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秦帝國
字數:5322 加入書籤
三月裏戰爭突如其來的爆發了,先是邊境秦軍與韓國平陽守軍發生摩擦繼而開戰,雙方互有損傷,秦國調集兵力進入韓境猛攻平陽,秦軍長驅直入,一路攻城略地,秦軍每戰必以弩箭,弩車開路,進展極快。
韓國立時向諸國求助,五月,魏軍兵出安邑,向函穀關進兵,隨後楚軍也攻入上庸,秦國同時在三麵開戰,趙國則是因中樞權威盡喪,各城傭兵自立,沒有參與。
秦軍箭陣初顯神威,不僅頂住了魏楚兩國的兵鋒,還調集精兵加快對韓國的攻勢,六月韓國全境淪陷,蒙婺率軍出函穀關,王齕自太原郡出兵攻入長平,麃公率軍東進,攻入魏國,魏國麵臨三麵合圍。
七月河洛蝗災,贏政組織軍民滅蝗,河洛地區漫天濃煙,秦軍驟然加快攻勢,取韓魏兩國存糧運回國內救災。
到九月,秦軍南路王齕盡取長平,高都,山陽,汲,酸棗,逼近大梁,麃公亦是率軍攻克啟封兵臨大梁,而蒙婺盡取魏國西麵國土,魏國岌岌可危。
南麵王翦兵出上庸追擊楚軍進入楚境,十月朐衍、月氏趁機攻入邊境,楊端和,衡齮分路出擊月氏和朐衍。
秦國以一己之力同時挑戰華夏半壁,天下震驚,韓國已滅,魏國危在旦夕,楚國自顧不暇,值此時刻,燕國趁亂出兵趙國,龐煖率軍反擊大敗燕軍。
同月孤立無援的安厘王開城投降,秦軍隨即掃蕩魏境,國君都投降了,也沒啥好打的了,開城投降者眾,秦軍輕取魏國殘餘國土,至此魏國滅亡。
不到一年的時間,秦軍四下出擊,攻滅兩國,燕、趙、齊、楚自危,齊、楚、燕三國聯兵抗秦,王齕回軍攻入趙國,已是一盤散沙的趙國盡是不戰而降的城池,百姓甚至還自發組織起來夾道歡迎。
趙王丹將國都北遷至代,臘月裏秦軍一路向北收降趙國城池追至代都城下,百姓開城投降,趙氏三族被滅,秦國與一年內平滅三國,成為最強的諸侯國。
月氏、朐衍為秦國擊敗北逃,秦國盡取其地向西擴張,於匈奴、林胡開始接戰,冬季馬無足夠草料,胡人北撤,秦國西北兩麵暫時獲得平靜,秦國與三國聯軍的對戰也進入膠著狀態。
各路進攻的秦軍開始回撤休整,秦國占領地開始按照秦國新製度開始實施,占領地設立郡縣鄉村,分級管理,權力收歸國家。
秦王政5年6月,休整半年的秦軍再次調動起來,自北地開始,三路齊出,分別進攻燕,齊,楚三國,三國聯軍不攻自破,燕,齊兩國撤兵回國。
至十月秦軍中路率先突破,兵圍臨淄,城破齊王三族盡滅,餘者盡數貶為平民,秦軍於一月後盡收齊地,合攻燕國。
燕國國力雖弱然軍民一心,秦軍攻勢受阻,進展緩慢,戰爭進入相持期,進攻燕、楚兩國的軍隊以齊地為基,邊休整邊進攻,步步為營,蠶食兩國領土。
春暖花開之時,燕國走完了最後的時間,燕國王族盡滅,戰國僅剩楚國尚在堅持,然而匯聚的諸國之力的秦國一統天下已成定局,楚國又能堅持多久。
此時的秦軍亦不在步步緊逼,打下一地便會停下休整,用心經營占領地,楚國三麵受圍,國土不斷的減少,由於準備充足,占領地的楚國百姓生活安穩,鮮少不滿之處,楚人漸漸的接受了秦人的統治。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楚人安心的接受新身份,導致楚國的一係列挑撥計劃成空,百姓不願再起戰火,一心盼望戰爭盡快結束。
秦王政7年,經過了兩年的戰爭,楚國耗幹了國運,終於在6月被滅,楚王於壽春族滅,春申君及三姓楚國權貴望族被清剿,天下終於一統。
和平到來對於舊國一族來說是難堪,而對於百姓來說卻是希望的開始,那意味著以後不會再打來打去了,可以安心種田,生兒育女,繁衍生息。
元日,鹹陽城披紅掛彩,今天不僅是新年,還是贏政登基的日子,鹹陽城萬民歡騰,整個國家都在慶賀。
等級大典於兩日前就已經開始了,祭祀天地,各路仙神,敬告上天,祈求國泰民安,祭祀宗廟,祈求曆代先王護佑,保秦國萬世基業。
今日便是最後的儀式了,一早整個鹹陽的官員就在準備了,號角一聲聲的吹響,聲音蒼涼悠長,贏政一身玄色冕服,身後是一溜的文武官員,眾人在祭天神壇下駐足。
神壇以五色土堆積而成,一共九百九十九級台階,下麵的路要贏政自己走上去,沒有人有資格走上神壇。
贏政雙手捧著祭文,腳步堅定的踏上台階,這麽多人流血犧牲,夜以繼日不就是為了今天嗎?
