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蟄伏

字數:4882   加入書籤

A+A-


    新年剛過,大秦便火力全開,整個鹹陽都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中,並且開始向真個秦國蔓延,山雨欲來風滿樓,所有郡縣都感受倒了來自上麵的壓力。

    秦國的製度變革是早就已經定好的,隻需按部就班,秦王和朝中大臣無人反對,下麵的就直接忽略了,這隻是明麵上的,水下潛藏著多少準備下黑手的無人能準確統計,能肯定的是,這樣的人或者家族團體肯定不會少。

    製度的變革牽動了很多人的利益,這還是初期的過度,等到製度徹底的實施,那就是要和現行的社會階層對著幹了。

    太過先進的製度必然會引起當代人強烈的反彈,這是意料之中的,所以循序漸進很有必要,執政的人也需要世間將觸手延伸到各個階層。

    最後的階層矛盾爆發必然會很激烈,但是那一次的社會變革不是鮮血鑄就,而統治階層的興盛覆滅對於底層的百姓影響不大,能影響到百姓的是勝利者對於百姓的態度,執政方略,權貴們都死光了,百姓也不會有興趣了解。

    隨著百家的先生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秦國,大變革悄悄的開始了,執政的先生們在軍隊的配合下,悄然掌控著各行各業,水麵下暗潮洶湧,明麵上平靜的秦國,每天都有著各種的衝突在發生。

    在這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隻要能控製住現場的局勢,就不擔心會大範圍傳播,大環境下的變革,不能跟著走的就會被淘汰出局,逆反的會被處理消滅,站隊是門學問,沒學會的注定成為墊腳石。

    秦國廢除井田製,開始土地私有化,規定百姓擁有兩項私有土地,一是住宅用地,一是生活用地。

    住宅用地,顧名思義,乃是百姓建房的土地使用標準,依照階層劃分個人占有的土地麵積,這是按照人頭來算的,不是按戶來算,多出標準的土地算作經營用地,要征稅,年年都要交稅。

    生活用地就是耕地,同樣是按照人頭計算,每一個百姓名下都有一份耕地,不分階層,人人如此,超出個人擁有耕地麵積之外的,一樣是算作經營用地,按照占用土地的數量交稅,稅收為畝產的兩成,這套稅製適用於所有的秦人,隻有特定的人群享有一定的免稅額度。

    新的農稅主要便是防止地主階層圈占土地,個人名下的土地是禁止買賣的,便是撂荒也不允許買賣,這是強製規定,誰碰誰死。

    地主有錢買地那是地主的事,但是經營用地禁止撂荒,三年土地無產出,便會收回土地,土地上的產出國家有優先購買權,不得已任何理由囤積居奇,一樣誰碰誰死,糧食作物指導價格有國家製定,禁止虛抬物價,一經查獲定斬不赦。

    這是國家對商業的嚴控,無商不富,商業必須開放,這樣才能讓財貨流通,但商業必須嚴控,人類的貪婪毫無底線,不加約束的商業對於人類社會就是災難,他會輕易的摧毀人類的道德體係,釋放出魔鬼,讓所有人在金錢的奴役下沉淪掙紮。

    除開國家專營的項目,秦國的商業完全開放,任何人都能去經營,法不禁止都可以經營,開放程度空前絕後,這讓很多的商賈,家族勢力,還有權貴們喜出望外,有誰不喜歡錢。

    然而相對於開放的商業,稅法和商業法案就是套在脖子上的繩索和懸於頭頂的利劍,一不小心就要麵臨天價的罰款,罰到傾家蕩產,嚴重的還會丟掉性命。

    稅法的條款繁多,花樣百出,對於各種經營都有著不同的征收標準,李福安的經驗足以碾壓狡猾的商人們,想鑽空子可沒那麽簡單,偷稅就一個字‘罰’。

    商業活動中的各種行為就很危險了,在秦國經營商業,必須先學好商業法案,秦國允許商人經營任何合法的生意,但是觸及律法就是死,秦國對於觸犯商法的人判罰很簡單,觸之即死。

    如此嚴重的刑法也是依據商業犯罪的影響考慮的,商業犯罪脫不出造假,走私違禁物品,囤貨居奇,詐騙,壟斷,不論是哪一項,單看一個案例影響都不大,但是可怕的是這些行為疊加累積起來就會衝擊道德底線,動搖國家的根基。

    與其在以後吃了虧再來改,還不如一開始就定下酷刑,殺一儆百,讓商人們明白國家的底線不允許試探,不允許觸犯,觸之即亡,絕無寬恕。

    商業的繁榮必然會帶動手工業,小商品的興盛,進而引發集中型工業發展,帶動手工業向工業前進。

    民間的工業發展國家不會幹預,隻會做好監管引導,國家自然會有國家的工業發展計劃,采礦,冶煉在墨家的先生學士們進入秦國後,已經悄然展開了,在秦國的土地上一個個重兵把守的秘密基地不聲不響的建立。

