。哪兒會有那麽多的國家,那麽遠的路程。

    但是宋偓說道這是羽皇子所畫後,個個都變得鄭重起來。

    羽皇子雖然脾氣隨和,但是涉及到軍國大事,從不虛言。

    趙匡胤一提到宋偓,宋皇後笑道:“父親前日來信說,估計還有三四日便回開封了。開心得很呢。”

    趙匡胤歉疚的說道:“皇後,這次是虧欠了國丈,勞苦功高,還要在邊境守著契丹履行合約。國丈回到開封後,朕便讓國丈好好養老。”

    趙匡胤在宋皇後麵前說話都是大白話,絕不會像朝堂上一樣打機鋒。

    朝堂上養老的意思,便是要奪了這大臣的權利,讓他離開中樞,賦閑在家。

    但是,在宋皇後這裏,養老就是養老。

    所以宋皇後笑著說道:“父親信中說道一事,可能還要皇上恩準呢?”

    趙匡胤笑道:“國丈說了何事?”

    宋皇後道:“父親說,在北伐之事,父親和羽皇子見麵送出了一副犀甲,羽皇子知道父親去過安南後,便提到了安南有一種水稻,叫什麽占城稻,可以一年三熟,父親便記了下來。大軍班師回朝的時候,父親還和羽皇子專門聊了這個事情,羽皇子再次確認了。所以,父親想回開封的時候,過些時日再南下安南,去為大宋取那占城稻。”

    “一年三熟?”趙匡胤語氣很是急促,顯然十分激動。

    宋皇後道:“皇上不知道?”

    趙匡胤搖搖頭:‘朕真的不知道,朕隻知道,即便這江南膏腴之地,水稻能夠做到一年兩熟的已經是少之又少,這世上既然還有一年三熟的水稻。如果有了這些水稻,我大宋何愁不國富兵強。國丈要為大宋去取這種好東西,朕自然準了,自然準了。到時候多派衛兵,再隨隊安排禦醫,確保萬無一失。’

    宋皇後盈盈一立,算是謝過皇帝的恩典。這時候趙匡胤又興奮說道:“這孩兒,到底還知道多少好東西沒有給朕說?”

    宋皇後笑道:“羽皇子哪兒都好,就是性子疲遝了些。”

    趙匡胤也笑道:“這是好事啊,朕膝下三子,羽兒天縱之才,如果他不疲遝,但凡有一絲野心,這將是我大宋滔天大禍。”

    宋皇後自然不願意趙匡胤因為盧多遜的事情,對身邊人都開始懷疑,於是正色對趙匡胤說道:“皇上,羽皇子天縱英才,但是對政事毫無興趣,和昭兒倒可以做一對好兄弟,好夥伴。皇上不要多慮。”

    趙匡胤說道此處,問道:“這芳兒這幾天說是在宮中自學,不知道學成什麽樣子了。”

    宋皇後回道:“到時候夫子考教後,自然就知道了。芳兒也逐漸懂事,皇上不用太過操心。”

    說罷宋皇後起身,將趙匡胤麵前各幹果殼收拾了下,左近沒有女婢,宋皇後自己做也是駕輕就熟。

    本來心情已經慢慢舒緩,再加上看著宋皇後伸出的皓腕,還有曼妙的腰肢,在朝堂上被盧多遜的事情弄得大為光火的趙匡胤,突然覺得小腹一熱,站起身來,摟著宋皇後的腰肢。

    宋皇後一驚,趙匡胤哈哈大笑“寶兒,再給朕生個孩兒吧。”

    “這是佛堂,皇上不可。”宋皇後滿麵羞色。

    趙匡胤自然不會在佛像麵前胡天胡地,一隻手摟著宋皇後,轉過屏風。

    不一會,福寧殿的屏風後,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幾件上好料子的綾羅裏衣,從帳幕裏麵,被丟了出來。

    一時間,山搖地動,春色無邊。

    且不管福寧殿中的風雨交加,開封府城南的莊子裏,剛剛醒轉的魏羽還沒有搞清楚情況就被趙德芳拉著往開封城內走去。

    從崇明門進城,一路往北,在一拍節次鱗比的妓館街過後,向東轉彎,便來到了曲院街,經過遇仙酒樓,便轉到往北,這條街的盡頭便是大內的右掖門。

    街道兩旁店鋪眾多,十分繁華。大宋和隋唐相比,開封城市布局的一大變化便是市坊不分,原本在唐朝,所有人戶的大門都是朝著坊內打開,街道上,隻看的到每家每戶的後牆。但是隨著大宋商業繁盛,商稅占了國朝稅收一半以上,這官府便不再如同前朝那樣管理森嚴,於是乎,街道兩旁都是開門做生意的商鋪,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隨著魏羽和趙德芳一起的禦前班值,早已經得到了指令,要在開封府街上找一位陰陽先生,來看看這水泥廠上梁的日子和時辰,所以這禦前班值,憑借著自己的記憶,在道路兩盤開始尋找。

    “這裏明明有好幾家的,這麽難不見了?”禦前班值一臉疑惑。

    在他印象中,這一段路兩側,應該有很多的布衣神相啊,鐵口直斷啊這種遊方道士。不曾想今天一個都沒有看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