一級,兩級,三級……
贏政的身影一步步的升高,眾人矚目,天地間仿佛僅剩了他一樣,連號角都停下來了,終於走上祭天神壇,號角聲再次響起。
贏政撩起冕服跪下,恭敬的打開祭文,開始宣讀祭文,嘹亮的聲音隱約的傳到神壇下,眾官員又是一陣激動。
長長的祭文宣讀完畢,祭文被投入銅鼎燒化,贏政再次跪伏參拜,隨後轉身走向神壇邊沿,大聲的向下方的官員說到。
“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神壇下的官員士卒目睹贏政祭祀完畢,跪伏在,整個廣場上鴨雀無聲,隨後一致的喊道。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鼓瑟笙簫,鍾鼓齊鳴,鮮紅的地毯一路鋪向龍台,贏政懷著激動的心情一步步的走上龍台。
九十九級台階式新改建的,台階以石板鋪就,兩邊皆是漢白玉欄杆,中間就是以漢白玉鋪成的禦道,每一步踩踏都仿佛踩在人心上。
眾多觀禮的臣子看著贏政一步步的拾階而上,心情也跟著高漲,這是史無前例的一天,華夏將在今天成為一個新的國家,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
贏政走上龍台,眼前是新建成的奉天殿,作為大朝,重大禮慶的場所,大殿四周依照方位擺放著九隻大鼎,那是華夏傳國的國器‘九州鼎’。
大殿前李福安手捧一頂九龍珍珠冠,看著贏政一步步的上前,李福安親自動手為贏政戴好冠冕,側身讓過道路。
贏政領著文武官員走進奉天殿,丹陛之上擺放著刻畫著九龍的龍椅,龍椅後的照壁上刻畫的是江山社稷圖。
贏政走向丹陛,步伐穩定,踏上丹陛轉身在龍椅坐下,殿內官員再次跪伏。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新朝建立,接下來的便是論功封賞,官位,爵位,贏政封出去了一大堆,殿上官員再次謝恩,隨後就是大朝會了,而且是新朝的第一次大朝會。
半年來,大秦的各項製度在平穩的實施,現在這個時候反對的聲音近乎於零,攜大勢威壓天下,莫敢不從。
大秦的官製,政治結構全麵展開,這個是李福安偷懶直接照搬華夏帝國的結構製度,反正學宮的先生們讚不絕口,挑不出毛病。
贏政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李福安悠哉遊哉的返回偏殿,這些與他們這些過客關係不大,他們隻是作為見證,觀摩了一場曆史變革。
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等待了,秦國能不能穩定的傳承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待到一切塵埃落定李福安一行也該做自己的正事了。
月月傳來消息,在帝國時空打包的外星技術資料已經破譯出來了,十來年時間不間斷的運算終於見到成果,李福安的心情極好。
已經很多年沒有認真搞研究了,都快要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了,做什麽都沒有做研究來的舒心。
李福安宅在偏殿裏成日的研究新得的資料,任何一個文明都是不能小覷的,仔細的研究終究能夠得到一些借鑒,李福安現在的技術能力便是來自於遠古時代科技的研究成果。
那份為難了李福安十來年的技術資料還是有很大的用處的,對方的總體科技不如華夏帝國,但是在某些方麵卻是已經超越了帝國。
帝國有遠古飛船借鑒,人家可是憑借著自己的能力研究出來的,當然了,李福安覺得如果給帝國足夠得時間,研究出屬於自己文明的技術不算什麽。
這份資料裏的空間技術已經超越了李福安的認知,李福安自認在空間技術上還沒找到對手,現在比自己還強的就出現了。
外星文明最突出的技術就是空間技術,但是他們好像點偏了科技樹,空間技術一騎絕塵,其他的技術卻是勉強能看的水平。
李福安最為看重的便是空間壓縮和空間折疊,還有對方別出心裁搞出來的次空間技術實用價值也很高,這些都是李福安沒想過的,都是隻存在於科幻小說,一李福安的水平,在以前根本就找不到頭緒。
科研的時間總是過的飛快,轉眼一年就不見了,這一年多來,李福安什麽都沒有做,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吃透外星技術體係上。
想要應用別人的技術,最根本的便是搞清楚理論體係,一年多的學習絕不會是白白浪費的。
比如次空間技術便是專為空間存儲量身定做的,隻是外星文明偏科嚴重,沒有辦法提供龐大穩定的能源,所做出來空間存儲設備體型巨大,還要依靠固定能源。
能源問題導致空間存儲技術猶如雞肋,技術開發的諸多限製使得他比原來更複雜,更麻煩,毫無應用價值。
但是這項技術李福安看上了,結合空間壓縮折疊,隻要能源足夠,小說裏的空間戒指也是有可能實現的,想到這些技術的應用前景,李福安高興的合不攏嘴。(www.101noveL.com)