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天不負苦心人

字數:5638   加入書籤

A+A-


    李福安的話讓小課堂內的先生們發懵,跳躍性太大,完全不懂他在說什麽,唯一能肯定的是他要講的事很危險,會送命的。

    這世間讀書人有氣節嗎?有!這是肯定的,無恥嗎?有!這也是肯定的,小課堂內的先生是李福安精心觀察篩選出來的,肯定不缺引頸就戳的勇氣。

    “公子有何事盡可直言,無需遮掩,吾等頭顱若然有用,盡可拿去,然吾等性命也不是輕易便能舍去。”

    此人魯氏名喚,魯氏旁門子弟,儒學門人,任俠,為人豪爽,沒投兵家,反而入了儒門,也是奇葩。

    “請公子明言,吾等即使要舍去性命,也該死的明白。”

    李福安細心觀察眾人反應,還算滿意,不枉他花時間經曆考察,這些人都是不嫌事大的主,都是精挑細選的,膽子大的沒邊。

    “列國連年征戰,諸侯皆爭搶城池人口壯大己身,為的是什麽諸位心知肚明,周的衰亡已成定局,早晚為諸侯所滅,周之亡,亡於諸侯,覆滅周一統天下則必不會再行封國。

    天子集權柄於一身,政令通達,上下一心則國泰民安,百姓歸心,修養生息,然如若天子昏聵,不恤百姓又將如何。

    諸位皆各國遊學而來,若國滅可會心念故國,時時謀劃反抗,複國重建。”

    “公子何意,吾等亦知周必亡,為天下計,一統寰宇勢在必行,不如此,不足以止息幹戈。”

    魏季,魏國人,兵家門人,生的一幅好麵相,清秀斯文,頗有儒將風采,於魯喚正好相反。

    “天下一統,該由哪一國來統一,統一之後會如何行事,施政方略如何,汝等攜諸子之學,何去何從,可能獲得天子信重,若天子偏信一門又會怎樣,諸位可曾想到。”

    諸位先生即刻發言,各抒己見,皆認為自己看重的諸侯有一統寰宇之資,小課堂炒的沸沸揚揚,言語攻擊別派學說,隻差動手了,李福安看著差不多了,再吵真該動手了,抬手發言阻止眾人再吵下去。

    “諸位,爭吵若是有用,天下豈不早已平息戰亂,諸位看到了別派的缺點,可曾看到本派的缺點。

    若儒學當國,可能斬將奪旗,開疆拓土,兵家當政可能施政治國,勸農采桑,縱橫家主政一國,能治國還是能打仗。

    諸位皆是精研學問之人,汝等學派治國可能理順百業,令萬民皆有生計,老有所養,幼有所依,鰥寡孤獨皆能善終?”

    李福安的問題沒人能回答,諸子各家都有所長,亦有所短,沒有哪一家能包羅萬象,博采眾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萬千黎庶成國,諸子百家齊鳴才是真學問,治國缺一不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百家學問皆可在擅長的領域獨樹一幟,不擅長的自有別派補足,如此方可大治,然諸位可能找出一位有大恒心,大毅力,包羅百家,盡用其才的君主。”

    眾人沉思良久,皆是搖頭,小課堂陷入了沉默,眾人皆能想到,若是偏信某家學派,別家學派必受打壓,要找出一個有大胸懷的人何其難也。

    “吾攜三子而來,趙蒲,趙昕皆是災民遺孤不提,趙政,諸位可能知其身分?”

    眾人抬頭望著李福安,希望他能快點講,不賣關子。

    “其父嬴異人,秦國大王。”

    “嘶!”

    堂中抽氣聲不斷響起,眾人明白李福安的盤算了,這是打算由百家來培養一個未來的秦國大王,果然是要命的事。

    “諸位,吾這柄橫刀鋒利否,可能斬破這天,為吾等華夏斬盡一切不平。”

    “哈哈哈!公子好謀算,吾等心服!”

    “非也,這是撞上門的,吾於邯鄲宅院與他母子二人相遇,然吾所查獲卻是有人刻意為之,欲借吾作刀,背後操控之人吾已盡數滅口,現在就看吾等如何為之了。”

    “公子想的周到,如此吾等可以操作的時間就更長了。”

    “吾在,汝等便安全,吾卻是憂心,吾走後,列位的安危,汝等還是盡快請回荀子,再任祭酒,稷下學宮祭酒空缺非常久之事。”

    “有理,卻是吾等當迎回祭酒,主持學宮,吾等聲望不如祭酒多矣。”

    “荀子老謀深算,汝等確實不如,此等厲害關要之事,自是當有人主持,然諸位亦須盡快展開,怎知吾等可以隱藏多久,終究還是要入秦的,待得祭酒回歸,便應盡快挑選入秦的先生,汝等現在就可以開始針對入秦之事,製定方略。”

    “吾等百家聯手,若不能成事,愧煞先人,吾願入秦。”

    “吾亦願往。”

    “也算吾一份。”

    “此事尚早,吾等當對課業細細籌劃一番,務必使百家學問精妙之處得以傳授出去,如此良機若是辜負,豈能對得起公子謀算。”