    當前最為緊要的便是工業和農業的發展,農業上新的土地製度必然會刺激農民的積極性,可以預見,未來的糧食產出必然會逐年上升。

    農家的先生們,以及墨家的技術會作為強力支援,先進的農產品種植技術,新型的耕犁,還有正在規劃實施的農田水利灌溉項目,作為國家惠農項目全麵在秦國的土地上展開,為未來的戰爭準備存糧。

    有限的工業技術現在都要應用在軍事上,暫時沒有餘力照應民用,金屬冶煉主要用途便是軍事裝備,單兵攜帶的橫刀,弩箭,以及大型的弩車,還有攻城弩炮,投石機。

    更加先進的技術,秦國已經擁有了,但是現在剛剛展開的工業還不能大量應用,而使用金屬較少的現有武器裝備是最好的選擇,以秦國現有的技術水平人力,可以大量製造這樣的戰爭武器。

    兩三年後,具備了初級工業基礎的秦國,就可以開始製造具備現代工業的熱武器了,那時冷兵器就可以逐漸淘汰,到時秦國就會擁有碾壓任何力量的熱武器軍隊。

    時間是人類最大的敵人,秦國不可能不管不顧悶頭發展,積蓄力量,所以今年是秦國最後一年蟄伏,今年秦國的軍隊會進行改製,重新製定訓練大綱,開設軍事指揮學院,培訓指揮人才。

    糧食,土地,人口,這些都可以在戰爭中獲取,唯一欠缺的便是專業化的職業軍隊,所以現下最忙碌的是軍隊,士卒們每天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的,不僅要接受軍事訓練,還要接受文化訓練。

    為了便於全民文化普及,秦國的朝堂以政令形式向全國發出了通告,文字被重新編修簡化,加注聲律,要求限期掌握,期限為一年,明年所有的公文政令將會以新修訂的文字為官方文字,舊文字廢除不得使用。

    秦國的一係列動作雖然很低調,但是造成的影響,不論怎樣控製,還是不可避免的傳開了,各國看著秦國各種匪夷所思的操作,摸不著頭腦。

    秦國是一個善於學習,銳意改革的國家,在不斷地改變中成為強國,所以秦國的變革吸引了各國爭相研究,。

    這些變革的項目無一不是在衝擊舊有的社會體係,各國研究的結果就是秦國是在作死,是在挖自己的根基,他們的結論是秦國很快就會亂起來了,自此他們就會少了一個威脅,各國私下裏甚至開始商量瓜分秦國大亂後的利益。

    秦國會亂嗎?會!這是肯定的,秦國的變革是以民為本,所有的製度,政策都是圍繞百姓展開的,和現行的社會體係屬於兩個對立麵,是在動搖權貴階層的利益,不可能沒有動靜。

    這一年中秦國明麵上,暗地裏衝突不斷,各種刺殺事件層出不窮,權貴們想盡辦法收買腐蝕執政的官員。

    李福安入秦帶來的不是幾個人,也不是幾條國策,他帶來的是一個成體係的治國方略,一個可以永遠實施下去的製度。

    麵對權貴的反彈見招拆招,秦國原有的諜報體係經過整合訓練平鋪到百業當中,街麵上日夜巡邏的武卒強力鎮壓各種搗亂的人群,被捉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被強製服勞役。

    這一年秦國的官員幾乎都被換掉了,幾年的準備,稷下學宮儲備了數量足夠的官員替代人選,不怕有人借機鬧事,正好清理替換。

    政策利民,百姓不傻,知道什麽是好,什麽是壞,蠱惑人心之輩被堅決清理掉,換來的便是上下一心,執政的官員隻要掌控民心,再加上軍隊強力支援,所有暗地裏的手段都被不動聲色的處理掉了。

    看似平靜的秦國這一年無數人悄無聲息的消失不見,所有的鮮血都被悄悄的掩蓋,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秦國平穩的完成政治架構過度,不流血的變革不存在的。

    安心度日的秦人不會想到,有多少人為了他們的平靜生活付出了生命,有多少人負重前行,隻為讓他們的生活幸福美滿。

    華夏這個民族從來不缺乏為理想犧牲的人,他們滿腔熱血,不求回報,隻為看著理想成功,在秦國的土地上不斷譜寫血染的戰歌。

    世間誰人無情,百姓們不知道國家在悄然的改變,不知道他們正在成為主體,大事件也不是他們關心的事。

    百姓看不明白國家大事,但是看的清楚誰對他們好,欺壓他們的權貴不見了,突然就沒了,街上的青皮流氓沒有了,都被送去服勞役了,武卒們時刻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往日他們受了欺壓無人理會,如今武卒會當街處理,抓捕涉事人犯,不顧及人犯身份,百姓們體驗到了作為人的尊嚴。

    所以每當有武卒犧牲被抬著經過街麵時,百姓們便會自發的站在街道兩旁送行,這時武卒們會挺直腰身,噙著眼淚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過,人終究是需要被承認的,他們的作為,他們的犧牲被承認,代表他們的堅持有了回報,所作的一切都是值得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