    “對!是該籌劃一番,吾等定要教出一位集眾家之長於一身的天子。”

    小課堂上眾人激動異常,仿佛看見了波瀾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對於未來的把控從未像現在這樣清晰明確。

    這一次的會談秘密的開始,有又悄悄的結束,沒有引起注意,現在的稷下學宮也沒有實力吸引人們的目光,若不是李福安進了稷下學宮,能有幾人還記得這個學術聖地。

    稷下學宮悄無聲息的修改了三個小孩的課業,派人攜書去趙國請荀子回稷下學宮,事情既然已經展開,李福安也開始籌謀,李福安行事喜歡堂堂正正,這是陽謀,輸贏皆在明麵上擺著。

    李福安在正堂上約見趙姬,同樣的四周清空,談話的內容不能為外人所知,賓主落座之後,茶水奉上,李福安端茶輕抿。

    “夫人…”

    “啊!公子何故如此稱呼,小婦人受不起。”

    趙姬慌忙起身行禮,心理揣揣,不知因何讓公子換了稱呼。

    “哈哈,夫人請落座,夫人可知因何許久未有人與汝聯絡。”

    “啊!不知公子何意,小婦人不懂。”

    趙姬心中慌亂,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因何發問,又是如何得知自己有所隱瞞。

    “婦人鎮靜,飲茶,定定心神,餘要說的關係汝母子未來前程安危,還請夫人靜心凝神。”

    趙姬慌亂的端起茶盞,碧綠的茶湯,微微蕩漾,散發著清香,一口熱茶入腹,由裏至外暖意發散,茶香沁人心脾,趙姬心神稍安,靜靜的等待李福安的下文。

    “夫人初入我府,既已派人查探,請夫人勿怪,夫人背後操控之人,我已派人盡數滅口,如今夫人母子行蹤,不為外人所知。”

    趙姬身體抖動,強自鎮定的說到:“小婦人不懂公子之意。”

    “嗬嗬!夫人世間之事,求人不如求己,唯有自強才能不為外人掌控,靠他人謀劃,將希望寄托他人實非良策,焉知待得再無利用價值之時,是否會被一腳踢開,夫人明鑒。”

    趙姬低頭,現在她很清楚,從一開始他們母子就在別人眼皮底下演戲,實在可笑至極。

    “呂不韋,梟雄之資,謀劃深遠,夫人便入他掌中雀兒,是放飛,是圈養,還是捏死皆在其一念之間,半點不由人,以夫人所見此等心性之人可能在意夫人母子。”

    趙姬這次是真的慌了,所有的秘密皆在別人眼前一覽無遺,生死皆在一念之間。

    “公子原諒,並非趙姬隱瞞,實在是,實在是……”

    “夫人不必心急,我能幫助夫人處理掉所有尾巴,現在方才道出,夫人當之我沒有加害之意,也無心利用夫人母子要挾,夫人安心。

    我費力抹去夫人母子存在痕跡,是希望你們能多項選擇,現在你們可以選擇隱姓埋名,過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選擇回到秦國。

    夫人還是不要惦念那呂不韋的助力,須知你們母子皆是其手中棋子,受其操控,不由自主,這真是夫人所求的生活。”

    “公子,趙姬些公子坦誠,隻是趙姬一介婦人,又能如何,不從其安排又能如何活命。”

    “哈哈,夫人,你是秦國大王的夫人,趙政乃秦國大王之子,身分豈是呂不韋一介商賈可能比擬,夫人勿要看輕了自己,人生世間要挺直脊梁,不可有傲氣,但不能無骨氣,不自由毋寧死,做一傀儡生於世間,活著與死了有何區別,

    王室之人被一商賈操控利用,人如何能活的如此憋屈,夫人須自強,方能不被人利用,須知你們母子的身分,亦不容許被利用。”

    “公子所言,趙姬如何不知,奈何身陷囫圇,生死皆不能自主,被人所用還能活下來,不被人所用,生死立斷,如之奈何。”

    趙姬嚶嚶而泣,數年心酸一朝道出,便如開閘的洪水。

    “那麽夫人現在便是可以選擇了,我已經抹去的你們母子存在的痕跡,今後的生活當由你們母子自行決定。”

    “誠如公子所言,趙政是秦國大王之子,趙姬如何能隱姓埋名。”

    “嗯,夫人的選擇,我知道了,夫人盡可跟隨我等,來日我等赴秦國之時,夫人當在其中,夫人可曾想過入秦之後又該如何,繼續為那呂不韋所用,將未來之秦國置於其掌控之下,還請夫人三思,秦國乃贏姓,如何能置於外人之手。”

    “公子可有良策,趙姬一介夫人,所識不多,請公子垂憐,為我母子指條明路。”

    “哈哈,夫人,我說過人須自強,夫人母子唯有自強方能擺脫命運,掌控自己的生死,這裏是稷下學宮,良材美玉多不勝數,我為趙政選擇名師教授,時間還長,趙政年幼,夫人不妨再看看,未必不能靠自己淌出一條通天大道。

    唯有自強不息之人才能迎難而上,世間多有不平,唯有握緊拳頭,奮力拚搏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天不負苦心人,請夫人銘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